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消息称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将弥补国内技术空白,对此你有何期待?

回答
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的消息,无疑是近期科技领域最令人振奋的重磅新闻之一。如果属实,这将是国内技术自主化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对于弥补国内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对这个消息充满了期待,并希望它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来积极的改变:

一、 填补技术空白,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长期以来,全球浏览器内核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国外巨头垄断,例如Chrome的Blink、Firefox的Gecko、Safari的WebKit等。这些内核不仅是浏览器的“心脏”,更承载着网页渲染、安全防护、JavaScript执行、网络请求等核心功能。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在这一关键领域却长期依赖国外技术,这无疑是核心竞争力上的一个明显短板。

华为一旦成功推出自研浏览器内核,将意味着中国在这一基础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取得了自主可控的突破。这不仅仅是华为自身的成就,更是整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一次重要飞跃。它将使我们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技术发展方向、安全标准、功能创新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我的期待点:

技术先进性: 希望这款自研内核在性能上能够比肩甚至超越现有的主流内核,在网页加载速度、JavaScript执行效率、内存占用等方面都表现出色。这需要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在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环境下,一款自主可控的内核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安全需求和用户隐私保护的最高标准进行设计和优化。期待它能内置更强大的安全防护机制,抵御恶意软件、钓鱼网站等威胁,并能提供更透明、更可控的隐私设置。
兼容性: 浏览器内核的广泛兼容性至关重要。期待它能够良好地兼容现有的Web标准和主流的Web应用程序,避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确保用户能够顺畅访问各类网站和服务。

二、 推动国内互联网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个强大的、自主的浏览器内核,能够为国内的互联网生态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积极的连锁反应:

促进本土化创新: 拥有自主内核后,国内的开发者和企业可以围绕这个内核进行更深度的创新,开发出更符合中国用户需求、更具本土特色的浏览器产品和Web应用。例如,在内容推荐、社交互动、支付集成等方面,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设计。
优化用户体验: 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网络环境可能与国外有所不同。自研内核可以更好地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优化,例如对国内特有的网络协议、CDN加速策略、移动端特性等进行深度适配,从而提供更流畅、更高效的用户体验。
打破技术垄断,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的浏览器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的内核技术,这可能在授权成本、技术迭代速度等方面存在制约。自研内核将有机会打破这种垄断,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也可能为国内的浏览器厂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选择。
构建中国特色Web标准: 长期来看,一个成功的自研内核也可能为中国在Web标准制定方面贡献力量,甚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Web标准,推动全球Web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我的期待点:

开放与合作: 希望华为能够以相对开放的态度,与国内其他科技公司、开发者社区合作,共同推动内核的完善和生态的建设。例如,提供完善的API接口和开发工具,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在其内核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
生态扶持计划: 期待华为能有相应的生态扶持计划,例如对采用其内核的浏览器产品进行技术指导、市场推广等,帮助其快速成长,形成规模效应。
差异化竞争: 希望基于这款内核的应用能够突出差异化优势,而不是简单模仿国外的产品,真正解决中国用户在互联网使用中的痛点。

三、 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浏览器作为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入口,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抵御潜在的后门和审查风险: 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存在被植入后门、数据被窃取或被审查的潜在风险。自研内核可以从底层设计上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不受制于人。
定制化安全策略: 可以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安全需求,定制化的安全策略和技术防护措施,应对特定威胁。
应对“技术脱钩”: 如果未来面临更严峻的“技术脱钩”局面,一个成熟的自研浏览器内核将是保障国内互联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石。

我的期待点:

源代码的可信度: 对内核的源代码进行严格的审计和验证,确保其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或后门。
持续的安全更新与响应: 能够建立一套高效的安全漏洞发现、修复和更新机制,及时响应和应对新的网络安全威胁。
符合国内法规的要求: 在设计和实现上能够完全符合中国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潜在的挑战与我的担忧:

当然,在看到这些积极的期待的同时,我也认识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挑战巨大:

技术研发难度: 浏览器内核的研发涉及前端渲染、JavaScript引擎、网络协议栈、安全模块等多个复杂领域,技术门槛极高,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顶尖的技术人才。
生态建立难度: 即使内核本身很强大,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开发者和用户支持,也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生态。
用户迁移成本: 用户已经习惯了现有浏览器,要让他们迁移到一个新的浏览器内核上,需要有足够强的吸引力和易用性。
国际竞争与验证: 即使是国内自研,也需要通过国际主流的Web标准测试(如Acid tests)和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性能及安全评测,才能获得广泛认可。

