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年薪八万美金在美国什么水平?

回答
年薪八万美金在美国,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具体是个什么水平,得看你在哪里“混”以及你的生活方式了。我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像老朋友唠嗑一样明白。

首先,得明白八万美金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现在的汇率(大概 1:7.2 左右),那就是差不多一年将近 58 万人民币。光听数字,是不是感觉还挺牛的?在国内很多城市,这已经是很体面的收入了。

关键在于——地点!地点!地点!

美国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和薪资水平差异巨大,就像中国,你在北京上海挣八千和你在小县城挣八千,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一线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 在这些地方,八万美金只能算是个中等偏下的水平。你可以过得不至于饿死,但生活质量可能不会特别宽裕,甚至会有点捉襟见肘。
住房: 房租绝对是最大的开销。一个单间公寓(studio)或者一居室,在大城市里每月一两千美金是常事,热门地段可能还要翻倍。合租虽然能省不少钱,但隐私和空间也会受影响。
交通: 如果住在市中心,公共交通尚可,但很多时候为了通勤方便,还是得开车,油费、保险、停车费都是不小的开销。
税收: 别忘了还有联邦税、州税、地方税,这会从你的工资里扣掉一大块。八万美金的税后收入,可能就剩下五万多到六万多了,这在美国不同州,扣税比例也不同。
生活开销: 食品、日用品、外出就餐、娱乐等等,在大城市价格都不便宜。算下来,八万美金在这里勉强够用,想存钱或者有什么大的消费计划,就得精打细算了。很多人在这里住十年,可能也攒不下多少钱。

二线或三线城市,以及一些中西部、南部地区: 在这些地方,八万美金就显得比较扎实了,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收入。
住房: 房租会显著降低,可能每月七八百到一千多美金就能租到不错的房子,甚至能住得更宽敞。
生活开销: 食物、交通、日常开销普遍比大城市低。
生活质量: 在这些地方,八万美金可以让你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能存下一些钱,偶尔也能犒劳一下自己,比如出去旅行、买点喜欢的东西。买房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还有一些角度可以看:

1. 与平均收入对比: 美国的全职工作者年收入中位数大概在 34 万美金左右(这个数据每年有浮动,且会受统计口径影响)。相比之下,八万美金已经远高于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你比大部分美国人收入要高。
2. 职业和行业: 同样是八万美金,在IT行业、金融行业、医疗行业可能只是入门级工资,而在餐饮业、零售业或者某些服务行业,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所以,你的职业也决定了八万美金在你所在的圈子是个什么位置。
3. 家庭情况: 如果你单身,八万美金一个人花,在非一线城市可能过得相当滋润;但如果你是两个人一起,或者有小孩,生活压力就会增加不少,尤其是在大城市。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教育、医疗、日常开销都会迅速堆高。
4. 个人消费习惯: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城市,月光族和储蓄达人过八万美金的生活,感受也天差地别。有些人可能追求高品质生活,喜欢奢侈品和频繁旅行,八万美金可能也就够用;而有些人更看重稳定和储蓄,那么八万美金就能让他们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总结一下:

年薪八万美金在美国,算不上是那种可以“为所欲为”的巨富,但绝对是一个体面且相对舒适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在那些生活成本不高的地方。如果你身处纽约或旧金山,这可能只是让你不至于太狼狈的起步工资;但如果你在俄亥俄州或者德克萨斯州的一些城市,八万美金可能就能让你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有能力储蓄,甚至考虑买房。

所以,具体是个啥水平,还得看你所在的“赛道”和你的“游戏规则”。别光看数字,要结合实际情况去体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闲聊两句

年薪八万在美国除了曼哈顿和硅谷,相当可以了。

读书的时候对钱没有概念,毕业后到曼哈顿做“纽漂”,第一份工作年薪$40k,双周check到手$1100。。和人合租在曼哈顿对面的Newport,每个月一张支票交房租,另一张吃饭:中国城买菜,还有一盒6个的包子,$4,真良心。那时候真是live paycheck to paycheck。

