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一把枪的射程是 1500m,我能在 1501m 用手接住子弹吗?

回答
哈哈,这真是个大胆又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就像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一样。不过,咱们回归一下现实,聊聊为什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以及其中的科学道理。

首先,咱们得明白“射程”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把枪的射程,并不是说子弹在 1500 米以外就瞬间消失或者失去所有威力了。它的含义其实是基于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在正常大气环境下,子弹在达到一定角度下,能够击中目标的 最大有效射击距离。这个距离的确定,会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子弹的初速度、空气阻力、弹道曲线、枪管的仰角,以及更重要的是,子弹在这个距离上是否还能保持足够的动能来造成有效的杀伤力或者精确的命中。

所以,你说的那 1501 米,其实就是在那把枪“有效射程”之外了。但“有效射程”之外,并不意味着子弹就变得像羽毛一样轻飘飘。它仍然是以极高的速度在飞行,只不过相对于 1500 米来说,它的速度、动能和精度都有所下降。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在 1501 米用手去接住它呢?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物理原理,而且都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1. 速度和能量: 哪怕是过了 1500 米的射程,子弹的速度依然是惊人的。现代步枪的子弹,在离开枪口时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800 米甚至更高。虽然随着距离增加,速度会因为空气阻力而衰减,但在 1501 米,它的速度可能仍然在每秒几百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简单来说,就是比你眨眼的速度快上几千甚至几万倍!你的手再快,也不可能跟上这个速度。你甚至可能都看不清子弹的运动轨迹。

2. 动能和冲击力: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和物体的质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即使子弹在 1501 米时速度有所降低,但由于它的质量不小,再加上仍然相当高的速度,它携带的动能依然是巨大的。这股能量足以穿透木头、金属,更别说相对柔软的人体组织了。用手去“接”它,就像是用一块薄薄的纸去挡一辆飞驰而来的卡车一样,结果可想而知。你的手会被瞬间粉碎,骨骼断裂,肌肉撕裂,而且由于冲击力太大,子弹的动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到你的手上和手臂上,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3. 穿透力和贯穿伤: 子弹的设计就是为了穿透目标。它的形状、材料和制造工艺都旨在最大化其穿透能力。即使是子弹在远距离飞行后,其尖锐的弹头仍然能够有效地撕裂和穿透物质。你的手,尽管有骨骼支撑,但与子弹的材料相比,是脆弱得多的。子弹不仅会穿透你的皮肤和肌肉,还会轻易地穿透你的骨骼,并且在穿透过程中会进一步碎裂或者翻滚,造成更广泛的内部损伤。

4. 热量和压力: 子弹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它的运动也会在前方空气中产生巨大的压力波。虽然这些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也能让你体会到子弹在空气中的存在感。而你的手,在这么近的距离接触到这个高速飞行的物体,除了直接的物理伤害,还可能承受冲击波带来的压力。

5. 可见度和反应时间: 即使我们假设你拥有超乎常人的视觉,能勉强捕捉到子弹的轨迹,你反应的时间也非常有限。从你看到子弹开始,到你的大脑处理信号,再到你的肌肉发出指令,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子弹在那么短的距离内,可能就已经飞到你的面前了。就算你用手去试图拦截,你的动作也远远赶不上子弹的速度。

所以,总结来说,虽然 1501 米比 1500 米就那么一丁点儿的差距,但对于子弹的杀伤力和飞行特性来说,它已经跨过了那个“不再构成致命威胁”的界限。用手去接住一颗在 1501 米飞行的子弹,这已经不是“不太可能”了,而是 绝对不可能,并且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这更像是一种想象中的挑战,而非一个可以实现的物理行为。

希望这样解释够详细,也够接地气了!如果还有什么想聊的,尽管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QBU10狙击步枪,配备12.7毫米子弹时,有效射程正好是1500m。

12.7毫米子弹,弹重130g,弹头重46g。

子弹射击的初速为820m/s,远远超过音速。

会产生激波。

产生激波时,子弹受到的阻力和空气的压缩率、雷诺数、子弹的弹头形状都有关系。

不过,子弹的有效射程,恰恰和弹头的"超音速飞行距离"有关。

这是因为,大威力枪械子弹初速度远远高于音速,速度降低到亚音速时,激波变成压差阻力,产生的扰动会造成子弹头的不稳定。

尤其是破音障后,子弹随机散布的范围增大,大大影响命中率。

所以,大威力的枪械,达到最大有效射击距离时,速度都大于音速的340m/s。

这是一些子弹的最大超音速距离:

5.56x45mm,初速945m/s,超音速飞行距离630米;
7.62x39mm,初速710m/s,超音速飞行距离425米;
7.62x51mm,初速835m/s,超音速飞行距离756米;
7.62x54mmR,初速830m/s,超音速飞行距离753米;
338 Lapua Mag.,初速853m/s,超音速飞行距离1400米;
408 CT,初速900m/s,超音速飞行距离1954米;
12.7x99mm,初速810m/s,超音速飞行距离1851米.

