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喜欢给毛文龙翻案?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些人物,他们的功过是非,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心中激起不同的涟漪。毛文龙,这位明末辽东的抗金名将,便是一个在历史评价上争议颇大的人物。在许多人看来,他是一位忠心耿耿、勇猛无畏的民族英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却是贪婪腐败、祸乱朝纲的罪人。正因如此,围绕着毛文龙的翻案之说,一直没有停止过。

要理解为何有人要为毛文龙“翻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以及他为何会陷入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之中。

毛文龙的“功”在哪里?

毛文龙最被人称道的,无疑是他辽东前线所建立的功勋。在努尔哈赤崛起,辽东防线摇摇欲坠的关键时刻,毛文龙临危受命,在皮岛(今韩国西海的石岛)驻扎,并且在那片弹丸之地,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硬生生地在后金的眼皮底下,搅动了后金的后方。

牵制后金兵力: 毛文龙驻守皮岛,并非是正面与后金大军硬碰硬,而是采取了一种“骚扰”和“牵制”的战略。他经常组织部队渡海袭扰后金在辽东沿海的据点,切断后金与朝鲜的联系,甚至偶尔还能取得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例如著名的“收复镇江”之战,虽然事后细节有争议,但其鼓舞士气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他就像一根扎在后金喉咙里的刺,让后金不得不分出相当一部分兵力来应对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明朝在其他战线上的压力。
保障东江镇的生存: 毛文龙所部的东江镇,是明朝在辽东最后的军事据点之一。他不仅要抵御外敌,还要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为了生存,他利用海路与朝鲜进行贸易,这种贸易在当时既是经济上的必需,也被一些人视为通敌敛财的手段。但如果站在毛文龙的角度,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军队的战斗力,这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存之道”。
士气上的象征意义: 在明朝节节败退、士气低落的背景下,毛文龙在皮岛顽强抵抗,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许多明朝士兵和百姓来说,这是一种坚持和希望的象征。他让人们看到,后金并非不可战胜,明朝依然有人在浴血奋战。

为何会“翻案”?“罪”又从何而来?

毛文龙的“罪”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也是他被后世诟病,甚至最终导致其被处死的根本原因:

军纪涣散,克扣军饷: 这是毛文龙最常被指责的罪状之一。驻守皮岛的东江镇,实际上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毛文龙被指控克扣军饷,侵吞军资,导致部队哗变,士气不振。更有甚者,他被指责利用职权,将朝廷拨付的军粮军饷据为己有,用于个人的享乐和收买人心。
拥兵自重,跋扈专权: 远离京师,又手握重兵,毛文龙逐渐形成了一种“拥兵自重”的局面。他藐视朝廷的命令,对朝廷派遣的官员呼来喝去,甚至有传言说他有“拥兵自立”的野心。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明朝,无疑触犯了君权至上的大忌。
与后金勾结,通敌敛财(争议): 这是最致命的一项指控。在与后金的对峙中,毛文龙有时会以“议和”为名,私下与后金进行贸易,甚至接受后金的金钱和物品。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通敌叛国。然而,支持毛文龙的人则辩称,这是一种策略,是“以夷制夷”的手段,是为了麻痹后金,同时也是为了换取生存和物资。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这种接触,皮岛的东江镇早就被后金荡平了。
导致崇祯皇帝被骗(袁崇焕的叙事): 最终将毛文龙推上刑场的,是袁崇焕。袁崇焕在向崇祯皇帝汇报时,将毛文龙描述成一个罪大恶极、必须铲除的威胁。袁崇焕的理由是,毛文龙的部队是“乌合之众”,并且对朝廷构成威胁。而毛文龙的支持者则认为,袁崇焕是出于个人恩怨和政治斗争,故意夸大其词,陷害忠良。他们认为,毛文龙的存在本可以牵制后金,而袁崇焕将其除掉,反而让后金得以集中力量攻打山海关,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为何有人要为他“翻案”?