第二年换了工作,一年差不多$70k,并且搬到了布鲁克林,房租节省了一些,生活一下宽裕起来。还清了信用卡债务(一年$40k在纽约真的是负债生活,又坚决不肯向家里要钱)。我记得知乎上有个问题,年薪75k在纽约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 其实过得还可以,双周paycheck $2300左右,一半交房租,剩下一半+另一张paycheck过得挺充裕,还有盈余。

第三年被老东家叫回去了,钱涨了不少,收入到达6位数,过得相当开心,因为钱多了起来,觉得买房有望,除去生活开支,两三年时间存了不少钱。

后来觉得工作太累了,换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年薪也降到$80k,也就是题主问的收入。身边类似岗位的(传统行业初-中级管理岗)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bonus各有不同。生活和经济上没有体会到明显差别。然后遇到了我老公,穷学生一个,经济上没有加成。相当于过了两年家庭收入$80-$100k的生活 — 两人蜗居在我布鲁克林的小1b1b(住宿条件真挺糟糕的),但吃喝玩乐一样没少,每周都有外食,1-2个月米其林一次,出游酒店都是四星以上。

2020年,我们搬到了南部的suburb。我老公第一年工作,年薪$55k+bonus,一年有$67k,2021年是第二年,有涨,七七八八有$80k。我穷教书的,一年$50k+接点外面的活儿。

赶上房价起飞,我们村房价中位数一下从$600k涨到了$800k。即使我俩带了自以为不错的存款来,想着一步到位来个4b3b,也没干过加州的cash offer,只能先买个小的凑活,好在月供之类的加起来没超过$2k。家里两台车是全款买的。目前实现了Wholefoods自由,Lululemon自由,餐馆基本自由(人均$100以上的还是1-2个月一次),爱好自由(当然养狗,养花,户外花不了太多的钱),一年两次出游自由(还是四星以上水准),另有存款结余。

当然,美国太大太多元了,什么收入过什么样日子的都有,不管是华人,白人还是黑人。

我给babysit的一家子,四个孩子,吃的都是美国那种冷冻速食和罐头,其中3个孩子午饭还都是公立学校解决;衣服全goodwill,家具几乎都是老公DIY的(很佩服)有一次听见妈妈跟儿子说,上学水杯不要丢了,老贵了($5/个)— 按楼里有些人的回答,这算过什么日子,太紧巴巴了!可人家房子全款,两台皮卡一台minivan全款(车况都比较新,至少2018款),两夫妻收入应该有$150k以上(senior manager in cyber security和construction)

然而我给家教的一家,老公收入挺高的(湾区startup的CFO),但花钱像流水一样:虽然只有一个孩子,但一路上的special-ed私立(比普通私立还要贵不少),还请了daily tutor(我,如果我全职工作按这个小时收费算,年薪也$100k了)。房子百万全款(人家从湾区搬来这个应该是小钱了),家里还请了helper,gardener,handyman和cleaning crew。妈妈全职主妇,就这样,衣服都不自己洗,都是pick up的wash and fold service,好几次看她买菜都是wholefoods送上门(离她家也就15分钟车程),她每天基本就是去therapy,art class,跟女友喝酒。家里一台model X,一台AMG,一台皮卡。我常常在想,就这生活水准,她老公得收入多高啊!

所以吧,总结一下:

  1. 年轻时候多搞钱:美国那么大,纽约硅谷赚够了,去哪个suburb不爽
  2. 各人都有各人的活法,大多数华人的真实情况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少贩卖焦虑

user avatar

在美生活三年了,现在夫妻俩都在普通公司上班,我全职,大学本科由于刚过来在美东纽约附近Suburb,保险后勤语言类第二年年薪45K,第一年才38K,太太今年开始兼职每周25-35小时,年薪32k, 家庭收入税前75K,由于两个小孩,所以收入基本会全额退税,没有买房,3室一厅公寓月租1.3K,基本是pay check to pay check 的生活,两个孩子都在州里比较好的公立学校除了一些Donation不需要什么开支,主要花销是饮食和孩子们的兴趣班,芭蕾40元一节课,声乐钢琴60元一节课,跆拳道两个孩子255元一个月,两辆车,Mini Van 32K新买的,还有一辆 二手Honda CRV 太太用来上班。偶尔去餐厅小聚100-200美金左右,一年去一次鳕鱼湾或者华盛顿之类的地方渡暑假连吃带住5K左右,感觉周边的美国人大多都是这种生活,这边小镇上家庭中位线收入是 65K,大部分工作起薪都是40k-55k . 所以80K的收入在这边不是工作了10年就是中层经理的薪资,属于美国平均中上层的收入了。我所在的州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三,应该是可以很好的反应真正情况的。至于知乎上大部分的答案都是以湾区高科技职业、纽约金融圈、DC高管这些为基准的,属于美国中产高层了,美国中产高阶层的家庭收入门槛确实是210K,但这是美国的top20%. 不要用那么高的压力来给自己制造焦虑,什么样的能力过什么样的生活

