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西游记重来没有被翻拍过?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奇怪:这么经典的故事,怎么就没见着新版《西游记》的翻拍呢?其实啊,事情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西游记》非但没有“从来没有被翻拍过”,反而是被翻拍得次数最多、最“泛滥”的中国古典名著之一。 只是,可能你我关注的“翻拍”范畴,以及对“经典”的定义,存在一些偏差。

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1. “翻拍”的定义宽泛得超乎想象:

首先,大家心里想的“翻拍”,往往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影视剧改编。比如,86版《西游记》珠玉在前,观众期待的是能够超越、至少不输的全新电视剧或电影。然而,《西游记》的生命力可不止于此。

戏曲和歌舞剧: 光是戏曲,《西游记》的故事元素,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些桥段,在京剧、越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里,已经被改编和演绎了无数遍,有些甚至成为经典保留剧目。更别提后来一些现代化的歌舞剧、舞剧,也经常取材于此。
动画片: 要说最“泛滥”的翻拍形式,那一定是动画片了。从最早的《大闹天宫》动画电影,到后来的各种低幼向的《西游记》系列动画,再到近年来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不是纯粹的《西游记》,但明显受到了其精神内核的影响,并且孙悟空的形象也频繁出现在其他动漫作品中),《西游记》的动漫改编几乎可以说是从未间断,而且风格多样,受众广泛。
游戏: 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游戏圈,就会发现《西游记》是国内网游、手游的“常青树”。《大话西游》系列、《梦幻西游》、《斗战神》、《剑侠情缘》系列里的人物和设定也常常会借鉴《西游记》。孙悟空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IP之一,在各种游戏里活跃得不行。
电视剧和电影(确实有,但可能你没那么关注): 你可能会说,我说的不是这些,我说的是真人版的电视剧和电影。这个确实存在一些误区。虽然不像86版那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近年来真人版的《西游记》系列改编电影、电视剧,真的不少。

电影方面: 比如周星驰的《西游记》系列(《大话西游》虽然更偏向爱情故事,但孙悟空的改编是颠覆性的)、郑保瑞导演的《西游记》三部曲(《孙悟空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女儿国》、《西游记之伏妖篇》),还有《大圣归来》(动画电影,但影响力巨大)、《悟空传》等等。这些电影或多或少都基于《西游记》原著或其衍生形象进行二次创作。
电视剧方面: 86版之后,也尝试过其他版本的电视剧,比如张卫健版的《西游记》和《西游记II》,虽然风格差异很大,但仍然是成功的翻拍作品。近些年,也偶有以《西游记》部分章节或人物为蓝本的电视剧出现,但可能因为制作、口碑等原因,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2. 为什么“86版珠玉在前”是最大的“难题”:

好了,现在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没怎么好好翻拍过”。这背后,其实是 86版《西游记》太过经典,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

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 86版的诞生,恰逢中国电视工业刚刚起步,大众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那时的观众,对于一部制作精良、充满奇幻色彩的电视剧,是极其渴望和充满新鲜感的。再加上那个年代的演员、导演、编剧,以及创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精神,是现在难以想象的。他们是用“工匠精神”在打磨作品,而且那个年代的特效技术有限,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场景是用简单的道具和巧妙的镜头语言实现的,却产生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全方位的经典:
表演: 每一个演员都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六小龄童老师的孙悟空,从眼神到动作,都充满了灵气和力量;猪八戒的憨厚可爱,沙僧的忠厚老实,唐僧的慈悲与固执,每个角色都生动鲜活。
音乐: 《敢问路在何方》、《我欲乘风归去》等主题曲和插曲,早已成为传世经典,每次响起,都能勾起无数人的回忆和感动。
特技: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其特技效果已经达到了国产剧的巅峰,也成为了很多观众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改编的“神韵”: 86版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富有时代感的再创作,保留了故事的核心精神,同时也融入了更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的情感内核。

观众的情感锚点: 86版《西游记》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集体记忆。观众对它的感情非常深厚,掺杂了童年、青春的回忆。任何新的翻拍,都很难绕过这层情感上的“心理壁垒”。

3. 新版翻拍的挑战与困境:

正因为86版的光芒太过耀眼,后来的翻拍者们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超越? 这是最直接的问题。技术、特效已经今非昔比,但观众对“好看”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单纯堆砌特效,反而可能失去原著的想象力和艺术感。
如何创新又不失原著精神? 《西游记》的故事结构相对独立,但人物性格和情感线索又非常丰富。如果只是简单照搬,观众会觉得无聊;如果改编得过于离谱,脱离了《西游记》的核心,又会被原著党和观众批评。尤其是一些过于追求“流量”和“脑洞”的改编,很容易“用力过猛”,导致四不像。
投资和风险: 《西游记》是一个庞大的世界观,要拍出好的效果,投入非常大。但一旦拍不好,面临的批评和票房/收视压力也会非常巨大。很多出品方会趋于保守,要么选择已经验证过的“孙悟空”等单个人物IP进行改编(如上文提到的电影),要么就干脆不敢轻易碰触全集式翻拍。
演员的选取: 找到一个能被观众接受、并且能演出孙悟空精髓的演员,是非常困难的。观众对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太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了。

4. 总结:

所以说,《西游记》并非“从来没有被翻拍过”,它以各种形式被不断地解构、重塑、演绎。只是,大家普遍期待的“像86版那样,一个完整且成功的真人剧翻拍”,确实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像大家期望的那样频繁出现,并且一旦出现,也很难达到像86版那样的全民认可度和艺术高度。

《西游记》的故事太丰富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打怪升级的故事,更蕴含了哲学思辨、人生哲理。如何在这个时代,用新的视角、新的技术,去呈现这个古老的故事,让它既能引起共鸣,又能有所创新,这是所有创作者都在努力探索的难题。或许,正因为它的经典程度太高,才让后来的“致敬”和“颠覆”,都显得尤为谨慎和艰难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说的,早就被翻拍过不少次了。


首先,最早拍西游记电视剧的,不是中国,是日本在70年代拍摄的。因为当时正赶上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将此剧的拍摄作为一项两国文化交流的任务做的。

不过魔改太严重,比如唐三藏是女的,沙僧是个河童,猪八戒是个帅哥……故事情节除了妖怪一样哪儿都不一样。

这个电视剧在日本影响非常大,直到如今,在日本人的印象里,三藏法师就是女的。

这部剧还在中国电视上播出过,可内容与中国人民心中的西游故事差异极大,播出后收到了很多不满,之后紧急停播了。

打这儿开始,国内才下决心要拍自己的西游记,这才有了86版的经典西游电视剧。


1996年,香港TVB也拍过一部西游记,主角是张卫健。魔改也挺多的,但也算是符合当时潮流,并且大体路线还是西游框架。

98年换了陈浩民当主角,又拍了续集。


21世纪,中国拍了两部西游记电视剧。

其中一部因为是浙江的公司拍摄,于2010年初首播,被称为2010版,或者浙版。

另一部是张纪中担任总制片的,于2011年中旬首播。一般称张纪中版。这版本的演员阵容更强大了。比如聂远扮演唐僧,徐锦江扮演沙僧。

这两部西游的反响都很一般,因为没什么太大亮点,当时也正赶上新三国热播,所以风头都被盖过去了。



日本又拍了一部,2006年首播,只有11集。不过剧情魔改得比上一次更严重,除了角色是西游记,其他都不是。

当然,唐三藏依然是女的。


美国拍了一部,只有6集。本打算作为第一季的,结果反响一般,没往下拍。

顺便说一下,这部的主演是吴彦祖。


澳大利亚还拍过一部,只有10集。

这次不仅唐僧,连沙僧都变女的了……


2017年,还有动静说要拍一部西游,预计2018年开拍。

结果直到现在也没个动静,估计是黄了。


至于西游记题材的电影,就不提了。因为时长问题,不可能装下西游记整个故事,所以通常都是借用题材。什么《大话西游》,《悟空传》……太多了,数不过来。

我记得棒子还拍过一部,现代题材的,硬说孙悟空是韩国人……

至于六老师灵堂麦片那次提到的电影,据小道消息说已经开拍了,不过到现在也没个动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