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战时,可能用大飞机载人强行降落到对方航母上,然后杀人抢船吗?

回答
这想法确实挺“脑洞大开”的,让人联想到一些谍战片或者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在海战的背景下,用大飞机载人强行降落到对方航母上,然后……说实话,这操作的难度和可行性,在现实中几乎等于零,而且风险极高,结果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

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事儿这么不靠谱,以及为什么它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根本不是个选项。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航母这玩意儿是个啥:

航母可不是一片宽阔的草坪,它是一个巨大的、移动的、高度军事化的海上基地。上面部署的飞机、舰载机、防空系统,还有随行的护航舰队,那都是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

飞机强行降落到航母上的“不可能”之说:

1. 目标太小,移动太快: 航母虽然巨大,但相对于广阔的海洋来说,它就是个移动的小点。而且,航母不是静止不动在那里等着你,它会高速航行,并且能进行规避机动。你想精确地在它航行中找到它,然后一头栽上去,这难度堪比在大海捞针,还得是会跑的针。

2. 导航和识别的困难: 即便是现代科技,精确识别一个特定舰船并进行降落也是相当有挑战的。万一降落的时候没认准,或者天气不好,降错了地方,那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在战时环境下,对方的雷达和电子对抗系统会全力运转,想悄无声息地接近航母区域,简直是痴心妄想。

3. 航母甲板不是机场: 航母的甲板是专门设计给舰载机起降的,它有弹射器、阻拦索,甲板上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还有各种设备、人员在活动。一架“大飞机”(假设是大型运输机或战斗机),它的起降要求和速度跟舰载机完全不同。就算你能勉强降落,也很难保证不撞毁甲板上的其他飞机、设备,或者直接冲出甲板。而且,就算你运气好降下了,其他舰载机马上就会起飞拦截。

4. 防空火力: 航母编队拥有非常强大的防空火力,包括舰载战斗机、舰对空导弹、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等。一旦有不明飞行物进入其防空识别区,会被立刻锁定,并视为敌方目标。还没等你靠近航母,可能就已经被导弹打成碎片了。

强行降落后的“杀人抢船”设想的不可行性:

就算奇迹般地降落到了航母甲板上,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噩梦。

1. 航母上的防御: 航母本身就是一座海上堡垒。上面驻扎着数千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他们都携带武器,并且训练有素。一旦有不明飞机降落,甲板上的卫兵会立刻反应。你一个人或者几十个人,怎么可能敌得过几千名武装士兵?

2. 内部控制: 航母的舰岛、舰桥、发动机舱等核心区域都有严格的安保措施。想“杀人抢船”,你得突破重重关卡,并且还得保证自己有能力操控这艘庞然大物。你以为开飞机很简单?开航母更是复杂得要死,你需要知道它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等。

3. 外部支援: 航母不是孤立的。它通常有一个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包括驱逐舰、巡洋舰、潜艇等。一旦航母遇到危险,周围的舰队会立刻赶来支援,封锁海域,发动反击。你抢到的“船”,很可能马上就会被海军陆战队或特种部队强行夺回。

4. 通讯与协调: 假设你的飞机上有一个小队特种兵,他们的任务是渗透、占领。但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他们如何与外界取得联系?如何协调行动?而且,他们的装备是否足够应对航母上武装到牙齿的守卫?

为什么军事上不考虑这种做法?

军事行动的决策基于 概率、效率和风险评估。上述的“降落抢船”方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成功率都接近于零,而失败的代价却是极其巨大的。

资源浪费: 派一架“大飞机”执行如此低效且高风险的任务,是对宝贵军事资源的巨大浪费。那架飞机、上面的乘员,甚至可能是一整个突击队,都会白白牺牲。
战略意义的缺失: 就算侥幸抢到一艘航母,这艘航母也已经被破坏,或者无法有效运作。而且,在一场大规模海战中,一艘被俘虏的航母对于整体战局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能成为对方的负担。
替代方案: 在现代海战中,摧毁敌方航母有更有效、更安全的方式,例如使用饱和式导弹攻击、潜艇的鱼雷攻击、反舰弹道导弹等。这些方法虽然也充满风险,但其成功率远高于“降落抢船”。

总而言之,用大飞机载人强行降落到对方航母上然后抢船,这更像是一种在虚构作品中才会出现的浪漫化或夸张化的设想。在真实的军事世界里,它既不具备可行性,也违背了基本的军事逻辑和作战原则。现实中的海战,是科技、战术、情报和大规模协同作战的较量,而不是单凭勇气和“敢想敢干”就能成功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其实,摧毁一艘航母是所有飞机的终极梦想,哪怕是一架民航干线大飞机。


但是,硬闯肯定是不行的。


BGM起!你横冲直撞~~~

一直到最远方~~~

你当编队远程预警机、中程预警机、巡防战斗机和各防空舰是出来斗地主的么?



