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游记》里,天蓬元帅(猪八戒)骚扰霓裳仙子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回答
咱们聊聊《西游记》里,天蓬元帅(也就是猪八戒的前身)和霓裳仙子那档子事儿,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来。

首先得明确点,在原著里,猪八戒“骚扰”霓裳仙子这个说法,其实是后来的解读和民间流传,官方的说法,尤其是在《西游记》的文本里,并没有直接用“骚扰”这两个字来形容天蓬元帅的行为。

在《西游记》第七回,明确记载了天蓬元帅被贬下凡的原因。原文写的是:“(天蓬元帅)调戏嫦娥,不遵点勘, o(╯□╰)o … 遂贬他出天界, ∫o(╯□╰)o 勒令他在转生之时, ∫o(╯□╰)o 定要寻个锅灶, ∫o(╯□╰)o 也不得人身, ∫o(╯□╰)o 遂托生为猪。”

你看,原文里说的是“调戏嫦娥”,而不是“霓裳仙子”。嫦娥是月宫里的仙子,而霓裳仙子这个说法,倒是和唐僧在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位“霓裳羽衣”的仙子有点关联,但那是唐僧的误会,后来真相大白,那只是个凡人穿了仙衣而已,跟天蓬元帅根本没沾边。所以,严格来说,猪八戒调戏的是嫦娥,而不是什么霓裳仙子。

那你说,这“调戏嫦娥”到底有多严重呢?咱们得从天庭的规矩和天蓬元帅的身份来分析。

首先,天蓬元帅的身份和职责:

天蓬元帅可不是个普通小兵。在《西游记》里,他是天庭的“水军大元帅”,统领着天河水兵八万。这可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海军司令之类的。掌管着天庭的兵马大权,责任重大。

其次,天庭的规矩:

天庭虽然看着神仙们逍遥自在,但规矩可不少。尤其是对于天庭的将士,严禁与凡人或者地位不匹配的仙子有染,更别说是什么调戏非礼了。这属于扰乱天庭秩序,损害天庭的威严。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将,不去好好地镇守天河,反而跑去调戏仙子,这成何体统?

再者,调戏嫦娥的性质:

嫦娥是月宫的主人,一直以来都是清冷孤傲的形象。天蓬元帅作为天庭的大元帅,却去“调戏”她,这本身就带着一股轻佻和不尊重。要知道,很多神仙都是有自己家属和固定伴侣的,虽然《西游记》里描写的神仙世界有点不像我们现实中的家庭结构那么严谨,但嫦娥毕竟是月宫的主人,被调戏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为什么会觉得“严重”呢?

1. 职位越高,责任越大: 正因为天蓬元帅职位高,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他犯了错误,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对天庭秩序和管理的一种挑战。
2. 影响了天庭的威严: 如果一个大元帅都行为不端,那么天庭的威信何在?其他神仙会怎么看?这会带坏风气。
3. 直接导致被贬: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被贬下凡,而且是“罪名属实”,不是被冤枉的。直接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元帅,沦落到猪妖的身份,这惩罚力度绝对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玉皇大帝对下属的惩罚都是很有分寸的,不会轻易将一个高级将领贬得如此彻底。
4. 留下了“色”的污点: 虽然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看起来好吃懒做,贪图美色,但这个“好色”的根源,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追溯到他被贬之前的“调戏嫦娥”事件上。这个“好色”的标签,从此就跟随着他了。

具体有多严重?