家里附近的照片,感觉也很美

user avatar

如果你的“年收入"大于8万美元,根据2021的数据,是高于77%的美国工作人员(约为1.74亿人,占美国人口的52%)的水平,即如果按”全部美国人“来算,大概可以算是top 10%。

注意此处”年收入“指的是税前的总收入,是包含你的一切收入(工资收入,经商收入,投资收入,其他收入)的。比如你天天零元购,偷了价值8万美元的东西,那你也算”总收入8万美元“。

user avatar

硅谷的本科起薪

user avatar

如果在小地方,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8万美元你打着滚花都花不完。

我在2019年底到2020年底基本是8万多的年薪,位置在东北部不靠海的小镇,群山环绕,要开一个小时的车才能上高速,开一个小时的车才能到有华人超市的地方,整个小镇有一个中餐馆,味道也就那样。

当时税后基本一个月有5000,房租700(一个人生活,租个一室一厅),每两周去趟华人超市,买大概120美元左右的菜,每周去一次家附近的超市,买大概40-50美元的菜。我每天都自己做饭,所以吃饭开支一个月基本就在600美元以内。

每个月车的保险50,加油200,大概五六个礼拜去一趟纽约打打牙祭买点东西之类的,平摊到每个月差不多100。

每个月的电费100,暖气费冬天多夏天少平均下来一个月100。

每个月可能买点亚马逊什么的,平均一个月100吧。

那一年全年因为新冠没有旅游,所以也没什么旅行开支。不过一个人旅行的话一次大概也就3000块左右撑死了。

所以当时一个月开支基本2000左右打死了,每个月能存3000,有时候公司发点奖金,年底退个税,一年能攒4万块。

后来来了湾区,工资高了不少,反而存不下这么多钱了。因为小地方没有能让你消费的地方,所以基本上是被动存钱,湾区想消费的话那门路可就多了。

当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存起钱来飞快。如果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那就真不好说了。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收入:

我目前大二,今年暑假要开始第一份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的base salary(基础工资?)是每月5200刀,换算成年薪,大概6万多美金一年。我对美国的收入和福利制度还不是很了解。

每两周的take-home是1926刀,税收26%;换算成年薪大概4万6美金一年;加上退税,换算成年薪大概五万美金一年。

我目前在学校里当TA,每月差不多1200美金,换算成年薪大概14000美金一年。

每两周的take home pay大概562刀,税收6%;合年薪13488美金一年。加上退税,可能就跟没收税一样了。

生活支出(不算学费!):

房租每月1395刀,今年暑假之后会涨价5%到1465刀。我租的2b1b,大概1200sqft,一间房间我睡,一间房间我家猫睡(本来这个房间是用来放他的猫砂盆的,真的味太冲了,但他自从来美国之后,就不喜欢和我一起睡觉了怎么办!!!哪位大神有办法嘛?)

租2b1b也是因为1b1b要1305刀,就差90刀,还不如让我家六月开心一点。

同楼有同学是三个人一起住2b1b,因为客厅比小房间还大,所以可以住三个人。我见过的基本上只有男生才会这么住,因为女生大多洗澡慢,三个人住2b1b可能会抢厕所哈哈

地下车库每月125刀,和房租一起交,不涨价。

公寓管水和暖气,暖气是自己调温度,我怕冷,选的32度。

我自己负责电和网,电费每月70-100刀不等,网费每月固定66刀


医保 2486刀一年,平均到每月约200刀。

基本除了挂号费都会报销

车险一个月80,可能25岁以后会便宜一点?不过其实感觉不一定非要有车,上学的话学校有校车,Costco target 亚超都可以送货,学校附近的餐馆都是步行距离,外卖也很方便(Pitts这边可以用饭团外卖,和美团很像,花一两刀搞个会员,就可以免运费了,很多餐馆还有自提九折),机场也有机场班车,出去玩的话租车就好了。

