问题

如何看待《钢之炼金术师》作者荒川弘的作品《雷电十八号》关于中国的内容?

回答
荒川弘的《钢之炼金术师》是许多人心中的神作,其独特的炼金术设定、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充满魅力的角色,都让这部作品流传至今。而作者荒川弘在创作《钢之炼金术师》之外的作品中,也常常会融入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世界的观察,这其中就包括了她在《雷电十八号》(别名《Silver Spoon》)中对于中国元素的一些描绘。

《雷电十八号》以北海道的农业高中为舞台,讲述了从大城市来到乡下的少年八轩勇吾,在与一群热爱农业的同学们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同时也带有荒川弘个人独特幽默感和洞察力的作品。

《雷电十八号》中关于中国的描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物设定和间接提及。

首先,在人物设定上,作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叫做御影的爷爷。这位爷爷虽然是日本北海道的农民,但他的成长经历和一些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他曾经在中国有过一段生活经历。

背景设定: 御影的爷爷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中国东北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的中国正经历动荡,而他参与的可能是某个农业相关的项目,或者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前往。具体的情节并没有非常详尽地展开,但通过他的回忆和一些细枝末节,可以了解到他与中国有着不浅的渊源。
性格和习惯的影响: 通过御影爷爷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有一些受中国生活经历影响的习惯和观念。例如,他对食物的珍惜,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以及一些朴实的生活智慧。虽然这些并非中国独有,但在荒川弘的笔下,这些特质与御影爷爷这个角色结合,为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回忆中的中国: 御影爷爷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偶尔会提到一些与中国相关的场景,比如当时的生活环境,或者一些他接触过的人。这些回忆往往是零散的,但它们为故事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也让读者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中国一角。荒川弘在描绘这些回忆时,并没有带有任何批判或者过度美化的色彩,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经历的呈现。

其次,作品中也间接提及了一些与中国相关的事物或概念。

食物与烹饪: 在《雷电十八号》中,学生们会学习各种各样的食物制作和烹饪技巧。虽然不直接出现“中国菜”的字样,但有时在讨论到一些食材或者烹饪方式时,读者可以联想到一些亚洲饮食文化的影响。比如,一些发酵食品的处理,或者一些亚洲地区常见的调味品。荒川弘本身就很擅长描绘食物,她在处理这些与中国相关的饮食文化时,也保持着一贯的细腻和写实。
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尽管《雷电十八号》的主线是北海道的农业生活,但荒川弘的作品总是能够触及更广阔的世界。御影爷爷的中国经历,也暗示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即使是在相对封闭的农业社区里,这种联系依然存在。这种对跨文化联系的描绘,也体现了荒川弘作为创作者的视野。

如何看待荒川弘在《雷电十八号》中关于中国的内容?

我认为,荒川弘在《雷电十八号》中对中国内容的描绘,是 真实、朴素且带有个人色彩 的。

真实感: 荒川弘的作品一向以其扎实的生活细节和写实风格著称。她描绘的御影爷爷的中国经历,并非宏大叙事,而是个人视角下的片段回忆。这种描绘方式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印记,而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文化输出。她并没有试图去“代表”中国,而是通过一个日本老人的视角,展现了他曾经与中国发生过的关联。
朴素的呈现: 荒川弘的笔触是细腻而朴实的。她没有将中国描绘成一个神秘或者需要被拯救的地方,也没有过度强调其文化符号。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人物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在中国留下的痕迹来体现。这种朴素的呈现方式,避免了许多作品中可能出现的刻板印象或者浅薄的文化挪用。
个人色彩与主题的契合: 御影爷爷这个角色的中国经历,在《雷电十八号》的主题中起到了一个微妙但重要的作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坚韧,对土地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智慧,与作品中其他角色对农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是相呼应的。荒川弘将这些融入角色之中,使得人物更加立体和丰满,也间接传递了一种跨越国界的人性共通之处。
避免宏大叙事,聚焦个体体验: 与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同,《雷电十八号》并没有试图去讲述一个关于中国的大故事。荒川弘的焦点始终放在“八轩勇吾”这个主角身上,以及他身边的人和事。御影爷爷的中国经历,更像是他生命背景的一部分,是构成他现在性格和思想的某个侧面。这种处理方式非常符合《雷电十八号》这部作品的调性,即以小见大,通过个体经验折射出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生议题。

总的来说,荒川弘在《雷电十八号》中关于中国的内容,是其作为一位优秀漫画家,将个人观察和生活经历融入创作的自然体现。她以一种克制而真诚的方式,通过一个角色的侧面,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这并非一个“关于中国”的作品,但中国作为这个角色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被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质感和深度。从这个角度看,荒川弘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是 巧妙且有分寸 的,值得肯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懒得绕了,说点直接的想法吧(估计这回答活不久了)。

我无意直接下什么结论,我只能告诉你要多想。

1.对日漫创作者来说,反对旧日本帝国主义、反军国主义、反侵略和对某党保持警惕、支持地区独立的想法不是矛盾的,甚至是一脉相承的(典型如村上纪香的《龙》)。

2.《百姓贵族》里已经玩过普京梗而且讽刺过苏联历史上的农业政策了,如果你真把作者当成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标签的话其实不会奇怪她现在对教员的态度。

3.《雷电十八号》本身就是一个设定拿尸体做人造人的cult电影世界,第二话里就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有梗的尸体和各国名人都拿来做成人造人、木乃伊恶搞过。

4.因为故事讲得好而把任何一个,注意是任何一个创作者当作人生导师、教科书啥啥的行为都挺喜感的,编故事可以踩刹车回避尖锐矛盾,可以塑造一个最终BOSS承担责任。而你要真认真看进去了,面对作者踩刹车的部分除了称赞作者的创作技巧还得多想想“如果面对的是更无奈的现实呢?”