你说有多严重?这么说吧,在天庭这样的体系里,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前途尽毁”了。他没有被直接处死,已经算是玉帝法外开恩了。之所以给他安排了转生成猪,而且是“不得人身”,可见这个惩罚是带有警示意味的,让他尝尝做个没法好好做人的滋味。

与《霓裳羽衣曲》的误会:

可能很多人会把猪八戒的这个事情,和唐僧在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位“霓裳仙子”混淆了。当时唐僧路过西梁女国,被女儿国国王迷惑,后来又遇到一个霓裳仙子,还说要与他成亲。但后来揭示,那只是凡人穿了仙衣,并非真正的神仙。而且,这个“霓裳仙子”跟天蓬元帅的调戏事件,在时间线上和人物关系上都没有任何交集。

所以总结一下,天蓬元帅调戏嫦娥这件事情,虽然《西游记》原文没有用“骚扰”这个词,也没有提及“霓裳仙子”,但从天庭的规矩、天蓬元帅的身份以及最终的惩罚来看,这件事在天庭眼里,是极其严重的。它直接导致了他从位高权重的大元帅,变成了只能托生猪胎的妖精,从此背负了“好色”的罪名,也为他后来在取经路上的种种表现埋下了伏笔。这不能算是什么小小的玩笑,而是触犯了天庭底线的行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猪八戒是天篷元帅,这个帖子中有很多人说天篷元帅地位不高,完全是胡扯。

因为西游记的称谓问题,为了描述天宫的规格高,所以是个人就是个大将元帅什么的,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这并非意味着天篷元帅地位低。这就好比,在地方上一个处级干部就是很大的干部了,但是在北京可能很多处级干部,都是闲职,但是这不等于处级干部就是闲职干部。

对猪八戒地位最大的锚点,就是他掌管八万天河水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首先,这是实职而非虚职。我们知道天宫中大部分人,都是闲职,他们掌管的事情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一众地仙基本都只管很小一块地域上的事情。比如杨戬,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也就是只管灌江口的事情,说得好听是一镇诸侯,其实就是个县官。还有一大群神仙,基本是屁事没有的纯闲人,所以整天就吃吃喝喝啥事不干。有人说吃吃喝喝不好吗?那要怎么看,如果是太上老君、镇元子那种地位已经很高了的,吃吃喝喝当然好了,但是很多神仙地位也就一般,还不管事,肯定是远不如猪八戒的。还有一些管事的神仙,但大多数管的是些小事,比如管长寿的,管婚姻的,管下雨的什么的,对于天宫来说这种神仙只能算“吏”级,比如渭河龙王,因为少下了雨,说斩就斩了。

还记得孙悟空吗?刚开始给的是齐天大圣的虚职,地位好像很高,实际上屁都不算。后来闹着要管事,玉皇大帝很不情愿,最后给了一个管马的,猪八戒的地位肯定比弼马温高得多。再后来给了一个管桃的,比猪八戒差远了。(这里好像记错了,是先给的弼马温,猴子不懂事,嫌官小,后来给个虚职他满足了。不过这个例子没有问题,说明实职的重要性)

李靖的地位够高吧,基本上算是军委主席,总司令的角色了。李靖每次出征,也就十万天兵天将。如果有人打败了十万天兵,那是可以吹一辈子的NB事迹。这说明天兵的总数不会太多,而且李靖是只有战时才有统兵权,猪八戒是日常带兵,虽然论地位不如李靖,但是实权却非常大,就好比军区司令,虽然不如军委主席,但是比什么政协副主席,什么秘书长,什么部委委员,什么办公室主任要高得多。

嫦娥有泛指和专指,泛指是指某类仙娥群体,比如太阴真君旗下的一众嫦娥,但是不是只有这一群就不知道了。专指指的就是那个特定的嫦娥。这个嫦娥和其他嫦娥可不一样,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嫦娥有一个特定的宫殿作为住所,那就是广寒宫。

不要说什么嫦娥就是个舞女这种外行话,嫦娥无论是怎么成仙的,首先她绝对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天仙,正牌的中央公务员编制,而且是有职位的。中央单独安排宫殿居住,天宫最大的大会上领舞人员,天宫中论文艺工作,还没有见有谁比嫦娥地位更高的。这就好比CCTV台长、宣传部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校长类似的角色。当然了,西游记毕竟是封建社会,吴承恩笔下的天宫也就是皇宫的翻版,古时候搞文艺工作是下九流,所以嫦娥也必定不是什么高官,不过正牌编制、有职位,这种特性是肯定有的。