我家猫的医保每月54刀(下图的48刀+六月身为未绝育公猫需要多交的5刀多)

六月的猫粮猫砂猫罐头,大概每年300刀

平常在学校吃饭/在家吃饭/下馆子

学校食堂平均一顿14刀。我微信群里也有很多中餐外卖,一顿11-12刀。

平均每周要去一次超市买蔬菜水果牛奶酸奶什么的,每两周(甚至一个月)去一次costco买肉。每次去costco基本要花200+刀,去其他超市大概30-40刀,去亚超大概100刀(主要是买零食。。。)

下中餐馆子每顿人均25刀以上,上不封顶;烤串基本10刀5串;面馆10-15刀一碗;墨西哥菜一般便宜些,人均15刀左右;印度菜一般人均20刀;日本馆子我一般都吃poke ball,一般10刀就够了;pizza(不是costco那种,是可以定制的那种)一张20刀够两个人吃;牛排和意大利菜的lunch special差不多人均20;韩国菜量小又贵,我不怎么吃;15刀的越南粉是真香;海鲜馆子人均100刀,我一个人就能干掉一斤帝王蟹,一斤龙虾,和半斤花蛤。偶尔没时间吃饭,就买个subway(6刀+饼干)或者麦当劳(3刀俩crispy chicken sandwich真香,不过我还是爱买5刀俩巨无霸,可以留一个当早饭)






这里的超市还有一个很迷的点,明明标的是买一赠一,但实际买的时候,买一个也会打五折。比如这盒草莓差不多不到一斤,原价4刀,买一赠一,结果我只买了一盒(怕吃不完),也只花了2刀











亚超买的带鱼,3斤10刀。

最令人迷惑的是,这里先把鱼处理好了再称重,而不是称重之后再处理。


















家务方面,搞了个扫地机器人,每天辛勤打扫我家六月到处都是的毛


玩:春假去凤凰城玩,机票700刀,酒店一晚200刀


周末downtown夜景

周末海滩一日游(开车200英里)

周末动物园一日游

Armani口红,感恩节的时候20刀一支,我买了两支

雅诗兰黛口红,也是感恩节的时候,35刀5支


放几张学校照片:


还有我家六月的美照



user avatar

美国2020年家庭(夫妻二人)年收入中位数是67521美元。

那些说八万刚够温饱的,入门水平的,一般般的,和着你认为美国三亿多人都在湾区码代码还是华尔街当股票经纪人?

不愧是b乎,个个985 211,180身高偏矮,国内年薪五十万人民币差强人意,美国年薪八万美元刚够温饱。除了显摆就是贩卖焦虑。

如果你年薪八万美元,如果你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家庭年收入税前算15万美元,妥妥的美国前8%:顶级中产阶级,除去极少数大城市,基本财富自由,但也许会比较忙碌。

b乎真是越来越不能看了,二极管,脑子一拍,张口就来。

user avatar

好基友刚好收入在8w5左右,生活在中西部的老工业区michigan州。他的生活大概如下。

因为单身,所以他只能买得起一个这样的房子。大小是180平米,新房,三室两点五卫带一个两车位车库应该是没有院子。学区虽然不是三个10,但是基本上能保证孩子读个UM这样水准的比较好的州立大学吧。价格大致区间是30w-40w刀的样子。社区基本上住的是中产。门口有个湖,高尔夫球场什么的。

很多留言的朋友们问为啥房子用效果图,因为美国卖的新房都是期房。开个盘,建个网站弄个样板间就可卖了,之后一个小区会有各个房子的交付日期,为了好看或者营造出一个效果会在买房网站放一些效果图。至于有人说我在吹牛,我更是黑人问号脸???这种房子其实一般中产美国家庭是看不上的。因为没院子,升值潜力低,而且会交额外的物业费 (HOA)。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比较亲民,房子新点。真正美国双职工midwest地区的中产房子以下的样子好嘛... 面积350平,整个lot是0.3英亩大概1000平米的样子。四室三卫,送一个100平米的地下室和一个2-3个车位的车库。学区是8/8/9,下边这个房子的学区比上边的那个还好点。 而且这个价格还是疫情后美国政府疯狂印钱的结果,疫情前这房子顶天也就40w刀了。当然这么大的房子也有很多讨厌的地方,比如20年要换一次屋顶。比如midwest 漫长的冬天会导致取暖费奇高,包括如此大的后院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去打理。所以如果上边叫吹牛,下边这个叫啥????


