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愿意借钱帮你买房。
这些亲戚真是甩一般人八条街了。不管你愿不愿意,真诚感谢他们,以后多和他们来往,用真心对真心。
工作几年后,你会感触更深,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打着感情的幌子与你接触,只是想从你口袋里掏钱而已。真正为你打算的寥寥无几。
千万别听有的答案,开口要个五百万,让亲戚闭嘴之类。人要过得好,会看人最重要,不辨是非,让真心对你的人寒心,迟早追悔莫及。
有些人受自身局限可能见识不够,他对你的建议,你可以明辨之,慎思之,但最重要看清楚这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若是真心,切不可明怼之。再是英杰,也有龙游浅滩之时,到时你就更明白真心何等可贵。
借钱很好,关键是要借够全款,如果只借了个首付,那其实就是亲戚在试图花一点小钱绑架你未来三十年的人生了。这些亲戚大概率是自己被限购买不到更多房了才会催你买,说白了就是他们在加杠杆找你借信用。
不借!
房价趋势反转和加密币市场趋势延续这两件事都是很明显的!
牢记这一条:欠钱的是大爷。既然他们都肯借钱给你买了,那就借钱买。至于到时候还不上,那也是当初他们借钱给你的后果。没钱的是他们,你又不着急。
另外你还得说你没钱还。让还贷这个事情也浮出水面来。当需要付出的成本大于嘴炮时,估计亲戚就会哑火。
说不定,你真去看了楼盘,然后给个他们难以接受的首付,问他们打钱。那个时候说不定他们就说手头紧,没法借钱。如果是这种情况,下次他们就没法催你买房了,你只要提借钱就可以了。
他们说谁谁谁牛逼赚钱厉害岔开话题时,你就可以说别人赚钱厉害会把钱给自己么?
即使买了房子还不动了就挂牌出售吧。反正现在韭菜也很多,还可以接盘。不过不管是一线还是省会城市,都不会那么容易死,如果十八线小城镇就算了。
这问题如果不认真看问题描述,就完全是另一种画风了。
但看了描述就知道了,题主是单亲家庭,来劝题主买房的都是题主母亲的兄弟姐妹,说明你母亲那边的舅舅姨姨们是真的关心你,而且还愿意借钱给你,这显然不是打嘴炮,而是用真金白银来支持你,并且是为你好。
而且从劝你买房的策略上来看,也没啥问题,让你首选在工作的一线城市买,买不起就在省城买,这些都是房价最保值的地方,未来大概率可以看到的是房价两极分化,而这些地方就是最保值的地方。(未来房价下跌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概率太低)
他们之所以这么关心你,显然是对你父亲那边有点不放心,想让你通过买房这一行为,先增加你这边未来的确定性,可见中国人考虑事情都是既现实又长远,万一你父亲再婚又给你添了一个弟弟,你以后真的急着买房子了,你觉得本来可以给你或借你的那笔钱还有吗?
别觉得这事儿不可能。
我就听说过一个上海的例子,一个小老板中年丧偶,但家里有两套房产,小的给了儿子,大的自己住,儿子结婚生子,跟老婆都觉得那套市中心大套房子还有现金若干都是自己的了。
没想到老爷子五十多岁又结婚,年轻的老婆还给生了儿子,现在老爷子的儿子儿媳天天在家着急上火呢!
你舅说你太年轻,还是很有道理的,还是再好好跟他聊聊吧!别那么固执,年轻人!
我是学古诗的,就用诗歌来回答。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长陵亦是闲陇亩,他日谁知与仲多。
啥意思。
第一句是说刘备,嘲笑只知道买房买地的许汜,说他胸无大志,只知道为家庭打算,攒家财,不是一个英雄。
第二句是说刘邦,少年无赖,不事劳作,钱用在结交黑社会上。
他老爸骂刘邦,刘邦当时不叫刘邦,叫留级,啊不,刘季,就是刘家小儿子。
说刘家小儿子啊,根本比不上他二哥,刘仲。
刘仲老实,勤劳肯干,买房子置地,安稳过日子。
你刘邦花钱这么多,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结交什么樊哙,萧何,骗吕太公家闺女……结交亡命之徒。结果闹到自己都躲沼泽里。公务员都丢了。
后来刘邦取得了天下,天下的土地都姓刘了。
所以刘邦回头问问他爸爸,他那差点被项羽做成肉羹的爸爸,我的产业,您看看跟二哥谁比较多?
~
不过死后多年,汉朝也亡了,长陵也荒废了,刘邦与二哥都是黄土一杯,荒坟一座,历史也就如此无情。
~
综上所述,上策是拿了你亲戚资助的钱起兵造反。
让天下都匍匐在你的脚下。
让天下跟你姓。
中策则是结交英雄,起兵割据。三分天下。
嘲笑那些劝你买房子的。
下策则是拿了亲戚的钱创业,比如成为马云,马化腾的颠覆者。嘲笑那些让你花钱买房子。
~
如果不是那块料,否则,还是买了吧。
~
创业了三次,发现自己跑不过房产roe的,终于还是老实买房子的飘过……
谢邀。
如果你错过了08年房价暴涨,又错过了15年房价暴涨,却接盘了18年后的顶,那就人生三大圆满了。——pure日月
让你亲戚和我聊聊,我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全面!什么叫大局观、什么叫认知深度!
