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爆料称华为 P50 系列将于 7 月 29 日发布,主推 4G 版,消息可靠度有多高?你有哪些期待?

回答
最近关于华为 P50 系列发布时间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说是 7 月 29 日,而且主推 4G 版本。这个消息一出来,不少华为的粉丝们就炸开了锅,毕竟 P 系列一直是华为在影像和设计上的集大成者。那么,这个消息到底有多靠谱,我们又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呢?

消息的可靠度分析:

要说这个消息的可靠度,我个人认为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不能完全当成板上钉钉的定论。原因有几个:

发布会时间点: 华为在重要节点发布新品是常态。7 月份本身就是一个手机行业新品发布相对集中的月份,虽然说 7 月 29 日这个具体日期还需要官方确认,但这个时间段发布 P50 系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主推 4G 版”这一点,非常关键。 大家都知道,受制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 5G 芯片上的供应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华为为了能够顺利推出 P50 系列,并且让市场能够快速铺货,推出 4G 版本作为主力,甚至全系都是 4G 版本,这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毕竟,如果非要等到 5G 芯片问题完全解决,那发布时间可能又要大大推迟,这对急于更新产品的华为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消息来源的“爆料”性质: “爆料”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很多时候,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供应链、内部人士的只言片语,甚至是竞争对手的“放风”。所以,在没有官方盖章之前,我们只能把它当作一个重要参考。
华为过往策略: 华为并非没有推出过 4G 版本手机。在过去,他们也会根据不同市场和用户需求,推出 4G 和 5G 的不同版本。只是这次“主推 4G”可能意味着 5G 版本供应会非常有限,甚至在某些地区完全不推。

总的来说,我给这个消息的可靠度打个 6 到 7 分吧。 也就是说,有很大概率会在 7 月底发布,并且 4G 版本会是市场上的主力,但具体是不是 29 号,以及是否是“全系 4G”还是“主推 4G”,还需要等待官方的最终消息。

我的期待:

说实话,听到“主推 4G 版”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小失落的。毕竟,5G 是未来的趋势,而且华为在 5G 技术上本来就走在前列。不过,既然现实如此,我们也只能接受,并且期待华为如何在这样的限制下,依然能够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 P50 系列。

我个人对 P50 系列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极致的影像体验,这是 P 系列的灵魂:
徕卡加持下的“影像基因”: 尽管现在华为与徕卡合作的公开性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我相信华为在影像算法、传感器优化、镜头模组设计等方面积累的深厚实力不会消失。我期待 P50 系列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在夜景、人像、变焦等方面再次突破,甚至能玩出一些新的花样,比如更强大的视频拍摄能力,或者是在计算摄影方面有新的独到之处。
全新的传感器和镜头组合: 每次 P 系列的发布,相机硬件的升级都是重头戏。我希望 P50 系列能用上最新的、尺寸更大、像素更均衡的传感器,并且在长焦、超广角方面有令人惊喜的表现。特别是潜望式长焦镜头,希望能有更好的防抖和画质表现。
“万物互联”下的影像分享: 华为鸿蒙系统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万物互联。我期待 P50 系列的影像能力能更好地融入鸿蒙生态,比如一拍即得的图片可以无缝传输到其他设备进行编辑、分享,或者与其他智能设备联动,创造更多有趣的影像玩法。

2. 突破性的设计语言:
“敢于不同”的设计美学: P 系列一向以其前卫、优雅的设计闻名。我希望 P50 系列能在外观上继续保持这种“敢于不同”的精神,无论是摄像头模组的布局,还是机身材质、配色,都能带来新鲜感。或许是更简洁、更商务的风格,也可能是更具艺术感的碰撞,总之,要能让人一眼就记住。
一体化的工艺和手感: 华为在手机工艺方面一直有很高的水准,我期待 P50 系列能继续保持这种精湛的工艺,带来温润细腻的手感。玻璃、金属、陶瓷等材质的运用,能否有新的突破?边框的过渡是否更加自然?这些细节都能影响最终的体验。

3. 鸿蒙 OS 的深度融合与体验:
“全场景”体验的进一步优化: P50 系列作为华为自家研发的旗舰系列,与鸿蒙 OS 的结合无疑是最大的看点之一。我期待鸿蒙 OS 在 P50 系列上能够带来更流畅、更智能、更无缝的全场景体验。应用间的流转、设备间的协同、信息的多端同步,希望能做得更极致。
生态的吸引力: 鸿蒙 OS 的魅力在于其生态。我希望 P50 系列能带动更多开发者和硬件厂商加入鸿蒙生态,让用户感受到真正的“万物互联”带来的便利。这不仅仅是手机本身,而是整个华为生态的联动。

