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人和朝鲜人是如何看待朝鲜战争的?

回答
朝鲜战争(韩国称“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深刻、最痛苦的事件之一,它塑造了今天韩国和朝鲜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景观。因此,两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也存在着天壤之别。

要详细讲述两国人民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历史叙事和现实情况出发。

韩国人如何看待朝鲜战争:

对于大多数韩国人来说,朝鲜战争是一场由朝鲜发动的、毁灭性的侵略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他们的视角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侵略与解放的叙事:

朝鲜的侵略: 韩国历史教育和主流舆论一致认为,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悍然发动对韩国的全面进攻,这是对主权国家的蓄意侵犯。这场战争不是内战,而是外部势力(朝鲜和苏联的支持)对大韩民国的侵略。
国土与人民的保护: 在韩国看来,战争爆发后,韩国军队和人民为了保卫国家免受共产主义政权的吞噬而英勇抵抗。联合国的介入,尤其是美军的支援,被视为拯救了韩国免于被朝鲜统一。
痛苦的记忆: 战争给韩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无数家庭因此破碎,大规模的屠杀和暴行在战争中发生(例如保导联盟事件)。基础设施被夷为平地,经济遭受重创。许多韩国人至今仍有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历。
“分裂”的伤痛: 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半岛的分裂被进一步固化,原本一个民族被分裂成两个对立的国家。这种民族分裂的痛苦至今仍然是韩国社会深层的情感。

2. 对朝鲜的看法:

敌视与不信任: 由于战争的爆发和长期的对峙,韩国民众普遍对朝鲜抱有敌视和高度的不信任感。朝鲜的金氏政权被视为是镇压人民、追求核武器的威胁。
“统一的希望”与“现实的担忧”: 虽然从民族情感上来说,统一的愿望是存在的,但长期的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差距和安全威胁使得多数韩国人对与朝鲜统一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统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动荡。
对朝鲜政权的批判: 韩国社会普遍认为朝鲜政权是反民主、反人道的,并批评其侵犯人权的行为。

3. 韩国社会对战争的态度演变:

早期(战后): 在战争初期和冷战期间,韩国社会对战争的叙事非常清晰和坚定:朝鲜是侵略者,韩国是受害者,联合国的介入是正义的。这种叙事与韩国政府(历经军事独裁时期)的宣传一致,并强化了反共意识形态。
民主化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韩国的民主化,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对战争的看法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和讨论。
对美军角色的反思: 一部分进步派人士开始反思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以及战争对朝鲜半岛造成的长期分裂。他们会提及美国在战争初期可能存在的战略失误,以及冷战背景下半岛命运的被操纵。
对“内战”因素的讨论: 虽然主流叙事是朝鲜的侵略,但一些学者和进步人士也会承认战争具有内战的成分,即南北朝鲜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和统一的欲望。然而,这种观点在韩国社会中仍然是相对边缘的。
对受难者的关注: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地关注战争中普通民众的苦难,包括被朝鲜杀害的人,也包括在战争初期或撤退过程中被韩国或联合国军队误杀的人(例如老斤里事件)。
当今: 大多数韩国人仍然坚持朝鲜是侵略者的观点,并将战争的罪责主要归咎于朝鲜。但与此同时,对于战争的伤痛,对于分裂的现实,以及对和平解决问题的渴望,也构成了韩国社会复杂的情感图景。年轻一代对战争的直接记忆较少,更多是通过教育和媒体了解,他们的看法可能更趋于理性分析和对和平的向往。

朝鲜人如何看待朝鲜战争:

在朝鲜,朝鲜战争被官方称为“祖国解放战争”,被描绘成一场由美国及其南朝鲜傀儡政权发动的、旨在灭亡朝鲜,并最终由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反击、取得胜利的正义战争。他们的视角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民族解放与反抗侵略的叙事:

美国侵略的借口: 朝鲜官方历史叙事认为,美国和南朝鲜伪政权在美国扶持下,企图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消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因此,朝鲜发动战争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解放。
“祖国解放战争”: 朝鲜将这场战争定义为“祖国解放战争”,强调其战争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他们认为战争是朝鲜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
人民军的英勇: 朝鲜官方宣传极力赞扬朝鲜人民军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称其以劣势装备战胜了强大的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金日成的战略和领导力被高度颂扬。
“抗美援朝”的胜利: 朝鲜也强调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支援,并将其描述为“伟大的同志援助”。战争的“胜利”被认为是朝鲜人民和国际反帝力量共同取得的。