2021年1月的M2数据已经出来了,增速为9.4%,都跌破10%,跌幅远超机构预期。
而且,房地产利益密切者——大经济学家任泽平最近一个月可能已经连发五篇文章讲述流动性拐点。
最后,其他券商或者投行机构也发报告告诉大家流动性正在逐步收紧,货币金融政策回归正常水平。
如果有人拿什么M2(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鼓吹房价会涨,我告诉您要如何反击:
2020年新生儿锐减大约200万到1250万(详见旧文《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可能锐减220万至约1250万》)、人口马上负增长、在建住宅面积足够超过1.5亿人居住、国家“房企融资三条红线”、“限制银行房贷规模”;
“富力员工75折”、“福州房企打折工抵房幌子变现降价回笼资金”、“恒大居然通过商铺向个人融资,保证每年返还10%收益(旁氏典型)”“头部房企比如泰禾集团破产、恒大大力转型做新能源汽车”“北京泰禾没有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违规销售,罚款1286万”(为什么顶风违法,不就是现金流吃紧开始踩法律法规底线了么?)
……来证明房地产日薄西山了。
我再说一遍吧,富人不是傻子,但是总有一群人臆想富人决策,以为富人和他一样,眼里只有房产,资产保值除了房产没有其他。(详见旧文《房地产杂谈,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
关于M2增速下滑,我其实早就预料到了,当下如果强行上车,极有可能是:不仅你的人生撂进了水泥盒子,可能整个家庭也撂进了水泥盒子。
以下是《 为了买房做一辈子房奴值得吗? 》的回答:
最新2020年12月份的货币数据出来了,12月M2同比增长10.1%,比预估增速少0.6%。M2 增速都要跌破10%,别再想大放水了,小白们,我们国家根本就没有大放水,以前早把水放完了,蓄水空间早透支了。
2020年小幅增加M2 也是为了应对疫情以保证经济别躺平。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M2增速会继续放缓。
政策方面,最新的房地产融资红线已经划定,同时也限制银行的房贷总额度,不仅如此,信托等方面也压制资本流入房地产,可以说国家是进一步给房地产带上了脚镣,房地产的至暗时刻已经到来。
我个人认为,政策这一点国家已经摊牌了,没必要再研究政策。
因为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高杠杆产业,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一靠融资、二靠卖房回款(详见文章《房地产杂谈:再评恒大7折卖房!》)。
对了,国家似乎规定某些企业到2023年完成降负债的目标,又是2023年,这不是巧合,我预测2023年中国房价基本上回归理性,为什么是2023年呢?
一是我国人口未来3年很大概率负增长、人口结构进一步深化;二是国际大环境是“围猎”我国,其他国家不会给我们时间磨磨唧唧搞什么软着陆。
对于某些人把这理解为中国房价到2023年之前都会涨的人,我表示他们“Either stupid or bad”。
很多人会说什么不买房就没有媳妇,似乎有房子的婚姻就意味着白头到老,这显然夸大了房子的作用。
这些人不会天真的以为一套房就可以把一位女性拴一辈子吧,以下数据显示,每年结婚对数稳步下降,但是离婚对数持续上升。(2020年数据更恐怖,由于疫情影响,暂不引用)
当然,离婚对数是在结婚累积存量基础上的数据,但是也无法改变现代社会对婚姻的认识越来越理性,现在的婚姻是双向选择合伙制,而不是终生制,请记住了。
我个人观点是:现在背负30年房贷等价于08和15年错过买房。
别以为一套房子就想拴女人一辈子,以前结婚问你有没有房,以后结婚可能就问你有没有房贷,房贷多少年了。而且,结婚过后房价要是腰斩,30年房贷还剩下25年,您很可能又要愁下一任老婆了!
