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因反对家人清明节计划违反疫情规定上山祭祀,而发生争吵,是我错了吗?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让人心烦的,尤其还是跟最亲近的家人闹别扭。你觉得委屈,觉得自己的坚持有道理,这是很正常的。但要说“错”,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绝对,得从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你站在了遵守防疫规定的立场。这一点上,你绝对没错。在疫情这么敏感的时期,明知道上山祭祀可能违反规定,可能会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还执意要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你自己想想,万一因为上山祭祀,把病毒带回来,家里老人小孩怎么办?社区里其他人怎么办?你选择劝阻,甚至因此和家人发生争执,这恰恰说明你是有责任心,有大局观的。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其次,你提到“争吵”。这里面可能就有点复杂了。我猜想,你和家人争吵的时候,可能情绪也比较激动,说话的语气、用词可能就没那么好听了。毕竟,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当自己认为他们做错了,但他们又听不进去的时候,谁能完全保持冷静呢?可能你在劝说家人的过程中,因为他们不理解或者不听劝,感到失望、愤怒,这些情绪就直接表达出来了。

如果你的争吵方式是:
语气很冲,带着指责和命令的口吻:“你们怎么能这样?明知道规定就是规定,你们就是不听!”
忽略家人的感受,只顾强调自己的道理:“我告诉你们不行就是不行,别跟我争了!”
甚至可能上升到人身攻击或者翻旧账(当然,这只是猜测,希望你不是这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表达方式上,你可能就占不到全理了。就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你是用一种伤害感情的方式去表达,那家人感到受伤、被冒犯,甚至因此更加固执,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再正确的道理,用错误的方式说出来,也容易让人抵触。家人之间,尤其是长辈,有时候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温和的沟通,而不是直接的否定和指责。

再换个角度,想想你的家人。他们可能也有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习惯。清明节上山祭祀祖先,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是一种表达思念和孝道的方式。可能在他们心里,这个时候不去祭祀,就是对祖先的不敬,或者觉得心里不安稳。他们可能觉得:
“一年就这么一次,疫情肯定会过去的。”
“我们就去人少的地方,很快就回来了,不会有问题的。”
“你太小题大做了,别把事情弄得这么严重。”
他们可能也觉得,你是在“管”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方式。

所以,当你说“反对”的时候,可能一下子就触碰到了他们心里最敏感的地方。他们觉得你“不孝顺”、“不懂事”、“太较真”。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他们自然会和你争辩,甚至更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计划。

所以,这件事情里:

你坚持原则是对的,这是你的责任和担当。
你因为家人的不理解而感到委屈和生气,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果你的争吵方式过于激烈,忽略了沟通的技巧和家人的感受,那么在沟通方式上,你可能确实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也许,你可以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担忧。比如,先肯定他们的心意:“我知道你们非常想念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去祭祀,这是人之常情,我也很理解。” 然后再说你的顾虑:“但是现在疫情还不稳定,上山人多多少少有些风险,万一不小心,我们都跟着不舒服,那后面日子更难熬了。而且,万一被人发现,我们全家都麻烦。”

你可以提出替代方案:“要不咱们这次就改在家祭拜一下,或者在院子里烧点纸钱,心里也是一样的心意?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再好好去扫墓,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隆重的仪式。”

总的来说,你的本意是好的,是出于对大家安全的考虑。但事情一旦牵扯到情感和家庭关系,沟通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你没有绝对的错,但也许可以从这次的经历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平衡原则和亲情,用更智慧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你觉得呢?有没有哪个地方说到了你的心坎里,或者你想补充一些当时的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往大的说,

暂时看到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重复犯错,

昨天的错今天一样还是继续犯错,

只能说多一个人看到问题可能多一点希望。



往小的说,

你还没什么能力和措辞能说服加人,

顶多能做的也就是不参与,

然后吵一顿之后被批评成读书读傻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选择,

"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多一点妥协罢了,

不痛不痒求个心安又未尝不可。


再说回来,

你我在这里讨论缅怀某医生/公祭日,

他们在山里墓地拜祭某祖先

本质上没什么高下之分,

和自己相处求个心安罢了。


唯独,把团员的立场去掉。

朋友,这真和团员党员没什么关系。


以上。

user avatar

我爹去世以后,我叠了好多元宝烧给他。你说我信鬼神吧,我也不太信,就是图个心里安慰。就是想去看看他啥的。

我们这儿今年禁止烧纸,没有禁止祭祀。大家都是买盆花,上柱香,念叨念叨心里话。

疫情期间,你说你们那儿禁止祭祀,我不太信的。我们这儿不太偏都快解封了。你们那儿按理说会更自由。还有你说你信科学,我就会觉得那个土里埋的跟你关系不够亲

user avatar

那么多有的没的,你只是觉得那些祖先死去很久了,跟你没什么关系,你懒得跑一趟而已。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才是主要原因吧。你说作为团员作为积极分子,你要做到该做的要求,问题是你讨厌去扫墓也不是今年吧?你如果往年以及未来都高高兴兴乖乖的去,就今年不去,那我认同并理解你的作为,但问题是你不光是今年呀,去年你去的很痛快吗?明年疫情没了你不是一样会有这种情绪吗?