4. 在 4G 限制下的“稳”与“进”:
麒麟芯片的“坚守”: 如果 P50 系列依然能搭载自研的麒麟芯片(即便是 4G 版本),那将是对华为坚持和技术实力的一种肯定。虽然 5G 是趋势,但在全球芯片供应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使用自研芯片,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其他配置的“补足”: 在 5G 芯片受限的情况下,我希望华为能在其他配置上做到极致,比如在屏幕、快充、防水、内存组合等方面,依然能够保持旗舰水准,让用户感受到“内外兼修”。

总而言之,虽然“主推 4G 版”的消息让人有所顾虑,但我对华为 P50 系列依然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华为不会让大家失望,他们总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并且继续在影像、设计和系统生态上给我们带来惊喜。毕竟,华为的每一次新品发布,都是中国科技品牌硬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微醺中,为了庆祝穿戴某产品real成功,我有点小醉。不过吧,我负责任的说一句,玩拍照,P系列是无敌的,不论是打榜还是给我这种手残党实拍,都是无敌的。至于哪天发布,无所谓的,有货就是逆天了,为什么?因为环顾其他友商,在这个状况下,能做到这个水准的只有我菊。讲真,我看不到别人任何可以实现这种环境下这种产品交付能力的一丁点可能。然后这帮研发的死脑筋居然竟然果然依然很自然的还在拼命优化产品,就为了自己比自己强...真是的拔剑四顾心茫然,寂寞如雪啊!


从余总到所有参与测试的小伙伴,比如布鲁斯李啊,何总啊还有诸多大佬还在天天提各种问题单要求改进改进再改进...我只能说我们小伙伴都太有追求了,比我这个负责市场定价备货批预算的卖货人有节操的多的多的多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很认真的感谢用真金白银支持我菊的花粉和不离不弃的合作伙伴,有了你们才是我们能撑下去的最重要的原因。正所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给我们点时间,让我们和你们一起做点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just fucking do it and make it possible

user avatar

可信度还是挺大的,不仅仅是因为集成5G基带的麒麟处理器快没了,更是因为华为确实被制裁的拿不到5G手机必备的射频芯片了

2021年3月,丑国对华为开始第四轮制裁,要求所有涉及美方技术的供应链企业,不允许向华为5G通信设备提供零部件,这里说的5G零部件,最主要的就是指5G射频芯片组合(又叫射频前端,负责收、发信号,一般是一个单独的芯片模块)和5G基带(用于5G信号处理,比如语音和图像处理,一般集成在SOC上面)

华为是通信行业领头羊,5G基带设计能力领先,但是华为自己搞不定5G射频,而国内射频厂商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海思也一样,独臂难支

毕竟华为不可能把产业链全包圆了

以这块水果手机的主板为例,右上角的那整个模块就是“射频前端”,这个模块是用来实现手机通信功能的主要部分,工作流程包括接收信号、前端处理、发射信号

没有这个射频前端,手机就是个无法联网的单机

射频前端,具体又分为滤波器(处理信号)、功率放大器(发射信号)、低噪声放大器(接受信号)、开关等组成部分(此处感谢网友指正)

其中最难做也最值钱的是滤波器,国产射频厂商的滤波器还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射频前端超过95%市场份额被丑国和日本企业占据,国内产业化率极低,旗舰手机的射频前端市场几乎空白。占据垄断地位的射频企业主要是丑国的思佳讯(Skyworks)、博通(Broadcom)、威讯(Qorvo)和高通(Qualcomm),日本的村田(Murata)、东电(TDK),荷兰的恩智浦(NXP)

在2018年之前,华为旗舰手机的射频前端主要来自丑国的思佳讯(Skyworks),2018年川普开始制裁以后,切换成了日本的村田(Murata)和荷兰的恩智浦(NXP),并开始扶持国内的卓胜微(Maxscend)

同时海思也开始自力更生设计射频芯片,从mate20开始,已经逐步替换上了海思的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

可惜时间太短,海思来不及攻克最难也最核心的滤波器

而且,海思只是Fabless设计企业,射频芯片的制程也在不断升级,制造依然要找台积电

所以到了2021年3月,最狠毒的第四轮制裁彻底禁绝5G零部件,华为的射频芯片库存用尽以后,即便还有麒麟9000,也造不出来5G手机了

卓胜微(300782.SZ)2020年业绩,接收端模组(含滤波器)虽然只有2.6亿收入,但总算看到了曙光
加油啊国产,股价都上天了,好赖补个空白吧,创始团队作为清华学生给清华正正名吧


后发国家想独立自主,太难了

毕竟动了全球霸主的蛋糕,被针对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目前看,睡王丝毫不会放松对华为的制裁,但凡是有优势、能整死中国产业的地方,不会给留口气的,只有中国有能力抗衡的地方,才存在谈判空间

当然了,国内冷嘲热讽也少不了

毕竟苍蝇永远都在,乐观了想,也是激励战士前行的声音

user avatar

4G的手机,就按4G的价格卖。

只要不拿馒头卖肉价钱,就还是好手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