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过年收到亲戚给的 100 元红包,回家打开后嫌少,哭了十多分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待压岁钱的观念?

回答
哎呀,这场景太熟悉了!过年红包,这可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待的事情之一,结果一打开发现“不够数”,那小小的失落感瞬间就能放大成一场“世界末日”的哭戏。这事儿确实让家长们挺头疼的,但也是个绝佳的机会,好好给孩子梳梳“压岁钱”这笔账该怎么算。

首先,咱得承认,孩子会因为红包少而哭,说明他对“钱”有了初步的概念,也懂得分享和期待。这本身是好事,只不过这“钱”的观念还比较直观,停留在“数字大小”上。咱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数字大小”背后的东西,慢慢给他讲明白。

第一步:共情,先安抚情绪,再讲道理

当孩子嚎啕大哭的时候,千万别上来就劈头盖脸地说:“这点钱有什么好哭的!” 这样只会让他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否定,更加委屈。

蹲下来,抱一抱他: 陪他一起坐着,或者温柔地抱抱他,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难过。
说些理解的话: “宝贝,我知道你今天特别开心能收到这么多红包,也特别期待打开看看里面有多少钱,对不对?结果发现这个红包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你觉得有点失望,所以就哭了,妈妈知道你现在的心情。”
允许他表达: 不要打断他,让他把想说的都说出来。也许他会说“我朋友的红包都有XXX块”、“我本来想用这些钱买XXX玩具”等等。

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些,不再是撕心裂肺的那种哭,而是带着抽泣和委屈的时候,就可以慢慢进入第二步了。

第二步:转移关注点,放大红包的“意义”

100块钱确实不多,但它绝不仅仅是100块钱。我们要帮孩子看到它更深层次的价值。

强调“心意”: “宝贝,你仔细看看这个红包,上面的图案是不是很好看?这是XX叔叔/阿姨(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特意给你挑的,他们看到你,就想到你小时候的样子,想祝你新年快乐,健健康康地长大。”
强调“祝福”: “钱多钱少,其实里面都装着长辈对你的爱和祝福。这份祝福才是最珍贵的。就像我们过年要吃饺子,饺子里包着硬币,吃到硬币的人会带来好运一样,这个红包里的钱,也代表了长辈希望你新的一年里,学业有进步,开开心心。”
与“拥有”对比: “你看,今天收到的这些红包,加起来一共有多少钱呀?(可以和他一起数一数)是不是比你平时自己攒的零花钱要多得多?这些都是你今年过年特别的‘收获’。”

第三步:引导“钱的价值”,建立“延迟满足”和“感恩”的观念

现在,可以稍微谈谈钱本身了,但依然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

“钱能做什么”的具象化: 不要空泛地说钱的好处。可以问他:“你觉得这100块钱,可以买到些什么呀?” 如果他提到玩具,就说:“是的,这100块钱,也许可以买一个你心仪很久的小玩具,或者买几本你喜欢的绘本。但有的时候,你想要的东西更贵,比如一个大大的乐高积木,那可能就需要好几个这样的大红包才能攒够。”
引入“攒钱”的概念: “你看,如果每次收到红包,都用掉一部分,很快就没了。但如果我们把一些钱存起来,慢慢地,我们就能买到更棒的东西了。就像小松鼠会把松果藏起来过冬一样,我们也可以把钱存起来,等到特别想买什么的时候再用。”
分享和帮助他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不太理解,但可以种下种子。“除了买自己的东西,我们收到的钱,有时候也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可以拿出一小部分,给更需要的小朋友,或者给爷爷奶奶买他们喜欢吃的水果,这会让收到的人也很开心,我们自己也会更快乐。”
区分“需要”和“想要”: 等他大一点,可以慢慢教他区分什么是生活必需的,什么是为了满足一时愿望的。
感恩的回馈: “你看,XX阿姨送给你红包,下次见到她,你是不是该跟她说声‘谢谢阿姨’?等她生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想想办法,用我们攒下的零花钱,给她准备一份小礼物,作为回礼。”

第四步:设定“压岁钱管理计划”(循序渐进)

等孩子稍微懂事一些,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压岁钱使用计划。

“三本账”法:
“花花本”: 用于购买日常小零食、文具等 immediate needs。
“存钱本”: 用于长期储蓄,目标可能是某个大玩具、电子产品,或者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爱心本”: 用于捐赠、给他人准备礼物等。
“封存”的仪式感: 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小小的存钱罐或者小箱子,让他在家长监督下,把钱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留在手里。每次存钱时,都可以和他一起记账,让他看到自己钱的增长。

