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嘲笑苏联的,不如担心一下你伟大的精神祖国,是什么,让一个84岁的老人,无法活在一个号称自由的国度?
苏联没有杀死他,杀死他的是美国。而他只是这几个月里死亡的十几万人中的一个普通老人而已,大部分老人,就是那么无声无息死在了养老院,尸体堆在仓库里、冷藏车里、胡乱掩埋在无人岛上。
不要总拿他投奔美国说事儿,那个时代,这样的事情太多,人有软弱性、自私性,能够坚持理想的,是勇士,不能坚持理想的,是凡人。更何况,革命者的子女,未必认同革命,社会主义领袖的后人,未必认同社会主义。斯大林的女儿如是,赫鲁晓夫的儿子亦如是。
只能感慨,当年的美国太强大,它是资本主义在这个世界上的代言,是撒旦的地上行者,是上帝的人间天使,它代表了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它也成为了吸引一切自私者、软弱者、投机者、叛国者的灯塔。
共产主义之所以艰难,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美国的存在,一个“土豆烧牛肉”的生活,就让世界上最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心向往之。无论苏联多么强大,多么富裕,生活水平多么高,只要它不能在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上超过美国,那么总会有人更加向往美国。
而那些苏联的官僚们,反而会因为在苏联获得的财富、待遇不如华尔街的资本家,而对自己的制度心生怨念。是的,苏联巅峰的时期虽然富强,但他的书记、元帅们的工资,并不比工人更高,他们的财富和权利也不能继承。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女向往美国,背叛理想,是可以理解的。
但你能说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失败了吗?你能说这是历史的终结了吗?不,在历史的长河中,理想的失败是司空见惯的,世界有共产主义,也不过一百多年,世界上有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过103年。
历史是螺旋曲折向前发展的,我们会否定一些东西,但我们还会否定之否定,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一些东西,人民最终会“拨乱反正”,找到正确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只有通过实践和思考,不断地逼近真理。共产主义从来没有说过,未来一定是什么样,只有不可一世的资本主义夸夸其谈说过:“这是历史的终结”。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大家还要搞清楚,从来不是共产主义导致了贫困和短缺,正是因为贫困、不公平,产生了共产主义,正是因为天下不公,才会有人追求理想。
你拿一个本来就富有、强大、吸血全世界的成熟资本主义巅峰帝国,来对比一个诞生于饥荒、战乱、贫穷之中的年轻社会主义国家,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就好比一个靠着家族基业、世代剥削的资本家贵族,嘲笑一个出身贫寒,只能靠努力奋斗,从一无所有到勉强温饱的无产阶级青年,嘲笑他不够富裕不够强大一样。
资本主义无疑是强势的,他们垄断了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掌握了金融杠杆,能够收铸币税,能够收专利费,同时还掌握着舆论的话语权。他们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资本。它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赌局,只要你输了,你的一切都是它的。它还会告诉全世界,是它带来了和平、富有和进步,你只是一个邪恶的魔王。你的一切功绩都会被抹杀,你的一切荣光都会被篡夺,你的结局,就是他历史博物馆里的文物,被他拿出来展览,指着你的伤疤嘲笑。
不过,历史终结了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论战结束了吗?苏联的末日,我们见过了,但今年是2020年了,美国在疫情之中,在骚乱之中,也未曾表现出他们自诩的自由、平等、人权和强大……历史的终结,到底会怎样终结?胜负之数,未可知也。
谢尔盖曾经说过,他是爱美国的。
但美国显然让他失望了。
阿赫罗梅耶夫在天之灵,应该也会听到这声枪响。
这不是枪声,这是历史车轮的声音。
很多人都认为苏联领导人之子在美国死于非命是个莫大的讽刺。
这其实不是最讽刺的。
在谢尔盖·赫鲁晓夫之前早有“榜样”,而且这位的父亲影响力远比赫鲁晓夫厉害多了。
这位女士叫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他是斯大林唯一的女儿。
她于1967年3月6日,护送布拉耶什骨灰去印度安葬之际,逃入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1967年,斯维特兰娜宁愿把一儿一女留在苏联,也要独自一人飞往美国。在美国居住了3年后,斯维特兰娜又遇到了第四任丈夫——美国人威廉·彼得斯。1973年5月她和彼得斯离婚了。1978年底她取得了美国国籍。
这在当时的国际上可以说是震撼全球的丑闻,关于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的一生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她写的回忆录(百度百科上介绍了,这两本均有中文版本)以及有关的书籍。
可是各位在嘲笑之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谢尔盖·赫鲁晓夫为什么宁愿去美国也不留在苏联?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否定了他的路线,而赫鲁晓夫则被勃列日涅夫为首的集团发动政变被迫下台。
当从权利的顶峰掉下来后,会有怎样的结局?