正是基于对上述功过是非的解读差异,才有了为毛文龙“翻案”的诉求。他们的理由通常是:

1. 纠正历史的“不公”: 很多支持者认为,毛文龙在后金强大的攻势下,能够坚守辽东,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他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这并不足以抹杀他在抗金斗争中的贡献。他们认为,毛文龙是被袁崇焕和朝廷的政治斗争所牺牲的,是对一个忠臣的冤杀。
2. 重估其战略价值: 支持者认为,毛文龙的皮岛战略,是明朝在辽东困境中一种重要的战术选择。他通过骚扰和牵制,迫使后金分散兵力,延缓了其南下的步伐。而袁崇焕将其杀害,则断绝了明朝在辽东的最后一点有生力量,是战略上的失误。
3. 批判“君权至上”的局限性: 有些学者认为,明朝末年的政治环境极度压抑,皇帝的猜忌心重,文官集团内斗激烈。毛文龙的悲剧,正是这种政治环境下个人难以生存的体现。为毛文龙翻案,也是对这种腐朽政治体制的一种反思和批判。他们认为,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应该更注重实际的军事效能,而不是拘泥于一些表面上的忠君和规矩。
4. 为“被压迫者”发声: 许多人认为,历史的叙事往往掌握在胜利者手中。毛文龙的死,发生在袁崇焕“平辽”的宏大叙事中,他自然成为了那个被描绘成“罪人”的角色。而为毛文龙翻案,则是在尝试给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被污名化的人物,一个重新被理解的机会。他们希望通过梳理史料,展现毛文龙更为真实和复杂的一面。
5. 反思“袁崇焕神话”: 随着对袁崇焕的进一步研究,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袁崇焕的“完人”形象。他们认为,袁崇焕在指挥和战略上也有失误,并且其性格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在这种背景下,对毛文龙的平反,也包含着对袁崇焕功过的重新审视,认为袁崇焕可能也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抬高自己的形象。

总而言之,为毛文龙翻案,并非仅仅是为了给一个人洗刷冤屈,更深层次地,是人们对明末那段混乱历史的重新解读,是对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再思考,也是对当时政治体制弊端的反思。这些声音的出现,正是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重解读可能性的体现。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在争议与讨论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毛文龙没有用。

就是说,你怎么搞代餐也好,基本的地缘政治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客观事实还是要尊重的,论持久战定义的敌后游击战也不是皇汉所能理解的概念。

第一,军事地理。

毛文龙屯兵之地在鸭绿江口一带,他北面的大陆上,丹东(九连城)、庄河、大连这沿海一条线的北面,是山区。

随便找一张辽宁省政区图大概看看,你就会发现一个大致的四边形。

北边:沈阳、抚顺

西边:鞍山、辽阳、灯塔、盖州、普兰店

东边:本溪、凤城

南边:大连、庄河、丹东

中间的部分只有析木镇。

辽宁省人能住的地儿上面都列出来了,中间那块空白,人不大能住,是山区。

这种地理面貌反映在军事上,就是毛文龙如果想起到明粉所谓的牵制作用,他就必须越过长白山南余脉去沈抚一带的后金核心区。

在大连、庄河、丹东的南线是牵制不到任何后金所关心的东西的。在十七世纪,那条荒凉的海岸上也没什么值得关心的东西。

如果毛文龙要牵制后金、骚扰后金,那么走东线本溪、凤城,这是山县有朋带着两个师团没有走通的路;走西线普兰店、盖州、灯塔,这是日俄战争中日本选择的路线,所谓黑沟台会战就发生在这条线上。

至于山县有朋钻到海城的那条路,杨靖宇走过两次,都被堵住了。

辽宁省人文地理如此、兵要如此,不是皇汉给毛文龙加戏就能改变的。

第二,地缘政治。

麦金德认为,在世界岛上控制“哈特兰德”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控制了心脏地带就能控制世界岛。

具体到大萌这个世界岛上的东亚局部,大萌当然控制了心脏地带,只要大萌能维持对心脏地带的控制,后金拥有多大的战力优势都难以挣脱大萌的限制。

我们知道大萌后来失去了控制,心脏地带暂时没有人控制,清朝才能反杀成功,在形式上从陆权论横跳到边缘地带论。

麦金德的陆权论总论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暴论,但是陆权论的作用机制并不是暴论,控制心脏地带的力量与方式天然适合陆上投放,你让大萌去海岸线上争夺边缘地带,这不是大萌的力量天赋嘛。