可以看出,这些子弹的超音速飞行距离,都是稍大于最大有效射程的。

微型手枪,几克重的弹头,以200m/s的速度也能射杀人。

更不用说,接近50g,速度高达340m/s的大型弹头了。

单单算动能,后者就是前者的150倍左右。

我们不妨来看看,子弹对人体产生的冲击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子弹高速射击在人体身上,可以把人体近似看做液体。

那么子弹击中人体的时候,可以引入冲击系数进行计算:

冲击力为:

C为冲击系数,ρ为人体密度,S为子弹横截面积,v为子弹的速度。

[1]

从公式可以看出, 如果物体垂直于水面撞击, 趋近于90°时, 也趋近于无限小。

这是不同研究人员对楔形物体撞击水面,得到 数值与夹角的关系。

子弹射入人体时,夹角可大于80°,那么冲击系数可低至0.1。

假如子弹尖端的半径可低于1mm,那么整个口径与尖端的比值高达200:1。

可得子弹头部对人体的最大压强约为:

人皮肤强度典型值是[2]

人类骨头的强度,一般在40~76MPa之间,头颅强度便在这个范围内[3]

人体最强的股骨、胫骨之类,强度极限在120MPa左右 [4]

哪怕这个强度也比2GPa低了10多倍。

凭借近乎50g的重量,这颗子弹在音速下,足以轻松贯穿头颅。

想要不被一枪爆头,速度需要低至50m/s。

这个速度依然可以产生高达50MPa的压强,足以射穿肌肉,导致内脏破坏而死亡。

要让肌肉层都不会被击穿,差不多需要30m/s以下。

然而,飞出的子弹,速度真的能低到50m/s,甚至30m/s吗?

接下来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子弹达到最大射程时,对人体究竟还有多大的伤害。

  • 毕竟题主问的射程,可能是有效射程,也有可能是最大射程。

巴雷特M82A1使用M33型普通弹时,有效射程1500m,而最大射程却能达到6800m。

之所以,最大射程比有效射程远这么多,主要在于速度远低于音速的时候,空气阻力系数也会大大降低,可以让子弹飞行得足够的远。

要让子弹达到最大射程,射击的时候,和地面存在一定的夹角。

通常来说这个夹角在28-35°。

最远射程状态下,虽然子弹的速度大大降低,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速度。

这个速度的大小,我们可以简单而粗暴地估算一下。

如图,曲线的顶点,大约在以初速度直线飞行2/5的位置,这个高度为:

子弹从这个高度下坠,产生的速度为:

  • 由于速度已经很慢了,空气阻力就不考虑了。

子弹击中目标的时候,由于弹道倾斜,子弹与目标的夹角大约为45°,那么还存在一个几乎相等的水平速度。

两个速度叠加在一起为:

把这个速度带入前文中的冲击公式,可计算出,子弹对人体依旧会造成1Gpa的冲击压强。

人依然会直接被爆头。

不过,这里我们并没有考虑空气阻力。

  • 实际也需要考虑空气浮力和摩擦力,但相对来说比较小,这里忽略不计。

仅仅考虑空气阻力时,有:

  • C为空气的阻力系数;ρ为空气密度;S为子弹截面积;V为子弹速度。

从高空坠落,子弹达到终末速度时,子弹受到的助力等于重力。

有:

考虑阻力系数在0.1~0.5的范围内时,速度为:100~200m/s.

加上水平速度,就是150~300m/s。

考虑到前文计算出的上限值,其实子弹的终末速度,差不多在200m/s上下的范围。这个速度恰好是微型手枪的初速度,但由于子弹重了七八倍,射杀人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即便我们只取150m/s的下限。

这颗子弹对人体的冲击压强也高达450MPa。

这强度已经可以让部分钢材变形,自然能轻松击穿人的手掌,以及陷入头颅内。如果从太阳穴钻入,也是有可能爆头的。也就只有绕开内脏和大动脉,才有存活下来的可能性。

总之,一把巴雷特,无论怎么样射出子弹,有多远的距离,只要子弹能飞到,射中人体要害,就可能致死。

但如果这把枪的最大射程就只有1500m呢?