斯大林的小儿子瓦西里·朱加什维利的结局,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谢尔盖·赫鲁晓夫不知道吗?
所以他们的行为是不是事出有因呢?
要说讽刺,还有什么比“著名特级演员”、“史上戏路最窄”的戈尔巴乔夫先生更讽刺的呢?
但是,他们的种种事迹就能说明他们父辈坚持的那条路是错误的吗?
谢尔盖·赫鲁晓夫去世了,众多“精神资本家”、“失败主义者”跳出来狂欢,什么“厨房辩论”,什么“历史终结”,就好像今天是什么盛大的节日一样,于是很多吃瓜群众也跟着一起凑热闹。
可是,“精神资本家”与“失败主义者”们不明白,不是因为先有了这条路而后才有了路上走的人,而是因为他们的“主子”,资本家的存在人们才去开辟了这条路。
的确苏联是个伟大的国家,也是个矛盾的国家,很多有关历史都埋藏在层层迷雾当中,至今很多真相仍密封在各种不为人知的档案当中,然而它的历史也给了后人很多深刻的借鉴。我们接过了前辈的旗帜,正是要从中不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然后再把这些经验与教训交给后来的人。
有位前辈的遗言里有一句“如果我必须再从头做起,我当然要力求避免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我生活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我要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因而也是一个不调和的无神论者而死去。对于人类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念,我今天不是淡薄了,与青年时代相比,倒是更加坚定了。 ”
胜负尚未揭晓,历史也还在前进。
我在之前的回答里列了一个书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看,当然最主要的部分在后面的链接里。
谢尔盖的死因还没出来,不多评论。
但是谢尔盖最后几年心情肯定是抑郁的。因为他很在乎父亲的政治声誉(和慈父女儿正好相反),我看过他给其父写的《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字里行间,他对父亲的敬爱和维护父亲声誉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然而现实却是玉米的声誉确实是在一路走低的,现在在俄罗斯,慈父的正面评价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玉米唯一真正是自己做出的“贡献”就是否定了慈父。慈父声誉的回涨当然就意味着玉米的失败。换句话说,即便有俄罗斯人因为政治立场依旧痛恨慈父,那么同为苏维埃领导人的玉米,在他们当中的风评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而谢尔盖作为一个美国人,显然是改变不了这样的现实的。
而美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慈父的女儿跑到美国以后,在被榨干了宣传价值之后,就成了弃物,为此她一度还真香了(1967年她公开表示不会回到苏联,但1984年还是回来了)。谢尔盖在冷战结果已经出来的情况下到了美国,恐怕得不到比慈父女儿更好的待遇。虽然玉米确实否定了慈父,但美国没有必要为这原因就高看玉米和他的家人一眼。
所以谢尔盖和他的父亲实际状况是在美俄两边都不讨好,如果谢尔盖像慈父女儿一样毫不在意父亲的名誉甚至还要踏上一脚那也算了,但他偏偏敬爱自己的父亲,那么他肯定会感到很痛苦。
话说回来,慈父女儿讨厌父亲,结果父亲名誉逐渐回升。谢尔盖爱戴父亲,结果父亲名誉难以翻身。这也算得上是命运作弄吧。
最后附玉米外孙女对俄罗斯国内尊斯贬赫的不满意见
她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经济的困顿与国际地位的下滑,让不少怀念往昔辉煌的俄罗斯人,发出了对斯大林时代的积极评价。很快,尤利娅就开始在越洋电话里抱怨道:“现在,对斯大林统治的赞美之声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讨厌赫鲁晓夫。”
说实话,美国如果败于冷战,下场比之苏联只会更惨,恐怕连南斯拉夫都不如。
苏联败了,还有俄罗斯这块基本盘可供退守,还有中国可引为外援,假以时日,徐徐用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有朝一日重归一统也未可期
东亚三国败了大不了各自分行李回老家,中国有东北和汉地十八省外加一个海南岛,朝韩有半岛,日本有本土列岛
南斯拉夫败了都可以退回塞尔维亚以图将来
就连德国要是没了,都有各自的德意志小邦可以回,奥地利对日耳曼人也能敞开怀抱
大家都嘲笑英国几百年霸权基本盘毫无扩大,但哪怕是英国,细分到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之后也就此打住了
请问美国呢?怎么个分法?谁能说说美国要怎么分?美国有根吗?根在哪儿?十三州?