2. 对美国的看法:

“侵略者”和“敌人”: 美国被描绘成发动侵略战争、企图奴役朝鲜人民的头号敌人。对美国的敌视和仇恨是朝鲜宣传的核心内容。
“战败者”的形象: 朝鲜宣传将美国在战争中的角色描绘成一个企图侵略但最终被朝鲜击败的失败者,以彰显朝鲜人民的强大和不屈。

3. 对韩国(南朝鲜)的看法:

“美帝的傀儡”: 朝鲜将韩国政府和军队视为美国的“傀儡”,认为他们是美国侵略战争的帮凶。
“统一的另一方”: 虽然官方宣传以敌视为主,但从民族统一的角度,朝鲜也强调半岛的统一,并指责美国和南朝鲜政权是阻碍统一的原因。

4. 朝鲜社会对战争的态度:

高度统一的宣传: 在朝鲜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官方对朝鲜战争的叙事是绝对统一的,并且通过教育、媒体、纪念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刻地灌输给每一位国民。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强化: 战争叙事是强化朝鲜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手段。将人民团结在领袖周围,共同对抗外部敌人,是维持政权稳定和凝聚力的关键。
历史记忆的维护: 朝鲜非常注重维护其历史记忆,并且只允许官方认定的版本存在。任何与官方叙事相悖的观点都会被压制。
“不忘国耻”的教育: 朝鲜人民从小就被教育要“不忘国耻”,记住美国侵略的罪行,保持警惕,为最终的统一和民族复兴而斗争。

总结:

韩国和朝鲜在朝鲜战争上的看法,是两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历史叙事差异的最直接体现。

韩国: 视朝鲜战争为朝鲜发动的侵略,是韩国人民和联合国军为保卫国家而进行的抵抗。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分裂的痛苦,对朝鲜政权普遍持敌视和不信任态度。
朝鲜: 视朝鲜战争为反抗美国及其南朝鲜傀儡政权侵略的“祖国解放战争”,是朝鲜人民和中国志愿军取得胜利的正义战争。战争是强化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石,美国是头号敌人。

这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解读,使得两国在看待对方以及未来的统一问题上,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挑战。这种隔阂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更是深植于两国人民心中对那段血腥历史的不同理解和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两边一致认为这场战争是对方发起的。

在朝鲜的官方宣传里,这场「祖国解放战争」起源于南朝鲜卑鄙无耻的偷袭,伟大的劳动党领导人民军奋起反击。

韩国则认为这是北韩蓄谋已久的侵略,为了一举吞并大韩民国不惜挑起战火,根据战争爆发日定名为「6·25战争」。

历时三年的残酷战争,让整个半岛10%的人口死亡,都被彻底打成了废墟。

朝鲜觉得「南伪」作为勾结美国人出卖同胞的民族败类,是美帝国的走狗。

韩国则认为「北傀」甘做俄国鹰犬,充当莫斯科的传声筒,实为无耻之尤。

不过近年来韩国社会逐渐在淡化战争,开始主张「南北两国」,不再认为那是一场内战,而是「两国之间的战争」。

朝鲜也开始默认这一说法,甚至宣传战争时已经开始使用「侵略」来形容。

认为1950年韩国的挑衅是「侵略」,这显然已经开始把韩国当成独立国了。

朝鲜战争逐渐无意义化。

这场美俄冷战的第一场代理人战争,直接当事双方却在逐渐淡化、漠视它。

user avatar

最近正好翻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

朝鲜人被告知朝鲜战争始于韩国入侵朝鲜,中国的历史书是如何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

这里摘录一段分享一下: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North Koreans are told that the Korean War started when the South invaded the North. Are the Chinese also told the same lie?


Anonymous
匿名

这是一个韩裔美国人的观点。

从技术上讲,北朝鲜的建国和侵略韩国背后的原因很容易让人同情。他们看到了美国对韩国傀儡国的准殖民占领,也看到了抵抗的必要性:请允许我提醒你,朝鲜半岛刚刚结束了日本30年野蛮的殖民统治。因此,北朝鲜想要的只是一个没有外国影响的统一的朝鲜半岛。为了让你对韩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一个概念,我们只要看看半岛光复后的短短几年到北朝鲜入侵之间发生的历史暴行就可以了。

