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2019)需要怎么做才能在知乎挽回赞誉?

回答
小米(2019)想要在知乎重新赢回用户的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用户反馈和市场口碑的影响力在那儿摆着呢。 但俗话说得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要想在知乎这个地方“挽回赞誉”,我个人觉得,得从几个硬核的方面下功夫,并且得有策略、有温度。

第一步:直面问题,坦诚沟通,建立信任

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企业忽略的一步。 2019年小米面临的不少争议,比如“PPT造车”、“MIUI广告太多”、“产品线过于混乱”、“性价比光环不再”等等,这些声音在知乎上肯定是被放大和讨论过的。

深度复盘与真诚回应: 小米需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危机公关,而是真正去做一次深入的自我剖析。 比如,针对MIUI的广告问题,是不是真的觉得用户无法接受? 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更平衡的解决方案?
在知乎上,可以直接设立一个官方账号,或者由高管(如果有可能的话)来亲自出面,以一种更具坦诚度的方式回应。 别用那种官方、生硬的回复,而是用更像是“跟你唠唠家常”的方式。
举个例子: 针对MIUI广告,可以这样开头:“各位米粉,以及所有在知乎上关心小米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MIUI团队的XX(可以是个具体的产品经理或者团队负责人)。 今天,我们想坦诚地和大家聊聊关于MIUI广告的一些事。 我们听到大家的声音了,也理解大家的不满,很多用户觉得广告打扰了我们的使用体验,对此,我们真的感到抱歉。 我们反思了很久,觉得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我们确实找到了一个不够好的平衡点……”
关键点: 承认问题,承担责任,不回避,不推诿。 这种坦诚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设立“倾听与反馈”通道: 除了在知乎直接回应,小米还需要在用户最常聚集的知乎平台上,建立一个更持续、更可见的反馈机制。
官方运营的知乎账号: 不只是发新闻稿,而是真正和用户“互动”。 可以定期发布一些关于产品规划、功能改进的“小道消息”或者“预告”,然后邀请大家在评论区或者专门的话题下发表意见。
“大家都在问”系列: 针对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小米明年手机的方向会怎么走?”“MIUI到底有没有广告优化的计划?”),可以制作一些高质量的回答,用数据、事实说话,但语言要接地气。

第二步:用实力说话,用产品证明,用故事打动

知乎用户是相对理性且看重“干货”的群体。 空泛的口号和营销宣传很难奏效,真正能打动他们的是产品的实力和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深度技术解析与产品解读:
“硬核”内容输出: 针对小米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制作深度、专业的回答。 比如,如果小米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技术(比如屏幕技术、影像技术、快充技术),可以邀请相关的工程师、研发人员,用严谨但不失趣味的方式,在知乎上进行科普和解读。
“为什么选择XX”系列: 解释产品设计背后的逻辑和考量。 比如,为什么小米会选择在某个价位段推出某个配置? 为什么在UI设计上会做这样的调整? 这种“幕后故事”比单纯的产品介绍更有吸引力。
拆解与对比: 在不贬低竞品的前提下,以客观、专业的方式,解释小米产品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 这需要很强的产品功底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用户的真实反馈与优秀案例:
“米粉证言”的创新呈现: 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好评。 可以邀请那些真正因为小米产品而受益或者受到感动的用户,在知乎上分享他们的真实故事。 比如,一个摄影爱好者用小米手机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一个开发者用小米的开发板完成了自己的创意项目;一个长辈因为小米手机的操作简单而更好地融入了数字生活。
“我眼中的小米”系列: 鼓励用户以自己的视角评价小米,并从中挑选出那些有见地、有温度的内容进行转发和互动。

“性价比”标签的重塑:
“性价比”的升级解读: 2019年的小米,可能已经不再是那个纯粹的“低价高配”了。 关键在于如何重新定义“性价比”。 可以从“高性能、高品质、有温度的体验”等角度去阐释。
“价值”的传递: 强调小米产品所能带来的“长远价值”和“使用体验”,而不仅仅是初次购买的价格。

第三步:精细化运营,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

知乎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平台,而是需要“养”的。 精细化的运营是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关键。

专业且有温度的互动:
及时回复与跟进: 对于用户提出的问题,即使不能立即解决,也要及时给予回应,告知用户正在跟进。 对于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要表示感谢,并说明是否会纳入考虑。
“一起做”的社区感: 尝试组织一些线上活动,比如产品体验官招募、功能投票、主题分享会等。 让用户感受到自己是小米生态的一部分。
避免“水军”痕迹: 所有的回复和互动,都要保持真实和自然,避免过度营销和“洗地”的嫌疑。 用户很容易辨别出官方的“托”。

