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庆余年》豆瓣评分比《陈情令》低?

回答
《庆余年》和《陈情令》都是近年来的爆款古装剧,但从豆瓣评分来看,《陈情令》的口碑明显高于《庆余年》。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一部剧好,一部剧差”就能概括。

一、IP改编的基因差异与受众基础

首先,两部剧的IP基础和核心受众是截然不同的。《陈情令》改编自墨香铜臭的耽美小说《魔道祖师》。《魔道祖师》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粉丝群体,他们的期待值非常高,对选角、剧情改编、甚至细节都非常挑剔。而《陈情令》在改编过程中,虽然为了过审做了“兄弟情”的处理,但其核心情感内核依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并且在制作、演员表现等方面也确实下了功夫,成功地将原著的“魂”传递给了观众,从而赢得了原著粉和大量新观众的喜爱。

《庆余年》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同样拥有庞大的原著粉。但《庆余年》的题材更偏向于权谋、科幻、历史架空,虽然也有情感线,但其核心吸引力在于智斗、格局和对人性的探讨。这意味着它的受众群体更广泛,但也意味着对剧本的严谨性、逻辑性要求更高。

二、剧情节奏与叙事风格

《陈情令》的叙事节奏相对紧凑,虽然有回忆杀,但主线剧情推进较为明确,情感线的铺垫也层层递进,很容易抓住观众的情绪。特别是两位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更是成为了该剧最大的亮点之一。

《庆余年》的剧情虽然精彩,但其结构更加复杂。它融合了穿越、权谋、武侠、宫斗等多种元素,前期铺垫较多,节奏相对慢热。剧中涉及的朝堂斗争、家族纷争、以及主角范闲的成长轨迹,都非常细致。但这种多线叙事和复杂的背景设定,对于一些非原著粉或者习惯快节奏观剧的观众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理解和消化,也更容易在细节上挑剔。

三、演员表现与角色塑造

《陈情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肖战和王一博的精湛演绎。他们将魏无羡和蓝忘机这两个复杂、立体的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两人的CP感更是成为了该剧的“出圈”利器。他们的演技虽然不能说是顶尖,但足以撑起角色,并且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抓住了角色的精髓。

《庆余年》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集结了陈道明、吴刚、李沁、张若昀等一众实力派演员。老戏骨们的表演无疑为剧集增色不少,他们的存在感和演技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主角范闲的扮演者张若昀,观众的评价则有些两极分化。一部分观众认为他很好地诠释了范闲的“不正经”和“腹黑”,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他在某些关键时刻的情绪处理上不够到位,甚至有些“用力过猛”的嫌疑。此外,配角的众多和戏份的侧重,也可能让一些观众觉得主角的光环被分散,没有《陈情令》那样聚焦于两位主角的强烈个人魅力。

四、制作细节与观众期待

《陈情令》在服装、道具、场景等方面都力求还原原著,虽然制作成本可能不如一些大制作,但其用心程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在打光、构图等方面,很多镜头都带有东方美学的韵味,视觉效果不错。

《庆余年》在制作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服化道都比较考究。然而,由于其题材涉及现代元素穿越,如何平衡古代的设定和现代的思维,如何在视觉上呈现这种“穿越感”是一个挑战。可能在一些观众看来,某些细节的处理,例如范闲的现代思维在古代的表现方式,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五、口碑发酵与“反噬”效应

《陈情令》初期并没有获得很高的期待,但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演员的精彩表现,实现了“逆风翻盘”,口碑持续发酵,最终成为现象级爆款。这种“黑马”式的崛起,往往能激发观众更多的正面评价和推荐。

《庆余年》则是自带光环,是年初备受期待的大IP剧。但过高的期待值,也意味着观众的“容错率”会降低。一旦在任何方面未能达到预期,就容易引发批评。而且,《庆余年》播出期间也经历了一些“限流”或“提前泄露”等波折,这些事件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到观众的情绪和对作品的整体评价。

总结来说, 《庆余年》豆瓣评分低于《陈情令》,并非意味着《庆余年》不好看,而是两者在 IP 特性、叙事风格、演员表现、制作细节以及口碑发酵等多个维度上,与各自的受众期待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