十三州自己在南北战争的时候都能打的血糊里拉的!
本土居民,自然边界,民族认同,这三大要素给世界上所有本土居民本土建国的民族国家都留了一条兜底的底线,美国呢?美国的底线在哪儿?
苏联解体就算再怎么混乱,各加盟共和国好歹总体上是和平分手,整体而言堪称有序,以加盟共和国为边界,以属地原则为依据,说是分手典范都不为过。
美国呢?它的三亿多人打算如何瓜分这个帝国的遗产?以什么为边界?以什么为依据?别忘了,美国的枪可比人还要多。
美国的强大掩盖了太多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的理解,美国人自己或许比任何人都更深入,而外人则被航母和美元迷花了眼睛,看不清实质。
那漫天招展没完没了的星条旗,其它人看到的是爱国热情深入基层,美国人看到的,说不定是对四分五裂的恐惧,所谓越缺越补。
赫鲁晓夫的儿子离开国家之后,依然可以不放弃俄罗斯国籍,继续宣称自己是俄罗斯人,死后也能葬回本土。
特朗普的儿子呢?能说自己是美国人吗?请问到时候还有美国吗?当然你也可以说自己是日耳曼人,但你会说德语吗?
我都不知道是说这种事对美国不足为奇更乳美,还是说这个是特例更乳美。
1991年离开苏联也算背叛社会主义,也算背叛理想?居然还有戈地图的孝子贤孙?
91年的苏联是什么样的苏联?军队倒买倒卖军事用品,部队迅速的地方化;官员中饱私囊,地方做大;莫斯科供应严重短缺,市民排队长达6—8个小时,有时候还买不到物资。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彻底失败,人道的共产主义带来的是东欧的瓦解。
波罗的海三国1990年已经先行独立。民众失去信心,不要求什么改变,只要比苏共做的更好就行。苏联的战略撤退变成了战略崩溃,被抛弃的盟友大量变色。而最后终于轮到了苏联。
我们值得惊讶的是,苏联的前高层家人孩子们是什么样子的。丘尔巴诺夫贪污了56万卢布被判了12年,勃列日涅夫的女婿;吉洪诺夫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他的妻子一直是钳工。赫鲁晓夫的儿子是火箭专家,没有从政。
苏联收入最高的是科学家每月可以达到最高800——1200卢布。苏联的工人农民每月可达120—240卢布,而官员同样如此。
但是官员的退休金是按照50%的比例发送,而工农则是70%,而且工人可以在五十岁退休。所以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去当工人,许多女性在结婚时更愿意去嫁给工人,工人的政治地位也不低。苏联更是到了州委一级才解决官员的一日三餐,不到这一级别的需要自己解决。
但是俱往矣,丘尔巴诺夫在80年代初还算得上巨贪。但是和之后的官员比真是小巫见大巫,苏联的军队迅速的瓦解,军队出售军事装备来获得资金。一单的交易就远超丘尔巴诺夫的贪污数量。戈尔巴乔夫等人更是公然用公款为自己修建豪华别墅,每栋造价1亿卢布,其贪污数量更是数不可数。
整个苏联迅速的瓦解,理想崩溃。
这时的苏联哪里还担的起,我们的理想呢?
这个事情辱美又辱苏,绝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