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游记》里天上的神明靠仙丹仙桃续命,为啥不直接请阎罗王改生死簿?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西游记》中,神仙们确实可以通过仙丹、仙桃等宝物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但为何不直接让阎罗王修改生死簿,这背后涉及到了《西游记》世界观的诸多设定和逻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一、 生死簿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不是随心所欲的“改写”

天地的根本法则: 《西游记》中的生死簿并非仅仅是阎罗王个人能够随意操作的“账本”。它更像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之一,是三界秩序的基石。孙悟空第一次去地府时,就曾被告知生死簿是“司掌天地万物生死之籍”。这暗示了它的权威性和不可随意更改性。
“注定”的含义: 书中许多情节都强调“命数”和“注定”。虽然神仙可以通过修炼和宝物来延寿,但“命中注定”的寿元是有一个上限的,超过这个上限,就算再好的宝物也可能无法继续延缓。生死簿记录的,可能是这种“注定”的寿元。
阎罗王的职能限制: 阎罗王是地府的管理者,他的职责是执行天庭的命令,管理鬼魂的去留和轮回。他虽然地位高,但并非最高权力者,也需要遵循玉帝的旨意和天道的法则。生死簿是他掌管的工具,但并非他自己创造的,更不是他能随意篡改的。
“改写”的风险: 如果阎罗王可以随意修改生死簿,那么整个三界的秩序将荡然无存。谁想活久一点就改一下,谁想提早下地府就擦掉名字,这将导致混乱不堪。这种“随意改写”的行为本身可能就是对天道法则的违背,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甚至可能引来更高级别的神仙(如玉帝、元始天尊等)的干预。

二、 神仙的“续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永生”

延寿而非不朽: 仙丹和仙桃提供的更多是“延寿”和“驻颜”的效果,让神仙能够保持巅峰状态,延长寿命,但并非让他们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不朽”。即使是玉皇大帝,也并非永生不灭,而是需要不断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天庭的秩序。
消耗与代价: 宝物延寿同样是有消耗的。天界的资源并非无限,珍贵的仙丹仙桃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去炼制或生长。神仙们之所以不轻易动用“终极续命”手段,可能也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潜在的代价。
修炼与境界提升: 对于许多追求更高境界的神仙来说,寿命的延长只是一个附带的好处。他们更关注的是自身的修为和境界的提升,通过感悟天道、修炼功法来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和更强大的力量。这种方式是主动的,是自身实力的体现,而修改生死簿则是一种被动的、依赖外力的行为。

三、 天庭的权力结构与制约

玉皇大帝的至高无上: 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拥有最高的权威。生死簿的最终解释权和管理权可能也属于他或者更高级别的存在。阎罗王作为臣子,不可能越级去修改如此重要的记录。
天庭的等级森严: 《西游记》中的天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即使是阎罗王,也需要按照天庭的规章制度行事。修改生死簿这种“大事”,必然需要玉帝的旨意或者更高级别的法旨。
孙悟空的“特例”: 孙悟空之所以能够“改生死簿”,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不受天庭管辖的“石猴”,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变数”。而且,他当时是搅乱了地府的秩序,阎罗王在惊慌之下才让他去修改。即使如此,这次修改也带来了巨大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后来天庭要抓捕他。这说明了随意修改生死簿的严重性。

四、 故事的戏剧性和哲学寓意

制造冲突与悬念: 如果神仙们可以轻易地修改生死簿来获得永生,那么孙悟空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等情节就失去了意义。生死簿的设定,以及神仙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为故事提供了重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动机。
探讨生命的意义: 《西游记》并非仅仅是一部神魔小说,它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生命的长短固然重要,但生命的价值、对生死的态度、以及追求“道”的意义,同样是故事想要传达的。如果生命可以随意延长,那么“求长生”本身可能也就失去了意义。
“欲壑难填”的警示: 神仙们对仙丹仙桃的依赖,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欲壑难填”的道理。即使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和长久的寿命,他们依然被“寿元”所束缚,被“生死”所困扰。这是一种对人类欲望的隐喻。