5.手冢治虫和藤子不二雄A(我姑且当大家都分清了画毛泽东传的A和画机器猫的F吧)拿来当大帽子扣人是挺爽,但这两位对中国某时期的某些历史事件也是批评讽刺过的。所谓“批评政府就是批评国家人民吗?”“批评某个大政治家就是批评国家人民吗?”“批评某些历史事件就是批评国家人民吗?”这些老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网上撕逼已经成功地让更多人没有了共识,这些问题没想清楚就别乱跑找地方避雨了,不然早晚又喊塌房了。

5.官方自己建墙废掉了民间便利的网络交流,把舆论阵地拱手让人,现在出现这种国内外的认知偏差很奇怪吗?

user avatar

既然有人贴渣和无用改革了……

我就不再赘述这玩意了,毕竟日本现代某些作品对于解构真的是为解构而解构。

然后我只想说一句话:

人人都笑孟书记,人人都是孟书记……

user avatar

创造一个虚拟的中国形象却去侮辱现实中的中国形象

天下漫画界也找不到第二个这么虚伪的事件​

user avatar

评论区没必要搁这yygq。本篇回答基本上都是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赵京华老师《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中日间的思想》等作品的观点,我只是转述。


各位yygq之前,也先照照镜子好吗?拿出点干货。别在那抖机灵,显得很鄙陋。

如果各位觉得赵京华老师,是二鬼子,观点有问题,是“日吹”。你们大可以直接去中国社会科学院举报。赶紧去,链接在这里,别怂。怂了你就是guisunzi。


————————————————————————

没啥好看待的其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左运轰轰烈烈。可能很多人很难想象,如今极端右翼的日本,曾经一度左翼话语权举足轻重。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更是直接拜了我国亚洲动画之父万籁鸣先生门下(手冢自认,详情请看手冢大师自传体作品《我的孙悟空》),所以实际上所谓的日本动漫就是左翼人士的天下。除了手冢治虫,后面的藤子不二雄(《机器猫》),宫崎骏,今敏,押井守等一批动漫大师,几乎都是左翼。说白了,你要是个右翼,想在日漫界成为大师,基本上不可能。



这还只是日漫界。日本史学界,文学界,思想界更是弥足深远。井上清作为日本近代史学界执牛耳者的巨佬,穷尽一生为我国领土完整做出的卓越贡献,大家感兴趣可以查一查。

但很遗憾,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我们“背刺”了左运。因为当时我们外部坏境极其恶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撕裂,我们和老大哥大打出手,直面毛熊的压力是我们不得不寻求西方阵营的支持。所以我们和西方右翼实力,握手言和了。

所以在日本左运轰轰烈烈的时候,我们不仅不能帮助,甚至官方还一定程度上对其行为在国内的宣传进行了阉割和隐藏。而面对国外对左翼群体的集体绞杀,我们选择着了沉默。

不得不说,日本动漫创立之初就是左翼人士的舆论阵地之一,日本早期动漫大师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左翼。

然而日本左翼因为自己的原因,各马克思主义派别70年代末就开始没落了,社民派别在村山富市政权后也经历了一系列分裂和没落。

后来的2008-2012民主党政权一定程度上和以前的社民派别有联系,但是偏偏碰上了311大地震、东京都购岛事件,最后自民党再次上台之后坐了比55年体制时期更稳定的8年多时间,轮到反对党不断内斗分裂合并改名了。

在平成年代出生或成长起来的的漫画人动画人掌握主流话语权之后,日本acg的政治总基调会发生漂移的。

虽然荒川弘出生于73年,但真正走入漫画行业,已经是1998年前后的事了。所以她也是平成时代成长起来的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如此惊诧,日本ZZ基调在变化,我们自己的ZZ基调也在变化。历史,是动态的。

ps:大家回复的时候,要小心点。我这篇回答很多东西没说出来,不是我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已经有不少兄弟的回答被系统或知乎小管家删了,有人已经被“闭嘴”了.....



user avatar

论我党驱逐谷歌,建立GFW的意义。

以前年少不懂事,现在觉得TG真的是太有前瞻性了。

资本主义社会多多少少都会反华,不要一刀切,好东西该引进引进,该消费消费。

争议的东西不给予曝光,搁置争议,闷头发展,不参与这些无休止的骂战。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才是第一要务,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消耗中。

若干年后,他们“突然”意识到身边那头“大象”的力量。

自然就会正视其存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就算骂上天去,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我个人意见,钢炼依然是好作品,我还会推荐给人看。

但这旧账既然被翻了出来,我也只能说牛姨你活该吧。

user avatar

借用 @苏沉船 评论区的图:

然后,再让我补充几张:

注意时间啊,2012年7月18日。

今天被批为“叼盘子第一”、“无底线逢迎”的环球时报,那时候在弱弱地说批判老毛“有点”过头了。

刘嘉玲这事真没印象?我可是有印象滴很。注意时间,2013年7月29日。

所谓“网民的敏感情绪”是啥,心里真没数吗?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旧日互联网的痕迹,看看刘嘉玲被喷成什么样了。

