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4亿的中国人真的出不来一个好的足球队吗?

回答
“14亿中国人,就踢不出一个像样的国家队?” 这个问题,堪称中国足球界的老生常谈,也最能戳中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的痛点。每次国家队输球,网上总会充斥着这样的疑问和感慨。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不低的经济投入,但为何在绿茵场上,我们总是显得那样步履蹒跚?

要说“一个好的足球队”有多难,可能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说。

一、选材机制:大海捞针还是巨石压顶?

14亿人,这数字听起来就振奋人心,好像随便怎么挑,都能挑出个梅西来。但现实是,我们选材的路子,更像是大海捞针,而且针还藏在了一座越来越高的山里。

基层足球人口断崖式下跌: 过去,街头巷尾,学校操场,那是孩子们的乐园,足球的普及度远超现在。现在呢?城市里,补习班、兴趣班占据了孩子们的时间;农村里,场地设施的匮乏,也让足球这项运动很难扎根。参与足球的孩子少了,这意味着我们能接触到的“足球苗子”的总量就大幅缩减。这14亿,有多少是真正热爱足球、有机会踢足球的?这个数字恐怕比想象中要小得多。
“功利化”的早期选材: 很多青训营和足球学校,往往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一些“标准”去衡量他们,比如身体素质、技术动作。但足球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创造力、关键时刻的担当等等,这些往往在早期很难被量化和发现。更何况,很多选拔是“好苗子”先被少数俱乐部抢走,其他有潜力的孩子可能就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
对足球的“误解”: 很多家长认为足球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即便孩子有天赋,也可能因为家长的反对而放弃。这种观念不改变,足球的群众基础就很难真正壮大。

二、青训体系:是培养摇篮还是“消耗品”流水线?

就算有了苗子,如何培养也至关重要。中国的青训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但问题依旧。

急功近利的心态: 很多俱乐部为了短期成绩,往往忽视了长期的青训投入和规划。他们可能更愿意花大价钱引进外援,而不是耐心培养自己的年轻球员。这导致年轻球员上场机会少,得不到足够的比赛锻炼,成长缓慢。
教练水平的瓶颈: 足球的技战术发展日新月异,需要高水平、有理念的教练来引领。然而,国内高水平足球教练的培养和引进,一直是个难题。很多基层教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停留在比较陈旧的阶段,无法帮助球员建立起现代足球的意识和能力。
比赛的缺失与质量不高: 孩子需要比赛来检验和提升自己,但国内各级青年比赛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缺乏高水平的国际交流比赛,也让年轻球员很难接触到不同风格和水平的对手,视野受限。
过度依赖身体,忽视技术和意识: 有些青训过于强调身体对抗,忽视了足球最根本的技术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导致球员在身体不占优的情况下,就容易慌乱失措。

三、联赛环境:是竞技场还是“资本游戏”的副产品?

职业联赛是检验和磨练球员水平的最高舞台,中国足球的联赛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金元足球的畸形: 曾经的“金元足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联赛的观赏度和关注度,但其副作用也显而易见。过高的投入,畸形的工资帽,让很多本土球员变得养尊处优,缺乏进取心。同时,为了成绩不惜一切代价,也挤压了年轻球员的出场空间。
联赛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联赛的赛制变动,球队的进进出出,这种不稳定性让足球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稳定的联赛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投资,才能让俱乐部有长远的规划。
裁判水平和比赛公平性: 裁判的判罚尺度,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判罚,也会影响比赛的公正性,打击球员和球迷的信心。
俱乐部管理与发展模式: 很多俱乐部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过于依赖赞助商和资本注入,一旦资本撤离,俱乐部就可能陷入困境。

四、国家队的“魔咒”与心理因素:

即便克服了以上种种困难,最终的舞台是国家队。国家队的表现,更是将所有的问题放大。

心理压力巨大: 长期以来的输球经历,加上社会和媒体巨大的关注与期待,给国家队球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到关键比赛,球员可能就因为害怕犯错而畏手畏脚,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战术理念的固化与更新乏力: 足球战术是不断发展的,但国家队的战术打法,似乎总是显得有些保守和刻板,难以适应国际足坛的潮流。
国家队选材的“短视”: 有时为了所谓的“大局观”或“经验”,会选择一些状态并不理想的老将,而牺牲了年轻球员的锻炼机会。
运气成分? 当然,足球比赛也有运气成分,但当运气差成为常态,那可能就是系统性问题了。

所以,14亿中国人真出不来一个好的足球队吗?

