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年孩子奶奶给2千元压岁钱,父母想替孩子保管,这笔钱对孩子来说太大,但孩子执意要自己保管,该怎么劝说?

回答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孩子的压岁钱数额较大,父母想替孩子保管,孩子却执意自己保管,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来处理的情况。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劝说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帮助您:

核心原则:尊重与引导并存,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同时学习理财的重要性。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

在开始劝说之前,先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为什么执意要自己保管这2000元。

孩子可能有的想法:
独立和自主的渴望: 这笔钱是属于自己的,不想被父母“没收”或代为处理,这是他独立意识的体现。
“财产权”的认知: 他可能觉得这是长辈给他的礼物,所以是他的财产,他有权支配。
“想花钱”的冲动: 他可能已经有了想买的东西,急于实现自己的愿望。
对父母保管的不信任(虽然可能不是故意的): 他可能觉得父母会花掉一部分,或者存起来就等于“失去”了。
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他的朋友可能也自己保管压岁钱,他不想落后。
对金钱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2000元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拿在手里有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如何理解和回应:
倾听: 找一个安静的时间,认真听孩子说他为什么想自己保管。不要打断,不要立刻反驳。
共情: 用语言表达你理解他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开心收到这么多压岁钱,也觉得这是你自己的钱,想要自己来保管,对吗?”
肯定: 即使不认同他的做法,也要肯定他“想要自己管理金钱”的想法。“你这么想自己保管,说明你很有责任感,想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东西,这很好!”

第二步:耐心沟通,解释利弊(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

在理解了孩子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重点是解释为什么父母认为这笔钱目前由孩子自己保管存在风险,以及父母提出保管的初衷。

说明“大额钱款的风险”:
遗失或被盗: “宝宝,2000块钱不是小数目,如果放在身上或者家里不安全的地方,万一弄丢了或者被别人拿走了,那可就找不回来了,多可惜呀。” 可以举一些生活中东西丢失的例子,但不要过于夸张吓唬孩子。
冲动消费: “这笔钱这么厚厚一叠,如果你看到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很可能会一下子就花光了。比如,这个游戏机太贵了,你可能会想一下子买下来。但钱花光了,下次想买别的东西就没有了。” 可以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比喻来解释。
保管的困难: “这么多钱,放在哪里才安全呢?你现在可能还不太知道怎么把钱藏好,藏在抽屉里、床底下,都可能不安全。叔叔阿姨可能会发现,或者自己不小心弄坏了。”

说明父母“保管”的初衷:
安全与增值: “爸爸妈妈想帮你把钱保管好,不是不给你,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些钱能够安全地放在一个地方,而且还可以变得更多。你知道银行吗?把钱存进去,利息会一点一点增加,钱就会越存越多。” 可以用“钱生钱”的概念来引导。
学习理财的契机: “我们帮你保管,也是希望等你长大一点,或者等你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怎么把这笔钱用得更有意义。比如,可以存起来买一本你一直想要的、非常厚的书,或者参加一个对你有帮助的夏令营。”
培养责任感: “我们想帮你一起学习怎么把钱花在最值得的地方,而不是冲动消费。这就像老师教你写字一样,我们教你如何管理金钱,也是一种学习。”

使用比喻和故事:
“存钱罐”的比喻升级: 如果孩子有存钱罐的习惯,可以借此。“我们现在不是把钱放进你平时的小存钱罐了,而是进一个更大的‘金库’,这个‘金库’有很多密码,外面的人打不开。”
“种树”的故事: “你想象一下,这2000块钱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如果你现在就把它吃掉(花掉),它就没了。但如果你把它种在银行这片‘沃土’里,它就能慢慢发芽、长成一棵大树,以后还能结出更多的果实(钱)。”

第三步:提出替代方案,寻求折中和合作

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很难被接受,最好的方法是提出让孩子能够接受的替代方案,或者与孩子一起协商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共同管理账户:
“这样吧,我们不直接帮你保管,但我们也不让你一个人拿着。我们可以一起去银行,开一个专门属于你的存折或者银行卡。你来存进去,密码只有你知道(或者我们知道,但你也清楚),这样别人就没办法随便拿走了。等你长大一点,或者想买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去银行取钱,这样你就知道钱在哪里,怎么取出来。”
重点强调“共同”和“你也有掌控权”: 让孩子知道,虽然是父母帮忙,但他依然是账户的主人。