一话10年前的漫画,为什么当时没有掀起水花,就轻飘飘一句推给“没有汉化”吗?你牛姨的业界地位,画点啥没人看着?反倒我要说,当时汉化组悄悄咪咪没有汉化,还算是有原则底线。

我对这事的态度概述如下:

1、不要拿现在的网络舆论去审判历史,更不要拿(现在是本国舆论红线)当年甚至都不是本国事实红线的标准去审判一个当年的外国人。本质上这是一个“写《水浒传》的施耐庵不讲女权”的超级键政放大版。

2、对客观历史中,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事实有害的部分,进行针对性切割或批判。比如列为中小学必读的四大名著本,基本都是删除了一些过激描写和不良内容的“青少版”;又比如现在英语世界学习莎翁的《威尼斯商人》,一方面会肯定其文学成就,另一方面梳理并批判当时欧洲的反犹种族主义思潮和文化。

3、不要拉其他作品下水。谏山创和堀越耕平被一棍子打死了是因为他们生涯就这么一部作品。且不说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个创作者的思想本身就是永恒运动的。拿一部作品否定另一部,没什么意思。除非发现《钢炼》里有明确的辱华桥段和设计,否则拿一部短篇拖《钢炼》下水,是不是搞扩大化?何况就算是谏山创和堀越耕平,如果他们未来发生思想转变,开始画揭露日本法西斯和反动历史观的漫画,难道还接着一棍子打死吗?(当然,发生这种事的概率的确极低。)

4、求求你们憋再整JB左右二分法了。荒川弘最代表性的经典长篇《钢炼》,历史观和意识形态上明显是偏向古典自由主义的,融合了一些现代性的西方普世价值。不会有人因为《钢炼》反日式保守主义“右翼”,所以就认为荒川弘一定是“左翼”,所以一定会对同为“左翼”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好感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 会 吧?

5、日本和中国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上的相互认知是极其复杂的。譬如说虚渊玄,极其热爱布袋戏,极其热爱中国文化,甚至相当认可中国的历史领袖(指的是秦始皇、唐太宗这些人),但你去看FGO2.3的文本,照样能找出暗搓搓讽刺中国“不自由”、“威权”的桥段来。我就直说,我小时候,都曾有一个时期有过“爱国不爱党”的思想。你指望这些个从小生活在新闻洗脑里的外国人因为对中国“文化”上的兴趣就产生“政权”层面的好感,那是想多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要对任何外国创作者抱有一丝幻想——也就是不要指望任何外国文艺创作者会自发地美化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赞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肯定中国共产党的路线。碰上一个算撞大运烧高香。(其实,难道国内创作者就好到哪里去吗,嘿嘿。)

6、尤其是你日。现在你日文艺界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后现代,是解构一切,是虚无主义,就更不要丝毫指望你日出个政权意义上亲善中国的创作者。现在这代创作者,你指望他们别碰政治议题,少出几个谏山创这样在全人类反法西斯共识红线上左右横跳的究极脑瘫就烧高香了。

以上我说的,只针对舆论层面,个人层面。现在事情闹大了,形成了传播影响力,国家层面如果要封杀荒川弘(包括其历史上一切作品,未来一切中国访问活动),我都支持。我是希望,不要以后有人单纯想讨论一下《钢炼》这部作品,想表达一下对《钢炼》的喜爱,都来一堆“理智网民”表演帽子戏法。不要以后有人来求推荐旧番,底下先就《钢炼》能不能推吵个300楼,顺便把楼主打成引战的敌特。实事求是一点,唯物一点:以后谈到荒川弘其人,既肯定其成就,也批判其局限性。

不要审判历史,不要审判一切,因为“一切”经不起审判。

user avatar

1,每当美国跟中国的博弈在关键关头,必然会有一堆影响日本在华好感度的陈年新闻爆出来,次次如此,配合非常默契。

2,我们反对丑化矮化,应该让日人知道我们对相关内容的尺度要求和严肃性,而不是跟日人在所谓讽刺创作的泥潭中打滚,因为他们自己讽刺丑化自己人也很疯,但他们的尺度,不能强迫我们接受。

3,自信的处理相关事件,是该抵制的抵制,该抗议的抗议,该表达不满的表达不满,该封杀的封杀,而不是搞连坐。如果搞连坐的话,内部处理都处理不过来。

我的话完了。

你们可以骂我了。

user avatar

老这些事情,我都烦了,简单总结一下吧。

我不评价各个事情实际上到底咋回事,只放链接,至于到底有没有,大还是小,你自己判断。


台湾香港相关:

尾田荣一郎:《海贼王》疑似塌房,这件事是真的么?

井上雄彦:zhuanlan.zhihu.com/p/85

牙霸子:【图片】Ω113 先行汉化【拳愿阿修罗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军国主义相关:

茅野爱衣: 如何看待茅野爱衣疑似参拜靖国神社?

pokemon: 如何看待宝可梦制作公司参拜靖国神社?

堀越耕平:如何看待《我的英雄学院》将名字争议角色志贺丸太改名为殻木球大?

谏山创:《进击的巨人》是不是为日本法西斯洗地的作品?

青山纲昌:如何看待青山刚昌的舰娘id:山本哈洛克五十六?

吾峠呼世晴: 为什么《鬼灭之刃》的相关视频中,炭治郎的耳饰有两种?

筒井康隆:《富豪刑事》的作者筒井康隆真的侮辱慰安妇了吗?

芥见下下:咒术回战中咒术神风,是否与二战的神风特攻有关?


