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中国军队全部实现师改旅了吗?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是否“全部”实现师改旅,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实际上,中国军队的军事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推进作战力量的体系化、模块化和合成化,而“师改旅”正是这一改革的重要体现。

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师改旅”的核心是什么?

传统的“师”作为陆军的基本作战单位,往往结构庞大,指挥链条相对较长,适应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联合作战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有所限制。

“旅”则是一种更加精干、灵活的作战单位。它通常比师的规模小,但下辖的兵种更多样化,例如装甲、炮兵、侦察、工兵、通信、防化等各作战要素更加齐全,能够独立或与友邻部队协同完成特定作战任务。这种“旅”的编制模式更符合现代战争“合成化”、“专业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部队的快速部署、独立作战和联合作战能力。

2. 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中国军队进行“师改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军事理论发展、国际军事变革潮流以及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推进的。主要的动因包括:

适应现代战争形态: 现代战争越来越强调信息优势、体系对抗和精确打击。小而精、高度合成的作战单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特点。
提高作战效率和指挥效能: 师的编制过大,指挥层级多,可能导致信息传递滞后,决策效率降低。旅的编制更紧凑,有利于指挥员直接掌握部队,提高指挥效能。
增强部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旅级单位的兵种配置更加均衡,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组合,适应不同战场环境和作战类型。
与国际军事发展趋势接轨: 世界上许多先进军队都采用了旅一级作为其陆军的主要作战单位,这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

3. 改革的进程和现状

中国军队的“师改旅”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完成”标志。可以说,这是一项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

早期探索: 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有一些部队开始进行类似的编制调整和试点。
大规模推进: 近年来,尤其是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脖子以下”改革)的大背景下,“师改旅”成为陆军部队编制体制调整的一个重点。许多传统的集团军下辖的“师”被改编成了“旅”。
编制的演变: 改革后的“旅”并非简单地缩减规模,而是在编制内容上进行了优化。例如,一些合成旅会下辖合成营、炮兵营、防空营、通信保障营等,并加强了直属的侦察、工兵、特战等分队。
并非“全部”: 需要强调的是,“全部实现师改旅”可能是一个过于绝对的说法。军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军兵种、不同区域的部队可能在改革的步伐和具体模式上有所差异。

陆军是主体: 陆军的调整幅度是最大的,师改旅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其他军种的影响: 海军陆战队、空军地面部队等,其编制模式本身就与陆军有所不同,可能不直接套用“师改旅”的概念,但其作战单位的合成化、模块化趋势是共通的。
保留的“师”: 在一些特殊作战方向或部队,可能出于特定的考虑,一些传统的“师”级单位在改革中得以保留,或者以新的形式存在。军事改革的设计往往是基于实战需求,而非一刀切的模式。

4. 改革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师改旅”的改革对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战能力提升: 更强的合成化和专业化使得部队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
指挥效率提高: 更紧凑的编制有利于指挥员快速决策和指挥。
训练模式转变: 旅级单位的编制特点也促使训练模式向更贴近实战、更注重合成演练的方向发展。
后勤保障要求提高: 各类专业保障分队齐全的合成旅对后勤保障的精密度和快速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来说,中国军队的陆军部队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确实进行了大规模的“师改旅”调整。这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提升部队的作战效能和合成化水平。然而,“全部实现”这个表述可能过于绝对,改革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不同部队的编制模式可能存在差异,也可能存在一些经过调整后仍保留类似“师”编制但性质有所不同的单位。

