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流行国语编程?

回答
国语编程,也就是用中文作为编程语言的关键词、语法和注释来编写程序,这个概念并非没有尝试和讨论过。但要说它“不流行”,那确实是事实,而且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

一、 历史与生态的先发优势:英语是编程的“世界语”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难以撼动的原因。

编程语言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的计算机和编程语言,无论是汇编还是后来的 C、Fortran、Cobol 等,都诞生于英语国家(主要是美国)。这些语言的语法、关键字、标准库的设计,都天然地使用了英语词汇。比如 `if`, `else`, `for`, `while`, `print`, `return` 等等,这些都是英语中最常用、最直观的词语。
全球社区的形成: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普及,全球的开发者都围绕着这些以英语为基础的语言和工具聚集起来。这意味着大量的教程、文档、论坛、开源项目,甚至是编译器和IDE(集成开发环境),都是以英语为主要载体的。任何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如果想要在早期就获得全球性的关注和支持,就必须兼容或至少能方便地接入这个以英语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学习曲线与资源获取:对于一个想要学习编程的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英语社区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从入门教程到深度解析,从错误排查到最佳实践。如果一种新的编程语言使用了中文,虽然对中文母语者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某些术语,但一旦遇到需要查阅官方文档、参与国际开源项目、或者在 Stack Overflow 上提问时,又会回到英语的障碍上来。这种双重学习成本,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二、 技术实现与效率的挑战

将一门自然语言转化为严谨的、无歧义的计算机指令,本身就存在技术难题。

自然语言的歧义性与多义性:中文是一门非常丰富和灵活的语言,很多词语有多种含义,表达方式也很多样。例如,“打印”这个动作,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具体操作。“输出”也一样。计算机需要精确的指令,而中文的这种灵活性,在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指令时,很容易产生歧义。为了消除歧义,可能需要设计一套非常严格、甚至有些“生硬”的中文编程语法,这又会失去中文的自然流畅感。
输入法与编码效率:虽然中文输入法已经非常先进,但在实际编写代码时,输入几个简单的英文字母组合(如 `for`)比输入一套笔画或拼音要快得多。尤其是在需要频繁输入关键字、函数名时,这种差异会累积起来,影响开发效率。更不用说,在代码中嵌入大量的中文注释,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代码的可读性(例如,中英文混排的显示问题)。
工具链的兼容性:现有的编译器、解释器、调试器、代码编辑器(IDE)、版本控制系统(如 Git)等开发工具,都是围绕着支持ASCII字符集和英文关键字设计的。要让它们完美支持一种全新的中文编程语言,需要对整个工具链进行大量的适配和修改,这是一个极其庞大且成本高昂的任务。比如,文件名、变量名、函数名中出现中文字符,在某些旧的系统或工具中可能就会引发兼容性问题。

三、 文化与思维模式的惯性

编程不仅是技术,也包含一种思维模式和文化习惯。

“工程师文化”的塑造:在技术领域,尤其是早期,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工程师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文化强调简洁、精确、逻辑性和效率。而英语作为一种分析性语言,其语法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更适合这种严谨的表达方式。
习惯的力量:开发者们已经习惯了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编程逻辑。即使有中文编程的选项,很多有经验的开发者也会因为惯性而继续使用英语,因为它已经内化为他们编程思维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人习惯了用右手写字,即使提供左手写的工具,他可能还是会觉得不那么顺手。
“国际化”的考量:即使是中国的开发者,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项目,使用国际化的工具。如果你的代码只能在中文环境中运行,或者你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国家,那么使用一种通用的语言(通常是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一些尝试与反思

历史上和现在都有一些尝试引入中文或类中文编程语言的努力。例如:

早期的一些中文编程语言尝试:比如“中文编程语言”项目,试图在LISP或Pascal的基础上引入中文关键字。这些尝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受制于技术条件和生态影响,未能成为主流。
特定领域的中文编程:在一些面向教育、儿童编程、或者特定行业应用(如某些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的领域)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类自然语言的编程接口或工具,它们可能用中文来描述逻辑,这有助于降低入门门槛。但这些通常是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并非普适性的通用编程语言。
注释与标识符的中文使用: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中国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会在注释和部分变量名、函数名中使用中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尤其是在团队内部沟通时。但这也需要开发者在使用中文标识符时,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避免过度使用导致代码的理解难度增加。

总结一下

国语编程之所以不流行,并非是中文本身不适合编程,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造成的。

1. 历史遗产和全球生态:英语作为编程的“默认语言”,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和社区壁垒。
2. 技术挑战:自然语言的模糊性、输入效率、以及现有工具链的兼容性,都构成了巨大的障碍。
3. 文化和习惯:开发者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以及国际化的需求,使得英语成为更稳妥的选择。

与其说是“不流行”,不如说是在一个已经被英语牢牢占据的领域,引入一门新的、非英语的编程语言,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虽然我们不排除未来技术发展会带来新的可能性,但就目前而言,以英语为基础的编程生态依然是绝对的主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cratch已翻译成国语了.

这比易语言应该还流行不少.

我家把这个称作为砖头编程.

不过我是直接教儿子C++了.