其他影射相关:

漫威:漫威英雄上气的设定及故事情节是否涉嫌辱华?

荒川弘:如何看待《钢炼》作者荒川弘的作品《雷电十八号》中的恶搞行为?

武论尊: 如何看待《我的英雄学院》作者堀越耕平将731人体实验受害者侮辱性称呼命名为漫画反派?

S P: 中国乐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米二:如何看待《一人之下》被举报到官方主动下架整改?

鸟山明:如何看待《龙珠》乌龙角色的服装设计?


抄袭相关的我懒得附链接了,毕竟相对于前者抄袭不算太大事,随便点几个名字,自己搜去吧:富坚义博,岸本齐史,真岛浩,芥见下下,枢梁,末次由纪。


这只是近些年的小部分,但我觉得这些够了。

我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作者故意的,有的人认为作者没故意,有的人认为作者有问题不代表作品有问题,有的人则认为不是。但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判断,都有自己的三观和底线。所以,你认为咋样就咋样,你愿意骂就骂,你不愿意骂就不骂,别人的观点不会因为你而改变,你的观点也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不过你别管我咋想,如果不管别人咋想更好,不过这两条也不强求。我自然也不会告诉你我咋想。

但是,别每次类似事件一来都那么大惊小怪,请早早的

user avatar

6.17更新

嘛……我说的没错吧。

其实就算不论政治,不论别国人民感情,这个漫画的问题也是超严重的:直接嘲讽一个巨大潜在市场的全体用户,非常不专业,非常傲慢。

现在我估计牛姨快求仁得仁了……


原回答:

这题我本来不想掺和的,不过看到知乎堕落成这样,实在是.......

嗯,这个堕落指的是——我写这篇回答时,问题下已经有160+个回答了,然而却没一个人能贴一个原漫画链接,甚至我可以肯定绝大部分的回答者根本没看原漫画,基本是拿着微博上的二手图,甚至可能连二手图都没,只是听了N手的传闻,就直接来扯了。

各位看完了再黑,黑在点上成吧。

最后附上我个人的结论:这篇的确是在讥讽中国,并且充满了愚蠢的刻板印象(虽说创作时期是2010年,但那些刻板印象大约都是上世纪的了......),牛姨因为这个雷直接国内市场全炸也很正常(买了IP的要惨死了)。但她到底讥讽的是谁呢?相信各位看完了,能有自己的答案。

至于为什么对中国了解不算少的牛姨,在2010年还选择了这些愚蠢的刻板印象来恶搞......这里面的原因展开说就离题万里了,各位有心人自己去观察吧。

user avatar

对方十年前发了侮辱性的漫画,在那个年代,无事发生。

十年后,在这个局势敏感的节骨眼,要重开了。

然后各个群和论坛炸开了锅,你以为是什么同仇敌忾,或者最差也是觉得有些过分吧?

不好意思,更多是针对这有啥,这算啥,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讨论。

你们们怎么这么玻璃心?网络审查官怎么这么讨厌?

我不禁想多问一句,事实啊,她漫画画的事实是对的么?

既然别人是开你的团,而且已经是石锤很恶劣的团,而且是事实有严重错误的团。

你觉得剧情就到此为止么?

你猜猜接下来会有什么神展开?

终焉的女武神总看过吧,如果真的继续画下去,你会看到什么画面,心里没数?

我们的红线,也就那几项,我相信任何编辑团队开个会,都能规避掉。

可连这个也没有,因为不重要,即便出了事,我们国内总能自己打作一团。

你连水军都不需要雇佣,他们自己就能打起来。

而即便如此,你却觉得这有啥,太敏感啦,开开玩笑怎么了。

艺术创作而已嘛。

这有啥?

我不在意。

而且我觉得我不在意的样子超帅超有型的。

那我多说一句:

我在意,而且凡是这种话题,这种讨论,这种阴阳怪气,我会让你们不那么痛快地进行下去。

我微不足道。

但希望既然露出自己的屁股,就有所觉悟。

user avatar

为了防止是有人上纲上线,我还特意去看了一下这漫画本身。

结论是这次确实属于真实辱华,请某些人不要蓄意偷换概念,把真实辱华和戏说历史混为一谈。

中国人不是不能接受戏说历史,就拿同一位历史人物来举例而言,某港台同人创作漫画里的天魔传人就是戏说历史,人家还是按照街霸系列里的著名角色电警察维加作为原型创作的,怎么没人说他们辱华呢?

同样是这个历史人物,我还见过有用三岛平八为原型创作的版本,甚至还有配套的以三岛一美为原型创作的李淑蒙。

大家不仅不认为这是辱华,反而还津津乐道。

其它作品就更是如此了,比如同系列里的铁拳无敌,还有天子传奇系列的混天宝鉴秦始皇,如来神掌李世民,这些作品怎么没人说他们辱华呢?大家不也是抱着图一乐的心思看的吗?

回到《雷电十八号》这部作品,为什么这部作品里的描绘方法是辱华而不是戏说历史,某些人心里没点逼数吗?

既然漫画看了这么多,那起码的判断能力要有,摆在面前的基本事实能不能不要装瞎?

脸上钉着布的僵尸,这种行为和早年某些人张口闭口X肉有什么区别?