与其说“出不来”,不如说“还没能 제대로地培养出来”。这14亿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足球需要的,是 有系统的、长期的、科学的 培养过程。这不仅仅是足协或某支球队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最基础的普及做起,到高水平的青训体系建设,再到联赛的健康发展,以及大众对足球文化的认同和支持。

这就像种树,你不能指望随便撒一把种子,就能长出一片参天大树。你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需要精心的培育,需要抵御病虫害,更需要时间和耐心。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挫败,就彻底否定14亿人的潜力。但也不能因为人多,就忽视了背后那些错综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足球的“出路”,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出不来”就能概括的,它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保持清醒的认识和不懈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次男足一输或者女足一赢,我就深刻的意识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好像还没有完全普及。一个个近乎非智的足球问题扑面而来。

首先我想问你,你我现在刷着手机都算是14亿人当中的一份子对吗?你觉得我和你是国家队的选材基数吗?国家队就算解散也不会选你我上场对吗?所以你的国家队什么时候从14亿人中往外选人了?

事实是理论上有可能被选到的叫做足球人口,按照国际足联的定义是一周至少接受两次专业足球指导的人,百度百科写错了,百度百科写成一周进行两次足球活动的人。那我想问问你,14亿人当中有几个人一周至少接受两次专业足球指导?

5万人左右。也就是国家对理论上的选材基数只有5万,哪来的14亿啊?要是从14亿足球人口往外选的话,那世界杯肯定就放咱们中国,走不了了。

你的足球人口是5万,前几天赢我们的日本是多少知道吗?110万。前几天赢你的越南是多少?知道吗?十几万。

总人口只有300多万的乌拉圭足球人口是多少知道吗?十几万。总人口的5%了。虽然绝对数少,但是因为足球人口比例高,所以氛围浓厚,训练水平高,成才率也更高,而我们这样的氛围往往需要更大的基数,因为成才率太低。