好比打篮球,你两米一十非要打控卫,就是说,不适合。

从地政学的角度看,大萌并不适合在毛文龙这里投入过多资源去实践边缘地带理论,大萌应该做好的事情是麦金德的陆权论:控制好心脏地带——搞好内部治理。

第三,根据地。

一个广泛而显而易见的误解是:敌后游击战是带着老百姓钻山沟。

不是这样的。

所谓敌后游击战的精髓,其实是游击区内的和平居民

不跑

在敌军主力控制游击区的时候,敌后游击队要在和平居民中潜伏下来,帮助和平居民抑制敌军的过分暴行、阻碍敌军的政权建设和资源收集、为我军主力在游击区进行运动战提供协助。

在1947年蒋军向我山东解放区进行的重点进攻中,鲁南解放区就犯了这种右倾逃跑主义错误,所有地方干部都跟着主力一起跑,差点被白匪包了饺子不说,对于鲁南区之后的工作也是一个破坏。

真正的敌后游击战,是主力的运动战与敌后的游击战互相配合,是游击队在游击区的政权组织和经营,所以八路的游击队叫一个武工队——武装工作队。

只有主力与游击的互相配合,使得敌军在游击区内的统治是不稳固的、低效的、需要付出额外资源的,敌后游击战才是成立的。

毛文龙充其量就是能做到对后金边缘地区进行袭扰,什么敌后游击战,这大概是皇汉右翼从皇汉左翼那里抄来的碰瓷术。

你说毛文龙算敌后游击,他在八旗那边有武工队还是有两面派村长?他连根毛都没有。

对于敌后游击战来说,他只有做到为两面派村长提供撑腰值,才能成为敌后游击战中的运动战主力,他躲到五百华里开外的海岛上组织敌后游击战,这就是皇汉左翼找代餐的必然下场。


毛文龙的死、皮岛势力的消散,对于明朝在辽西战场集中力量是有好处的。

打正规战,战术上的军事地理和战略上的地缘政治都证明毛文龙不值得。

打游击战,革命军事路线的要求证明毛文龙不是那个东西。

也许他的死法可以商榷,但是他的作用,他真没啥作用,往他那里投钱就是往海里丢钱。

user avatar

毛文龙没有被定罪,不存在翻案。

回答区里这个人的回答揭示了真相,就是毛文龙是汉族的英雄,汉族支持他。袁崇焕是民族融合的英雄,满蒙等民族支持袁崇焕。而他要支持袁崇焕因为他害怕汉族自尊。

我驳斥了一句,果然没一会就把我禁言了。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他还是个单身,建议你找个非洲人。自己还给英法联军洗地,连圆明园谁烧的,都想篡改成汉族毁坏的。

user avatar

翻什么案?

袁崇焕杀毛文龙就是不对,放到哪里这个道理都说得通。

人家一不是你的家奴,二不是你的敌人,你莫须有就把人给杀了难道还有理了?


好,你杀了就杀了吧,你杀了人善后也要做好啊?

你一没有好好经营东江镇,二没有安好毛手下的心,

把人一杀拍拍屁股回你的锦州当你的土皇帝,东江就放手不管了。

既然不管你一开始就别杀啊?!


无论毛文龙做过什么,至少他是在打满人不是在打你,统一战线你没听过吗?

袁崇焕前没有详细策划,后没有认真善后,就这么匆匆忙忙杀个人,你是喜欢杀人还是怎么?