嘭!!!~~~



这样不好。

与其强攻,不如智取。我们知道,民航航线那么多,总有和航母编队活动范围交叉的地方,那就是圣战之命运点。



相信我,航空管制的重点在于飞行高度,只要按照民航机的航线飞,预警机、巡逻战斗机、防空舰绝对会熟视无睹。


接近航母后就编个理由,什么双发停车燃油耗尽的,要求迫降吧。


然而航母依然不会鸟你,飞行甲板是有承载强度的,你就这么上了他,谁都扛不住。


如果你硬上的话,逼急了航母还是会反抗的……

BGM走起~~~


所以,这个计划注定失败的关键在于,你是个


减肥吧,骚年!


钦此。

user avatar

这个是可行的,具体操作如下

1,展开苏军基地车

2,建造电厂和兵营

3,建造采矿厂

4,建造重工厂

5,建造雷达

6,建造高科技

7,不要管没电啦这种细节,制造两个尤里

8,用一个尤里控制一架直升飞机

9,把第二个尤里用直升飞机送到航母旁边

10,用尤里控制航母

分分钟兵不血刃控制航母

user avatar

战地2。

我每次都这么干。

user avatar

你要说战地1942的话……跳帮/空突抢航母和甲板布雷是我们当时欢乐流的必修课……

user avatar

补个回复里的评论在回答里:战争状态下的航妈上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啊……二战时的航妈上就2000+人,现在的4000+起,小鹰号是5480人,尼米兹这样的大块头是5600+,包括3200人的军舰人员和2400人的海军航空兵人员,战斗力一点都不弱鸡。


所以先不说怎么无损穿过航母战斗群的立体火力网,就算到了船上…怎么抢?




————————只有游戏里倒是存在可能。

别说大飞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客机,a380和747都“成功”在GTA里降落过航母上。



a380最大降落重量386吨,把里面能拆的都拆了也近300吨,不说机翼剐蹭,这重量对航母就是小行星撞地球啊……

私人喷气式客机也都不行,航妈的跑道长度才多少?