猪八戒干下的事情,是强奸未遂,对象是一个正牌的,有职位的天仙,而且是闹得所有人都知道了,这种事情显然不是什么小事情,往大了说,这是威胁了整个天宫的统治秩序;往小了说,这是打了天宫的脸。如果这种事情都不严重,那就没有什么严重的事情了,这比孙猴子扯个旗帜造反,实际上只能影响一亩三分地的行为严重多了。更不要说与泾河龙王这种私底下的渎职行为相比了。孙猴子该斩,泾河龙王被斩了,猪八戒显然也该斩。不过猪八戒这官显然不是白当的,当时就有人出面说清,大事化小,外放挂职锻炼,还给了个复起的机会。只不过他不小心错投了猪胎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西游记》里,天蓬元帅(也就是猪八戒的前身)和霓裳仙子那档子事儿,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来。首先得明确点,在原著里,猪八戒“骚扰”霓裳仙子这个说法,其实是后来的解读和民间流传,官方的说法,尤其是在《西游记》的文本里,并没有直接用“骚扰”这两个字来形容天蓬元帅的行为.............
  • 回答
    说起《西游记后传》里的无天,那可真是一个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的反派角色。他不是什么天生的恶魔,也不是什么路边随便冒出来的妖精,他的来历,那可是一波三折,故事性极强,甚至可以说有点悲凉。咱们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那时候,佛教还没像后来这么兴盛,天庭也还没有那么稳固。在灵山,如来佛祖还没坐稳莲花.............
  • 回答
    西游记后传的最后一集,无天从一头寻常的头发瞬间变为标志性的“西瓜头”,这并非只是造型上的一个简单转变,而是承载了作者对角色命运、人性善恶以及佛法奥义多层次的深刻寓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头梳理一下无天这个角色在剧中的立场和变化,以及“西瓜头”这个形象的独特之处。首先,我们得明白无天是谁。他原是佛祖.............
  • 回答
    《西游记后传》里,无天当年被佛祖驱逐出灵山,这事儿啊,放在咱们凡间的话,就像是有人犯了错,被大家伙儿给“开除”了。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了,佛祖这样做,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这事儿啊,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看看无天那时候是啥情况。他本名叫做“净坛使者”,在灵山上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跟.............
  • 回答
    要聊《西游记后传》里的无天,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他可不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一心想着吃了唐僧肉的孙悟空的对立面,他身上那股子“霸气”和“野心”,简直能把天庭搅得天翻地覆。首先,我们得承认,无天这个角色,写得是真的“狠”。他不是那种简单的坏人,他的坏,是带着一股子“我就是道理”的劲儿,而且这劲儿还挺让人.............
  • 回答
    在《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的地位和权威是两个不同宗教体系中的最高存在,两者在原著中并没有明确的等级高低之分,而是通过情节和宗教背景的设定,展现出各自领域的权威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宗教体系的差异 玉皇大帝(天庭之主) 在道教体系中,玉皇大帝是天界的最高统治者,统辖三界(天.............
  • 回答
    在《西游记》中,唐僧对女性的称呼确实有着“女施主”和“女菩萨”之分,这两种称呼看似相似,实则蕴含着不同的语境、含义以及唐僧内心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它们的区别: 一、 词源与基本含义: 女施主 (Nǚ Shīzhǔ): 施主 (Shīzhǔ) 是佛教中对供养、布施、施舍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西游记》中,神仙们确实可以通过仙丹、仙桃等宝物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但为何不直接让阎罗王修改生死簿,这背后涉及到了《西游记》世界观的诸多设定和逻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生死簿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不是随心所欲的“改写” 天地的根本法则: 《西.............
  • 回答
    如果《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彻底颠倒,整个取经故事的走向和观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角色互换,而是会牵扯到师徒关系、情节发展、降妖伏魔方式,甚至整个佛教的传播理念。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这种“反转”可能带来的影响:1. 孙悟空:乖巧懂事,但内心深处藏着一颗叛逆的种子 外在表现.............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多人琢磨过。孙悟空闹天宫,搅得三界不宁,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仇可不小。按理说,出来之后得找如来算账吧?可偏偏没有。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细掰扯掰扯。首先,得说孙悟空的“初心”和“成长”。你想啊,孙悟空最初是什么人?一个石猴,无父无母,天生地长,天不怕地不怕,修炼成仙,.............