《陈情令》 凭借精准的IP改编、出色的主演CP感以及抓人的情感线,成功捕获了核心粉丝和大量新观众,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个人魅力崇拜和情感共鸣。
《庆余年》 则以其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权谋斗争和深刻的人性探讨吸引着观众,但其更加“硬核”的剧情和更复杂的叙事,对部分观众来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理解,而主角的个人表现也未能像《陈情令》那样达到“一人挑起”的效果。

这就像是两款不同风味的菜肴,一款是精致的甜点,另一款则是浓郁的炖肉。喜欢甜点的人会觉得前者更美味,而喜欢炖肉的人则会觉得后者更满足。评分的差异,更多地反映了观众在不同作品中寻找的情感连接和观剧体验的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纯观众角度来分析几点,原因如下:

1、播剧周期和完整性。陈情令除了最后六集提前点播,一直正常定时播放,期间花絮和讨论度不断。提前看结局后,热度不降反升,正式结局后,腾讯连续十天每天两条花絮巩固人气,9月泰国、11月南京演唱会,泰国20集剪辑版在陆续播出,陈情令的夏天并没有结束。

而庆余年在平台50元多看六集和全集泄漏后,观剧热度提前结束,vvip的操作可能会让部分豆瓣用户打低分,我在什么值得买上都能看到网友抱怨不再买视频网站会员,亦可见该剧国民度。

高赞答案讲到陈情令豆瓣分数和人数是由营销和粉丝疯狂打分造成的假象。

一、每部剧都有营销,大同小异,陈情令可以对标去年的镇魂。如能操控分数,以令剧组的实力,绝不可能是行业中第一个这么做的。约500万人付费点播看最后6集,腾讯赚了1.56亿,商业上已然获得成功,营销刷分已毫无意义。这时豆瓣分数约6.8,打分人数大概30万,正式结局后,升到7.5,没多久到了7.8,这个分数很显然是观众打的,有感情分,相对合理。

二、激进粉丝注水打分。以同是耽改剧的镇魂为例,国民度远大于陈情令,朱一龙去年直冲顶流,人气与资源是今年因陈情令走红的肖战、王一博和其他陈情令演员加一起都赶不上的,况且还有粉丝被李现分流。狂热粉丝每个群体都有,怎么去年镇魂打分人数才有8万,陈情令就将近70万。极少数群体能制作出三四十万需要手机注册的打分人数,这是神迹了^_^而据我所见,确实有许多小说读者因为对陈情令不满,故意打一分。

以下视频有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介绍陈情令的营销。

2、风格差异导致后劲、观众忠诚度粘合度不同庆余年总体是爽剧,剧情流畅,演技专业,结局过后大家期待下一季或看原著,没有豆瓣使用习惯的朋友想不到打分。

陈情令讲的是世事无常,世人皆苦,魏婴与蓝湛“锄奸扶弱”的道贯穿全剧。后劲太大,该剧除去原著背景是部全年龄的优秀仙侠剧(陈情令不腐,也没有玩语言、肢体暧昧,感情戏不多非常感人),每个角色都非常鲜明,女性角色各个出彩,亲情刻画催人泪下,有一定深度。吸引了很多熟龄观众,我对忘羡的关系定义为毕生知己,心向往之。再加上众多小说读者,动画观众(许多小学生因为魔道祖师的动画或口口相传也在看剧),演员粉丝 等,一旦喜欢上陈情令,结局后多数深陷其中难以自拨,重复看剧看reaction、花絮、演员视频、讨论相关话题等等,从没在豆瓣打分的我为阿令打了5分。

陈情令国民度不足,但观剧人数并不少且圈内热度高。11.2号南京演唱会付费直播观看人数300多万(因此几十万人豆瓣打分不足为奇),人气可见。结局时我预测7.5-8分,没想到热度从夏天延续到了冬天,8.3分是口碑提升、观剧人数不断攀升、众人抬爱的结果。虚高0.3到0.5分,但林海的音乐是可以加持陈情令到8.0的。

