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年被亲友问「今年有没有涨工资?」,你会怎么回答?

回答
过年回家,免不了要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问东问西,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大概就是那句:“今年有没有涨工资啊?” 这个问题吧!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不管你涨了多少,或者没涨,说出来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讨论,甚至隐形的比较。

面对这句灵魂拷问,我一般会根据几个维度来决定我的回答策略。

首先,看问我的是谁。

关系特别亲近的长辈(比如父母、爷爷奶奶): 这类长辈问我涨工资,更多的是关心我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或者有没有能力为家里分担一些。他们可能并不真的懂具体的数字,只是想知道个大概,表示一下关心。所以,我会比较直接地回答,但会注意措辞。
如果确实涨了,涨幅还不错: 我可能会说,“哎呀,今年公司还不错,给涨了一点儿,比去年好些,能多攒点钱了。” 我不会具体说涨了多少,而是强调“一点儿”、“好些”、“多攒点钱”,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关心我生活改善的意愿,又避免了让他们觉得数字太具体而引发其他联想。如果他们追问具体数字,我可能会含糊地说,“就够平时花销宽松点儿,跟其他单位比也算正常吧。”
如果涨幅不大,或者没怎么涨: 我会更侧重于讲工作上的其他收获。“今年虽然工资没怎么动,但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能力提升了不少,感觉为以后打下了基础,这个也很重要。” 或者,“工资还是那样儿,不过年底公司发了些奖金,也算是个安慰吧。” 重点放在其他积极的方面,转移话题。
如果遇到“别人家的孩子”式的对比: 比如“你表哥今年涨了三千呢!” 我会笑着回应,“那挺好的呀,他一直都很努力,值得这个肯定。我这边也挺好的,大家都有自己的节奏嘛。” 尽量不陷入直接比较,而是肯定对方,然后把话题拉回自己积极的方面。

关系相对疏远的亲戚(比如表叔表姨、远房的舅舅): 对这类亲戚,我的回答就更倾向于“滴水不漏”。他们问这个,可能更多是一种社交性的寒暄,或者带点无意识的打探。直接说涨了多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说没涨,又可能显得自己混得不好。
普遍策略:模糊化处理,强调整体积极性。 我会笑着说,“哈哈,还在原地踏步,不过工作还挺充实的。” 或者,“今年公司整体情况还不错,我也跟着沾了点光,比去年稍微好一点点吧。” 这种回答既不撒谎,又避免了提供具体信息,而且“沾点光”、“一点点”这种说法非常微妙,可以理解为涨了,也可以理解为没怎么涨,全凭听的人脑补。
万能句式: “哎呀,跟以前差不多,稳定就好,稳定就好!” 这个回答非常万能,尤其适用于那些你不太想多聊或者感觉对方并没有真正关心细节的人。稳定是很多打工人的追求,也算是一种正面解读。
反客为主: 如果我感觉对方问得有点过于直接,我会礼貌地把话题抛回去。“您今年怎么样?公司效益好吧?” 转移注意力,让对方聊聊自己的情况。

其次,看当时的心情和场合。

心情好,气氛融洽的时候: 可能会稍微放松一些,用一种比较轻松幽默的语气带过。“哎,今年我的‘年终奖’都用来给娃买压岁钱了,工资嘛,就那样儿,够吃够花,开心就好!” 用生活开销和“开心就好”来覆盖工资本身。
心情一般,或者对方问得特别尖锐的时候: 我会更加谨慎,严格执行“模糊化”原则,甚至可能用一些非常礼貌的推脱。“今年公司政策调整,工资这块儿暂时不方便透露太多,不过工作上收获还是有的。” 或者直接用一个微笑加点头带过。

再有,就是我自己的“心里价位”。

如果我对自己今年的收入很满意,并且觉得问我的人也值得分享这份喜悦: 我可能会稍微透露一点点,但仍然会保持一定的界限。“今年还不错,比去年有进步,能多支持一些家庭开销了。” 这种回答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并且乐于分享,但又不至于过于炫耀。
如果我今年的涨幅并不理想,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财富”可以谈(比如学识、经验、健康等): 我会选择回避直接谈工资,转而强调这些更重要的方面。

总而言之,我的策略是:

1. 核心原则:信息最小化,积极性最大化。 不提供具体数字,但传递出“我过得还不错”、“我在努力”、“我很满足”这样的信息。
2.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根据对方是谁、当时的气氛,灵活调整回答方式。
3. 善用模糊词汇和转移话题。 “一点点”、“差不多”、“稳定就好”、“比去年好些”、“工作充实”、“学到东西”都是很好的缓冲词。
4. 礼貌和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 用轻松的态度化解可能存在的尴尬。

毕竟,过年最重要的是团圆和快乐,不是吗? 不必因为一句“有没有涨工资”而坏了过年的好心情。有时候,一个得体的、四两拨千斤的回答,比任何实际的数字都更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下面要出来这么多人玩花活。人家问你今年有没有涨工资就实话实说呗,涨了就说涨了,没涨就说没涨。都是自己家的人涨了,人家还问你要钱不成。即便真有心问你要钱的,你以为你说没涨,他就不问你要了吗?