想来想去真是跟崇祯一个味儿的,怪不得两个人能聊到一块儿去。

user avatar

网上给毛文龙翻案的人绝大多数是受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还有穿越小说窃明的影响。这部分人大部分缺少信息获取的渠道,受这两本书影响形成了不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喜欢给毛文龙翻案。事实上大部分给毛文龙翻案的基本逻辑都可以在明朝那些事和窃明中找到。

不过说真的,翻不翻案都无所谓。给毛文龙翻案的人在网上看似一大嘬,因为看这种历史小说的人往往是毛文龙袁崇焕话题的积极参与者。但是主流社会和学术界对毛文龙和袁崇焕的认识从来没发生过任何大的改变。

靠在网上翻案,无法给与毛文龙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毛文龙的相关纪念场馆也远达不到袁崇焕的级别。所谓翻案不过是白费力气。

user avatar

没有人给毛文龙翻案,因为不需要翻案,倒是有一批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要给袁崇焕翻案。

在历史上毛文龙被杀,一直有定论:袁崇焕假传圣旨,妄杀大臣。

“五月庚戌,袁崇焕至双岛,毛文龙进谒,慰劳甚至。戊午,矫制杀文龙。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崇祯实录·卷二》   

“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国榷·卷九十》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明季北略·卷四》   

user avatar

因为有袁粉要给袁嘟嘟翻案,把袁嘟嘟说成大英雄,所以就把毛文龙翻成割据军阀了。

比如在大清朝乾隆年间,戏剧里面的袁大人和毛文龙还是这样式的:

《双忠节》

郭宗林撰,傅惜华《近五年来所获之戏曲珍籍》著录,约创作于清乾隆十年(1745)左右。

内容简介

明末毛文龙为东江总镇,其子毛承祚承母命自家乡山西太平到京师应举,然后再往辽东文龙任上投军杀敌。途中过华山庙李卫公祠,承祚见壁上诗词甚多,便也题诗一首。逢新任太平县正堂魏公韩过此,承祚赶快回避。公韩进祠,见壁上题诗墨迹未干,读罢大加赞赏,知此人定走不远,便让手下拿自己名帖去请。下人回说,毛生虽极欲相见,只因正堂从京师出,他却上京应试,怕惹嫌疑。公韩听罢,觉毛生乃正人君子,便于壁上依韵和诗一首。兵部尚书袁崇焕被崇祯帝赐以上方剑,命经略全辽。锦衣镇抚吴国琦奏本,云崇焕无治世安民之能,并哭殿反对他担此重任。崇祯大怒,重责国琦四十军棍,并发配外省。崇焕怒国琦金殿所为,派强才于发配途中将国琦杀死。解差拾得强才谕贴,知是袁府家将所为,便将谕贴封好,让人将贴捎往内江国琦之子处,自己出家作了和尚。承祚至京师中举人,后到辽东父亲任所,闲谈中,拿出母亲手书,并劝父亲急流勇退。文龙表示既食俸禄,便应报效疆场。承祚告父亲,袁崇焕新升官职,深得重用,众人皆以为其为人心狠。文龙不以为然。是夜,文龙梦自己被一猿一猴前后围攻,后被猿将头砍下。文龙惊醒。手下人圆梦曰,此梦主吉,意即“元勋封侯”。但文龙却觉得是不祥之兆。中原人王好货因打死人命避难辽阳,在白云山落草,聚众十万专制一方。他视文龙为眼中钉,便大举进犯。文龙利用王好货轻敌心理,引其入谷擒之。黄甲进士侯慕良奉命押粮到军前,因延误期限,交令时又藐视总兵毛文龙,文龙怒革其官,并责打他。慕良怀恨在心,投袁崇焕处,崇焕忌文龙军功显赫,亦有杀他之意。于是,便以发牌阅兵为名,约文龙上山观射。文龙因此为公事,便前往。不想刚到山上,崇焕手下就将文龙擒而杀之。慕良让崇焕翦草除根,结果毛府家将及承祚均被抓到袁府。崇焕之女同云平日贤淑,常规劝父亲不要专横。这夜,同云梦百花仙子题诗四句: “为问乘龙客,见今梦此间。开槛放彩凤,莫误好姻缘”。醒后,她十分奇怪,遣丫环湘叶前往打探。湘叶回说毛总兵被杀,其子囚在西园。同云对湘叶言梦中事,想救毛公子。湘叶云自己向日见园中有一地道通往城外,乃前任熊老爷所造。同云即遣湘叶前往搭救公子。承祚被囚后亦得一梦,内容与同云所梦同。后湘叶私放承祚,并告以实情。承祚不愿连累袁小姐。湘叶谈梦中之事,向公子索信物。承祚遂将随身所带一块祖传麒麟脂交与湘叶,湘叶将同云所赠白金一封及凤凰坠一枚交与承祚。毛府被抄,只苍头一人跑回家乡。毛夫人听说丈夫被杀,哭倒在地。醒来后,定要亲赴辽东与丈夫收尸。承祚日夜兼程赶奔家乡,途中遇已任御史的魏公韩。公韩知眼前落魄之人乃当日题诗之毛公子,便邀至府中。后公韩与刑部主事吴元有(吴国琦之子)弹劾袁崇焕滥杀无辜,并通奸贼。圣旨下,命拿袁崇焕、侯慕良付刑部狱中,候旨正法。承祚闻此讯,本欲荷斧午门,为父申冤。可放心不下母亲,便急赴家乡。路遇苍头,云护送夫人去辽东,途中病重,夫人带婢已先行。承祚闻听,便与苍头急急返回。毛夫人此时已到京城,因银两用尽,又人生地不熟,不知如何是好。恰此时,魏公韩让手下寻一老妇人看管袁小姐。见毛夫人无处可去,便邀至袁府。此时同云正着湘叶打探爹爹消息,当她得知爹爹已于清晨被处决,悲痛万分。她让毛夫人及湘叶拿东西离开袁府,免受牵连。二人不忍离去。夫人觉得同云甚是善良,与其父极不相同。后圣旨到,云免除袁崇焕一家之罪。魏公韩已知袁小姐私放毛公子事,想成全二人美事。他派人到袁府为之择配,并让同云自己择日而嫁。同云大哭,将湘叶叫来,告之死后,将自己笔墨等物交与毛公子,后盛装待毙。毛夫人见此情景,知同云已有心上人,便自告奋勇去见公韩讲明情况。承祚与苍头到京城去魏府,公韩假意要为毛生另择婚配,承祚婉拒。后毛夫人到,遇承祚。母子相见各诉前情。毛夫人告公韩,袁小姐已有未婚夫。公韩遂让家人去取小姐聘物。苍头取回聘物。毛夫人拿来仔细一看,是自家祖传之物,乃问公子。公子只好实言相告。于是魏公韩自愿为媒,并让老夫人将麒麟脂并袁小姐之凤凰坠一并带回袁府。同云见一双信物完好无缺,面有喜色,乃知眼前之老妇乃婆母。湘叶见小姐终身有依,心中黯然。同云看破湘叶心事,要与湘叶同事毛公子。不久,圣旨下,特追赠毛文龙为太子太保,东江忠武侯;毛夫人为一品夫人;毛承祚文武兼才,署河南巡抚;袁氏与湘叶并封一品夫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些人物,他们的功过是非,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心中激起不同的涟漪。毛文龙,这位明末辽东的抗金名将,便是一个在历史评价上争议颇大的人物。在许多人看来,他是一位忠心耿耿、勇猛无畏的民族英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却是贪婪腐败、祸乱朝纲的罪人。正因如此,围绕着毛文龙的翻案之说,一直没.............
  • 回答
    “黑毛文龙”这个名字,总会勾起一些特定年代、特定人群心中别样的情怀。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眼就惊艳的角色,也不是那种自带光环、万人瞩目的明星。相反,文龙更像是你生活里偶尔遇到,但却能让你反复回味的人。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着迷?首先,从他最直观的“黑毛”说起。在那个年代,或许是因为审美观念的差异,或.............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很多人对传统武术的认知和感受,而且答案也并非一概而论。有人喜欢给传统武术添加复杂玄奥的概念,这背后有多种原因,而该不该去除这些概念,则是一个更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喜欢给传统武术加那么多复杂且玄奥的概念?1. 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 道家、佛家思想的融入: 许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时,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的现象:“洗白”。为什么岳不群、郭芙、周芷若这样的人物,身上明显带有不少负面特质,甚至可以说是“反派”或“争议”人物,却总有人愿意替他们辩护,甚至“洗白”?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角度来剖析。一.............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实话,很多女生给男朋友买内衣内裤,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送礼物”那么肤浅。里面藏着不少心思和情感呢!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就是 实用性。男生的内衣裤消耗品嘛,总得穿的,总得换的。女生如果发现男朋友的内衣裤有些旧了、松了,或者颜色式样太平淡了,自然而然就会.............
  • 回答
    人们喜欢说“我觉得”或“其实我觉得”,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心理上的原因和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1. 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立场,建立对话中的“我”中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句话就是在表明:“这是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看法。” 在一个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到.............