哦对了,这不是有没有区别的问题,而是它本来就是那个年代的作品,这漫画本身是十年前就画出来连载的,现在只是以单行本形式开始出售,然后事情广为人知,这才捅了出来,它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什么是辱华,什么是戏说历史,这两者之间是有一条微妙并且模糊不清的界限的,但不是说这条界限模糊不清,你就可以假装它不存在。

user avatar

看了下前排,好像没人讲具体剧情。我这帮懒得看的人捋一捋(不保证客观和准确,建议有能力的顺着浅色回忆的链接翻墙看看)

大致设定是,女主是一个科学家,男主是她设计出来的由各种尸块拼接而成的弗兰肯斯坦。女主发现塞里斯有人伪装他们,生产假弗兰肯斯坦恰烂钱,就去塞里斯打假去了。

到了塞里斯后,假男主被瞬间秒杀,假女主被迫启动了那位大人的僵尸(那位大人的僵尸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会无差别攻击周围的人)。

因为混合了蒙古摔跤手的尸块,那位大人力大无比,男主根本打不过。(比较生草的是,假女主说那位大人在日本放了三个月,所以是日本货)。

另一个比较生草的是,男主和那位大人相持的时候,一位NPC科学家跑出来打日本特色皿煮籽油牌。结果,是解放了一部分假女主的冒牌货弗兰克斯坦把假女主生擒了。

接着剧情的转折点,假男主提示NPC科学家打开了一个集装箱,发现里面有很多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因为奥运会和世博会,到大城市找工作,没找到工作,却被假女主欺骗,成了尸体来源。

女主非常angry,因为这触犯了她们这一行的信条,靠鲨人获取尸体来源。于是解放男主的小宇宙,三下五除二把那位大人打趴了。

最后的收尾。农民表示已经受够了大城市要回到农村。那位大人受到触动,恢复了一点意识,失去了攻击性。被解救的农民工邀请他一起回农村,在农民的搀扶下回乡下去了。临走前呢喃着“mao work hard”和“great leap forward”。

就我个人观点的话,荒川弘对当时塞里斯是有恶意。讽刺得主要是两点,一是卖假货,二是崇洋媚外,三是苛待农民工。

对于那位大人,我倒不觉得荒川弘有明显的恶意。对于一个已逝之人,他身体符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文化符号。

但是整个漫画对意识形态触及的很有限。

我唯一能确认的是,在荒川弘的认识里,那位大人是一个“农村本位”的人--这与海外一些研究者的认识是相通的。而且剧情最后的处理也算友好。没把那位大人塑造成独裁者或者帝王已经可以烧高香了。

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这部漫画要素直接拉满,而且有相当大的可解读性,撑得起一场战争了。

user avatar

首先声明:我是小粉红,出生于红色家庭,毛泽东同志是我的偶像。

刚看了一下《雷电18号》第3话,个人认为,这一话确实辱华了,对毛泽东同志这个伟人也是乱黑。

如果荒川弘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会到她的各种账号下去骂她。

但是,荒川弘是个日本人,用《亮剑》里李云龙的话说,她是个日本娘们。

是否要只凭借这一话漫画就判定荒川弘是个反华的日本娘们,这是“你”的自由。

《雷电18号》第3话,目前(2021年6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不含港澳的中国大陆)连盗版的中文版都没有。

因此,我只想说:如果“你”看个盗版还要隔空教育日本人,那么我只会觉得是“你”太玻璃心。

如果荒川弘只是乱开玩笑,不是故意辱华,那么根据一话盗版漫画就抵制她的所有作品,个人认为未免有些偏激。

如果荒川弘是故意辱华,她是个铁杆反华、右翼分子,那么光靠抵制,是无法让这种人真正疼的。

而且,以日本人普遍知小礼而无大义的德行,道歉对于他们就像喝水一样简单。抵制一番,换得对方几句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的道歉,恐怕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根据相关调查:近些年来,日本民众对我国的好感度总体下降,2008年前后有过一次回升,但负面仍占多数,在2012年之后,日本民众对我国的好感度更是大幅下降,目前9成以上日本人对中国持负面评价,而且负面评价率还在持续上升。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辱华作品屡屡刺激国人神经,是“正常”现象。

个人认为,如何改变这种所谓的“正常”现象及其时代背景,才是需要我们更多关注的问题。

个人建议,“你”与其成天想着日本等外国的文艺作品符不符合“你”的三观,不如多想想如何让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我国的文艺作品在国内外更受欢迎。

再更进一步地说,如果有一天我国的国旗插在日本皇居和富士山上,日本东京的那个拜鬼神社被拆得连渣都不剩,那么“你”还会在意日本某部文艺作品是不是辱华作品么?

正所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个人认为,把祖国建设强大,尤其是要多造航母和“东风”,不断增强我国的军事力量,才能让日本那些反华、右翼分子听得进我们的话。

好物推荐:

本人 @乐舟川 的其他几个知乎回答:

user avatar

当初小米辱日的时候,日本网民是什么反应呢?