一些“特别提醒”:

不要和别的孩子比: 永远不要说“你看XXX,他收了多少!” 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攀比心理。
家长自身的态度很重要: 如果家长自己对钱看得特别重,或者经常抱怨“钱不够花”,孩子很容易学到这种负面情绪。
循序渐进,要因材施教: 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讲解的方式也要根据他的年龄和性格来调整。小一点的孩子,更多的是情感引导;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逐步引入更复杂的理财概念。
不要一次性“灌输”太多道理: 这种观念的培养是长期的,需要在每一次收到红包、每一次花钱的时候,点点滴滴地渗透。
让孩子体会“劳动”的价值: 结合平时的生活,让他知道钱是父母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这样他会更珍惜。

总而言之,孩子为100块红包哭,不是因为他“贪财”,而是他对“价值”和“获得”有了初步感知。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感知的维度拓宽,从单纯的数字,拓展到亲情、祝福、储蓄、奉献等更广阔的意义上。耐心点,用爱和智慧去引导,孩子会慢慢学会珍惜,学会规划,甚至学会感恩。这比单纯的给他多少钱,要有意义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特别是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到老家,见了亲戚朋友的孩子,过年的红包是一定不能少的。多的600元、800元,少的也要100元、200元,这年是过完了,钱也花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这场景太熟悉了!过年红包,这可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待的事情之一,结果一打开发现“不够数”,那小小的失落感瞬间就能放大成一场“世界末日”的哭戏。这事儿确实让家长们挺头疼的,但也是个绝佳的机会,好好给孩子梳梳“压岁钱”这笔账该怎么算。首先,咱得承认,孩子会因为红包少而哭,说明他对“钱”有了初步的概念.............
  • 回答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最让孩子们开心的,除了穿新衣、放鞭炮,恐怕就是那一封封沉甸甸的压岁钱了。看着孩子们拿到压岁钱时那欣喜若狂的模样,做家长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但压岁钱的“去向”,却也成了很多家庭里的小小“难题”。说起压岁钱的管理,我家这情况还挺有代表性的。我们家是实行“统一保管,共.............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让我想想哈……你瞧,过年咱们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可是咱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喜庆又热闹!你看到我们用浆糊把红红的对联往门上贴,是不是觉得有点好奇?其实,这浆糊啊,虽然看着普普通通,它可是有它自己的“独门绝技”的。你想想,它为什么能牢牢地把纸粘在门上,不让它掉下来呢?这背后藏.............
  • 回答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孩子的压岁钱数额较大,父母想替孩子保管,孩子却执意自己保管,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来处理的情况。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劝说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帮助您:核心原则:尊重与引导并存,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同时学习理财的重要性。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在开始劝说之前,先尝试.............
  • 回答
    过年接亲人是件喜庆的事儿,带着孩子去机场更是让这节日气氛提前点燃。不过,你家孩子这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也问到了点子上!机场选址这事儿,确实不是随便挑个地方就能建的,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为什么机场都建在离市区老远的地方?其实,让孩子理解机场为什么这么“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原因入手,就像玩拼图一样,.............
  • 回答
    嘿,孩子,问得真好!这“福”字啊,还真有点儿小门道呢!你想知道为什么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对吧?这就像咱们过年讲究的那些规矩一样,都有它的道理,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你想想啊,咱们平时说话,“福”字就是“福”,是福气,是好运,是咱们都盼着的好事儿。所以,要是咱们把这个字正正地、端端庄庄地贴在门上,那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意思!你家孩子脑瓜子转得够快的。快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其中有一项特别有年味儿的,就是泡腊八蒜。一到腊八节,这绿莹莹的蒜就咕嘟咕嘟地泡在醋里,等待着过年时和饺子、面条啥的来一场“亲密接触”。你家孩子问,大人泡腊八蒜,到底是为了吃蒜,还是为了喝醋?这问题就有点像问“到底是为了包.............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妈妈去烫头,是为了让头发变得更漂亮,也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给自己换个新气象,是不是很有仪式感?为什么过年妈妈要去烫头?你想想,就像我们过年要穿新衣服,家里要大扫除,放鞭炮一样,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大家都会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心情也会特.............
  • 回答