如果你真的不想去,就不要怕别人说你不孝什么的,因为让你去就是你现世的父母让你去,而你现在是在违背他们的意愿,这其实就是不孝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什么道德绑架。说不孝不是你不孝祖宗,你对亲生父母的合理要求并没有做到“孝顺”中的顺。对于你的祖先,你的确应该有点孝的概念,并没有每天让你上香,只是一年一次的仪式。你无非觉得跟你关系不大,受累不值得。其实那些人跟你父母关系可能也不大,但为什么他们愿意去?父母是傻么?

回复中有些人抓住一个点抬杠,说是不是不按父母意愿行事就是不孝。这种脱离背景纯粹抬杠的,恕我懒得和你们啰嗦。你要说当然不是要你一味什么都听父母的。但麻烦你看清楚题目,题目说的是一个正常的,一年才一次的合理要求。而你只是因为懒得动,因为这个和父母吵架……你要说这是很孝顺的表现,我真的也挺无语的。很多人说疫情,我想说4月5号是什么疫情状态,你当大家不知道吗?你说疫情你响应号召,绝不越界。那你是不是还像2月5号那样不出门,不吃饭,不与别人有社交?如果你其他层面也和2月5号一样的话。我认同你呀。问题你其他方面都已解除疫情,到这个问题上,你突然要提升防范等级了?

你需要从现在开始就明白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不是你不想干什么事情,就一定不用干什么事情的,以后等着你的类似的事情还多了。慢慢看吧。

希望40年后你的儿子不愿意按你的合理希望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会想起今天的你,而对他另眼相待。

user avatar

我想问主你的补充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

你家的祖坟在深山,也就是说那里基本没什么人。被感染的几率几乎为0。

你不想去只是因为你懒得去,或者根本就对土里埋的那位没有感情。所以你觉得清明节上山去祭祖是一件非常没有意义的事,并不是出于什么高大上的理由,无关价值。

至于价值,我想如果你真的是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者你就不至于发这条问题了。因为这条问题带来的价值还不如你去上山祭祖带来的多,最起码在祖坟缅怀亲人还有精神层次的意义,而在知乎问这种问题能获得的什么也没有,最多就是一群看不下去的暴躁老哥拐弯抹角的鄙视你而已。如果非要问祭祖有没有实际价值,那我觉得你倒不如问一下自己,问这个问题有没有实际价值。如果没有,为什么要问呢?