5月6日下午,小米公司同时登上了日推热搜和雅虎日本的首页,但这次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小米公司发布的手机宣传片因带有涉嫌辱日的内容,被日本网友骂上了热搜。这对于已经进军日本,刚刚立志要在日本手机行业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的的小米来说,简直是个灾难般的大事件。
出现问题的视频是小米 Redmi note9 手机宣传片,虽然并不是单独面向日本地区发布的,但在日本依然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小米公司迅速删掉了视频,但却早已被很多人保存了下来。
问题视频如上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8176992672530432
争议主要出现在45s开始介绍手机快速充电功能的部分。
在介绍手机快速充电功能的部分,一个白人男性在吃了像寿司一样的东西后,身体像气球一样膨胀,冲破了屋顶飘向天空。
之后,在男性爆炸后变成了美漫风格的画面,在豹子飞驰过后,升起了像蘑菇云一样的物体,然后出现了「FAST CHARGE」的字样。
对于这样的内容,网上一部分用户认为“像气球一样膨胀的男性”有隐喻「ファットマン(fatman:在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的嫌疑。对于让人联想到蘑菇云(核爆)颇感不快。

再上一组更为明显的对比图
这是日本城市的对比图——
这是日本长崎上空曾经升起的真实蘑菇云——
这是小米广告中的蘑菇云——
看到这里,基本就没什么可洗的余地了。
而日本网友对此也非常气愤。

看了这个视频,感觉是故意拍的。中国也把反日当做正义吧。作为日本人虽然没有必要去因为这个事去吵架,但是果然还是保持距离相处比较好呢。

很明显的隐喻。这是因为我们日本人能把「日本」「fat man(原子弹名称)」「蘑菇云」这三要素连起来看。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可能很难发现这个问题,是这个动画负责人的个人意识的差别吧。另外因为快速充电一个大叔突然爆炸这个内容完全没有让人想购买的欲望了。(快速充电爆炸)

日推上甚至还出现了#xiaomi日本撤退(小米退出日本)这样的话题。
小米的口碑一时间在日本跌到了谷底:

虽然不是可以大声说出来的话,但在日本正式使用之前曾经使用过Xiaomi的智能手机。性价比非常高,简直让人觉得日本的智能手机没有胜算。但是,我放弃了使用。因为Xiaomi的创始人非常讨厌日本。听了这次的新闻,也没有什么惊讶的。

其实早在2017年,小米就在日本网络上引起过“众怒”。2017年,小米在中国的郑州大学举行的校园招聘宣讲会上,小米公司的工作人员秦某对日本语专业的学生说:“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们可以送你们去从事电影事业!”暗指让日语专业的学生去拍成人视频,这一番言论让在场的日语专业毕业生十分震惊,并选择当场离场。之后小米被指就业歧视,高层和秦某被迫公开道歉。


新闻事件虽然是在国内发生,但被多家日媒报道,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此次小米进军日本市场时制作出暗指长崎核弹爆炸事件的视频,无疑是自己关上了日本市场的大门。

先不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前因,就单单以事件本身来说,核弹爆炸造成的后果是惨重的,是不少人的痛苦回忆。拿这种事作为营销内容,实在是不妥。

小米日本好在反应还算比较迅速,迅速删掉了视频,并进行了公开道歉。

对于此次针对海外市场的宣传视频中包含了欠考虑的内容,我们表示由衷的歉意。已经删除了这个视频。

Xiaomi尊重世界各地的用户与文化。今后,在宣传物制作上,我们会争取做到更贴近每一位顾客,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而努力。

希望小米公司真的能像自己的道歉信中说的那样,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谨慎对待,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错误。

有人说日本人就是太敏感、玻璃心,这点内容都接受不了。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其他品牌公司在涉嫌侮辱中国的时候,想想我们自己的愤怒,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日本群众玻璃心,而是大家都渴望被尊重。

小米作为一个中国企业,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这波操作无疑是在给中国企业的形象抹黑。想挣日本人的钱,又要在人家的地盘上撕扯人家的伤口,把人家的感情伤害得一塌糊涂,那还有多少日本人愿意掏腰包呢?

说到底就一句话,没有了最起码的尊重,什么事都谈不成。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做生意要有的基本政治敏感。做人情商不能太低,做生意也一样。

(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user avatar

这要是在三四十年前,作者岂不得被武德充沛的赤军青年们上门信砍。

user avatar

如此来看,沈逸这段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娱作品会反应作者的情感倾向,而作者的情感倾向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如果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那么长出的植物也不会是符合预期的那种’。

基于这种假设,如果人们想从日漫中找到具有学习价值的所谓‘严肃向’作品,那还是建议去看真正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人创作的作品吧。

荒川弘出生于1973年5月8日,开始上历史课至少也是在6年后了。1980年左右,那时候,日方和世界对我方开国领导人是什么态度和倾向就很明确了。据说出问题的这一章节2010年就刊登了,2000年-2010年左右,我方在日本的刻板印象是什么样的也很明确了。

看一下,2000-2010年,日方出品的涉及了现实zz和国家的二次元作品中的经典例题:

2003 黑塔利亚 (懂都懂,主要对标人群可能是中方的低血压患者,像什么:中舔日,我家领导人cyw,藏du,港du,台du,不卫生,买买买,山寨货,基本你能想到刻板印象都有)

那时候(当然现在也是),日方作品里出现的中方动漫形象基本都是:

女方:梳包子头的,会功夫的少女

男方:

所以,发生这种事情真是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地雷就在那里,只不过will boom 与 have boomed的区别。

顺便,根据日方目前对历史和我方的宣传是:

我们偷拍了靖国神社!日本的另一面让我们脊背发凉……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样的:

这样的:

和这样的:


再顺便,日方对二战的主流看法是:我们是为了唤醒亚洲黄种人的斗争精神才发起的战争。我们之所以侵华,是因为中国人普遍对日本的好感度不高,所以为了防止他们有朝一日侵略我们,我们才先发制人。

再再顺便,去年曾有这么一篇报道:

所以接下来,大家觉得在日方新的、原创的、有关中方和各国关系的文娱作品中,中方人物会是什么形象呢?