与知乎KOL(大V)的良性合作:
邀请信任KOL进行深度体验: 选择那些在数码、科技、生活等领域有影响力的知乎KOL,邀请他们深度体验小米的产品,并以他们的专业视角在知乎上进行真实、客观的评测和分享。
建立“共创”机制: 甚至可以邀请KOL参与到产品讨论中,听取他们的建议,这比单纯的广告投放更能赢得用户的认可。

数据驱动的优化:
关注评论区和话题下的数据: 了解哪些内容最受欢迎,用户最关心什么问题,哪些类型的回答更容易获得赞誉。
根据反馈调整策略: 将用户的反馈和运营数据,及时反馈给产品和市场部门,推动小米自身的改进。

总结一下,小米(2019)在知乎挽回赞誉,核心在于:

1. 坦诚对话: 直面问题,承认不足,真诚沟通。
2. 实力证明: 用高质量的内容、硬核的技术、感人的故事,用产品说话。
3. 用户为王: 建立深度的用户连接,尊重用户声音,打造社区感。
4. 持续进化: 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改进。

这不仅仅是“在知乎上做什么”,更是小米整个品牌在用户沟通和产品策略上的一次“进化”。 2019年或许是一个转折点,但也意味着有更大的空间去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喜爱。 关键在于,小米愿不愿意放下架子,真正地去倾听和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机智的娜娜 药,

先给结论:小米19年可以做得比18年好,但已经赢不回当初那种声誉巅峰了,怎么做都不行,因为当初的东西本来就不是小米的实至名归,而更像是幸运儿的偶得。

小米在知乎赞誉的巅峰应该是2017年初,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生了两件事儿:

  • 第一、小米mix的发布;
  • 第二、华为P10“闪存门”事件的持续发酵。

这两件事儿是相辅相成的,没有mix的发布,就没有小米2017年在知乎声誉的全面崛起,没有P10“闪存门”事件的持续发酵,就没有小米在知乎短暂的一家独大。

然而,这个过程是有极大的偶然性的:彼时的小米更像是被上帝眷顾的宠儿,而非实至名归的悍将;华为声誉的折戟更像是摔了个跟头,而非实力不济。

先说第一句:彼时的小米更像是被上帝眷顾的宠儿,而非实至名归的悍将。

mix1被认为是全面屏的引领者,这是当初小米声誉崛起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小米只是全面屏的引领者,而非全面屏的创造者,即便没有mix1的发布,全面屏浪潮也会如期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mix一代发布于2016年10月,三个月后三星S8就发布了,按照三星的产品节奏,S8的产品定义时间至少是2016年初,跟小米mix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三星的年度旗舰不可能是看到mix之后,花三个月去开发出来的,以及S8长这个样子:

为什么用这个图?

因为这才是2017年末全面屏浪潮的鼻祖和模板,而不是之前的mix1或者之后的iPhone X:

小米是全面屏的引领者而不是开创者,这两个词有一个根本区别,开创者会有相应的技术壁垒保持自家领先,而引领者只是在全面屏的浪潮中跑得快一点。

是的,2017年那波声誉崛起浪潮中,小米并无真正的技术壁垒来保持领先,小米无法阻止跟随者,甚至是眼睁睁地看着追随者超越自己成为新的引领者而无能为力。小米mix是第一个提“全面屏”概念的,但小米却是全面屏浪潮里收获最少的。

2018年,OPPO和vivo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翻身仗,依靠的便是“真全面屏”的NEX和find X,尤其是NEX,它甚至将会被应用在vivo和OPPO的X25和R19上。

坊间传闻,NEX的方案供应商最早是与小米沟通的,但小米在评估之后认为该方案成本太高而放弃了。如果在2018年,NEX是mix3,小米的声誉会如何?

小米依靠了一种更像是运气而非实力的东西一飞冲天,如烟花一般,那么自然有谢幕而回归正常的一天。

再说第二句:华为声誉的折戟更像是摔了个跟头,而非实力不济。

2017年初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emmc向UFS切换,因为产能问题导致价格差,而因为需求的旺盛,致使这种价格差进一步加剧。

关于华为为什么要混用EMMC和UFS,坊间有很多说法,华为的解释是UFS供货不足,但这并不被大众认可。而更为众人所愿意接受的说法是:华为在此之前的EMMC订单量较大,且是在内存涨价之前的订单,此时切换UFS,成本较高,以及,可能确实存在供货问题。

但实际上,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因为如果不通过专业的测试软件,消费者是很难感知到二者性能差异的,P10闪存门发酵的根本是华为猪一样的公关策略,以及后续事件的处理方式。