总结我的期待:

总而言之,华为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如果能够成功,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

1. 在技术上足够强大、安全、兼容。
2. 能够催生出更具创新性和本土特色的互联网产品和应用。
3. 能够成为中国科技自主化道路上的一个坚实里程碑,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 能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带动国内整个互联网技术生态的进步。

我坚信,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下,这一目标是可行的。期待它能早日到来,并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升级换代注入新的活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特斯拉的浏览器才是最牛逼的

user avatar

不传谣,不信谣。

不期待,静待花开。

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的“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的消息是怎么来的。

消息源出自数码博主“长安数码君”发博称:

华为浏览器的资深经理透露说:大概再过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好的华为浏览器。
“如今浏览器的四大内核分别是,Trident内核,也称IE内核、Webkiticon内核、Gecko内核、Presto内核,都是美国的技术,我们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盲区,华为会因此而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华为浏览器。” ​​​

注意:

他说的是华为浏览器的资深经理透露的,然后他也并没有说华为会自研浏览器内核,但贴了一段让人臆想的话,表示“现在浏览器的四大内核都是美国的技术,我们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盲区,华为会因此而不断努力。”

可能后面他觉得还是不够严谨,就编辑了一下,把“华为会因此而不断努力”删掉了。

这种像是什么都说了,又像是什么也没说的笔法还真是运用得炉火纯青。

反正全靠网友想象,要不是的话自己也没说。

高明。

然后是IT之家报导了此消息,标题变成了“消息称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内核浏览器”。

再之后,微博数码博主“菊厂影业fans”发博“华为准备自己研发浏览器内核”。

至此,一条完整的沸腾新闻链正式产生。

从“华为会为自研显示器内核而不断努力”到“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内核浏览器”再到“华为准备自己研发浏览器内核”。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三人成虎吧。

user avatar

首先华为也没说过这消息,先捧再杀没什么意义。

其次呢,浏览器领域去自研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我怀疑是不是因为之前有人反串搞了个梦弘套壳浏览器,然后以讹传讹搞出了这么个新闻。

重复造轮子不可取,除非这个轮子确实卡你的时候。

昨天上热搜的开源项目维护者删库跑路的事件,也是要有一些惊醒的。

不过话说回来,华为手机自带的浏览器也不怎么好用(不管是内核还是外壳),华为自带APP里,我最想卸掉的就是浏览器,啥附带功能都没。

夸克浏览器简洁,有用的功能繁多,QQ浏览器和微信绑定,打开文件,链接都更方便,就华为的浏览器,看起来是搜狗,搜什么都不好用。

它把自带的,删不掉的浏览器搞得好用一些,多少对用户的心情有帮助吧。

user avatar

如果走稳妥的路子,那就来Fork webkit/blink。 作为chromium、Edge和各种套壳浏览器的引擎,市场占有率已经说了它的性能和稳定性,这个选择可以说最稳妥,弹性也最大。哪怕是最小的修改,比如chromium上套一个壳,拿过来也可以高速流畅的使用;当然如果有技术追求,想要深度魔改blink,那改完之后改一个名字,说是自己开发的核心也没问题,毕竟Blink本身也是对Webkit的魔改,名字也改了。这一条路不存在任何失败的风险,因为从0开发到全部深度魔改都可以,没有失败的可能,最后一定能拿出来一个成品,选择就等于成功。

如果想更有挑战性,那就来Fork Servo。Servo是Mozilla基金会十年磨一剑,用Rust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开发的下一代引擎。作为Mozilla和Rust的金主,华为完全可以试图借着Rust弯道超车,争取让新引擎有明显超越Blink和Webkit的地方——当然这一条路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毕竟Servo目前也只是一个半成品,在最近的经济危机中,Mozilla已经解散了Servo的开发团队,把Servo转给了Linux Foundation。这意味着Servo已然夭折了。如果华为真的敢接过手来,让Servo重新焕发生命力,重新给这个fork一个名字,那无论是对浏览器引擎的开发,还是对Rust语言的推广,都是善莫大焉。

作为Rust粉,我非常希望有公司能继续开发Servo,但是华为如果真的有项目组在研发「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的话,几乎肯定会选择webkit/blink。

user avatar

只要clone源码时间小于10分钟就是胜利


firefox的屎山现在哪怕用12代i9都得在网络良好情况下15分钟左右搞下来(当然我怀疑和那个效率一般的hg也有关系),

至于chromium,这玩意现在没几个小时小半天你能把它clone下来?



