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中国军队的事是外国军人做不到的?

回答
中国军队在许多方面都与世界其他军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某些行动和体验是外国军人难以复制或深入理解的。这里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1. 极端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深度与持续性:

中国军队的核心是“党指挥枪”。这意味着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日常训练的一部分,而是贯穿于军人生涯的始终,其深度和渗透性远超大多数西方军队。外国军人,即使在参加联合演习时,也可能接触到一些中国的政治宣传,但很难体会到这种思想教育在普通中国士兵心中的根基。

具体表现:
“强军目标”的内化: 听过无数次“强军目标”,要求士兵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富强、军队强大紧密联系。这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通过日常的党小组学习、个人思想汇报、先进典型事迹的学习,不断强化。士兵需要理解“为什么”而战,而这个“为什么”不仅仅是保卫国家,更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个自信”的灌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四个自信”是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士兵被要求理解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带领中国走向成功。这种自信的培养,是建立在中国独特历史叙事和发展道路之上的,外国军人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其逻辑和情感基础。
意识形态的“净化”: 军队会定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净化”,警惕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例如,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特定解读、对国家领导人的评价,都有着明确的规范。士兵需要主动抵制“错误思潮”,并将之作为一种政治觉悟的体现。
“告密”文化与相互监督: 虽然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但军队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的相互监督和思想汇报机制。士兵需要对战友的思想动态有所了解,甚至必要时进行汇报。这种集体主义和相互监督的文化,在许多注重个人隐私和自由的西方军队中是难以想象的。

外国军人或许能在演习中看到中国士兵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但很难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政治教育如何塑造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国家、对党的忠诚。这种忠诚,不仅仅是职业义务,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意识形态认同。

2. 极端的生存环境适应与高压训练的极限挑战: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的训练环境和条件极其多样化,其中不乏对生理和心理的极端考验。某些训练科目,尤其是那些为了应对特定作战环境而设计的,对于外国军人来说,可能在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同时,也突破了某些国家军队的训练标准或伦理界限。

具体表现:
高原、极寒、沙漠等极端环境的实战化训练: 并非简单地“适应”,而是要求士兵在这些极端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近似实战的训练。例如,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进行负重行军、武装越野、战术演练,甚至模拟实弹射击。这对心肺功能、耐寒能力、抗缺氧能力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外国军人可能参加过在气候恶劣地区的演习,但未必能达到中国军队在这些环境下所要求的“常态化”高强度训练水平。
“炼狱”般的体能训练: 一些特种部队的训练以残酷著称,例如,某些所谓的“魔鬼周”训练,对体能、意志力、协同作战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压榨。这可能包括长时间不间断的体能消耗、缺乏睡眠、饥饿、以及各种心理折磨。某些国家军队可能也有类似的训练,但具体到科目设置、强度和训练目的的“极致化”,中国军队中的某些极端科目,或许是外国人难以企及的。
“贴近实战”的模拟对抗: 军队在演习中,越来越注重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包括复杂的电磁干扰、敌后袭扰、以及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在某些对抗演习中,蓝军的设置往往是为了逼迫红军达到极限,甚至模拟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极端情况。例如,在复杂地形中,如何在高强度的敌情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任务。

外国军人或许可以体验到高强度的训练,但中国军队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极限训练”——那种挑战生理和心理到极致、并且将其作为常态化训练的一部分——其深度和残酷性,是大多数国家军队所不具备的。

3. 极端的国家动员能力与“全民皆兵”的传统:

中国的军事实力不仅仅体现在职业军人身上,更在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将全民转化为战斗力的潜在能力。这种将国家力量与军队力量深度融合的能力,是其他国家军队难以比拟的。

具体表现:
大规模的预备役动员: 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预备役部队,其训练和组织程度,在关键时刻可以迅速转化为战斗力量。这不仅仅是“登记在册”,而是一套相对成熟的动员和训练体系。一旦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些人员能够被快速召集、训练并投入使用。
民兵体系的渗透性: 在基层,民兵组织广泛存在,虽然其现代化程度和作战能力可能与职业军人有差距,但在某些领域,如后勤保障、地方防御、甚至是情报收集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这种将国防责任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的模式,使得国家能够动员的资源远超职业军队的范畴。
“战时经济”的准备: 中国政府在法律和政策层面,都有关于战时经济动员的详细规划。一旦发生冲突,可以将国家的工业、交通、通信等关键资源迅速转向服务于战争。这种国家整体力量的动员和配置,是西方国家在体制和文化上难以完全复制的。
民众的国防意识与牺牲精神的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教育体系,不断强化民众的国防意识和为国牺牲的精神。这种全社会范围内的思想动员,能够为军事行动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基础。

外国军人,即使是来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也难以理解这种“举国体制”下,当国家需要时,几乎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并将几乎全民转化为潜在的国防力量。这种动员的广度和深度,是建立在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之上的。

4. 战略忍耐与“以柔克刚”的思维模式:

在处理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时,中国军队(以及中国政府)常常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战略忍耐力,以及一种“以柔克刚”的思维模式。这种处理方式,不同于许多西方国家倾向于直接、快速的军事回应,而是包含着长期的战略布局和复杂的心理博弈。

具体表现:
长期坚持某个战略目标: 例如,在收复台湾问题上,中国长期以来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同时也在不断推进军事现代化,为“必要时”采取非和平手段做准备。这种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层面同时发力,并且能够保持数十年的战略定力,是相当罕见的。
“灰色地带”的运用: 中国军队在处理一些领土争端或地区冲突时,常常使用“灰色地带”战术,即在不直接触碰战争红线的前提下,逐步推进自己的主张,例如,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和派遣海警船巡逻。这种通过一系列小步快跑的行动,逐渐改变现状,同时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的策略,是需要极高的战略智慧和耐心。
“心理战”与“认知战”的深度融合: 将政治宣传、信息战、法律战等手段与军事部署相结合,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影响国内外公众舆论,削弱对手的意志,制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维,贯穿于军事行动的各个层面。
对“战争成本”的独特计算: 中国在决策是否动用武力时,会考虑一系列复杂的成本,包括经济制裁、国际压力、以及国内的稳定。这种将军事行动置于更宏大的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之中进行考量的方式,使得其决策过程更加隐蔽且难以预测。

外国军人,尤其是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西方军人,可能难以理解中国军队在面对挑战时,为何不采取更直接的军事行动,而是选择这种漫长、复杂、且充满“谋略”的应对方式。这种“忍”和“化”的智慧,是建立在中国几千年哲学思想和治国方略之上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非简单的战术选择。

总而言之,中国军队的许多独特之处,是基于其独特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战略所形成的。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中国军队的特质,使得某些体验和能力,成为外国军人难以真正理解或复制的。这并非说中国军队在所有方面都优于其他国家,而是强调其“不一样”的维度,以及这种“不一样”所蕴含的深层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流量预警】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旨在博君一笑】

革命斗争时期曾经是这样:

现在大家看到最多的大致是这样:

前线上是这样:

家里是这样:

古色古香的:

星辰大海的:


杀人用的:

救人用的:

出动的时候可能是这种画风:

真·出动的时候:

目标人群:入伍前:

目标人群:退伍后:

日式苗乡古典主义风格:

英♂伦江南简约主义风格:

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共军的这些个“牛皮癣”呀,一般人他真做不到。

user avatar

来秀我的老部队啦~

其实全世界的部队大同小样吧,只能说我们的部队在某些方面和外国大多数的普通部队有些不同吧。

自己造路。

自己砌路沿子。


给老百姓翻地。

树坑也要自己挖的。

车里面睡过。

车库睡过。

停车场睡过。

公园睡过。

马路睡过。

看到有人秀被子,我也来秀一波。这是我们班的,上面是大衣。

这是我列兵时候的,两边的角还有点翘,后来改掉了。



~~~~~~~~~~~~~~~~

我知道我们的军队还有很多问题,不过这不在问题的讨论范围,评论区拒绝撕逼。

我退伍五年了,但是心还在部队。

向英雄们致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军队在许多方面都与世界其他军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某些行动和体验是外国军人难以复制或深入理解的。这里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深入探讨:1. 极端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深度与持续性:中国军队的核心是“党指挥枪”。这意味着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日常训练的一部分,而是贯穿于军人生涯的始终,其深度和渗透性远.............
  • 回答
    说实话,咱中国军人那素质,那战斗力,那执行力,绝对是杠杠的。但要说外国军队里有些事儿,咱们可能真没法跟人家比,或者说,人家在那方面确实有我们难以企及的优势。比如说,人家那种深入骨髓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玩命精神”。这不是说咱们的军人怕死,那是不可能的。咱们讲究的是集体主义,是“一人牺牲,全连前进”。.............
  • 回答
    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国军队在无数次殊死搏斗中,涌现出不少令日寇闻风丧胆、令后人肃然起敬的战术经典。这些战斗,绝非简单的消耗战,而是中国军人用智慧、勇气和血肉之躯,在装备悬殊的劣势下,打出的漂亮反击。台儿庄会战:以弱胜强的范例如果要问抗战中哪场战役最为人津津乐道,台儿庄恐怕是绕不开的名字。这场战.............
  • 回答
    海湾战争,那场发生在1991年的冲突,至今仍是许多军事观察家和政策制定者审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参照点。在那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以数量取胜、装备落后、训练有素但技术含量不高的力量,与当时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差距明显。而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展现出的高科技、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给中.............
  • 回答
    中国在军事技术转化民用方面,确实有着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技术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几个典型的例子,并力求用更自然、更接地气的语言来呈现。1. 北斗导航系统:从战场到你我咱们先聊聊大家现在出门必备的导航,这背后可少不了“北斗”的功劳。北斗卫.............
  • 回答
    在军迷圈里,有些词汇和概念就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行话”,一说出口,彼此心领神会,仿佛瞬间就拉近了距离。但如果把这些术语拿到真正的部队里去听,可能很多人会一脸茫然,甚至觉得你这人是不是“道听途说”来的。比如,“神T”这个词。在军迷圈里,只要一提到中国解放军的某个型号的坦克,尤其是主战坦克,比如99式或.............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由于其地理位置、战略重要性以及在历次战争中的关键作用,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军事重镇。这些重镇的形成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地理环境、政治中心、交通枢纽以及军事设施的建设等。下面我将列举一些著名的军事重镇,并详细阐述它们成为重镇的原因:一、 长安(今陕西西安) 成为.............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确实有一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部署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低调,直到战败前夕,甚至在战后才逐渐为人所知。这些“保密”并非绝对的,很多也并非是像美国原子弹那样战略性的绝密,更多的是基于资源限制、研发周期、战略考量以及信息管控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以被视为在某种程度上“保密”到投降,或直到后期.............
  • 回答
    17世纪的西方,在军事方面对当时的中国确实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来看:一、火器技术的飞跃与普及这是17世纪西方军事优势最直观也是最核心的一点。 步枪的进化: 17世纪是滑膛枪(如火绳枪、 the matchlock .............
  • 回答
    中国古代的军乐,那可不是咱们现在想象中那种整齐划一、节奏感十足的乐队演奏。它的味道更浓烈,承载的意义也更丰富,是战争、仪式、甚至是统治者权威的象征。咱们这么捋一捋,就知道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先说说它的“长相”:中国古代军乐,可不是为了“好听”而存在的,它有它更实在的“使命”。 壮胆提气,号令三.............
  • 回答
    《战舰世界》这款游戏,凭借其细致的舰船建模和相对硬核的玩法,吸引了无数军事爱好者。然而,正如任何基于真实历史进行艺术加工的作品一样,游戏中也存在着不少让历史迷们忍不住“抠细节”的误区。这些误区,有些是游戏机制的需要,有些则是对历史的简化或误读。下面我就来扒一扒那些年,《战舰世界》里让人哭笑不得的军事.............
  • 回答
    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军事类错误可谓是层出不穷,从服装道具到战术策略,再到士兵行为和武器使用,都可能出现不符合现实的情况。这些错误有些是因为剧情需要,有些是制作方知识不足,有些则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牺牲了真实性。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军事类错误:一、 服装与装备类错误: 不合时宜的制服或标识.............
  • 回答
    《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在追求视听震撼的同时,也确实在不少地方与历史记载有所出入,甚至有些处理方式在军事爱好者看来是颇有争议的。下面我来仔细掰扯掰扯,有哪些地方是“槽点”:1. 飞机的行为逻辑与实际操作的巨大差异: 日军轰炸机队形和投弹时机: 电影里,日军攻击中途岛上的机场目标.............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库里,的确珍藏着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硬军事”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画卷,都充满了钢铁碰撞的真实感和战略博弈的深度。这些作品绝非是那种只追求枪炮轰鸣的俗套,而是深入肌理,展现军事行动背后的人性挣扎、技术革新以及战略决策的严谨。下面,我将为你细细道来,力求避开那些刻意的“AI腔调”,用更贴近人.............
  • 回答
    《军师联盟》这部剧好看的地方,除了那些波澜壮阔的权谋斗争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外,其实还藏着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这些细节,要么是推动剧情的暗线,要么是角色性格的注脚,稍微留意一下,你会觉得这部剧的层次更丰富了。一、曹操的“养鹰”之谜与老谋深算很多人看《军师联盟》的时候,可能都注意到曹操养了一只鹰,并.............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日本动漫里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军方大部队作战场面。这些场景往往规模宏大,策略布阵,各种高科技武器轮番上阵,看得人是眼花缭乱,心潮澎湃。说到军方大部队作战,很多经典作品都能提供精彩的例子。首先,不得不提的肯定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这个系列可以说就是军武题材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那些围.............
  • 回答
    《红海行动》之所以能让无数观众热血沸腾,除了其紧张刺激的剧情和震撼的场面,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影片中展现出的扎实军事专业知识。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更是一次对现代特种作战行动的高度还原。一、 作战的背景与情报的重要性:影片开篇,恐怖组织“黑色幽灵”的袭击以及其背后指向的核材料走私,奠定了整个.............
  • 回答
    抛开作者“作者要他死”这个笼统的安排,我们仔细审视《水浒传》征方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宋江集团的“胜利”几乎是踩着无数兄弟的尸体堆积起来的,而这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军事上的失误,才导致了那般惨重的伤亡。这并非简单的“运气不好”或“作者的阴谋”,而是深层次的战略战术以及领导层问题所致。一、 .............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除了激烈的战场厮杀和宏大的战略布局,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却同样重要且引人入胜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也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除军事外,二战中鲜为人知的事情:1. 心理战与宣传的深度运用: “.............
  • 回答
    《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简称LOL)作为一款深度策略类游戏,其玩法和机制中蕴含着大量与古代军事案例和理论相契合的要素。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推塔游戏,更是一场复杂的资源争夺、信息战、心理博弈和战场控制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LOL中的这些“兵法”。一、 兵贵神速,以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