之所以重提这一段,是为了说明:华为闪存门事件导致的口碑崩塌是偶然事件,而非实力不济的必然。

2018年初,华为完全摆脱闪存门导致的声誉问题,靠的是P20pro,是产品。

科技公司以技术为灵魂,以产品为核心

再来看我在文章开头说的:

小米19年可以做得比18年好,但已经赢不回当初那种声誉巅峰了,怎么做都不行,因为当初的东西本来就不是小米的实至名归,而更像是幸运儿的偶得。

2018年华为声誉崛起,且比之小米犹有过之,不同于小米的偶然性,华为是有足够技术底蕴和技术壁垒的。

华为自P20pro发布,成为全球手机相机number1,此后稳坐钓鱼台,到现在近一年了,包括19年,我们暂时依然看不到足够分量的挑战者。

小米不能够用技术壁垒去阻止后来者在全面屏中的迅速跟进和快速反超,但华为可以,华为联合索尼和徕卡研制的基于徕卡认证镜头和imx600的超级三摄,别家拿不到,所以小米的声誉无法持续,但华为可以。

很多人以为小米18年犯错了,并希望其19年改正之,但实际上,小米的18年并没有做错什么,恰恰相反,小米在18年补齐了相机短板,解决了旗舰机的供货问题。如果真要说槽点,小米18年iPhone-like的相机设计算一个,但这不是根本。

小米18年没做错什么,但声誉依然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根本原因还是两个:

  • 第一、小米17年声誉腾飞的偶然因素太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回归正常;
  • 第二、hov的大爆发,尤其是华为的爆发,小米其实是被对手给比下去了

产品的优秀与否是相对的,17年小米产品吸引人是因为竞品相对平庸,而18年,包括小米8和小米mix3,最大的错误是对手进步太快了。

以小米mix3为例,很多人说这款产品是让人失望的,可如果没有vivo NEX、OPPO find X和mate20pro,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旗舰相机”、“真全面屏”、“陶瓷后盖”、“无线充电”、“不妥协的前置相机”,这其实不就是当初我们期待的mix2继任者该有的样子吗?