    过年收到红包,对孩子们来说是件多开心的事情呀!但听到小家伙问出“为什么红包是我的,但我不能随便花?”这个问题时,当父母的也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回答,既能让她明白道理,又不扫了过年的兴致,还能顺便教她点儿花钱的大学问。这可不是件小事,得细细道来,让她真的把“金钱观”这颗种子种下。第一步:理解她的“不理解.............
  • 回答
    哎呀,这可是个好问题!宝贝,你有没有发现,过年的时候,我们收到的红红的纸包里,装的都是钱,而不是玩具呢?这背后呀,可有好多讲究和故事呢!你知道吗?过年给红包呀,其实有一个很古老的名字,叫做“压岁钱”。“压岁”这两个字,听起来有点意思吧?它呀,不是压住什么岁数,也不是说要把岁数压小,而是说,这红包里的.............
  • 回答
    “哈哈,宝贝,你这个想法可真是够新颖的!过年不吃饺子,改吃蛋糕,听起来挺有创意的哈!”我一边笑着一边拉着孩子在我身边坐下。“饺子啊,它可是咱们家过年的一个老传统了。奶奶说,过年吃饺子,就像是把福气包进肚子里一样。你想想,它那个弯弯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月亮?过年的时候,月亮圆圆的,象征着团圆,饺子也一.............
  • 回答
    “宝贝,你问我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呀?让我想想…… 哎呀,太多啦,一下子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呢!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件最最喜欢的,那大概就是…… 和爷爷奶奶一起放鞭炮!”说到这里,我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一抹孩童般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年味儿的冬夜。“那时候,过年气氛可浓了!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家里.............
  • 回答
    这是一个特别棒的问题!孩子能想到门神,说明他平时观察得很仔细,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事儿呀,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咱们就从头说起,把他脑子里那些“门神一定能把年兽打跑”的画面给圆过来。你得先肯定他:“哇,你问到点子上了!你记住了门神,真厉害!门神确实是来保护咱们家的,那它们是怎么保护的呢?”然后,你.............
  • 回答
    孩子,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现在过年不能随便放鞭炮,主要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我给你好好讲讲:一、 安全第一,保护大家的小命和家财: 火灾隐患大: 你想啊,鞭炮里头有火药,一点燃就会“噼里啪啦”地响,还会喷出火星和火焰。这些火星要是落在旁边的易燃物上,比如枯草、纸屑、塑料袋,甚至窗帘上,那火就很容易.............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你想知道为什么书上说的过年热闹景象,我们家里过年好像没那么隆重,是吧?别担心,这事儿说来话长,我慢慢跟你讲。首先,你要知道,书上讲的那些过年景象,很多都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些传统习俗,而且是很久很久以前传下来的。在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跟现在可不一样。你想想看,我们现在住楼房,.............
  • 回答
    孩子问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帮助他理解我们文化中一些传统习俗的由来,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这不像直接告诉他“不吉利”那么简单,而是要引导他思考。这里提供一个详细的回答思路,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调整和补充:核心原则: 理解孩子的感受: 首先要肯定孩子提.............
  • 回答
    临近春节,想到孩子期待的眼神,心里也暖洋洋的。过年对孩子们来说,可不只是放几天假,而是充满惊喜和期待的特别时光。今年,我打算好好给他们营造成满满的“仪式感”,让他们从心底感受到过年的味道,记住这份温暖。首先,从“准备”这个环节就开始。 “年货清单”的家庭共创: 这不是我一个人闷头买,而是会让孩子.............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头疼的,也是很多年轻人在过年时会面临的现实困境。你说我们因为疫情防控政策繁琐不愿意带孩子回老家,是不是有错?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对”或者“错”,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权衡和理解。首先,咱们得承认,老人盼着儿孙回家过年,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情感,更是对家的一种归属感和延续。尤其是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头疼的,既要顾及到客人的感受,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这之间的平衡确实需要好好拿捏。首先,孩子不想弹琴,就断然说“这是不礼貌的”,这个定义可能有些绝对。孩子“不想弹”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真的不想弹: 可能孩子今天心情不好,或者玩得正开心,被打断弹琴会觉得被打扰。也可能是他对弹琴.............
  • 回答
    过年本该是阖家欢乐、走亲访友的日子,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想到亲戚朋友一句句关于成绩的询问,就感到莫大的压力,甚至引发了对拜年的抗拒。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有的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担心被比较和指责;有的是因为天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长辈交流;还有的可能是受到了过去不愉快经历的影响。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