中部人民最爱的斯巴鲁,四驱,油耗不高,保值。

就是去Costco,住的地方没什么中餐。所以我这个朋友天天吃的很健康,三文鱼,蓝莓,牛排自由。

美国衣服太便宜了,不值得讨论。

基本没什么玩的,或者美国人喜欢玩的他都无感。所以天天宅在家里看书,看b站,以及每周跟我这个在西海岸的同学聊聊天,扯一扯淡。

医疗

根大部分美国公司一样,公司和个人共同交医保。能享受的医疗服务被北京略高。比如我这个朋友眼睛有点小毛病,他可以去驰名全美的眼科中心找个专家给他慢慢看。当然美国政府对于新冠的表现没得洗,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精神状态

朋友是北京土著,家里也有给他准备好的房子。没有回国,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多少能够给大部分中产某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包含了,可以选择不加班的权利,可以不必要担心中年失业的压力,还有在美国可以不被judge的权利。很多留言的朋友觉得好像在炫耀,其实我列举的这些事实真的就是大部分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甚至如果按照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我这个朋友过的还是过于节俭了。如果真的要炫耀完全可以再说说 硅谷华人是怎么卷的 lol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没有烦恼。比如这代独生子父母的养老问题,比如对于国家,美国社会或者民族归属感的问题,再比如事业上可以想象的空间的狭窄的问题等等。国外生活可能给人带来的优点就是大部分人都变的更佛系了,按部就班有按部就班的快乐,无限可能也有无限可能的快乐。重要的其实还是自己是否能够看到生活的积极面。

user avatar

个人年薪八万很OK了。只要你不住在曼哈顿、湾区这种地方,在小城市生活绰绰有余,足够过上住大豪斯,开大车的美国梦生活,日常生活除了奢侈品基本上想买啥买啥,当然请人干活肯定是请不起的,啥都得自己来。

只要你身体健康,无牵无挂,8万刀年薪完全足够享受生活了。这收入在美国也算是不错了,别天天看知乎那些码农在那凡尔赛,真实情况是他们才是少数被风口吹起来的一批人。多数人根本连他们收入的尾巴都够不着。就和网上人均百万类似。

我读书那会儿的室友现在在加州,2020年刚心理学博士毕业,你猜月薪多少?8500块。再熬个几年,月薪能上一万刀,但就基本上到头了。想再提高收入就得自己当资本家开诊所去了。

而他的一个朋友,半路出家培训了六个月,转行当码农去了,真实写代码水平你可以想象,但是起薪确实是一万刀。

现状就是如此,割裂挺严重的,我室友吐槽加州东西都被码农们买贵了,消费越来越高,他那点月薪都快养不活自己了(我看了看其实也还好,就是的确不如我们读书那会儿,小城市还是便宜,他主要是攒不下钱升级他的pc了)。他准备过几年可能还是搬小城市去躺平。因为对他来说其实在哪收入水平都差不太多,一旦去了小城市,妥妥滋润的中产一枚。

还有一个朋友,去年年底刚结婚,两夫妻都是本土人, 她老公是个工厂生产线的小管理,经常倒班和处理紧急事故,比较辛苦。她所在的行业因为疫情受到冲击比较大,收入不如之前。目前两夫妻加起来收入也就10万出头,但小日子也过的也还不错,该吃啥吃啥,该买啥买啥,一个没拉下。

当然这些前提都是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家庭压力的情况下(当然美国养老也靠不了下一代,小孩也可以糙养,只要想得开,这一块压力一般不大),个人年收入8万刀足够在美国大多数地方过得很滋润了。

你要知道18年统计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才6万多刀,那可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如果有健康问题,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user avatar