总结来说,神明不直接请阎罗王改生死簿,主要原因在于:

1. 生死簿的设定决定了其不可随意更改性,它是天道法则的一部分。
2. 阎罗王的职能和权力范围有限,无法擅自修改。
3. 神仙的“续命”方式是延寿而非真正不朽,且有其自身的代价和逻辑。
4. 天庭的权力结构和等级森严,任何重大改动都需要至高权力者的许可。
5. 故事的戏剧性和哲学寓意需要这种“束缚”来展现。

孙悟空对生死簿的涂抹,更多的是一种对既有秩序的反抗和对自身命运的不甘,而非一个普适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行为在《西游记》的世界观中,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具有颠覆性的行为,也因此为他带来了后续的麻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种观点是:生死簿主宰生死,但管不到病老

菜篮公陈俊活到444岁,身体萎缩成婴儿大小,由妇女提篮子照顾,日常只能进食人乳维持,这算是众口相传的老到极致吧~


另一种观点是:修行路上不进则退,时常有劫难要渡

这跟你考个特种操作证或驾驶证差不多,证下来了还得隔三差五复审是一样的,仙丹仙桃起的作用是一段时间内免审的存在,不用为渡劫而额外费心费力,有自然是好事,没有也不见得没有活路。


凡人闻个人参果就三百多寿,吃一个就四万七千年,无非只是缓解了生老病死的宿命,而这四万七千年是有考究的,这是神话中凡人的寿命极限,而神仙照例是129600年渡一劫,渡不过就乖乖的消失~


神仙为啥不修改生死簿?

答:位例仙班之后,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生死簿里早已除名,修改生死簿没啥用。


为啥神仙的坐骑还乐此不疲的要吃唐僧?

答:很抱歉哦,并不是神仙的坐骑也是神仙,比如说真假美猴王里的六耳就不是神仙,虽然生死簿上没名字,但其执着于假冒齐天大圣取经的事情是很好解释的,它需要借此功劳去修成正果。

讲到神仙的坐骑时就很有意思了,它们都是被抓上去当坐骑的,大多没得修成正果,换现在的说法就是没过国考,但被职能单位弄去做临时工,吃个唐僧又没什么,大不了唐僧再轮回一次罢了,而它们吃唐僧的好处就是能暂时的回避灾劫,短时间内不用为灾劫的事情受制于神仙。


另外:仙跟神是不一样的,仙需要自己修,渡不过劫就完蛋,神需要香火供奉,香火一断也差不多完蛋。民间淫祠多的是没正果的精怪鬼神在瞎折腾,用不仙不神的法子强行续命。



就这

user avatar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讲中国神话体系,第一句就必须要说这个东西。

这是道教修真术语。

神仙就是道教体系专属。

玉皇大帝是道教神仙的领袖。

超凌三界,逍遥太清境,就是真正的自由自在,长生不老。

成为神仙就是超越了生死,从此脱离了一切管束。

阎罗殿是天庭的下属机构,主要管理凡人,本身就有职权限制。

对于神仙没有管辖权。

这是上下层阶级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上层管理机构可以覆盖下层管理机构,下层管理机构无权过问上层人物。

对于阎罗殿来说,只能处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职权范围以外的事情,那就只有上级领导做主。

神仙体系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于世俗政治的不满,希望可以逃离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更为自由的世界。

这种东西无论中外都有市场,甚至于发展到无政府主义,乌托邦社会,彻底消灭国家、民族、政府、军队等等一切组织,连婚姻家庭都一并消失,每个人都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