  • 回答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叙事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与人性反思。尽管故事表面是神魔斗法、取经成佛的奇幻冒险,但其中隐藏着许多可悲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与角色的宿命、信仰的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交织在一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些可悲之处: 一、唐僧的执念与孤独1. 取经的“执”与“困” .............
  • 回答
    在《西游记》这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中,东海龙王作为四海龙王之首,其地位举足轻重。而他设立太子,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世袭安排,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权力结构意义。下面将详细阐述东海龙王设立太子的意义:一、 权力传承与稳定王位的基石: 政治合法性: 在封建社会,王位的继承是维护国家稳定最关键.............
  • 回答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都修成了正果。然而,他们各自的封号却各有不同:唐僧和孙悟空成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则被封为八部天龙。对于为何他们会获得不同的果位和封号,书中都有着明确的解释,这与他们各自的前世因果.............
  • 回答
    《西游记》这部巨著,除了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猪八戒的憨态可掬、唐僧的迂腐执着以及沙僧的忠厚老实这些鲜明的人物特质外,其中也藏匿着许多不易察觉,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角落的细节。它们如同一抹抹淡彩,勾勒出故事更深沉的底色,让人在反复品读中,对这趟西行之路有更深刻的感悟。一、孙悟空眼中的凡尘烟火与失落我们总是.............
  • 回答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在讲述玉皇大帝的来历时,确实提到他“历万劫,万劫又历万劫,始成正果,享无极长生”,并最终“坐上灵霄宝殿”。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这位天帝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无数的磨难才修成正果,拥有如此深厚的修为和坚韧的毅力,为何在故事中却显得如此“懦弱无能”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咱.............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这可是《西游记》里一个大家津津乐道的老话题了。要说唐僧师徒为什么不见老,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儿可多着呢!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西游记》这本书,说白了,是个神话小说,不是咱们平常写的记实文学。所以,里头的情节和人物设定,本来就带了点儿“开.............
  • 回答
    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真假之辩,特别是那个“被打死”的环节,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挖的点。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事儿有没有可能咱们熟悉的那个“齐天大圣”真的就这么交代了。首先得明确一点,《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死而复生”或者说“被打死”的情节,并不是只有一个,而且每次的处理方式和背景都不一样。最容易.............
  • 回答
    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原著中那位无敌的齐天大圣,而非某些衍生作品中的“非尾兽”设定,不过为了更符合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不依赖尾兽力量的纯粹猴子能力)放在《火影忍者》的世界观里,他的水平将是极其夸张且难以用常规火影体系完全衡量的,他将位列忍界的最顶端,甚至可能凌驾于大多数存在之上。以.............
  • 回答
    《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其幽默之处层出不穷,每次重温都能被里面的某些情节逗得捧腹大笑。要说最令人难忘的搞笑情节,在我看来,以下几段是绝对的经典,每次看都觉得特别有意思: 1.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猪八戒的戏精附体与牛魔王的“甩锅”孙悟空要去火焰山借灭火的宝扇,结果三次都被铁扇公主戏弄,而且每次都和猪八.............
  • 回答
    《西游记》中的九头虫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特殊地位的妖怪,他的来历和能力都十分独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他的背景:九头虫的正式身份与起源: 万圣龙王的女婿,碧波潭的驸马: 九头虫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他作为万圣龙王的小女儿——龙女的丈夫,因此是碧波潭万圣宫的驸马。这个身份为他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支持,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