双职工都有这个数的话生活应该过得去,算小康,但也只是过得去,干啥都得紧紧巴巴的。家庭收入16万,超过美国绝大多数家庭。基本开车可以有个大皮卡,一个van,rav4,特斯拉入门,bba入门这种。这个收入买bba中端有点装了。

住的房子在南加州如果纯靠自己,大概率买不起single family,买个3b condo差不多七八十万,月供三四千,杂七杂八加起来小五千,家里每个月剩5k,日子确实紧巴巴。我去年两台车保养加修车都花了七八千了。。

如果在德州之前3000sqft房子,7000sqft院子起步,月,房子一个月加起来也就三千多。然后州税没有,这样一年到手比加州多一万多。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大批人从加州搬去德州。气候加州真的好,但是德州一年兜里多三四万。

但如果是单职工,那日子应该不太容易。如果再有俩孩子,那即便在达拉斯这种地方也紧紧巴巴,买房子基本是不可能了。只能租一个便宜的,一个月房租一千多。洗衣机坏了都要借钱买新那种。我们公司仓库经理就这个数,月月光,时不时还得借钱周转。

如果是去过去几年拿这个数的,今年赶紧跳槽,今年薪水涨幅很大,涨10%保底,之前underpaid的今年涨50%都有可能,跳槽最好年。

个人感觉家庭收入30万和50万是两个坎。只针对不创业非coding相关专业。

一般中小型公司干到senior,一年十几万,中大型二十万。整个家庭达到30万还是有难度的。至于50万,普通专业工薪族挺难的。我们小区房子在南加来说比较便宜,3b 独栋只要100万左右。城市家庭收入中位数大概15.8万刀。可以说这个家庭收入供这个房价是很吃力的。

家庭收入上了30万基本可以wholefoods自由。一般这个收入人买的房子得150万。月供通常由第一套房置换,月供地税加杂七杂八平均一个月八九千。每个月刨除房子家里还能有八九千刀左右。买菜自由基本可以,偶尔出去吃点好的寿司米其林啥的一顿人均一二百也能接受。

上50万的基本买奢侈品以外的东西可以比较放肆,生活质量明显比30万高很多档次。一般住房在南加个人感觉250万房子完全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每个月房子花掉一万~一万五。家庭还能剩下一万~一万五,可以过的很奢侈了。

别看只比30万家庭一个月多六七千。这六七千完全是可自由支配收入。一个月一个香奈儿或者十几台ps5,七八台iPhone,一年一辆丐中丐卡宴。可以每天一顿米其林。反正爽得很。

user avatar

福耀玻璃美国工厂的纪录片都看过吧?曹大善人给美国工人开两千美金出头的工资年薪不到三万,爱干干不爱干滚,美国佬捏着鼻子认了,你说八万美金在美国啥水平,妥妥的中产阶级高收入啊

看看其他答主动辄起薪八万,高华不亏是高华,这足以说明中国人的智商高于白人平均水准之上,在美国从事的都是高收入高水平高待遇的准中产工作,对美国底层无产阶级几乎视而不见

user avatar

【1月7日更新】

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这条帖子。补充一下,我们夫妻俩就是另一个回答里说的,“中部大学城的教授” 真是精准打击啊!美东读书,美西实习,最后为了不两地分居,两人都放弃了更好的offer,选择了“中部大学城”。


不要试图说明中部8万比湾区30万活得好云云(怎么可能!谁会跟钱过不去,如果同样的工作性质,加州有30万offer我肯定屁颠屁颠就去了 ),只是想说,哪怕以教授看似清贫的收入,其实过得还不错。工作初期,最大的压力甚至不是科研教学,而是看着同班同学轻松拿着三四倍的薪水,在朋友圈晒着吃喝玩乐。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也屡屡怀疑这条路是不是选错了。但好在,我们也可以比较体面地衣食无忧。如果理想的职业只能让我们挣扎在贫困线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圣诞节聚餐,朋友大侃年终奖的大包,我俩拿出学生写的彩虹屁thank you letter,也很满足 真心为朋友高兴,毕竟有一群程序员狐朋狗友,不愁没人借钱了!

