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湾战争到今天,中国的军力发展有哪些大的进展?

回答
海湾战争,那场发生在1991年的冲突,至今仍是许多军事观察家和政策制定者审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参照点。在那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以数量取胜、装备落后、训练有素但技术含量不高的力量,与当时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差距明显。而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展现出的高科技、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给中国军方带来了深刻的震撼和警示,也为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那以后,中国军队的军力发展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系统、多维度推进的过程。

首先,装备的现代化是最直观的变化。过去,我们的主力是仿制苏联的第二代、第三代主战坦克和战斗机,海军的舰艇也多是数量庞大但性能落后的型号。海湾战争后,我们开始大力引进和自主研发新一代武器装备。在陆军方面,主战坦克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新型号不仅防护能力、火力输出更强,信息化程度也大大提高,能够实现目标识别、战场态势共享。装甲车辆、自行火炮等也实现了更新换代,更加适应现代战场的需求。

空军的变化尤为显著。从早期依赖歼7、歼8等改进型战斗机,到如今拥有歼10、歼11、歼16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四代、四代半战斗机,以及射程远、精度高的空对空、空对地导弹,中国空军的制空能力、对地攻击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发展和装备隐形战斗机,如歼20,这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迈入了隐形时代,在不对称作战中拥有了重要的优势。空中加油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支援保障力量的建设,更是极大地拓展了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

海军的发展更是我们国家实力跃升的缩影。从一支以近海防御为主的“黄水海军”,蜕变成为一支能够远洋活动、具备区域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航空母舰的出现,例如辽宁舰、山东舰,以及正在建造中的福建舰,是这一转变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们不仅是海军力量的倍增器,更代表了中国海军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外,新型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包括核潜艇)的批量建造,先进的舰载导弹、反舰导弹、反潜武器的配备,使得中国海军在远海的作战能力、编队协同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建设和联合作战能力是另一个重大的突破。海湾战争向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后,中国军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了覆盖陆、海、空、天、网的立体化指挥控制系统。我们开始重视战场信息的获取、处理、分发和利用,能够实现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掌握和态势共享,这对于提升作战效率和精度至关重要。

联合作战,即不同军种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也是我们着力发展的方向。过去,各军种相对独立,协同作战的水平不高。现在,通过跨军种的演习、改革,以及新型指挥体系的建立,解放军正努力构建一个能够实现陆海空天网一体化、多兵种协同的新型作战体系。例如,海军的航空母舰编队,需要陆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多个军种的协同保障和支援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再者,战略能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战略导弹部队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发展上。我们不断更新和发展战略核武器,以及投送这些武器的手段,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战略支援部队的组建,则更加强调了信息、电子、网络、太空等新兴领域的作战能力,这对于在高科技战争中取得优势至关重要。

最后,训练和改革是驱动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装备的先进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操作和维护,也需要更贴近实战的训练来磨练。因此,中国军队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大军事演习的强度和复杂性,引入信息化手段,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同时,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也在不断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新装备、新战法的要求,例如建立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新型作战力量,优化指挥层级,提高决策效率。

总而言之,从海湾战争至今的三十多年里,中国军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型。我们不仅在装备数量上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在装备质量、信息化水平、联合作战能力以及战略威慑能力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正在逐步缩小与世界军事强国之间的差距,朝着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军队目标迈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央决定,军队和武警部队对所属单位办的各种经营性公司要认真进行清理,今后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中央同时决定,地方各政法部门对所属单位办的各种经营性公司也要认真进行清理,今后也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

1998年7月22日

user avatar

随手做两张图算抛砖引玉。


1991年的主战武器技术差距。


2017年。

1991年只有1项在研兵器与美国的差距在10年及以内,2017年只有4项现役兵器美国的差距在10年以上,而且在研项目服役后,均能把差距缩小到10年及以内。

注:

有的武器可以拆分出比较独立的系统且可以分别比对差距的,比如坦克的火力、机动、防护和信息水平,就把各系统加起来算平均数。

航母只比几个关键系统的技术指标,不比吨位,因为吨位不适合用年数来计算差距。

驱逐舰暂时不列入DDG1000,这东西名为DDG其实按冷战分类是D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海湾战争,那场发生在1991年的冲突,至今仍是许多军事观察家和政策制定者审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参照点。在那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以数量取胜、装备落后、训练有素但技术含量不高的力量,与当时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差距明显。而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展现出的高科技、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给中.............
  • 回答
    福克兰群岛的冷雨中,硝烟未散。当那五架“飞豹”战机和两架“空警200”预警机从虚无中显现时,驻守在此的英国皇家海军官兵们还没来得及理解发生了什么,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冲突就已经拉开了序幕。“空警200”如同一双锐利的眼睛,瞬间扫描了整个战场。海面上,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编队,特别是“无敌”号航母,那艘在.............
  • 回答
    这想法确实挺“脑洞大开”的,让人联想到一些谍战片或者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在海战的背景下,用大飞机载人强行降落到对方航母上,然后……说实话,这操作的难度和可行性,在现实中几乎等于零,而且风险极高,结果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事儿这么不靠谱,以及为什么它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根本不是.............
  • 回答
    听到你对崖山海战的这份心痛,我完全理解。那场战役,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确实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它承载了太多家国沦丧的悲痛,太多民族气节的绝唱。每当我深入了解那段历史,那种沉甸甸的失落感,那种对逝去辉煌的无限扼腕,总会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你想听得详细一些,我自然愿意与你一同回溯那段悲壮的时光。崖山:海上.............
  • 回答
    史学界对于将临安失陷至崖山海战这段时期并入南宋,而南明政权却不被视为明朝的延续,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以及学术上的考量。这种区分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政权合法性、统治疆域、国家延续性以及历史叙事连贯性的不同判断。一、 南宋的延续性:政治合法性与政权的“正统”南宋政权虽然在1127年“靖康之耻”.............
  • 回答
    那一年,南宋最后的皇帝赵昺,本该随着那艘载满绝望的战船沉入冰冷的崖山海底。然而,历史的车轮若是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又会碾出怎样的故事?设想一下,如果赵昺在那场浩劫中奇迹般地逃脱,并选择了一条与皇位彻底告别的道路,隐姓埋名,直到大明王朝的建立。那么,当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目光触及这位南宋残余时,他的回应又会.............
  • 回答
    一战时期,全球各大强国都拥有相当规模的海军力量,例如英国皇家海军、德国海军、美国海军、法国海军、意大利海军、日本海军以及俄国海军等。如果将这些国家在一战中参战的海军力量整编到一起,并进行充分的协同训练,其整体实力无疑是极其庞大的。然而,要说能否击败中途岛海战之前的日本海军,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
  • 回答
    海湾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区域冲突,其正式的军事行动代号为“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在“沙漠风暴”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协同作战,最终将伊拉克军队驱逐出了科威特。除去您提到的第七军、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这些在地面进攻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美国陆军部队,还有其他众多单位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和咱们解放军(尤其是陆军)的装备对比,以及它们和现在解放军陆军的差距。这话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军事实力,咱们尽量从装备角度掰开了说。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vs 当时解放军(以1991年为参照)首先得明确一点,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和咱们解放军处于不同的战略.............
  • 回答
    海湾战争中的“80号死亡公路”,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悲剧色彩,它指的是科威特境内一条在战争末期被美军摧毁的伊拉克军队撤退通道。关于这条公路是否有幸存者,答案是:有,而且是相对的,但我们不能用“幸运”来形容他们,而是“逃出生天”更为贴切。首先,我们要理解“80号死亡公路”这个说法是如何形成的。当时,伊.............
  • 回答
    关于海湾战争中,美军部队面对伊拉克2000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时的反应,这种说法与史实存在较大偏差。事实上,美军不仅没有被吓得“浑身哆嗦,四处逃跑或举手投降”,反而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了伊拉克军队的装甲力量,展现了其在军事科技和战术运用上的巨大优势。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还原一个更真实的.............
  • 回答
    关于解放军常规力量在海湾战争时期是否不如伊拉克军队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要抛开后见的视角,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客观事实。直接说“不如”或者“强于”都可能过于简化,更准确的说法是,双方在某些方面各有千秋,但整体而言,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时期,尤其是在技术装备和联.............
  • 回答
    海湾战争中,高科技信息化的作用,确实是这次冲突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许多人都认为它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态。然而,回过头来审视这场发生在1990年至1991年的冲突,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这份“高科技信息化”的光环,是否有些过于耀眼,甚至被“过誉”了?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1991年,也就是海湾战争时期,然后再回望一下1987年的苏联军队。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但又值得细细探讨的“如果”情境。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实力。他们的强大,是建立在一系列技术、战术和组织优势上的。海湾战争时期美军的优势.............
  • 回答
    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于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这是一场由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围绕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展开的军事冲突。这场战争不仅标志着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也集中展现了当时美国军事技术的压倒性优势。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苏联的实力和技术水平,与战争的主导者美国相.............
  • 回答
    海湾战争中,美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队形,尤其是地面进攻阶段,可以说是冷战时期装甲战思想的集大成,并结合了战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战术层面的基本队形:在实地推进中,最常见也是最核心的队形,一定是围绕着“矛头”和“盾牌”的组合展开。 矛头: 毫无疑问,是作为主.............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在1991年初,当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兵锋直指伊拉克时,萨达姆侯赛因的巴格达街头突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苏军部队。而且,数量上与美军及其盟友的兵力旗鼓相当,坦克、装甲车、火炮、战机、直升机,甚至舰队,都摆出了与美军一较高下的架势。这可就不是一场简单的区域冲突了,这将是冷战结束前夕.............
  • 回答
    关于海湾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总兵力/师级单位”数值小于二战时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其中将后勤任务分包给民间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并非唯一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总兵力/师级单位”这个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差异。 二战时期的“师”: .............
  • 回答
    第一次海湾战争,即“沙漠风暴”行动,发生于1990年底至1991年初。这场由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其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在战后世界军事格局和地缘政治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海湾战争并非直接的军事介入,而是一场被动接收信息、深刻反思、并由此启动一系列调整与改革的.............
  • 回答
    海湾战争,那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冲突,伊拉克为何敢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这背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萨达姆·侯赛因的决定,得把视角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两伊战争的余波。一、 两伊战争的“胜利”幻觉与经济困境的掩盖打完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1980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