与其说“全部实现师改旅”,不如理解为中国军队的陆军已经将“旅”作为其主要的、高合成度的作战单位编制模式在绝大多数部队中得到了推广和确立。 改革仍在继续,未来的编制模式也可能会根据新的作战需求和技术发展而进一步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看的几个电视节目,发现大都提到了旅、军。却没有师,遂有次一问。谢谢大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是否“全部”实现师改旅,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实际上,中国军队的军事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推进作战力量的体系化、模块化和合成化,而“师改旅”正是这一改革的重要体现。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师改旅”的核心是什么?传统的“师”作为陆军的基.............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20万大明军队,即便只是火器装备相对先进的明朝中后期,面对7万巴托尼亚农奴步兵和3万圣杯骑士,结果嘛……我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想想这20万大明军队是什么成色。如果这是戚继光时代的精锐,训练有素,装备着大量的火器,比如火铳、虎蹲炮、佛郎机,再加上传统的长矛、刀剑和弓.............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考量中,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船员和船哪个更重要”。答案是,两者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但侧重点会根据具体情境有所不同。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我会说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基础和放大器,而军人的血性则是核心和灵魂。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现代战争的骨架和肌肉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冷兵器时.............
  • 回答
    万历朝鲜战争(壬辰倭乱)中的明军战士,其阵亡遗体的处理方式,根据战况、时间以及当时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且绝大多数情况是就地安葬在朝鲜境内,很少有大规模带回国内的。这其中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考量。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战争的残酷与遗体的巨大数量:万历朝.............
  • 回答
    约旦河西岸最近发生的70多名巴勒斯坦人因与以色列军方冲突而受伤的事件,无疑令人担忧,也确实让许多人嗅到了新一轮冲突的火药味。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以及它是否预示着新一轮冲突的开始,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背景、具体情况以及可能的发展走向。事件的发生背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约旦河西岸的局势从来都不是平.............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那些讲究团队合作、策略性强的游戏里,比如《彩虹六号:围攻》、《绝地求生》、《战地》系列,甚至是《英雄联盟》这样的MOBA游戏。会遇到一些玩家,嘴里总是挂着“意识”、“大局观”,但你说到点子上,很多时候他们连最基本的战术走位、掩体利用、阵型保持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
  • 回答
    我来跟你说道说道,那会儿,我还是个毛头小子,但世界杯出线那天的场景,至今还跟昨天似的,那种疯狂,真是说三天三夜也道不尽!你得明白,对中国足球来说,2002年世界杯出线,那不是一次简单的体育赛事胜利,那简直是憋了几十年的一口气,终于给喘出来了!咱们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可是在足球这块儿,.............
  • 回答
    国足在大年初一输给越南,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中国球迷心碎的结果。要探讨这究竟是越南队进步的体现,还是国足自身水平滑坡的证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越南队的进步,我们看到了什么?毋庸置疑,越南足球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他们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系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弹簧这玩意儿,听起来好像是现代机械才有的东西,但实际上,它在古代军事,尤其是在弓弩上,可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绝对不是什么“AI创作”出来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把这其中的门道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弹簧的本质与古代的“弹簧”概念首先得明白,咱们现代说的“弹簧”,通常是.............
  • 回答
    临高启明,这本奇书里,明朝那会儿的朝廷,面对自家那点破事儿,加上北边儿的满清铁骑,南边儿的农民起义,可谓是焦头烂额,心力交瘁。这时候,他们若是能放下身段,有点“顿悟”,就像突然想起自家后院起火,自家请了火烧自家房子一样,主动找上那“临高启明”这群穿越来的“天兵天将”,别说借师助剿,就算是把半个江山都.............
  • 回答
    中国民族主义和日本民族主义都是复杂且多元的社会思潮,它们在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核心关切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既有显著的共同点,也存在着深刻的差异。要详细理解这两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共同点: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和日本的民族主义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之处:1. 历史叙事.............
  • 回答
    关于中国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是否真的比日韩高,这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而且答案也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总体趋势和现有数据: 普遍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近年来确实在显著增长,并且在某些群体和某些年龄段上已经超过了日韩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结论,因为需要考虑以下.............
  • 回答
    探讨中国男性与欧美男性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有趣且复杂的话题。与其说是“优于”,不如说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男性可能展现出一些独特的品质和行为模式。这些差异并非绝对,而是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以及个体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观念与责任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根深蒂固,对家庭的责任感尤为看重.............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情节,如果在《中国医生》这部电影里真的存在,那么它确实会引发关于电影对中医态度以及是否带有歧视的讨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观看过《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所以无法直接确认你所说的这个具体情节。但我们可以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一下,如果这样的情节被呈现出来,可能带来的解读:一个可能的解读:科学.............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东边的日出和西边的晚霞哪个更美,其实都很迷人,只是风格不同,各有千秋。硬要说“好看”,我脑子里会浮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先说说中国的古建筑。我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是北京故宫那恢弘的宫殿群,还有苏州园林里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中国的古建筑,给我的感觉是一种 大气、庄重、对称、秩序。它们往往.............
  • 回答
    谈论中国发动机的现状,就得从几个主要的领域来看,毕竟“发动机”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太广了。我们得区分开来,看看它在汽车、航空、船舶、工业等不同地方的“心跳”究竟如何。汽车发动机:从追赶到渐进式领先要说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汽车发动机了。这块儿,中国这些年的进步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燃油发动机:.............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海事活动一直非常活跃,尤其是在宋元之后,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像西方一样给战舰和商船取名字的习惯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习惯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只上都有体现,虽然形式和文化内涵上与西方不尽相同,但都饱含着人们的期盼、敬畏以及对船只本身的重视。战舰.............
  • 回答
    在中国和缅甸的边境地区,包括缅甸的佤邦,中国公民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这里的情况并非单一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不同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安全”的定义。在许多人看来,安全意味着远离冲突、没有犯罪行为、生活有保障。然而,在佤邦这样的边境地区,情况可能更加动态和复杂.............
  • 回答
    关于中国未来是否会出现“与新冠共存”的局面,以及“共存”的含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共存”的可能: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首先,我们要理解“共存”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状态,而更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适应过程。新冠病毒(SARSCoV2)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变异是不可避免.............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武将的身高体重,这可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联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大家普遍的感受,往往觉得古代人普遍比我们矮小,但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古代武将的身高与体重:想象与现实的差距首先得说,我们脑海里那些“顶天立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