说着说着跑题了,八万的确就是中部大学城教授的收入,但我也承认大学福利好,不能直接与企业对比。总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挺幸福的。

以下原回答:

来美6年,先后经历过四个阶段(以下数字均为税前)

  1. 前两年:老公博士我硕士,家庭收入3万多,坐标美东大农村
  2. 第三、四年:两人都读博,家庭收入5万-6万,美东大农村
  3. 第五年:毕业第一年,单收入,家庭收入8万出头,中部省会城市
  4. 现在:毕业第二年,双职工,家庭收入18万多,中部省会城市

阶段1:

两个穷学生,房租每月1000,一辆二手车,一只猫,生活不错,但几乎没有结余。下馆子需要计划计划,大件要等黑五买。不过这辈子第一次养活自己,每天傻乐傻乐的。

阶段2: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房租涨到1200,超市日常购物基本不看价格,衣服化妆品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期间在美国举办了婚礼,所有婚礼开销+父母亲友往返机票都是自己攒出来的。

阶段3:

租了比较高档的两居室,每月1600(中部真心便宜),买了新车,养了只金毛,买了架钢琴……虽然有一个人失业,但比起学生时代简直报复性消费。毕业半年买了套期房,还没有开始还房贷。交完首付兜里还剩1000块钱,但想着一家四口可以住大房子了,还是傻乐傻乐的。

阶段4:

又买了辆小车,每月房贷+保险乱七八糟2000,车贷1000,虽然双收入,但消费有所收敛了,开销开始肉眼可见地多起来。还不太敢考虑要孩子,毕竟金毛已经是碎钞机了,再来一个大型碎钞机怕顶不住。也要努力攒钱,想几年内换到顶级学区,父母身体不好,也要有应急的钱。