那就是小口径的枪械了。

同样把相关数据代入以上的公式,可得最终速度在100m/s左右。

但由于质量小了很多,动能变小了,冲击力变弱了。

计算得到的冲击压强,减少到50MPa上下。

这个压强,正好在人体骨骼的强度附近。

你用手接时,它足以击穿皮肤,掌骨有可能被击穿,也有可能不会。

看你的年龄,骨头成分比例,以及子弹射击角度和受风阻的情况。

综合来考虑的话,大概率这颗子弹会陷在你的手掌心里。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小口径枪械,垂直朝天射击,子弹横躺坠地。

这样子弹产生的冲击就足够的小了,不会冲破你的皮肤了。

但我还是不建议徒手接,毕竟你的手不是死猪皮,怕烫啊。


总的来说,无论威力再小的枪械,距离再远,都不适合徒手接子弹。

参考

  1. ^ 陈庆民, 吴宗成, 王丑丑. 二维对称物体的入水冲击研究[C]. 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14.
  2. ^ 卢天健, 徐峰. 皮肤的力学性能概述[J]. 力学进展, 2008, 38(4):393-393.
  3. ^ 徐晋彬, 张宏民. 人颅骨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J]. 医用生物力学, 1996, 011(001):5-9.
  4. ^ S.C.Cowin, 王德琪, 董务民. 骨的力学性能[J]. 力学进展, 1985(01):92-109.
user avatar

我来终结问题吧= =

2017年6月,加拿大第二联合特种部队的一名狙击手使用TAC-50狙击步枪在3450米距离上成功射杀了一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刷新了最远狙击世界纪录。

而众所周知(并不),TAC-50的有效射程只有2000米左右。


其实枪械的有效射程和方便面的保质期一样,过了保质期只是说方便面不再保险了,那你说过期一天的方便面吃完了就一定窜稀么?不大可能吧……

超过了有效射程,只是说射击精度、杀伤效果不再有保障,不代表打不死人的……


有人提到最大射程问题,当子弹达到最大射程时动能如何其实不大好算,也不大好测量。

不过我们有两个极限值,第一,当弹道平直,子弹会很快落地,在这种情况下子弹的动能损失很有限,杀伤力很大。

第二,竖直朝天开枪,这种情况下子弹落地的速度应该认为是其终端速度,这一速度在不同的资料中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在45m/s到100m/s之间。这个速度基本上就是至少砸破皮(《流言终结者》S04E07中用45m/s的步枪弹砸猪头的结果),运气不好就足以致命了,今年塔利班在喀布尔市区朝天鸣枪庆祝胜利,造成了17人死亡。

而大角度抛射的子弹落地杀伤效果应该在这两个极限之间,打死人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事实上一战期间重机枪就是这么用的,离着老远抛射,造成的杀伤效果还是很可观的。

user avatar

可以的。

只要你的手和子弹的速度大致保持一致就可以。

一战时期飞行员徒手抓子弹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我们设想这是一把特制的狙击枪,弹头是橡皮制的。

比如这款M33尖头弹,属于初速度超音速的子弹,其中100yd差不多就是91米这样。确实,能达到1500米有效射程的速度就得那么快,我以前打81式似乎400米开外就没戏了。

回到这张表,最后一百米子弹的速度衰减为300m/s左右,已知比较快的拳击手大概能挥出30m/s(末端距离)的拳速,这么看相对速度过大,还是会把手打穿的。

但是,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我们可以借助工具!

假设a在400km/h的动车上向反方向斜上方射出子弹,b有着绝佳的反应和视力,并且在另一辆400km/h向反方向开的动车上,那么完全可以抓住。

方法2:不借助工具


这也可以的。不过要提前计算好角度(抛物线)和风阻。

旋转翻滚的子弹,在下落时最终会和空气阻力持平,收尾速度在40m/s左右。

这样的话,只要够勇,动作够快,理想状态当然也能够抓住子弹。

咱就别讨论实际情况了,实际上的话,1500米的距离不开镜,人都看不见。我以前打81式,200米靶的话整个靶就只是一个小点了,单发能有一半脱把。开镜你们也别以为就能瞄准了,一个微弱的呼吸结果就差之千厘,更不要说1500米还要受风和空气阻力以及子弹下坠的影响。普通人第一次打步枪,5发子弹100米靶子,能五发都不脱靶都是凤毛麟角,枪的后坐力比想象的大很多,姿势不对一发肩膀就会受伤。