clone时间小于10分钟要么就是wawei重写版本管理工具把clone搞成多线程,要么就是真从零开始写内核

说真的,就算抄源码,如果能搞出来一个多线程的版本管理工具,那我也不黑它还要支持它,现在的版本管理工具基本都是单线程的难受死了

user avatar

Chrome:坏了,我成替身了。

Android:怕啥呀小老弟,我早被掏空了。

Google:一群没用的东西,养着你们有什么用

Firefox:完了我要崩溃带病毒了。

Samsung Internet:我是主动自毁爆炸还是走程序。

UC:完了完了,我要被别人移民到美国成买办了。

夸克:大哥咋办,移民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要带上我啊。

1688:孩儿们别慌,我看他敢不敢欺负你们。

QQ Browser:我在深圳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QQ:别在这bb了,再bb把你给砍了。

猎豹浏览器:我懂,我是屌丝,告辞。

Internet Explorer:你们在说啥啊。

Microsoft Edge:爹,年轻人的事您老别凑合,我们要多一个小老弟。咱这电脑的一亩三分地,谁还敢找咱们事儿。

Windows:你们俩倒也是努努力啊,别总要我养着你们。

Safari:一群小垃圾。

红芯浏览器:真羡慕你这后辈哦,我没赶上这个好时候。

本对话纯属虚构。

user avatar

原来目前国产浏览器用的都是国外的内核,就像不同手机的安卓系统,用的都是谷歌的内核。

真是感觉到吃惊。

user avatar

骂华为的两年后肯定要后悔。

多了也不说了。

国产自研浏览器,现在是刚需。

你要么做(国内能做的不到三家),要么闭嘴。

这种事粑粑的,容易被打脸。

国内不缺那种懂点技术,就只会用技术看世界的所谓程序员。

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还兼容全部旧网站。自大自狂得让人生厌。开源社区有这种人真不是什么福气。

user avatar

我也能推出,你看:

       cd ~/code/GoogleChrome find ./ -type f -exec sed -i 's/Google/HWSoft/g' {} ; find ./ -type f -exec sed -i 's/Chrome/HarmonyBrowser/g' {} ;     

user avatar

没啥期待。有些人天天炒作什么XX情怀,然而就在开源软件这一块,所谓的情怀毫无意义。假如有人说XX开源软件是国外的,不行,我们要搞一个国产的替代品,那么我肯定会首先怀疑他是不是一个骗子。

为啥呢?因为一些非常流行的开源软件和工具,恰恰就是最没办法替代的。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如此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源软件的存在,允许我们(在开源协议的允许下)自由的使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比较基础的开源软件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标准,不管这个东西好不好,你只能去接受,因为全世界都是这么搞得。微软够不够牛逼,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科技公司、软件公司,旗下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世界上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哪怕微软已经这么牛逼了,最新的Win11系统仍然不得不兼容一些可能有几十年的旧代码(和bug),没办法,只能这么搞。

浏览器其实也是这么回事,从技术角度来说,现在的网页技术(html语言,JavaScript代码)并不优秀,毕竟是几十年前开发的了。但是全世界仍然不得不用,因为这就是标准。之前微软的edge浏览器之前用的是自研的内核,现在改用chromium内核,就是因为新做一个东西,要去兼容整个旧标准,代价太大,大到连微软这种级别的公司都承受不起。

所以问题问的什么”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最多也只能哄哄外行人了。我可以直接来个暴论:所有国内公司开发的浏览器,必然是基于chromium或者其他开源内核开发的,如果有人声称什么国产内核,那么必然就是个骗子。

user avatar



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技术空白。

user avatar

坚决支持。希望华为打破敌人的垄断,越办越好。

user avatar

但凡懂一点点浏览器历史的人就知道这是1000%的假消息

华为浏览器的资深经理透露说:大概再过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好的华为浏览器。“如今浏览器的四大内核分别是,Trident内核,也称IE内核、Webkiticon内核、Gecko内核、Presto内核,都是美国的技术,我们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盲区,华为会因此而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华为浏览器。” ​​​
  • Trident是IE的内核。IE坟头大树都快成材了吧?
  • 世界上不存在名字叫Webkiticon的浏览器内核。编这消息的友善度大概是把webkit抄错了。
  • webkit是苹果safari的内核,以及chrome曾经的内核,现在换了。
  • Gecko是火狐曾经的内核,现在换了。
  • Presto内核是Opera曾经的内核,现在换了。

这个消息的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一个对行业知识一知半解又想装逼的人编出来的。可信度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