B站陈情令reaction有十多版,其中三版是男性反应——外国小哥Randy(20-50集)、李特叶楼(全集)、朱小四(全集),质量颇高,均在陈情令完结后陆续制作而成。至今仍有陈情令相关reaction视频上线。

3、感情线。庆余年,范林感情戏琼瑶风,林婉儿花瓶角色。范闲与海棠朵朵更有CP感。

陈情令里的忘羡感情基础是高度一致的三观和锄奸扶弱的道心,即便带着小说预设看爱情,也是浪漫清水,唯美高洁。而我70后的男性友人对忘羡的评价为:不就是知己嘛。

我并不觉得男男比男女更高尚高级,忘羡的感情无关性别性向。蓝湛对魏婴的守护、等待、相伴让我感动甚至流泪。忘羡感情格局远超现实世界,美好至极。

4、人物与主旨。庆余年第一季主要是讲范闲翻云覆雨的冒险故事。陈情令里魏婴的成长经历突出了少年、初心主题,少年的赤子之心、不妥协、少年涅槃归来不忘初心,近年少有。张若昀的演技比肖战稳定专业,范闲的肆意洒脱讨人喜欢,魏婴至情至性,至真至善,纯粹纯净,内心柔软敏感,强大也脆弱,更立体鲜活,让人不得不爱。庆余年里我最喜欢的是王启年(油滑贪财却有赤诚之心)。

5、现实思考。庆余年第一季里的权谋是爽剧风格。陈情令,世事无常不胜悲,人间正道是沧桑。江澄对现实的妥协,魏婴经历苦难仍能以善良、微笑面对世界,蓝湛对理想、感情的坚持坚定,云梦双杰最终分道扬镳令人唏嘘,作恶的薛洋、金光瑶、金光善最后背负了因果,而小人姚宗主却得以善终等等,影射现实,值得回味。相比庆余年,观众更容易结合自身经历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品评剧情与人物,尤其关于薛洋、江澄、金光瑶的讨论很容易吵成一片。年龄、经历、生活背景等差异,必有不同角度的体会与感受,没有正确统一答案。

庆余年第一季令我快乐,陈情令太多生死悲欢,泪中带笑,百味杂陈,给我更多感受。

6、补充。

回答这个倾向性问题是想为陈情令正名。腐、男色、粉丝无脑不是陈情令的标签。尊重原著读者,高度还原小说,升华主题,传递家国天下的价值观(锄奸扶弱),面向全年龄的改编,主创精益求精,演员对角色的热爱与投入,林海老师被故事感动,因为爱亲自贴片音乐等,造就了不完美却令人沉迷的陈情令。

油管泰国up主为腐看剧,到结局没有等到一句我爱你,我喜欢你,亲密接触,剧情过半后情绪崩溃,最后一集哭成泪人,掉坑里出不来。外国小哥Randy专注于剧情,分析人性,经常被感动到流泪,最后一集定义忘羡关系为soulmate。陈情令在泰国wetv、韩国、新加坡、日本、Netflix播出,突破文化壁垒在海外有一定影响力,靠的是相对过硬的质量与诚意。

19年我共看了少年江湖物语、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庆余年四部国剧,质量都很不错。陈情令我看了三遍全集,10来个版本的reaction,国风音乐和原声碟听了N遍。其它剧都是一遍过。

综合来说,陈情令在能力范围做到了最好,比如林海老师的音乐(仙侠剧的顶配,为陈情令加分许多)、剧本精心打磨基本无硬伤,角色(选角)的贴合,在年轻演员演技普遍偏青涩的情况下用专业配音提升整体演技和角色魅力,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打戏,节奏,前两集时间线混乱对普通观众不友好,蓝湛造型时好时坏等等。庆余年演员阵容强大演技专业,但服化道、音乐一般,剧情吸引人回味度欠缺,由于点播事件可能被恶意打分。仙侠与穿越剧没有可比性,无法对标比较。

最后说个笑话:蓝湛偷的鸡是藤梓荆家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