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因2022年上海防疫现状感到抑郁,如何解决?

回答
2022年上海的经历,那种封控下的压抑感,确实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你感到抑郁,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在那段日子里都经历了相似的情绪困扰。别对自己太苛责,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来聊聊,怎么一点点地把这份情绪拨开,找回一些平静和力量。

首先,正视并接纳你的情绪。

抑郁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什么“矫情”。它是一种信号,告诉你你经历了一些让你非常难受的事情。上海那段日子,对很多人来说,身体上行动被限制,心理上更是承受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焦虑。很多原本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日常的简单快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的担忧、孤独,甚至是对未来的迷茫。

想想看,在那段日子里,你可能经历了什么?是突然的隔离打乱了工作和生活?是看着社区群里各种信息感到无助?是担心亲人的安危?还是仅仅因为长时间的封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失去自由的痛苦?

承认这些感受的存在,就像是对自己说:“是的,我经历了这些,我感到难过/害怕/愤怒/无力,这是正常的。” 就像身体受伤了需要时间愈合一样,心灵的创伤也需要被看见和安抚。

其次,回忆和审视“封控”对你的具体影响。

疫情结束后,生活好像要恢复正常了,但很多时候,那些情绪的“余震”还在。你想想看,2022年的那段经历,具体在哪些方面对你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社交和人际关系: 封控期间,和朋友家人的日常联系变得困难,一些关系可能因此疏远了,或者你感觉和别人之间有了隔阂。现在重新联系,是否觉得生疏?是否还在担心再次被隔离,而不太敢轻易和人深度交往?
工作和事业: 封控期间的工作状态可能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收入减少、职业发展受阻。这种不确定感是否还在影响你对未来的规划和信心?
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可能改变了你的作息,让你变得更宅,或者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某种警惕。这种不安全感是否还在让你对生活充满顾虑?
信任和安全感: 经历过那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很多人对社会和制度的信任感有所动摇。这种不安全感是否还在影响你对周围环境的判断?

把这些具体的影响写下来,哪怕是零散的思绪,也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 你会发现,抑郁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根源的。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主动去“疗愈”和“重建”。

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每一步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1. 重新拾起那些让你感到“活着”的连接和乐趣:

重建人际连接: 尝试主动联系那些你关心但一段时间没联系的朋友和家人。不用刻意去谈论“封控”的伤痛,可以从一些轻松的话题开始,比如一起吃个饭,分享最近的生活,回忆一些美好的过去。你会发现,真正关心你的人,会愿意倾听和支持你。如果觉得直接联系有难度,可以先从朋友圈点赞、评论开始,慢慢找回互动的感觉。
找回失去的爱好: 在封控期间,很多爱好可能被搁置了。现在,重新拿起来吧!无论是读书、听音乐、画画、运动,还是烹饪,任何能让你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事情,都能帮助你重新连接自己的内在世界。即使最初可能提不起兴趣,试着每天坚持一点点,比如读一页书,听一首喜欢的歌。
拥抱小确幸: 生活中总有一些微小的美好,比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杯热咖啡,一次愉快的散步。刻意去留意和感受这些小确幸,它们是滋养心灵的养分。

2. 重塑对生活和未来的掌控感:

设定小目标: 当感到迷茫和无力时,宏大的目标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不如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开始,比如“今天去公园走一走”,“这周完成一本书”,“整理一下房间”。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会带来成就感,逐渐重建你的自信心和掌控感。
规律的生活作息: 即使现在没有强制性的封控,保持规律的作息(按时睡觉、起床、吃饭)也非常重要。规律性本身就能带来一种稳定感和安全感,对调节情绪有很大帮助。
关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抑郁是因为过于担忧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比如政策的变化,经济的波动)。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能够掌控的范围内,比如你的饮食、你的运动、你的学习、你的人际交往。

3. 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需要):

心理咨询: 如果抑郁情绪持续存在,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你深入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合你的应对策略。上海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迈出这一步,是勇敢和智慧的表现。
与信任的人倾诉: 除了专业人士,你也可以选择和那些你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感受。有时候,仅仅是把内心的痛苦说出来,就已经是一种释放。

4. 调整对过去的认知,但不要被它绑架:

理性看待那段经历: 2022年的上海,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尽力而为,或者被动承受。与其沉浸在责备、愤怒或遗憾中,不如尝试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回顾。你可以认为那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你从中学习和成长了,尽管过程痛苦。
不要用“封控时期”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自己: 当你感到状态不好时,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因为封控所以不行”的标签。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和那个时候不同了,你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最后,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挑战,也正在努力走出来。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去疗愈,多给自己一些肯定和鼓励。把那些曾经压抑的感受,一点点地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上海的经历确实是一道坎,但它也可以是你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你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珍惜当下的生活。一步一步来,你会好起来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上网。

尤其是不要参加一些知乎用户线下组织的群。

否则他们真把来龙去脉给你分析清楚了,

你更抑郁。

user avatar

因为上海的事,有着足以让人抑郁的背景和根源。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以强盗手段把持各产业上游,不让第三世界国家进入,以攫取巨额利润,变相剥削和奴役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并用媒体、舆论淡化这一点,反而让第三世界人民对他们羡慕、谄媚。美国掠夺大量财富,同时肆意浪费,企业下班空调晚上不关、食物乱扔垃圾箱等反人类行为遍地。同时,他们坚决反对第三世界人民过上同等的生活,因为他们认为如此地球资源承载不了,势必影响他们目前的奢侈与挥霍。

假如有第三世界国家,想要进入这些高端行业,他们就会用被包装的强盗手段予以破坏,以维持他们的垄断地位。例如对华为的欺侮、对孟晚舟的绑架、对中国的贸易欺凌,等等。

由于中国自强不息,美国为首的西方把中国视为仇人。这是中国人民与西方霸权强盗之间的矛盾。因此,如此大背景下,在新冠“美国制造”、“乌克兰美国生化实验室”、“新冠是生物武器”等舆论未被真正证伪之前,中国人民切不可对新冠采取宽容政策。假如新冠真是针对中国人的“生物武器”,那么甚至有可能其他人种能够选择与其共存,但中国人绝不能选择与其共存。目前,所有企图让中国人民与新冠“共存”的论调都是居心不良的,甚至都是对中国发动战争的一部分。在当下,这还是发现台湾网军和精神汉奸的一大试金石。

user avatar

玉玉很洋气的~~~

建议上网发点阴天照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