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然界中是有多眼物种(比如蜘蛛)与三眼物种,比如,他: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吃的牛蛙,其实两眼之间也有类似上图灰点状的结构,只是不是很明显。
很多鱼类、鲨鱼、七鳃鳗、两栖动物和蜥蜴都有这种第三只眼,其实它是上丘脑松果体上连接的副眼,具有感光细胞结构。新西兰的喙头蜥甚至发育出了类似章鱼眼睛具有类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结构的松果眼。但现存三眼动物的眼都覆盖在头骨或头顶皮肤薄膜下,古代甚至有直接开头骨外露第三眼的蜥蜴。松果眼的作用主要是观察天空光线明暗变化,以形成四季与昼夜生物钟,来调节自身新陈代谢,还能调节皮肤颜色来和环境匹配。
接下来说人类为什么就没有第三只眼了。
其实我们还是拥有第三只眼的残骸的——松果体。相比与鸟类的松果体直接压在头骨下方,并且还留存一定的感光细胞,哺乳动物的松果体随着新脑皮层发育被塞到了脑沟深处,并且完全丧失了感光能力。但是,松果体本身作为一个内分泌器官,虽然不能再直接感光,却能利用双眼感光信号来判断昼夜变化规律,推导出季节变化从而决定是否要发情。因为只有春天出生的小朋友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啊!
那么现存大多数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和鸟类为什么把第三只眼藏到脑壳下面了呢?因为第三只眼太不安全了啊!本来眼睛就是很脆弱的器官,你再头顶顶着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招摇过市,谁都会忍不住来啄一下的吧。尤其是鸟类这种飞行生物的出现,让第三只眼的安全性大大降低。另外本来很多乱石堆用头顶着就钻过去了,有了第三只眼,满脑袋都是弱点,失去了很多生存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现存生物即使有第三只眼也用膜遮遮掩掩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某些两栖动物和蜥蜴还留存第三只眼,不像哺乳动物一样直接用双眼的信号来调控生物钟呢?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普遍处于非常阴暗的草丛湿地里,它们的身高使它们无法避开障碍物观察自然光线变化,唯一能观察到自然光线的就是头顶的天空,然而它们不!会!扭!头!最多只能水平平移,眼睛又长在身体两侧,叫它们看天真的有困难啊!只能忍住这个劣势用肤色各种掩盖自己的第三只眼,让你几乎发现不到它的存在。比如刚才说的喙头蜥:
发育这么好的第三只眼,根本看不出在哪里。。。
于是很好解释我们人为什么没有第三只眼了,因为我们高,我们会扭头,我们不需要。还留着松果眼孔的哺乳动物祖先都给恐鸟啄死了。
另外说一下,相比与其他哺乳动物,人类的松果体很废材,过了童年期就没用了,钙化成一堆石头,吃再多脑黄金也召唤不回来了。原因也很简单,人是一年四季365天天天发情生物,不需要用四季变化来激发性腺内分泌,按季节发情的祖先都被没羞没躁的祖先给竞争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