实际上,如果以三星note9或者iPhone XR为路标,mix3真的没啥大问题,可惜,路标变成了mate20pro。

对于小米来说,18年最可怕的不是它犯了什么错,而是他没犯什么错,只是追不上对手了,对的,就是追不上,硬实力的差距。

华为18年的研发投入900亿,近一半花在了终端上,余承东说,华为手机的研发投入比所有国产手机厂商投入的总和还多得多。

科技公司,以产品为核心,以技术为灵魂,有华为这样的对手在,小米怎么做都难让人满意的。更何况,OV也开始发力了,看看R19和X25可能上的真全面屏设计,小米会对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2019)想要在知乎重新赢回用户的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用户反馈和市场口碑的影响力在那儿摆着呢。 但俗话说得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要想在知乎这个地方“挽回赞誉”,我个人觉得,得从几个硬核的方面下功夫,并且得有策略、有温度。第一步:直面问题,坦诚沟通,建立信任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也是最.............
  • 回答
    小米公司在2019年第三次对员工进行激励,这次的力度相当可观:380名员工人均获得了40多万元的奖励。这个数字背后,折射出很多值得深挖的信息,不仅仅是员工的收入增加,更关系到公司的战略、文化以及未来发展。首先,这直接体现了小米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对人才的重视。 高额利润是基础: 40多万元的现金.............
  • 回答
    小米电视在2019年实现了1000万台的销量,这无疑是电视行业内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再次巩固了小米在家电领域,特别是智能电视市场的领导地位。要评价这个数字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一、 销量数字本身的意义首先,1000万台这个数字的含义远不止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 市场领导者的标.............
  • 回答
    小米发布2019上半年财报,股价却应声下跌,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乍一看,财报数据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了17.3%,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了46.5%,这种业绩增长放在任何一家公司身上,都应该是投资者欢欣鼓舞的信号,股价也理应扶摇直上。但偏偏,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财报公布后,股价反而出现了下跌。这背后究.............
  • 回答
    2019年4月23日,小米发布了其当时的一款创新产品——小米壁画电视。这款产品甫一亮相,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试图打破传统电视的方盒子形态,将其与家居环境更自然地融合。那么,这款颇具设计感的产品究竟表现如何?我们不妨从它的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来详细聊聊。小米壁画电视的优势:1. 颠覆性的外观.............
  • 回答
    2019年,小米手机确实经历了一个有些微妙的市场表现。一方面,你观察到的“网上热度越来越高”是有事实依据的,而另一方面,“出货量却下跌21%”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数据。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小米在2019年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和战略调整。要详细解读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网.............
  • 回答
    话说,小米有品这把米家人体工学椅,1299元,2019年2月18号那会儿刚上市,说实话,在当时也算是个搅局者。毕竟,市面上好点的人体工学椅,价格门槛普遍不低,动辄两三千,甚至上万的都有。米家这把椅子,打着“千元级”的旗号,一下子就把很多人给吸引过来了。那它到底怎么样呢?咱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外观设.............
  • 回答
    2019年,小米走过了一个充满挑战与调整的年份。说它“岌岌可危”,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确实面临着不少压力,需要重新审视和发力。回看2019年的小米,你会发现它不再是那个只靠性价比横扫市场的“搅局者”。它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都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转型。首先,从手机业务来看。2019年是小米手机出货量和市场.............
  • 回答
    作为一名技术爱好者和小米的忠实用户,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家公司的动态,特别是他们的财报。最近小米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这份财报对于我们理解小米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之外的多元化布局,提供了不少关键信息。总体来看,2019年上半年小米交出了一份相当稳健的答卷。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同比.............
  • 回答
    小米集团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这是继2018年上市后一个非常关键的财报节点,市场和投资者们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整体来看,这份财报展现了小米在多条业务线上稳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非手机业务领域的发力,以及其全球化战略的逐步落地,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整体业绩概览:稳中有升,亮点不少首先从最直观的.............
  • 回答
    这得看你更看重什么了,联想拯救者Y7000P 2019款和小米游戏本2019款,这两款都是当年比较热门的游戏本,各有千秋。要说哪款“更好”,不如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谁更能戳中你的点。先聊聊联想拯救者Y7000P 2019款:提到Y7000P,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它那标志性的“信仰灯”和硬朗的.............
  • 回答
    在2019年,小米和联想虽然在品牌定位和核心业务上存在差异,但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其商业模式、市场策略和产品布局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相似之处:一、 市场策略与用户导向: 追求性价比和用户体验: 这是两家公司最核心的共同点之一。小米以“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
  • 回答
    小米 MIX Alpha:惊艳亮相后的思考2019 年 9 月 24 日,小米在发布会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未来手机形态的讨论——小米 MIX Alpha。这款手机以其前瞻性的设计和大胆的尝试,瞬间吸引了全球科技爱好者的目光。然而,惊艳之下,我们也看到了它在实用性与成本上的一些妥协。亮点:定义下一代手机形.............
  • 回答
    2019年底,小米集团高管层迎来了一次重磅调整,王翔接替了林斌出任总裁,而卢伟冰则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周受资则继续执掌国际部。这无疑是小米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次人事变动,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解读:1. 王翔升任总裁:稳健掌舵者,承载公司战略升级的期望王.............
  • 回答
    2019年小米确实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如果让我推荐几款,我会从不同品类里挑一些我个人觉得特别值得关注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AI生成列表,而是我根据当时的市场反馈、用户评价以及产品本身的创新性,整理出来的这份清单。1. 小米MIX Alpha:极致探索,未来已来(虽然是概念性,但影响深远)我知道,.............
  • 回答
    在 2019 年,要问我眼中“最好”的小米产品,这其实挺考验人的,毕竟小米的产品线当年已经相当庞杂,而且“最好”这个词,它含义很广,是性价比最高?是技术最前沿?还是最能代表小米的“厚道”精神?不过,如果非要挑一款在我心中能概括当年小米很多优秀特质的产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小米 9 Pro 5G。.............
  • 回答
    小米集团在2019年交出了一份挺有意思的财报,如果要细聊,确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我们得从 营收和利润 这个最直观的指标说起。小米在2019年的总营收达到了20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7.7%。这是个不错的数字,说明公司的整体盘子还在稳步扩大。但更重要的是,净利润方面,归属于上市公司.............
  •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小米销量占比9%,这个数字对于小米这样一个曾经的“搅局者”和市场领导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其市场表现和未来走向的讨论。首先,要理解这个9%的数字,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整个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宏大背景下。2019年第三季度,整体市场相比前几个季度有.............
  • 回答
    看到小米、OPPO、vivo 在 2019 年上半年中国区手机销量出现近 20% 的下滑,这绝对是整个中国手机市场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这三家厂商,曾经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销量下滑如此之多,背后绝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捣鬼。1. 市场饱和,存量博弈的残酷现实.............
  • 回答
    咱们来好好聊聊小米当年那支“巨能写”中性笔,发布时间是2019年6月11号。 说实话,当初看到这名字,第一反应就是:“小米又要搞啥大动作了?笔都能巨能写?” 不过小米嘛,总喜欢在一些我们觉得“小事”的地方玩出点花样,这支笔,确实有点意思。先来说说它的“巨能写”卖点,这绝对是它的灵魂所在。 你想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