别再拿14亿人说事儿,这是最典型的球盲逻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4亿中国人,就踢不出一个像样的国家队?” 这个问题,堪称中国足球界的老生常谈,也最能戳中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的痛点。每次国家队输球,网上总会充斥着这样的疑问和感慨。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不低的经济投入,但为何在绿茵场上,我们总是显得那样步履蹒跚?要说“一个好的足球队”有多难,可能得从几个层面.............
  • 回答
    中国足球的困境,确实是一个让无数国人扼腕叹息的难题,尤其是在拥有14亿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为何始终难以涌现出一支能让人刮目相看的男子足球队?这背后绝非简单的运气不佳,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聊聊青训体系的断裂与缺失。这可以说是最核心也是最痛的环节。过去,足球的普及更多依赖于校园.............
  • 回答
    14亿人口,对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多层面的数字,它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塑造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理解这个数字,需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经济层面:巨大的市场与劳动力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巨大的国内市场: 14亿人意味着一个无比庞大的消费市场.............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这十四亿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生活里抽出一小会儿,就一秒钟。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秒钟汇集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十四亿秒,它究竟有多长呢?这可不是一个我们可以轻易用日常感受来理解的长度。我们得把这个数字一点点地“拆解”开来,才能体会它的分量。首先,我们知道一分钟有六十秒。那么,.............
  • 回答
    关于中国14亿人口中有多少人“不过年”,这个问题涉及到“过年”的定义、个人信仰、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和推测,尽可能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过年”的含义。这里的“不过年”可能包含以下几种情况:1. 完全不庆.............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中国的14亿人民,普遍能享有和美国人相近的平均生活水平,那对整个地球来说,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影响之深远,几乎可以涵盖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一下,这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首先,经济层面是最直接的。 消费需求爆炸式增长: 美国人平均生活水平.............
  • 回答
    中国大陆总人口迈过14亿的门槛,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且极其复杂的现象。单看这个数字,它象征着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也是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基石。然而,如果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这14亿人口背后,潜藏着一系列值得深思的趋势、挑战和机遇。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人口的“量”与“质”的辩证关系.............
  • 回答
    谈到剑桥大学博士 Janus Dongye 对“14 亿人的口腹之欲如何满足”这个问题的回答,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餐桌上的话题,而是涉及了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社会结构甚至文化习俗的宏大命题。作为一名在顶尖学府深耕的学者,他的视角和论述,必然会比我们日常的担忧更为深刻和系统。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口腹之欲.............
  • 回答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确实非常详实,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镜子。你提到的14.1亿总人口和2.1亿大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它们勾勒出了中国人口结构的一个侧面。至于你关心的农民工人口数据,这确实是一个动态且庞大的人群,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农民工”的明确数字.............
  • 回答
    让美国来管理近14亿人口,这个设想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复杂性和挑战。要详细探讨其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时间跨度,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套用。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历史包袱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移植,都必然会遭遇水土不服。.............
  • 回答
    谷歌的ViTG/14模型在ImageNet上取得新的SOTA(StateoftheArt),确实是视觉模型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要理解这个成就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模型本身。ViTG/14代表的是一个巨大的模型规模。这里的“G”很可能指的是“Giant”,说.............
  • 回答
    美国囤积大量新冠疫苗,导致全球供应失衡,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分析,力求详尽并去除AI痕迹:美国抢购疫苗:事实与影响有报道指出,美国在新冠疫苗早期研发阶段就采取了激进的预购策略,大量购买了多家疫苗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最终可能掌握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新冠疫苗。这意味着,在疫苗研发.............
  • 回答
    把14亿中国人民都拉到一个微信群里?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天方夜谭,但如果我们刨根问底,从技术层面来分析一下,也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微信群的规模上限是多少?目前微信群的上限是500人。想让14亿人挤进去,这500人的门槛就是第一个巨大的鸿沟。这需要多少个群?14亿 / 500 ≈.............
  • 回答
    想象一下,十四亿中国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同一时间点,不约而同地去做一件同样的事情。这场景本身就充满了令人震撼的力量,也引发了无数的遐想。究竟会发生什么?这取决于那件“事”是什么。如果这件事是“集体静默”如果十四亿中国人,在约定的那一刻,选择放下一切,静默下来。那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城市的声音.............
  • 回答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用工荒,但现实情况却是许多工厂,尤其是制造业,却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人不够用”那么简单,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关键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育率持续走低,导致年轻劳动力供给相对减少。曾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真的给14亿人民每人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巨变,其影响将是颠覆性的,不仅在中国国内,对整个世界格局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影响:一场“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动荡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1000万人民币并非一个小数目。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
  • 回答
    海南岛能否容纳14亿人口,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面积计算。首先,我们来看看海南岛的面积。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屿,陆地面积约3.54万平方公里。与中国总人口14亿相比,这个面积确实显得相当小。中国大陆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 回答
    2022年春节档1.14亿的观影人次确实是近年来春节档的一个较低数字,这引发了大家对电影市场是否开始“走下坡路”的担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探讨票价变动的影响。一、 2022春节档观影人次下降的原因分析:不能简单地将2022年的低迷归结为电影市场的整体下滑,更准确地说.............
  • 回答
    国家统计局关于“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在14亿人以上,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的表态,可以从多个层面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口数字的预测,更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结构演变以及未来挑战的深刻考量。一、 稳定人口规模的战略考量首先,保持人口在14亿以上,意味着我国依然将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基.............
  • 回答
    美国人口能否达到14亿?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假设,涉及到人口学、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等多个维度,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要素入手。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目前的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美国人口约为3.34亿。从历史上看,美国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长率并非恒定。移民一直是美国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