神仙修炼仙丹,讲的是方士。

这是本门功课,炼丹是方士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能。

不懂方术则不可能成为神仙,这是基本功。

修真

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

这是通往神仙之路。

炼丹是皮毛。

神仙说吃了仙丹续命,你要信那也没办法。

一些二流道士修真无路,就专门搞炼丹,口才好的,会忽悠的,可以骗到皇帝身边,炼丹搞钱。这里面还有参与到宫廷政治斗争,炼丹炼到谋逆的。

总的来说,讲到神仙的事情,阎罗王只有摊摊手,在评论区回复:“兄弟,你说啥呢?这是你该问的事吗?我治不了神仙,还治不了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西游记》中,神仙们确实可以通过仙丹、仙桃等宝物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但为何不直接让阎罗王修改生死簿,这背后涉及到了《西游记》世界观的诸多设定和逻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生死簿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不是随心所欲的“改写” 天地的根本法则: 《西.............
  • 回答
    西游记里神仙的坐骑宠物在凡间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无数灾难,但为何它们似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在天上还能安然无恙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西游记》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设定——神仙体系的逻辑和凡间与天庭的隔阂。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神仙的坐骑和宠物,它们本身就是“神”的一部分,是天庭权力体系的延伸.............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在《西游记》里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点,好多读者看了都犯迷糊。咱就唠唠这个“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首先得明白,《西游记》里讲的这个时间单位,尤其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它其实是个咱们中国人传统文化里的“大数”,很多古籍里都有,比如《封神演义》里也提到类似的概念。它不是咱们现在天.............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叫一个“横”,搅得天上鸡犬不宁,玉皇大帝都拿他没办法。可到了取经路上,碰上那些个妖精,孙悟空使出浑身解数,有时甚至得搬救兵,这反差未免太大了。为啥会这样呢?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后来对付妖怪,场合和性质就完全不一样。大闹天宫,那叫一.............
  • 回答
    咱们聊聊《西游记》里,天蓬元帅(也就是猪八戒的前身)和霓裳仙子那档子事儿,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来。首先得明确点,在原著里,猪八戒“骚扰”霓裳仙子这个说法,其实是后来的解读和民间流传,官方的说法,尤其是在《西游记》的文本里,并没有直接用“骚扰”这两个字来形容天蓬元帅的行为.............
  • 回答
    说起《西游记后传》里的无天,那可真是一个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的反派角色。他不是什么天生的恶魔,也不是什么路边随便冒出来的妖精,他的来历,那可是一波三折,故事性极强,甚至可以说有点悲凉。咱们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那时候,佛教还没像后来这么兴盛,天庭也还没有那么稳固。在灵山,如来佛祖还没坐稳莲花.............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咱们现代的“我军”,跟《西游记》里的天庭那帮神仙妖怪比起来,究竟有没有胜算。这不是拍脑袋就能下的结论,得仔细琢磨琢磨。先说说天庭,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主儿。你想啊,天庭是三界之主,统治着四海八荒。它的部队构成那叫一个复杂。有的是天生神力,比如孙悟空这样的,虽然他.............
  • 回答
    龙肝盛宴的迷思:水族之王为何沦为盘中餐?在《西游记》那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里,天庭的盛宴总是令人垂涎欲滴,其中一道名为“龙肝”的菜肴,更是引发了读者们的好奇与不解。龙,作为水族之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何会出现在天庭的宴席上,甚至成为一道菜肴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有“龙肝”这道菜的存.............
  • 回答
    要聊《西游记后传》里的无天,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他可不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一心想着吃了唐僧肉的孙悟空的对立面,他身上那股子“霸气”和“野心”,简直能把天庭搅得天翻地覆。首先,我们得承认,无天这个角色,写得是真的“狠”。他不是那种简单的坏人,他的坏,是带着一股子“我就是道理”的劲儿,而且这劲儿还挺让人.............
  • 回答