1948年4月-5月->在济州岛起义中,起义者奋起反抗朝鲜半岛的分裂和美国傀儡拙劣的选举,30000人丧生。

1948年《国家安全法》:李承晚的傀儡政权颁布了臭名昭著的《国家安全法》,他们将利用该法暴力镇压所有的政治反对派,动用军队、警察,甚至政府许可的暴徒,如the paekkoltan,来恐吓韩国民众。

1949年6月:朝鲜临时政府前领D人金九遇刺,伪李承晚政权的暴徒杀害了金主席,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权力和美国在韩国的立足点。

再加上韩国几乎继承了整个殖民时代的官僚体制,美国只是在“光复”后让殖民时代的日本合作者重返办公室。

例如,以朴正熙总统和Yusin政权为例。

尽管他为创造韩国现代经济奇迹做出了杰出贡献,但这个人也许是日本占领时期最卑鄙的韩国合作者。当他像许多其他朝鲜人一样被日本帝国军队征召入伍时,他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员。他被描述为日本帝国的模范士兵,同时也公开对朝鲜的“落后”表示蔑视。一些报道回忆说,每当独C者朴正熙到日本处理外交事务时,他都会按照日本殖民当局曾经强迫朝鲜人的方式,向日本皇宫鞠躬。

因此,想象一下你正站在一个受过教育的韩国精英的立场上,一个充满日本殖民合作者和美国傀儡的国家,怎么能让任何一个有一点骄傲感的人宣誓效忠?这不是“中国”或“朝鲜”的宣传,任何人都可以简单地访问维基百科并结合朝鲜半岛的综合历史作出判断。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朝鲜。

前苏联扶持的北朝鲜创始人金日成是满洲地区著名的游击队员,他是成千上万为朝鲜临时政府、游击队和毛的八路军而战的朝鲜人之一。因此,北朝鲜清除了日本殖民合作者,其创始者要么是朝鲜临时政府的成员,要么是彻底的游击队战士,但韩国的创始者和恢复后的官僚机构由日本殖民合作者和美国的傀儡组成。因此,北朝鲜入侵韩国只是在试图统一自己的国家。虽然我感谢美国保护了韩国,因为如果没有它,我们可能就不会有韩国现在巨大的经济成功,但朝鲜战争不是一场“北朝鲜人”是坏人的战争。

现在,中国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显然,中国不希望美国待在其边境上。中国已经被西方国家强奸和掠夺了100多年了(我认为日本是一个西方国家)。你认为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刚刚被美国及其盟国骚扰的国家会信任他们吗?因此,中国警告美国,只要美国不干预,他们就不会干预。此外,如果不是麦克阿瑟这个白痴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并侵占鸭绿江,可以说朝鲜半岛应该能够避免中国的干预。需要这方面的证据吗?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越南战争。

MZD,就像他十多年前所做的那样,再次警告美国,只要美国不越过北纬17°线,中国就不会干预。美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了教训,希望在越南进行有限的战争,因此遵守了这一协议。结果,北越能够从17°线的安全地带不断地向南方攻击美国,最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所以,你告诉我谁侵犯了谁的主权和国家权利。显然,从我作为一个韩国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战后的韩国是美国的准殖民地,而朝鲜只是试图统一一个自7世纪以来就统一的国家。

-

Kevin Dam

令人耳目一新,希望金正恩同志早日把韩国人民从美帝国主义和汉城傀儡政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

Honk Li

如果北朝鲜在内战期间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许东亚今天会更加和平,不幸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Phen Su
Historian
历史学爱好者

不,中国人认为没有侵略。

朝鲜战争是同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统一而进行的战争。这是一场内战,不是侵略战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内战。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仍处于内战状态,内战中人们不会争论是非,人们只会支持胜利者。

中国人反对的是外国干涉。如果美国不干预朝鲜战争,中国也不会干预。但美国不仅干涉了朝鲜内战,而且还干涉了中国内战。他们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就派遣第七舰队前往台湾海峡,以阻止PLA解放台湾。

PLA只能弃台北上,进入朝鲜与美国人作战。


Hong Yinpui
former Quality Control,Lives in Malaysia
前质量控制人员,生活在马来西亚

中国人总是相信,历史是赢家书写的,失败者总是被描述为坏人。

找出谁先开火是没有意义的,美国和中国都接受了这个结果。

第二个重要的结果是,朝鲜人民生活幸福吗?