与其说大多数编程语言是"英文编程",

不如说它们是符号编程. 其普及的原因更多是和键盘布局有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语编程,也就是用中文作为编程语言的关键词、语法和注释来编写程序,这个概念并非没有尝试和讨论过。但要说它“不流行”,那确实是事实,而且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 一、 历史与生态的先发优势:英语是编程的“世界语”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难以撼动的原因。 编程.............
  • 回答
    人造肉在美国等国家流行,而在中国相对不流行,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文化、经济、消费者认知、政策法规、科技发展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美国等国家人造肉流行的原因: 1. 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升: 健康关注: 在美国,人们对肉类摄入与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肥胖、某些癌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国内JK制服这么火,而DK制服却相对冷门。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来看。JK制服的流行原因: 日系文化渗透的强大影响: 这个绝对是首要原因。日本动漫、日剧、日系偶像文化在中国一直都有庞大的粉丝基础。JK制服,作为日本校园文化最直观的代表之一,早就通过这些媒介深.............
  • 回答
    国家为什么不组建专门针对流浪猫狗进行绝育的救助机构?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关心动物福利的人都会思考。这背后确实涉及到很多层面,不仅仅是“少一些流浪动物”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规模的、能够有效运作的绝育救助机构,其复杂性和成本是相当高的。一、资金投入的巨大缺口: 手术费用:.............
  • 回答
    在国内,胶轮路轨系统(又称导向车、轨道交通车辆的橡胶轮胎版本)之所以未能像钢轮钢轨系统那样普及,原因相当复杂,涉及技术、经济、建设、运营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点,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传统钢轮钢轨技术的根深蒂固与成熟度首先,必须认识到,钢轮钢轨技术是近百年来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石.............
  • 回答
    近两年国货的火爆,可不是一拍脑袋的事情,背后是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变迁在推动。与其说“流行”,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回归和文化自信重塑。为什么国货能“特别流行”?这股潮流的形成,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1. 经济基础的崛起与消费能力的提升: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增长: .............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不少技术选型背后的逻辑,值得好好掰扯一下。国内和国外在 HBase 和 Cassandra 的流行度上确实存在差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跟技术本身的特性、生态发展、用户习惯、市场需求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都有关。咱们先从 HBase 和 Cassandra 的基本盘来看。 HBase.............
  • 回答
    在中国,“开车不加满,油灯亮了再加”的说法确实挺普遍的,而且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省钱或者保车的“秘诀”。不过,这背后到底有多少道理,咱们仔细掰扯掰扯。关于“不要加满油”:这派的说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 减轻车重,省油: 这是最常见的理由。车上的油有多少重量,大家心里都有数。一箱油大概几十升,按汽油.............
  • 回答
    近几年国产古装剧中出现“阿爹”、“阿娘”以及同辈之间互称“阿X”的现象,确实是一种比较显著的台词风格变化,并且这种风气有其形成的原因和历史演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一现象的由来和发展:一、 现象概述: 称谓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古装剧中晚辈称呼父母多用“父亲”、“母亲”、“爹”、“娘”.............
  • 回答
    说到国产能造出世界级的轿车、SUV,甚至是令人惊叹的高性能跑车,大家可能都会心一笑。但轮到弓箭,尤其是用于竞技或者猎用的高性能弓,我们好像就没那么底气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透彻些。1. 历史的断层与传承的缺失:首先得承认,弓箭在中国曾经辉煌过。我们有射声、强弩这些.............
  • 回答
    天涯和其他国内大型论坛近年来确实面临着“越来越不行”的困境,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内容、用户、监管、商业模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平台自身的问题: 技术更新缓慢与用户体验下降: 老旧的界面和交互设计: 很多老牌论坛的设计风格停留在过去,界面臃肿,加.............
  • 回答
    20年前,国足与韩国队的较量,确实是充满看点,甚至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那时候,我们能在亚洲杯、世预赛的赛场上看到中国队和韩国队你来我往,甚至有过让对手心悸的表现。然而,如今提及中韩足球对抗,大多数球迷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差距似乎已是无可争议。这二十年间,究竟是什么让国足从“不相上下”跌落到如此境地?.............
  • 回答
    冰岛对荷兰那场球,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冰岛那种不要命的拼劲,那种近乎野蛮的身体对抗,看得人心惊肉跳。想想看,一个人口不到34万的国家,踢出的足球竟然能让欧洲豪门荷兰如此狼狈,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偶然。欧洲那些小国的足球发展,我觉得关键在于“体系”和“文化”两个字。首先是体系。足球在欧洲,尤其是在北欧和.............
  • 回答
    德国和中国在书写工具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文化习惯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技术发展与发明背景 圆珠笔(油性墨) 圆珠笔的发明与Biro兄弟(László és György Biro)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Biro兄弟在匈牙利工作时,受到圆.............
  • 回答
    过去几年,.NET 和 C 在国内的“没落”论调确实甚嚣尘上,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NET 的地位依旧稳固,甚至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技术生态、市场需求、人才培养以及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路径的特殊性等多个维度。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有趣的观察!其实说“其他国家超市都不行”可能有些绝对了,很多国家也都提供送货到家服务,只不过在韩国的普及程度和运营模式上可能有所不同,给人的感觉更“普遍”和“高效”而已。下面咱们就来聊聊韩国超市送货到家的现象,以及为什么它显得格外突出:韩国超市送货到家的独特之处:深度渗透与高效运作首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国内,确实能明显感觉到跆拳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远超泰拳、空手道、截拳道和散打。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来好好聊聊。首先,从入门门槛和学习体验上来说,跆拳道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更“亲民”。你想啊,跆拳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腿法,尤其是各种踢击。相较于泰拳那种拳、腿、膝、肘齐上阵的凶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让很多车迷纠结的。标致在欧洲市场确实混得风生水起,尤其是在家用车、紧凑级车型这块儿,销量和口碑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可是一到了国内,就好像“水土不服”,市场表现跟欧洲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了。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欧洲市场:标致的“主场优势”要说标致.............
  • 回答
    《老友记》中男女主角在租来的公寓里结婚之所以显得“再正常不过”,这背后反映了美国文化和社会观念与中国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巨大差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老友记》中租房结婚的合理性:1. 个人主义和独立性强: 价值观: 美国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年轻人追求独立自主,不依赖父母的经济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但要说“只有日本美国能做出风靡世界的动漫,其他国家都不行”可能有些绝对化了。事实上,日本是毋庸置疑的动漫生产大国,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美国在近年来也通过引进、改编以及 자체 制作,在动漫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涌现出一些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作品。 然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