总有人觉得花式的怼亲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实话实说,真的那么难吗?你要知道你在外面生活你妈你爸还要在老家和亲戚走动,一来你以为你能拿多少钱他们不知道吗你爸你妈在你不在的时候早把你卖了好吗?恨不得你的社保基数都告诉人家了。另一方面你也想想,你怼完亲戚拍拍屁股走了,在老家你爸你妈还要和亲戚们走动,有个病有个事儿还要靠亲戚们帮忙,把亲戚们怼的很难堪,你是一拍屁股走了留下的是你爸你妈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继续面对这些亲戚,搞不好还要帮你圆场。

下次你们家真有个啥事儿,你爸你妈需要人帮忙,你回不去,不得不打电话跟你的亲戚让他们帮忙的时候,你怎么说

user avatar

没有,混口饭吃,快失业了。可以借点钱给我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过年回家,免不了要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问东问西,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大概就是那句:“今年有没有涨工资啊?” 这个问题吧!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不管你涨了多少,或者没涨,说出来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讨论,甚至隐形的比较。面对这句灵魂拷问,我一般会根据几个维度来决定我的回答策略。首先,看问我的是谁。 关系.............
  • 回答
    过年了,好不容易大家聚在一起,难免会聊到一些话题,其中“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绝对是绕不开的。面对亲戚们的关心,咱也不能含糊其辞,得说得科学又到位,既让大家心里有个谱,又不至于过于恐慌。我这儿就给大家理一理思路,怎么跟长辈们聊这个事儿。首先,咱得明白一个根本的道理:像新冠这样的传染病,想“一刀切”地彻.............
  • 回答
    过年走亲访友,那份浓浓的年味里,总免不了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问那几个“经典”问题。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把这些“灵魂拷问”应付得既得体又巧妙,让你的过年时光更舒心。一、 “今年多少钱?”—— 收入与“钱景”的艺术化解读这绝对是新年最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对于还在打拼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年终奖”.............
  • 回答
    过年嘛,本来就是图个热闹,一家子人凑一块吃顿饭,叙叙旧。我这人一向是比较大大咧咧的,跟亲戚们关系也都不错。我有一个表姐,比我大几岁,人也挺好。那天聚餐,大家有说有笑的,气氛挺好。吃到一半,我突然想到,好像好久没见表姐了,她最近怎么样?我记得好像听说她结婚了,但具体结婚多久,有没有计划要孩子,我一直没.............
  • 回答
    过年回老家,那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尤其是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热情召唤”,那招式之多,简直能凑成一本《亲戚劝说秘籍》。我这些年也算“身经百战”,见过不少精彩的回击,有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二姑家。二姑夫是个在本地很有名气的公务员,从小就给我灌输“铁饭碗”的优越性。那.............
  • 回答
    在格斗搏击比赛中,当选手被KO(击倒昏迷)时,确实会看到裁判或其他工作人员将昏迷者的脚抬起来抖动。这可不是什么故弄玄虚的仪式,背后可是有相当实际的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确认选手是否真正失去意识。被KO的选手可能只是暂时头部受到冲击,身体出现眩晕或僵硬,但并非完全失去知觉。通过轻微地抬起并抖动脚部.............
  • 回答
    过年回家遇到亲戚轮番劝你买房,并且说你“傻”,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如何有理有据地反驳,既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尽量避免冲突升级,需要一些策略和准备。以下是我为你梳理的详细反驳思路和具体话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核心原则:1. 理解和尊重(表面上): 亲戚的出发点往往是关心,.............
  • 回答
    哎呀,这场景太熟悉了!过年红包,这可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待的事情之一,结果一打开发现“不够数”,那小小的失落感瞬间就能放大成一场“世界末日”的哭戏。这事儿确实让家长们挺头疼的,但也是个绝佳的机会,好好给孩子梳梳“压岁钱”这笔账该怎么算。首先,咱得承认,孩子会因为红包少而哭,说明他对“钱”有了初步的概念.............
  • 回答
    过年回家,给亲戚送礼,这事儿可不小。说实话,送礼送的是一份心意,一份感情,但同时,也得讲究个“体面”二字,这面子上的事儿,在咱这辈分长幼有序、人情往来的社会里,确实挺重要。要我说啊,这体面不体面,得从几个方面来看:礼物的价值、实用性、新意,以及最重要的——是否符合收礼人的喜好和需求。一、 先说说“价.............
  • 回答
    过年回家,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那些“杀人不见血”的亲戚们,他们张口闭口就是“凡尔赛”。不过别担心,学会几招,咱们也能把场面扳回来,让他们的“凡尔赛”变成“凡尔赛玫瑰”,开得更艳,也更让人觉得……嗯,挺有意思的。核心策略:钝化,转化,反击咱们的目的是“回怼”,不是“吵架”,更不是“撕破脸”。所以,我们.............