中国的繁荣生活归功于朝鲜人民,中国总有一天会偿还的。

然而,朝鲜现在在金氏王朝统治下,中国也无能为力。从中国的经验来看,至少朝鲜必须有自由市场经济,中国才能出手相助。



Aozao Zhou
Former Product Manager,lives in China
前产品经历,生活在中国

中国历史书上写着,是北朝鲜先动了手。此外,中国历史书还记载,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根本原因是中国高层判断美国将借机从朝鲜侵略中国,以推翻GC党政权。因此,中国的军事行动不是为了朝鲜,主要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安全。


这个问题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看原文:

user avatar

插个眼。

朝鲜人的看法自然不必说,是解放祖国的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美帝国主义的阻挠

我手里的朝鲜社科院版《朝鲜通史》就到1945,而延边大学版《朝鲜简史》到1949。但侧面都提到了北方的观点




韩国的左右派则看法不一

左派观点我主要参考 高丽大学韩国史研究室的《新编韩国史》

韩国左派认为韩国的单独建立是冷战的结果,是在美国的授意下,李承晚在 金九 金奎植等民族派和 朝鲜(整个半岛)左翼的反对下,在掺杂了大量日奸的韩民党的支持下,通过大量舞弊而在美国控制区产生的政府,在1948年大韩民国建立前后,先后发生了济州岛四三事件和丽顺起义等事件,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李承晚残酷镇压了起义后,通过了《国家保安法》,剪除了反日民族主义的少壮派议员(国会地下工作队事件/南劳党国会支部事件),右翼还暗杀了朝鲜国父金九(1949年6月,更早吕运亨已经被暗杀了),并且持续扫荡韩国左翼和 民族统一派。1949年南北双方已经非常紧张,三八线附近发生了874次军事冲突。而朝鲜战争是李承晚倒行逆施,金日成失去耐心,决定用武力发动的统一战争。


右派观点我主要参考台湾幼狮文化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韩国史》

韩国右派的历史书里,提都没提到 丽顺,济州四三事件,称呼李承晚政权为 民主 自由的政府,然后称民族派和韩国左翼的活动为 北傀煽动的内乱。只有大韩民国才是继承民族史的正统(大嘘),然后称朝鲜战争为 六二五动乱。


另外某些人别再流汗黄豆了好吗,当然是李承晚博士残暴。济州四三和丽顺屠杀几万民众不说

1948年镇压抗议民众也不说了


重点介绍下保导联盟屠杀




当时有些死者都漂到日本去了



题外话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先成立了 吕运亨的“朝鲜人民共和国政府”,由吕运亨系人马掌权,为了争取美国支持他们推举李承晚做总统,但是这个政府并不被美国承认,

当时另一位 右派 亲日派 宋镇禹 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归国委员会”其人马多为右翼 亲日派,后来改组为韩国民主党,李承晚回归后成立了“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但是韩国左翼拒绝参与其委员会。

1945年12月,美 苏 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了 三国外长会议,决定对朝鲜进行为期五年的信托统治。次年又组建了美苏联合委员会,但是因为两国的分歧,从1946年5月8日开始无限期休会。