    咱们聊聊《西游记》里那让孙悟空垂涎三尺、让各路神仙趋之若鹜的蟠桃,说到这桃子的效用,书中提到了两种,一个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另一个是“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听着都挺玄乎,但细琢磨一下,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区别可不小。先说“霞举飞升,长生不老”这个说法,感觉更像是对凡人而言的最高追求。.............
  • 回答
    西游记电视剧里,天庭派下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结果却演变成了和孙悟空的车轮战,这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战略上的失败,而且是相当惨烈的一次。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说这是个大跌眼镜的“滑铁卢”。首先,咱们得看天庭这次出动的阵容。十万天兵天将,这个数字听着是震慑四方,但具体到实际部署和战斗力.............
  • 回答
    西游记后传的最后一集,无天从一头寻常的头发瞬间变为标志性的“西瓜头”,这并非只是造型上的一个简单转变,而是承载了作者对角色命运、人性善恶以及佛法奥义多层次的深刻寓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头梳理一下无天这个角色在剧中的立场和变化,以及“西瓜头”这个形象的独特之处。首先,我们得明白无天是谁。他原是佛祖.............
  • 回答
    《西游记后传》里,无天当年被佛祖驱逐出灵山,这事儿啊,放在咱们凡间的话,就像是有人犯了错,被大家伙儿给“开除”了。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了,佛祖这样做,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这事儿啊,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看看无天那时候是啥情况。他本名叫做“净坛使者”,在灵山上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跟.............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孙悟空真的决定要跟天庭掰手腕,他可得好好谋划一番,毕竟天庭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他得像个精明的战略家一样,看看谁是潜在的盟友,谁是需要拉拢的对象。首先,咱们得从孙悟空自己身上找线索。他当年大闹天宫,虽然被压五行山,但他的名头可不是盖的。那么多天兵天将,多少都和他交过.............
  • 回答
    说到《西游记》里天庭和西天到底谁能赢,这问题可真是能聊上半天,而且越琢磨越有意思。说实话,直接给个“谁赢”的答案,其实有点简单粗暴了。因为这两拨势力,一个是盘踞在三界之首的统治者,一个是追求“普度众生”的宗教巨头,他们的“打法”和看家本领都不太一样,不能简单地用硬碰硬来衡量。咱们先掰扯掰扯天庭这边。.............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是有意思,也正道出了《西游记》里不少读者心中的困惑。孙悟空那可是齐天大圣,搅得天翻地覆,连玉帝的老本都快被他掀翻了,可后来怎么碰上一些小小的妖怪,反而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呢?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得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孙悟空刚出世的时候,那是个什么状态?他本是天地.............
  • 回答
    在《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的地位和权威是两个不同宗教体系中的最高存在,两者在原著中并没有明确的等级高低之分,而是通过情节和宗教背景的设定,展现出各自领域的权威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宗教体系的差异 玉皇大帝(天庭之主) 在道教体系中,玉皇大帝是天界的最高统治者,统辖三界(天.............
  • 回答
    在《西游记》中,唐僧对女性的称呼确实有着“女施主”和“女菩萨”之分,这两种称呼看似相似,实则蕴含着不同的语境、含义以及唐僧内心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它们的区别: 一、 词源与基本含义: 女施主 (Nǚ Shīzhǔ): 施主 (Shīzhǔ) 是佛教中对供养、布施、施舍的.............
  • 回答
    如果《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彻底颠倒,整个取经故事的走向和观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角色互换,而是会牵扯到师徒关系、情节发展、降妖伏魔方式,甚至整个佛教的传播理念。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这种“反转”可能带来的影响:1. 孙悟空:乖巧懂事,但内心深处藏着一颗叛逆的种子 外在表现.............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多人琢磨过。孙悟空闹天宫,搅得三界不宁,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仇可不小。按理说,出来之后得找如来算账吧?可偏偏没有。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细掰扯掰扯。首先,得说孙悟空的“初心”和“成长”。你想啊,孙悟空最初是什么人?一个石猴,无父无母,天生地长,天不怕地不怕,修炼成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