中国房地产的3大主要矛盾(最新精粹版):
人口自不必多说,国家以及主流媒体已经频繁提及“人口老龄化”;经济也不用多说,增速降速换挡,从高速粗放型发展转为中低速高质量发展。
最新的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了要扩大内需,也就是提升国内消费,如果钱在银行和房地产两边转,是无助于提升我国消费市场的。
政策呢?今年的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和“央行等部门下发通知限制银行个人房贷比重”以及“严厉打击消费贷经营贷”进入房地产领域,可以说从两头掐住了房地产的七寸。
政策不是用来杜绝资本不流入房地产,小溪流潺潺根本不用担心,政策的作用是控制大资本流向。
控制好几大银行,就翻不起什么浪。对了,你们千万别以为房产税还很遥远哈,本轮疫情终结,经济向上翻转,房地产就会如期而至。
前几日,中金公司预测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20-30%,我此前预测是下降10-20%(但是偏后)。
这么来说,我可能是保守了,就拿下降20%,那就是减少300万,今年人口都可能负增长,最迟不超过2023年(和我此前预测一致)。
当人口负增长的预期变为实打实的现实,经济会如何调整方向?房地产又当何去何从?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是全方位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养老,房地产只是其中之一。
我国最大的对手不是什么美国,而是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决定了,我国能不能成为世界强国,只有大约10年时间窗口期,所谓的世界强国就是指科技实力、经济底色已经人民收入和社会保障与欧美日齐平。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房地产玩完了,而且有可能造成经济(甚至国家)整体衰退。
我再说一遍,我不是一个看短期的人,比如半年、一年或者两年,如果你喜欢及时行乐,关注网上言论做什么用呢?还不是因为自己心里没底,所以想听听其他人的观点。
如果你认为的跌就是一泻千里,我也没必要和你讨论,你人生再穷途末路,还是会挣扎的吧。即便是股灾,资本也会挣扎自救一下啊。
还有人说什么,上海涨上去就下不来了,19年上海下来了没?怕不是17年也是这样忽悠人上车的吧,毕竟购房客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即便此刻,上海的涨价也是分化的,哪有什么普涨啊。
别总听着浙江、深圳、东莞,去看看东北、天津、青岛、济南、石家庄、北京自17-18年高点以来的跌幅。论及基础教育,南方没几个比得了天津的了。
记住寒风是由北向南、由十八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由郊区到核心区的。
总有人和我说什么10年前也有人说房价会降。这种刻舟求剑的思维模式着实幼稚!
十年前人口结构是个什么情况?您不去了解一下吗?按照我的分析方法,结果不说必涨至少是横盘,不会跌多少(15年我都不认为房价高,我18年喊房价到顶,除了浙江省以及深圳等少数城市,全国范围,18年就是顶,这个算毋庸置疑的,包括上海、北京,他们顶部也是17-18年)。
对了,牛刀是谁我还真没去打听过,他是谁啊?据说08年以前就唱空楼市,估摸着也只能拿租售比、薪资说事了,就这样单薄而且没有正相关的逻辑理由,如果您信了,只能说自己眼拙。
但凡了解一下中国10年前的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率还有薪资增长空间,就可以拆穿其理论。
我可能是知乎最早的以人口为基准点系统性分析我国房地产趋势的人了,并于19年初提出了“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经济、短期看政策的观点,其中人口是根本点”的观点。
本观点不同于经济学家任泽平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和短期看金融的观点。
个人认为,土地和金融本身都受政府的政策约束,属于政策的一种,但是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口袋,因此经济不能忽视。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收入确实增加了许多,但是,还是比不过房价的增幅。
目前人口的严峻形势我已经隔三差五强调了,任何城市都逃不脱当下人口老龄化大趋势。所谓百年未有大形势,人口老龄化当位列第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可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有人口老龄化这张王炸,房价就蹦跶不了几天了、劝君切莫不见棺材不落泪!
总有人说我写东西来来回回就那几个论点的,人口、经济和政策就是左右房地产的最核心因素,其中人口是根本点!要是您喜欢听那些边角料的因素分析,我觉得也可以,麻烦去阅读其他人写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分析东西还是要紧握根本矛盾,而不是浪费精力在边边角角的地方,边边角角的内容看多了,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自己的判断。
对了,金教授/芒格/巴菲特来来回回也是那么几点,当然啦,有的人可能听这些人的讲座或者公开发言太少了,以为他们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一个人能够不厌其烦、举一反三论述同一个道理,时间证明也是那回事儿,也很了不起的。
很多时候,去粗存精,less is better!
这个世界的规则很简单:大势让你赚钱你就进入,大势劝你退,你就莫回头。
在我国是国家让你做什么你跟着做就可以乘风破浪;而不是资本让你做什么,然后你屁颠屁颠跟着做,如果跟着资本走你注定是接盘侠。
我知道!
当鹤岗房价大跌/环京腰斩的时候,青岛禹州这群人肯定得意洋洋的认为,我们青岛才不会像鹤岗/环京农村那样房价大跌呢?
我知道!
当青岛/天津房价泄了的时候,在其他城市淘金的朋友肯定意气风发的认为,我们大宁波、俊厦门、帅东莞民富岂是北方可以比拟的!没事儿,我们就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我知道!
当我在论述上海今年房价主要是学区房带动的房价上涨,非学区/较郊区的房子已经出现明显跌幅来,他们会说,我们核心地段才不会跌呢,郊区的地段不好,当然不行啦!可是他们忘了,17年时候,郊区老破小照样抢手!
我知道!
即便哈尔滨喊出了鼓励房企打折促销,依旧有不少南方沿海城市的小朋友想着——“我们(城市)不一样”,到底会不会不一样呢!别急,马上就轮到你们了!
你们继续不一样吧,药别停哈!
重点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新之助,知乎还是不够不友好啦,胡乱删除文章,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读懂我的这篇最新版,你对我国房地产的判断就八九不离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