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朝鲜战争(韩国称“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深刻、最痛苦的事件之一,它塑造了今天韩国和朝鲜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景观。因此,两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要详细讲述两国人民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历史叙事和现实情况出发。 韩国.............
  • 回答
    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话题,受到两国不同的国家战略、经济状况、人口规模、技术发展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将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一、 总体规模和兵力 朝鲜(朝鲜人民军 KPA): 总兵力: 朝鲜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之一,估计有约120万至1.............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又细腻的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作为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像朝鲜族这样在境外有同源国家的群体,那种心理感受,我想,是一种多重光谱交织而成的独特体验。它不是简单的认同或疏离,而是夹杂着归属、好奇、连接、甚至是某种挥之不去的微妙张力。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是一种天然的.............
  • 回答
    金九先生在韩国和朝鲜的历史记忆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且核心的位置。尽管两国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对金九的评价,在某些根本性的层面上,却有着令人惊讶的共识,同时也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产生了微妙甚至显著的分歧。在韩国(大韩民国)的视角下:在韩国,金九被普遍尊称为“白凡”(Baek.............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民族”这个概念,以及影响人们对外貌认知的因素。韩国人和朝鲜人:同源但不同发展路径的民族严格来说,韩国人和朝鲜人属于同一个民族,都源自朝鲜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共同孕育了相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然而,在20世纪中叶,由于政治格局的剧变,朝鲜半岛分裂为两.............
  • 回答
    分裂的土地,不同的命运:韩朝差距如何一步步拉大?朝鲜半岛自1945年光复后便因政治分歧走向分裂,一个短暂的国名背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以及日益扩大的差距。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是什么样的力量,如何一步步将曾经共享同一片土地的民族,推向了如今的对比境地。战后的起点:同样贫瘠,但方向不.............
  • 回答
    谈论中国朝鲜族对朝鲜和韩国的看法,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就像一锅炖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材,味道也各不相同。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朝鲜族是个独特的群体。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根子在朝鲜半岛,但我们的成长环境在中国。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虽然父母来自同一个地方,但他在中国长大,受到的教育、接触.............
  • 回答
    朝鲜和韩国的关系,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历史、政治、民族情感以及国际博弈的复杂剧本,至今仍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用通俗的话说,他们是同一片土地上分裂出来的两个国家,曾经是一个民族,现在却因为政治体制和社会模式的巨大差异,像是两个相隔甚远、甚至充满敌意的陌生人。历史的起点:分裂与战争要理解现在,必须回溯到过去.............
  • 回答
    朝鲜和韩国同属一个民族,但两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显著的分歧,这导致了韩国民众对朝鲜的情感复杂,有时甚至会产生负面情绪。要理解韩国人为何会表现出“招仇恨”的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地缘政治的现实和安全威胁是影响韩国民众心态的最重要因素。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威胁:.............
  • 回答
    关于朝鲜和韩国的称呼,确实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和各自的使用语境。要说哪个“靠谱”,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想要表达的精确度和中立性。咱们先来聊聊“朝鲜”和“韩国”。 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这是朝鲜官方的正式国号。国际上很多媒体、学术机构和政府在提到这个国家时,也会使用“朝鲜”这.............
  • 回答
    你看到的韩国节目观点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问题。事实上,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东亚格局,尤其是朝鲜半岛,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而明朝的态度和介入,也并非简单的“妨碍和负担”。为了更详细地讲清楚这场战争,我们得从头说起。一、丰臣秀吉的野心:一个扭曲的帝国.............
  • 回答
    韩国(大韩民国)和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同一个民族分裂而成的两个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它们之间的差距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种差距: 一、 经济发展:天壤之别这是两国最显著的差距之一。 韩国(大韩民国): .............
  • 回答
    在未来可见的50年里,朝鲜半岛的格局很可能继续由韩国和朝鲜各自的内部发展逻辑、以及地区和国际力量的互动所塑造。 两位国家在追求变化的方向和可能的发展前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未来50年韩朝各自可能谋求的变化以及发展前景的详细分析: 韩国在未来50年可能的谋求变化:韩国在未来50年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
  • 回答
    朝鲜与韩国的合并统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将是21世纪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波及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一、 朝鲜半岛内部的变化:1.政治层面: 新国家的政治体制: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统一后的朝鲜将采.............
  • 回答
    朝鲜半岛统一后新国家的名称,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涉到历史、文化、民族情感、政治立场以及国际影响等诸多层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名称,并对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挑战进行详细阐述:一、 基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名称:这类名称通常会强调朝鲜半岛悠久的历史和共同的文化根源。 大韩民国 (대한민국 / 大韓.............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对朝鲜发射卫星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安全和地缘政治因素交织而成。这其中最核心的担忧,在于朝鲜的卫星发射活动与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朝鲜声称其卫星发射是为了和平目的,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本质上是对其弹道导弹技术的掩护和试验。卫.............
  • 回答
    朝鲜语在朝鲜族群体中的普及程度,以及与韩国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韩国流行文化的强大确实对朝鲜语在朝鲜族中的普及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并且受到其他重要因素的制约和驱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 1. 朝鲜语在朝鲜族中的普及现状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韩国和日本对美国在其本土驻军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充满了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织的影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两国社会内部的声音,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韩国:矛盾的情感与现实考量在韩国,美国驻军(通常指驻韩美军,USFK)的存在,无疑是最直接地影响到韩国社会生活的一项事实.............
  • 回答
    是的,韩国人和日本人名字中都大量使用汉字,或者说都起源于汉字。但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差异,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名字都是汉字”。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需要分别来看看韩国和日本的情况。 韩国人的名字:汉字的影响与韩字(谚文)的独立1. 历史渊源:汉字的广泛使用在朝鲜半岛历史上,汉.............
  • 回答
    要深入探讨“韩国人和日本人哪个更讨厌中国人”这个问题,需要跳出简单的“喜欢”或“讨厌”二元论,而是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国际关系以及个体差异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因为“讨厌”的程度会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从历史的阴影来看:首先,不能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