“压岁钱基金”计划:
“我们为你设立一个‘压岁钱基金’,这个基金有多少钱,我们都会记下来。你可以知道你的钱有多少。然后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部分钱可以存起来作为你的教育基金或未来梦想基金,另一部分钱,我们可以先留一部分给你,让你自己支配,比如想买个小玩具,但要记账。”
关于“留一部分给自己支配”: 这是非常重要的折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留下一小部分钱,比如100元、200元,让他自己去支配和体验花钱的感觉。这能满足他一部分“自己保管”和“花钱”的欲望。

“目标式储蓄”:
“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东西,或者特别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想学钢琴,或者想买一个你喜欢的自行车?我们可以把这2000块钱先存起来,等到你攒够了目标金额,或者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我们再把它给你,或者一起去购买。”
可视化目标: 可以准备一个存钱罐(虽然钱不放里面,但可以作为目标展示),写上孩子的名字和目标。

“零用钱+储蓄”结合:
“这样吧,这2000块钱,我们先帮你存起来,让你有一个‘大目标’。但是,作为你的新年零花钱,我们再给你一部分,比如200元,这200元你可以自己支配。这样你既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可以买小东西,这笔大钱也能安全地存起来,将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第四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培养理财意识

无论最终选择哪种方案,关键在于让孩子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让他感受到尊重和自主权。

让他选择方案: “宝宝,我们想了几个办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好?是你希望我们和你一起去银行开个小存折?还是我们一起制定一个‘压岁钱基金计划’,把你每年的压岁钱都存起来,等你长大能买大件的时候再用?或者我们先给你一些零花钱,剩下的钱我们帮你存?”
学习记账: 如果孩子同意部分自己保管,或者共同管理,可以教他记账。“你看,这100块钱是你买玩具花掉的,我们记在‘支出’这里。那爷爷奶奶给你的这100块钱,是‘收入’。” 用一个漂亮的本子或小账本,让他填写。
讲解金钱的价值: 结合平时生活,让他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和其价值。“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才能赚到钱,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把它用在最值得的地方。”
展示储蓄的好处: 如果选择了银行存款,可以带孩子去银行,让他亲眼看看存款单,了解利息是怎么来的。甚至在网上查询一下银行的存款利率,让他知道钱是如何“长大的”。

第五步:坚持和耐心,适时调整策略

孩子的思想会随着年龄和经历而改变,一次沟通不成功不代表失败。

保持耐心: 不要因为孩子一时不愿意就放弃沟通,或者强行执行。
循序渐进: 如果孩子非常坚持,可以先尝试让他保管一部分(如200元),然后用其他方式(如父母代为管理剩余的1800元并定期告知余额、利息等)来体现安全和增值的优势。随着他对金钱管理能力的提高,再逐步放权。
言出必行: 如果与孩子约定了共同管理或目标储蓄,一定要信守承诺,定期和他沟通,让他看到成果。否则,信任会受损。
与伴侣统一战线: 夫妻双方的想法和沟通方式应保持一致,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会让孩子感到混乱。

总结一下劝说孩子保管2000元压岁钱的重点:

1. 理解与尊重: 先理解孩子独立自主的愿望,并表达你的理解。
2. 风险教育: 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大额现金保管的风险。
3. 父母初衷: 强调父母是出于安全和增值考虑,而非剥夺。
4. 提供选择: 提出多种折中方案,如共同开户、目标储蓄、零花钱+储蓄等。
5. 参与决策: 让孩子参与选择最适合他的方案。
6. 培养意识: 通过记账、了解金钱价值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7. 耐心与坚持: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耐心和正确的引导。

处理这类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孩子的“拥有感”和父母的“监护责任”,同时将之转化为孩子学习金钱管理的好机会。祝您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领着孩子去银行,开个存折办个定期存款。

用孩子的名字存,存折也要保存在孩子的手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