我没打过狙击枪,但看过那个瞄准镜,和游戏里完全不同,五百米开外,开镜也就一个点!而且贼鸡儿晃。真的想不通那种两千米狙击成功是怎么做到的?假新闻可能性不是没有。

user avatar

1500米射程已经是强力狙击枪了。

1501米,落地成盒。打中你的手脚,你自己的血液冲击都能弄死你。


杀伤力最低的手枪,射程50米。

杀伤力最小的手枪,威力最小的方式是垂直朝天射击,重力落下来,落地大约是45米/秒的速度。

人类最快的手速,大约是棒球手投球时候的手速,47米/秒

user avatar

一战和二战期间,有一种对付战壕的战术,叫抛射。

用重机枪使用一定仰角,让子弹画了一个弧线打死了敌方战壕里的士兵。

步枪打2500米外没压力。

在印度,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有一些地方的民俗,结婚的时候放枪当鞭炮,结果子弹掉下来砸死过人。

塔利班胜利后,也朝天鸣枪,子弹掉下来砸死砸伤过很多无辜路人。

你别说步枪和狙击枪了,就说咱们的54手枪吧。

手枪有效射程50米,但是在100米外还有杀伤力。

而仰角射击飞行距离则可以达到1600米。

有实测打过800米落点。

所以,如果你想学火云邪神接子弹,一把手枪,你都得站在1500米外。

但是子弹飞行会受风向和环境影响。

歪一点,你可能要跑一两千米。

而子弹飞1600米差不多4秒左右。

user avatar

《三国志· 蜀书·诸葛亮传》有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即是此问的道理。

须知,强弩之末,势虽不能穿鲁缟,或可穿薄纸。

这里所说的射程1500m,大概是有效射程。

也就是说,在这个射程之内,子弹能够有效命中目标并有效摧毁目标。

子弹达到有效射程之后,并不会立即停下来,它还会在空中继续飞,还存在危险性。

在1501m时,用手接子弹:

一是子弹还在飞,你肯定接不住;

二是此时子弹的速度虽然降低,但威力还在,你的手可能被打穿或打得稀巴烂。

按照物理基本知识,在没有射击目标、射出之后自由飞行的情况下,子弹应该会减速到可以用手接住的程度,但是,绝对不是1501m时。

user avatar

1500的有效射程,意思是说1500能击毙你。

再远一米,99.999%还是击毙你。

用手接的下场,就是再也没有手了。

user avatar

枪的射程,指的是枪的有效射程,就是能瞄准打中并且有足够杀伤力的射程,这个射程是取的平均值,而子弹的实际射程根据风速温度装药量等条件实际上每一发子弹都有区别。

所以你站在1501米运气好就是子弹擦身而过,真刚好用手去接一发到你位置的子弹,那手掌大概会被打爆。

user avatar

先别急着否定,徒手接子弹这事儿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不是在空气中,应该在水下。

一般情况下子弹在水下的射程只有1-2米,你在3m处接住子弹是完全没问题的。

实在怕死就在水下用手枪,水下射程1m都不到,站在3m的距离能看着子弹慢慢飘到你手里

user avatar

曾经很多栓动步枪除了标准的准星照门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齐射瞄具(Volley sight):

这个齐射瞄准具的表尺有多远呢?

上图这个是2800米,最大的甚至有3000米以上的。这种瞄准具的使用方法是一群人打开齐射瞄具,根据指挥官的命令调整好表尺,对准同一个方向连续射击,形成步枪枪弹的弹幕,杀伤或者压制远距离的集群目标。如果说这些普遍标注(常规射程表尺)一般最多到1200米的步枪超过1200米就杀不死人,那这个齐射瞄具就没啥意义了。

另外,古早味马克沁机枪的可调式照门也长到离谱,可以单台或者多台机枪进行远距离的抛射,打击矮墙或者小山丘后方的集群目标。

因为这些设计射程一公里左右的枪械,打出的枪弹在三四公里距离上仍然可以要人命。

user avatar

9mm手枪弹的有效射程是50米,实际子弹最远可以飞1500米。

所以你不能,还可能被子弹击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