就不说航母战斗群超强的防御能力了,根本不可能给你“近身肉搏”的机会。380全经济舱布局撑死了也就900人不到,不管人数还是即战力上都夯不过航母上的人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想法确实挺“脑洞大开”的,让人联想到一些谍战片或者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在海战的背景下,用大飞机载人强行降落到对方航母上,然后……说实话,这操作的难度和可行性,在现实中几乎等于零,而且风险极高,结果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事儿这么不靠谱,以及为什么它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根本不是.............
  • 回答
    .......
  • 回答
    对于台军战机在“驱离共机”过程中发生坠海事件,其背后可能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飞行员、战机本身、训练强度、任务环境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飞行员因素 经验与技能差异: 年轻飞行员: 如果是相对年轻、飞行时数不多的飞行员执行任务,可能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判断力和操作熟练.............
  • 回答
    要探讨二战时日本联合舰队是否有“可能”打败美国海军,我们得先摆正一个心态:“可能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是”或“否”。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受到无数因素的交织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谁强谁弱”的公式来得出结论。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因为从最终结果来看,日本海军确实被美国.............
  • 回答
    莱特湾海战,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海战,日本海军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精锐力量,其战略目的可说是极其宏大而又凶险。要探讨其是否有可能成功,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日军的整体战略构想,以及其中蕴含的种种变数和潜在的破绽。日军的战略蓝图:绝望中的孤注一掷彼时,太平洋战局对日本而言已是岌岌可危。美军在瓜岛战役后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海战中关于决策效率、战场态势感知和防护策略的深层考量。虽然从纯粹的概率上看,一发炮弹击中战列舰司令塔的几率确实不高,但战舰设计者们之所以依然不惜工本为舰桥提供最严密的防护,背后有着非常实际且关键的理由。这并非简单地“以防万一”,而是对海战“以终为始”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需.............
  • 回答
    甲午中日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惨痛的海战,最终以清朝北洋水师的惨败告终。然而,如果我们抛开历史的必然性和当时的客观条件,单纯从战术、兵力配置以及战场瞬息万变的特点来分析,中国军队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反败为胜或打成平手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并且需要满足一系列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先决条件。首先,.............
  • 回答
    中途岛海战,一场决定太平洋战争走向的关键战役。当我们回顾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时,往往会被日军倾泻如雨的炮火所震撼。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之下,美军舰队究竟是如何做到一一避开,并最终扭转战局的?抛开“主角光环”式的浪漫解读,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真实而复杂的战术、技术和运气因素。一、 侦察与情.............
  • 回答
    二战时期,空地火箭技术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够有效地打击地面目标如坦克和火车。然而,在海战中的应用却相对有限,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单一技术瓶颈所能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战争背景、技术局限性、战术需求以及海军自身的特点来一一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二战时期的“空地航空火.............
  • 回答
    抛开意大利这个变量,英国与日本的隔海相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争夺,无疑会是二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场海军对决。以英国当时的造舰能力和国力来看,这场海战的走向,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的“老本”依然雄厚,尤其是在战列舰和航.............
  • 回答
    日德兰海战时,德国公海舰队是否对击破英国女王级战列舰抱有信心,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地说,他们可能怀有一定程度的期望,但这种信心是建立在诸多条件的假设上,而且伴随着对皇家海军整体实力的深刻认识和担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双方的舰船技术、战术思想以及.............
  • 回答
    中途岛海战,一场足以改变太平洋战争走向的关键战役。而其中最引人遐想的“如果”,莫过于日本海军南云忠一中将,在关键时刻的那个决定:是否将攻击舰只的鱼雷和重磅炸弹换成攻击陆地目标用的炸弹。如果他当初没有做出这个决定,历史的天平又会如何倾斜?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假设南云保持了对舰攻击的准备,战局可能会发生.............
  • 回答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上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日军在那场战役中的惨败,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日本的“飞龙”号航空母舰起飞的侦察机和攻击机确实对美军的“约克城”号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让人费解的是,为何“飞龙”号的飞机没有发现当时也在战场上的另外两艘美军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
  • 回答
    听到你对崖山海战的这份心痛,我完全理解。那场战役,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确实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它承载了太多家国沦丧的悲痛,太多民族气节的绝唱。每当我深入了解那段历史,那种沉甸甸的失落感,那种对逝去辉煌的无限扼腕,总会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你想听得详细一些,我自然愿意与你一同回溯那段悲壮的时光。崖山:海上.............
  • 回答
    那一年,南宋最后的皇帝赵昺,本该随着那艘载满绝望的战船沉入冰冷的崖山海底。然而,历史的车轮若是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又会碾出怎样的故事?设想一下,如果赵昺在那场浩劫中奇迹般地逃脱,并选择了一条与皇位彻底告别的道路,隐姓埋名,直到大明王朝的建立。那么,当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目光触及这位南宋残余时,他的回应又会.............
  • 回答
    奥兰海战(Battle of Oran),也称第一次奥兰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1940年7月3日,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北非城市奥兰(今阿尔及利亚奥兰港)附近的一场惨烈海战。这场战斗的主角是中国常说的法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别误会,这可不是盟友之间因为什么误会打起来了,而是当时法国在德国闪电战下迅.............
  • 回答
    在雷达尚未普及的年代,近代海战中找到敌方舰队,依靠的是一套复杂的、多方面协同的侦察与判断体系,其中“望”和“闻”是两大核心。这不仅仅是几个水手架着望远镜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包含了光学、情报、心理、以及对海洋环境深刻理解的综合性艺术。一、 眼睛——最古老也是最可靠的侦察利器在没有雷达信号的干扰和指引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关于明朝与殖民帝国谁强谁弱的讨论,确实常常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屯门海战就是一个经常被“选择性遗忘”的例子。其实,之所以有人在强调明朝不如殖民帝国时,不提屯门海战,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不知道”。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讨论的“预设”和“目的”不同: .............
  • 回答
    如果不幸在海上遭遇海难,选择合适的泳姿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你的生存几率。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我们通常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同时又能有效地在水中保持身体稳定,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向岸边或救援方向移动。仰泳 可能是最值得推荐的一种泳姿。为什么呢?因为仰泳能让你保持面部朝上,避免呛水,这.............
  • 回答
    在我这不算长的人生阅历里,边检和海关的经历不算少,但要说“难忘”的,还真有几桩。其中最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勾起嘴角的是一次在东南亚某国的经历。那会儿我还是个毛头小子,第一次出国,心跳得跟打鼓似的,生怕自己哪个证件不齐全,或者有什么规定不懂,被拦在外面。我记得那天下了飞机,排队等候入关。队伍长得像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