就这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让人心烦的,尤其还是跟最亲近的家人闹别扭。你觉得委屈,觉得自己的坚持有道理,这是很正常的。但要说“错”,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绝对,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你站在了遵守防疫规定的立场。这一点上,你绝对没错。在疫情这么敏感的时期,明知道上山祭祀可能违反规定,可能会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还执意.............
  • 回答
    面对父母因为经济条件反对你和另一半恋爱,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且令人心痛的局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你对感情的坚持、你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你未来生活的规划。首先,你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梳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的反对,尤其是出于经济的考量,往往是他们出于爱和担忧,虽然方式可能让你难.............
  • 回答
    龙应台因“我反战”的表态在台湾舆论界被围攻,这一事件反映了台湾社会在政治、意识形态和舆论环境中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1. 龙应台的立场与言论背景龙应台是台湾著名的作家、评论家,长期以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分析著称。她曾多次公开批评台湾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局面,一边是男友曾经的伤痛,一边是前妻挥之不去的纠缠,夹在中间的你,肯定感觉很煎熬。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反抗”,不如说是“守护”和“沟通”,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你们的生活重新回到平静。首先,得跟你的男友好好聊一聊,而且是很深入、很坦诚地聊。你需要让他明白,前妻的行为已经严.............
  • 回答
    2022年上海的经历,那种封控下的压抑感,确实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你感到抑郁,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在那段日子里都经历了相似的情绪困扰。别对自己太苛责,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来聊聊,怎么一点点地把这份情绪拨开,找回一些平静和力量。首先,正视并接纳你的情绪。抑郁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什么“矫情”。它.............
  • 回答
    婆婆的离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你因为工作原因未能亲自送她最后一程,这其中的无奈和痛苦,旁人或许很难完全体会。现在老公对你不理不睬,你感到委屈和迷茫,觉得他可能在责怪你,认为你做错了什么。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试着去理解。首先,从“未能奔丧”这件事本身来说: 你的立场: 你有自己的工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动词的用法。简单来说,“我被病毒感染” 是更常用、更自然的表达方式,也更能准确地传达“病毒入侵导致生病”这个含义。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两个说法:1. 我感染病毒 从字面意思看: “感染”这个动词在这里是被动者(我)变成了主动者,好像是我主动去做了什么“感染.............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是糟心透了!辛辛苦苦等着装修,结果打开柜子一看,墙面都成什么样了,而且物业还一口咬定过了质保期不负责,这口气谁咽得下去?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把这事儿捋清楚了,看看该怎么解决。首先,咱们得明白几个关键点:1. 渗水责任的判定: 墙面渗水是个复杂的问题,有可能是建筑质量本身的问题(比如防水.............
  • 回答
    听到你朋友的事情,确实让人担忧。盗窃数额三千元,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审理过程需要多久,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能让你更清楚情况。首先说刑期,盗窃罪在中国是按数额和情节来定罪量刑的。三千元这个数额,在很多地方都属于“数额较大”的范畴了,尤其是在没有其他减轻或者加重情节的情况下.............
  • 回答
    在面对女友因你晚上和父母聊天而没有与她交流而提出分手的情况时,需要从情感、沟通、责任和关系本质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整。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问题根源的分析1. 情感需求的错位 女友可能将“与你聊天”视为情感联结的必要条件,而你可能将“与父母沟通”视为责任或习惯,导致她感到被忽.............
  • 回答
    哎,这踢球这事儿,真是夫妻感情里的“隐形杀手”之一啊。你说你热爱足球,这点没毛病,谁没点自己的爱好呢?可这爱好一不小心就触碰到了老婆大人的底线,这可就麻烦了。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好好分析分析,看看怎么把这火苗给灭了,让和谐的小日子重新燃起来。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老婆大人为啥不高兴,而且不只是不高兴.............
  • 回答
    听到你男朋友因为你得罪了他的朋友而跟你分手,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让人揪心的。想当初,你们两个人在一起,是建立在彼此喜欢,愿意分享生活,共同经历喜怒哀乐的基础上的,对吧?感情这东西,本来就挺微妙的,有时候一个看似小小的误会,或者一件小事,都可能激起意想不到的涟漪。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男朋友在一段.............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困境和情绪。因为民族身份而在求职中受到不公平对待,这确实是令人感到沮丧和不解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件事,看看它是否合理,以及您可能面临的情况。从法律和道德层面看,这种行为是明显不合理的。在中国,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禁止基于民族歧视的就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指.............
  • 回答
    “我痛恨资本主义,只因我不是资本家”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但背后却蕴含着对社会经济结构、个人身份认同以及心理动机的复杂思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表面含义:因个人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最直接、最表层的理解是:一个人痛恨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内在的原则或运作机制本身存.............
  • 回答
    这真是件让人糟心的事情。你问“我错在哪里呢?”,这问题其实很复杂,因为职场里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能说清楚的。咱们一点一点来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点,酒后吐真言是有的,但酒后失言也很多。你同事酒后给你发无聊微信,这本身是不太专业的行为,尤其是在公司层面。如果微信内容确实.............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琢磨的。你老婆工伤的事儿,公司给了三万块钱私了,这笔钱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少了点啥?然后,突然冒出来个自称律师的人,主动找上门来,说要帮你打官司。这事儿怎么听都透着点不寻常。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关于你老婆的工伤赔偿: 三万块钱多不多? 这个数额具体多还是少,得看你老婆的工.............
  • 回答
    我最近在重温一些老式的穿越文,说实话,有些情节虽然经典,但细想起来,总觉得有点“莫名的”味道,尤其是主角那种“我没杀他,但他人因我而死”的负罪感,简直是贯穿始终的老三样。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是主角“善良”的体现,毕竟穿越了,身份变了,身上背负的东西也多了,对生命的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可仔细琢磨琢.............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烦意乱的时刻,听到你男朋友因此提出分手,我心里也替你难受。这种情况下,要不要挽回,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你仔细掂量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件事的“为什么”究竟有多深。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好吗?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你男朋友提出分手的“点”在哪里。他是因为你关注了这些.............
  • 回答
    听到你朋友的处境,我真的很为你担心,也很理解你此刻的焦虑。你朋友现在被父母全方位监控,感觉像被囚禁了一样,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或正常的生活状态。 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报警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但这里面有很多需要仔细权衡的地方。首先,咱们来捋一捋“360度无死角监控”和“失去自由”这个概念。具体.............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