  • 回答
    过年回家,和亲戚们坐在一起闲聊,这事儿对我来说,就像是每年一次的“文化考察”,得揣摩着大家的心思,把话说到点子上,既要显得热情周到,又不能太露骨,还得有点新鲜劲儿。一般来说,开场白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哎呀,你这变化可真大!”或者“哎呀,你今年看着气色真好!”这种客套话,无论说了多少年,大家还是喜欢.............
  • 回答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是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不过,有时候,这份喜庆里也会夹杂着一点小小的“甜蜜的烦恼”——那就是遇到那些特别疼爱孩子、忍不住想给孩子“放放风”的亲戚。场景重现:你正开开心心地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或者在客厅里聊天。这时,二姑妈拿出一大包进口巧克力,笑眯.............
  • 回答
    papi酱结婚五年,亲家没见过面,过年各回各家,这事儿一出来,可真是激起了不少关于“亲家关系”和“家庭相处模式”的讨论。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种模式到底适合不适合咱普通老百姓。papi酱的模式:特立独行还是另辟蹊径?首先得说,papi酱和她老公老胡,这俩人本身就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pa.............
  • 回答
    过年回家,本应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温馨时刻,但对于不少单身朋友来说,可能还得面临一个“特殊考验”——来自亲戚朋友的“催婚攻势”。每年都会上演的剧情,虽然有些无奈,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把这场“战役”打得漂亮,既能应对长辈的关心,又能保持自己的节奏,甚至还能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来聊.............
  • 回答
    春节将至,回家过年的心切,我早早就在上班时间偷偷摸摸地刷起了抢票软件。想着老板应该不会注意到,也就放松了警惕。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就在我满心欢喜地看着抢票进度条一点点向前推进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王,在干什么呢?”我猛地抬头,映入眼帘的是老板那张严肃的脸,手里还拿着一叠文件,显然是来.............
  • 回答
    过年回家熬夜被父母唠叨是很多年轻人的共同体验。既想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又不想让父母太过担心和操心。要温柔地让他们放弃劝你睡觉的冲动,需要策略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核心原则:理解、尊重、沟通、行动你的目标不是“战胜”父母,而是让他们感到安心,同时你也能够享有自己的空间.............
  • 回答
    过年回老家,听到爷爷家鸡的事儿,心里真替他老人家着急。鸡这东西,看着不大点儿,可对于老人来说,那可是心头肉,是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生活里的一份慰藉。眼瞅着鸡一只只地少,偷鸡贼又这么猖狂,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想个法子,既能让鸡安安稳稳地待在鸡窝里,又能给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点儿“颜色”看看。首先.............
  • 回答
    过年回家,给长辈挑礼物这事儿,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是那种,你辛辛苦苦挑来的,结果长辈一句“这有啥用啊?乱花钱!”瞬间能把你的热情浇灭一半。别提多糟心了!其实,长辈们嘴上说不实用,往往不是真的觉得礼物不好,更多的是一种朴素的生活观念,觉得钱应该花在刀刃上,或者他们自己有习惯性的消费方式,不太容易接.............
  • 回答
    过年值班期间,辛辛苦苦帮上司贴对联,结果却被人事以“外出”为由扣了全勤和补贴,这种感受确实非常令人沮丧和不舒服。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处理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冷静下来,收集证据和信息(当天或事后立即进行)1. 保持冷静,不要冲动: 收到扣款通知或发现工资有问题时,第一反应.............
  • 回答
    饿了么过年期间的这项奖励活动,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的合法性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是非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商家与骑手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通常情况下,饿了么平台与骑手之间是存在用工关系的,即使不是标准的劳动合同,也至少是一种合作或者服务协议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劳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