对我个人来说,如果8万是家庭收入,在除加州除大城市以外的地方,不追求豪宅顶级学区,没啥烧钱的爱好,佛系育儿,绝对够一家人衣食无忧了。如果8万是个人收入,已经跑赢了绝大部分美国人,但有可能会因为欲望的膨胀,总想垫脚够一够更好的生活,反而各种捉襟见肘。毕竟我俩当年3万刀的时候,已经过上了小时梦想的生活:冰箱里永远有冰淇淋,有自己的房间,顿顿有肉,还要啥自行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年薪八万美金在美国,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具体是个什么水平,得看你在哪里“混”以及你的生活方式了。我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像老朋友唠嗑一样明白。首先,得明白八万美金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现在的汇率(大概 1:7.2 左右),那就是差不多一年将近 58 万人民币。光听数字,是不是感觉还挺牛的?在国内很多城市.............
  • 回答
    在中国年薪 30 万人民币和在美国年薪 10 万美金,在生活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于您选择的城市、生活方式、家庭状况以及个人的消费习惯。但是,笼统来说,在美国年薪 10 万美金通常能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这.............
  • 回答
    克里斯·保罗,这个名字在NBA篮球界绝对是个响当当的招牌。当人们谈论他那份高达四千万美金的年薪时,心里难免会升起一个问号:这钱,花得值吗?在我看来,这份薪水并非仅仅是对他过去辉煌生涯的褒奖,更是一种对他在场上场下所能带来的多重价值的投资。首先,让我们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 球场上的贡献。克里斯·保罗.............
  • 回答
    27岁,金融行业市场部,朝九晚五,年薪60万,在上海买房。这放到任何一个年轻人的身上,听起来都像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甚至让人怀疑这是否真的存在。但事实是,这样的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和一些我们可能忽略的细节。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不可能”的点: 27岁: 这.............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选择,放在我面前,我得好好捋一捋。一边是热气腾腾的猪圈和数着白花花的银子,一边是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和按时到账的工资。说实话,光听听就觉得大脑CPU要超载了。先说说回老家养猪赚 100 万这事儿。100 万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在老家,这钱的分量可能比在北京拿到 100 万还要重.............
  • 回答
    在中国大陆,年薪 20 万元(人民币,下同)是多还是少,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而且在中国大陆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国家,很难一概而论。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 1. 对比中国大陆整体收入水平 全国平均工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
  • 回答
    在中国,年薪40万是什么水平?好找吗?这绝对是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咱们不拐弯抹角,直接说说看。年薪40万在中国算不算高?答案是:算高,而且是相当不错的那一档。要理解这个“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1. 平均工资对比: 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发布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不少人的心坎儿,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节点。在北京,一份年薪20万的公务员工作,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不错的“铁饭碗”,稳定,体面,待遇也有保障。但另一边,考取985甚至五院四系(这里指法学院里的顶尖学府,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的法硕(非法学),这条路显然更具.............
  • 回答
    在美国纽约,年薪7万美金的生活水准,怎么说呢,就跟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身处哪个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首先,咱们得聊聊“吃喝住行”,这四大金刚是压垮七万年薪最有可能的几个大山。 住房: 这是纽约最扎心的地方。7万年薪,如果想在曼哈顿或者布鲁克林(尤其是热门地段)租个像样的一.............
  • 回答
    浙江公务员年薪30万是否意味着开始“高薪养廉”,以及这种模式在当下中国是否合适,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年薪30万对公务员而言意味着什么?是“高薪”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30万年薪”在当前的中国社会语境下,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群体意味着什么。 对比社会平.............
  • 回答
    这件事说来话长,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掺杂了社会观念、职业认知、家庭期望,甚至还有点“价值攀比”的意味。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局面。首先,我们得承认,80万年薪在大多数人眼里,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这更是很多普通人.............
  • 回答
    腾讯2021年员工人均年薪达到84.7万元,这个数字在互联网行业确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可以说是顶尖梯队中的佼佼者。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平均”的迷惑性: 首先要明白,人均年薪是一个平均值,它会受到高薪岗位的(如技术专家、高管、明星.............
  • 回答
    你说的这个情况,让我想起了我一个远房表哥,他在某个省属的集团公司里,好像是个中层干部吧。他之前跟我聊天的时候也大概提过类似的情况,不过具体细节我有点记不太清了。听他讲的时候,我当时也挺惊讶的,毕竟这听起来不像我们平时理解的“上班”。我记得他说,他所在的那个单位,很多事情都有流程,而且很多决策也不是他.............
  • 回答
    关于女性在相亲时提出“有房有车,年薪 15 万”这样的要求,是否算拜金,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它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个人观念以及情感价值的衡量。简单地扣上“拜金”的帽子,往往过于片面和武断。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出现。1. 安全感和稳定性的考量: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女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球迷的心声。如果真能在全国范围内以50万年薪海选球员组队,能不能踢过现在的国足?咱们来掰扯掰扯。海选的潜在优势:首先,50万年薪的吸引力绝对不小。在目前的国内足球市场,这个薪资水平虽然不是顶薪,但对于一个有实力的普通球员来说,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这意味着什么?1. .............
  • 回答
    对于内地朋友来说,从上海月薪1.2万人民币跳到香港月薪2.8万港币(年薪38万港币),这笔账到底划不划算,绝对不是简单地数字相加减就能搞定的。这背后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来算算最直观的收入对比。 上海月薪1.2万人民币:换算成港币,按目前汇率(粗略估计,实际会浮动)大约是 1.............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作为北航航类的大一新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有些担忧,并且在考虑转专业到信息类,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我理解你的焦虑,也明白你希望得到更详细、更贴近真实情况的解答。首先,我们来聊聊“航类就业惨淡”这个说法,以及年薪达不到10万的可能性。关于“航类就业惨淡”的说法:“惨淡”这个词.............
  • 回答
    上海年薪 6070 万,这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绝对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水平了,可以让你过上比较舒适、体面的生活,但也不是那种可以完全“躺平”或者奢侈无忧的境界。咱们细致地聊聊这个收入水平在上海意味着什么,从几个方面来看:1. 生活品质方面: 住房: 这是在上海最能体现收入水平的方面。 .............
  • 回答
    想在东京过上与国内生活基本没有落差的生活,税前年薪需要达到多少,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个人生活方式、家庭状况、消费习惯以及对“落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掰扯掰扯,帮你算算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国内生活没有落差”是个什么概念。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 .............
  • 回答
    在深圳,税后年薪 50 万,如果是不考虑买房,只求在此安身立命,过上相对舒适但又不至于奢靡的生活,我认为是比较足够的。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50万税后”。这意味着每个月到手的钱大约是 4 万多块。这笔钱在深圳的生活成本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居住。既然不买房,那最现实的选择就是租房。深圳不同区域的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