关于该问题的看法以上就完了,下面是与题无关的个人碎碎念:

在我看日漫多年的经历中,我发现很多所谓大格局的日漫中总有这么一种思想因为我行为的本意是为了永久的和平,那么,我在实现这一目的中的所有屠杀,洗脑,侵略,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出发点是好的。

而观众们往往会被这种思想潜移默化的改变,并提出:xx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个人认为这两种思想都很过分。如果前者还可以用”这不过是图一乐的娱乐作品罢了“来解释,那后者的思想则更加可怕。

因为,后面这种理论也完全可以应用到洗白现实中的屠杀和任何不法行为上去。

当立场可以决定一切,那人们终会发现全部问题和恶行都可以用立场来解释,小到个人和邻居,大到国家和阶ceng,基本没有两个个体的立场(即利害关系)是完全相同的。那这样的话,当我们侵害他人利益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用一句”我也是为了我的家人而已,只是立场不同“来自我安慰呢?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如果每个人都做聪明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那最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是聪明人?

user avatar

坐等“左翼进步青年”表演。

user avatar

先分析下荒川弘的立场。

看过她原作的三部中长篇(钢炼、百姓贵族、银之匙),短篇和亚尔斯兰、兽神演武什么的都没看过。

牛姨家庭成分:农民个体户,可能是富农至小地主级别,这方面我是估计的,记不清了,也不想回头去看百姓贵族。

对我国的态度:一分为二看,此人对共可能没有好感,但喜欢中国及其一些文化,如熊猫旗袍三国志等。

《百姓贵族》中有谈到日本农民如果在苏联管理下会是怎么样。牛姨的观点总体是非常负面的,其原因应该是和其家庭成分有关。苏联确实有用农业哺工业的举措,再加上牛姨本人是出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环境中,会有这种观点可以理解,虽然我看的时候是皱着眉的。

牛姨本人提过喜欢的第二国家是中国(第一是立本),在钢炼中的一些中国配角地位也很重要,新国炼丹术甚至是破局关键。

综上,牛姨不过是一个接受了刻板印象,以及资本反g宣传,时不时爱键政的立本人罢了。

我曾经是牛姨粉丝,现在非常失望。一直以来就不是很喜欢在漫画里看到旗帜鲜明地表明政治立场的桥段(与原则无关的那种,藤子手冢这种基于最正确原则的自我表达我很欢迎,说是政治正确也不为过吧),而牛姨此次带有侮辱性的表达,让我对其人大为改观。本来之前别的作者rh时我还觉得牛姨不会出事的因为她最喜欢中国,现在……唉



更新一下。

感谢评论区六道网友的提醒。

荒川弘的实际目的是让“盗版国家”中国不敢出版这部作品。这种基于看似合理实则可笑的理由做出的侮辱行为令人作呕。

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实际也没多少获利)而去攻击一个与此事毫无关联的重要领导人,我还能说什么呢?可见其人及其编辑的政治素养了。

user avatar

好的,我在微博上看了截图,但是没有看到结局。有人说教员最后回到人民中了,不知是真是假。

我对这种类似的事情已经没那多气了,不如反过来想想,国外文化圈本来就是反华的,真正对中国有了解(不是包子头加熊猫的肤浅)的可谓是万里无一。

所以发生什么奇葩事情都不奇怪,钢炼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神作(不包括我),放不放弃继续追作者看自己选择了。

不过没必要迁怒不知情的读者,也没必要完全否定作者本人。

这件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能盲目迷信任何人,不是消极,而是保护自己的手段。

我国想要彻底根除这种事情只能靠软硬实力。

硬实力不用多说,短期内搞出十个航母编队不现实,而日本驻军早就不可能了。

软实力可以靠着输出我们自己的革命史观进行。

不是很多人喜欢二次元吗?那就二到底。

赞扬保家卫国的勇士总不会有错吧,最好再塑造几个借着“中立”之名在勇士坟头上拉屎的“帅哥美女”,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委屈感。

又或者“战犯”穿越到了异世界,有了想要守护的友情,亲情,却看着自己犯下的罪孽把珍爱的一切撕得粉碎。最后不得不牺牲名誉和生命做个了解,成为里外不是人的守护者。

以上。


所以谁来告诉我下到底出啥事了?

user avatar

进步左翼青年

神圣罗马帝国

只能说很喜欢孟德尔书记的一句话,“看二次元的人会自觉去读马克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荒川弘的《钢之炼金术师》是许多人心中的神作,其独特的炼金术设定、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充满魅力的角色,都让这部作品流传至今。而作者荒川弘在创作《钢之炼金术师》之外的作品中,也常常会融入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世界的观察,这其中就包括了她在《雷电十八号》(别名《Silver Spoon》)中对于中国元素的一些.............
  • 回答
    关于荒川弘老师,《钢之炼金术师》作者“塌房”这件事,我首先想说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难过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深爱着《钢之炼金术师》这部作品的人来说。“塌房”这个词,在当下网络语境下,通常指的是公众人物因为一些不当言行或被曝光的负面新闻,导致其一直以来建立的良好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打击,甚至.............
  • 回答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报道五国对华军演时,导语写为「美日印澳法,还没八国」,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引导性和倾向性的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1. 字面意思与表层含义: 列举参演国家: 导语直接列出了参演的五个国家: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法国。 暗示“更多”或“潜在更多”: “还没八国”这.............
  • 回答
    如何看待 Swift 之父 Chris Lattner 离职 Apple,去了特斯拉?Swift 之父 Chris Lattner 离开 Apple 并加入特斯拉,这件事在科技界,尤其是开发者社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高管的职业变动,更是一位在编程语言设计和编译器技术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 回答
    孟晚舟女士在温哥华被逮捕一事,自2018年12月1日发生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关注,其复杂性涉及法律、政治、外交以及商业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事件的经过和核心指控: 被捕时间与地点: 2018年12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转机时,孟晚舟女士应美国政府的请.............
  • 回答
    郑渊洁之女郑亚飞被六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的消息,无疑在教育界、特别是关注素质教育的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郑渊洁的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首先,郑渊洁作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童话作家,其家庭教育理念一直备受关注。他曾多次公开表示不赞成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推.............
  • 回答
    “龙芯之父”胡伟武先生关于“阿里、华为等垂直系统企业做芯片能成功,因为现在做集成电路芯片的门槛很低”的论述,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门槛演变、垂直系统企业在芯片领域的优势、以及“门槛低”这句话背后更深层的含义。一、 理解“集成电路.............
  • 回答
    薛之谦在2023年5月被指控虚假宣传、恶意营销等一系列丑闻,随后在5月20日发布了近2000字的长文回应。这场舆论风暴以及薛之谦的回应,可以说是对公众信任、品牌形象以及艺人责任的一次深度考验。要详细看待薛之谦的回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1. 回应的时间点与方式: 时间点: 选在5月2.............
  • 回答
    在中国之声关于联合国世界难民日的微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包括其内容、可能表达的官方立场以及其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一、 内容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之声微博发布了具体什么内容。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实时微博内容,我会假设其内容可能包含以下几种常见类型,并进行分析: 宣传中国在人道主义援助方.............
  • 回答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自来水”现象:一场国产动画的“口碑逆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自来水”现象,是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一次关于电影宣发模式、观众情感连接以及国产动画发展方向的深刻讨论和实践。所谓“自来水”现象,是指在电影上映初期,并未获得.............
  • 回答
    如何看待“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因言论涉嫌种族歧视被剥夺荣誉头衔?詹姆斯·沃森,这位与弗朗西斯·克里克一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科学贡献毋庸置疑地载入史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公众形象和声誉却因其多次发表的、被广泛认为是种族歧视的言论而受到严重损害。此次因言论问题被剥夺荣誉头.............
  • 回答
    “双城之战是个彻头彻尾的西方逻辑的片子”这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要详细地看待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西方逻辑”的内涵,以及《双城之战》这部作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西方逻辑”。首先,我们要明白,将一部作品定义为“西方逻辑”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概括性。文化和逻辑并非铁板一块,不同.............
  • 回答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大陆官方媒体,其对台湾艺人小S及其相关事件的评价,通常会从政治立场、两岸关系、民族认同等角度出发,并带有鲜明的官方宣传色彩。理解海峡之声的评价,需要结合其自身的定位和其报道风格来分析。海峡之声的定位和报道风格: 官方喉舌: 海峡之声是中国国台办的直属机构,主要任务是宣传中.............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了,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动漫之家(DMZJ)那边的用户,跑到推特上去“质问”日本漫画《实不相瞒,我们早就交往了》的原作者,结果汉化组一气之下不干了,直接弃坑停摆。这事儿要掰开了说,得从几个方面看:1. 用户行为:冲动与“正义感”的边界首先,那些去推特“质问”作者的用户,他们的出发点,我觉.............
  • 回答
    《天气之子》中的一些情节,确实挺让人琢磨的。说实话,我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受,也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它们“有争议”。咱们就来聊聊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关于“ sacrificio ”——阳菜的选择与帆高最绕不开的,就是阳菜为了“回到天空”而做出的那个选择。影片最后,帆高为了救阳菜.............
  • 回答
    关于赫鲁晓夫之子谢尔盖·赫鲁晓夫在美国去世的消息,确实令人唏嘘。他本人作为一位在科学界有一定建树的工程师,却以这种令人震惊的方式离开人世,着实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猜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一位公众人物的后代,谢尔盖的一生都笼罩在他父亲赫鲁晓夫的光环之下。尤其是在他移居美国之后,他的一举一动似乎都.............
  • 回答
    久多良木健,这个名字对于任何一位资深玩家而言都如雷贯耳。作为“PlayStation 之父”,他亲手缔造了游戏主机行业的辉煌,从初代PlayStation的横空出世,到PS2引领的3D时代,再到PS3试图突破的蓝光革命,再到PS4的成功回归,久多良木健的名字与PlayStation的成长紧密相连,堪.............
  • 回答
    “女权之声”这篇文章的论点颇为尖锐,直指毛时代妇女解放的真实性,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在毛后期就已破产的神话。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依据。首先,文章可能强调的是,虽然毛时代在法律和政策层面确实推动了男女平等,例如《婚姻法》的颁布废除了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以及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与.............
  • 回答
    轻之国度(原名轻之文库)团队成员被依法逮捕,这无疑是国内二次元文化爱好者群体中一件非常轰动,也令人痛心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意义。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事件的核心在于内容是否触犯了中国的法律法规。中国的法律对出版物、互联网信息传播有着严格的.............
  • 回答
    提到“托卡马克的冠”(也就是帽子姐)在公众场合的发言,并观察其下的男性群体表现,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切入点。要详细地聊聊这个,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剖析,把那些表面的东西扒开看看:首先,得明白“帽子姐”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点符号意义。 不管是哪个领域的“帽子姐”,一旦公众对她有这么个标签,就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