  • 回答
    说起赵敏,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你说她为爱叛国,这话嘛,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有人就是喜欢她呢?这事儿吧,不能光看一两件事下结论,得从她身上的许多特质,以及她所处的那个环境来看。首先,赵敏的“叛国”,这得放到她家族的立场上去理解。她是蒙古人,还是汝阳王府的郡主。在那个时代,宋朝和蒙古是敌对关系,蒙古.............
  • 回答
    意面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绝非仅仅是“跟风”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因为它本身具备的多元性、适应性、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与情感。喜欢吃意面的人,往往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1. 口感与多样性:满足不同味蕾的追求这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意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从形状、大小到.............
  • 回答
    炒股,这事儿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买进卖出公司的股票嘛。但你想想,这背后牵扯的,可不是那么点小事儿。为什么有人会一头扎进这股海里,甘之如饴呢?我跟你唠唠。首先,那份想“钱生钱”的冲动,谁不有点呢? 咱们辛辛苦苦打工赚钱,那钱花出去很容易,但要让它自己“长”出来,那可真不容易。炒股,它提供了一个途径。看.............
  • 回答
    人们之所以钟情于收藏刀剑等冷兵器,其背后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一句“喜欢”就能概括。这其中融合了历史情结、艺术欣赏、工艺追求,甚至是某种精神层面的寄托。一、历史的脉络与文化的回响刀剑,作为人类早期重要的工具和武器,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把刀剑,尤其是那些具有年代感的古兵器,都仿佛是一扇.............
  • 回答
    说到《故事会》,这玩意儿啊,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甚至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把它当成日常消遣的读物。你说这杂志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乐此不疲?我觉得吧,这事儿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直接的,还是它那“接地气”的叙事风格。你翻开《故事会》,基本上看不到那些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大道.............
  • 回答
    有人喜欢美国,这背后原因可太复杂了,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要我说,这就像看一部大片,每个人从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点,而且这些点还特别分散,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很多人会被美国那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所吸引。你会看到,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里,还是在小镇街头巷尾,总有那么一股劲儿,好像每.............
  • 回答
    很多人热衷于健身房里的举重和器械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撸铁”。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潮流,背后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交织、层层递进的。下面就来扒一扒,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沉迷其中,把汗水挥洒在冰冷的铁块上。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颜值是第一生产力(误)这话说得比较直白,但也是最直接、最.............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些大快朵颐的直播画面。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挺奇怪的,就坐在屏幕前看别人吃饭,这有啥意思?但后来自己也偶尔点进去看看,再加上跟朋友聊过,才慢慢琢磨出点门道来。这事儿啊,可不是简单地“看别人吃饭”这么肤浅,里面藏着挺多挺有意思的心理和现实因素。1. 填补情感空白与孤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一提起看动画,就两眼放光地跟你聊《EVA》、《剑风传奇》或者宫崎骏老爷子的那些老作品,但对最近几季的新番,要么提不起兴趣,要么就淡淡地说一句“感觉不如以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层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开了说:一、 经典作品的沉淀.............
  • 回答
    德国的军服,尤其是二战时期的,确实吸引了一部分人的目光,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好看”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设计美学乃至心理层面去剖析。首先,不能否认的是,历史的重量和叙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二战这段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争议性和深刻的影响力。而那个时代的德.............
  • 回答
    很多人对重金属、死亡金属的喜爱,可能让不接触这类音乐的人感到难以理解。但对于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连接、智力上的刺激,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剥开那些表面的“吵闹”和“黑暗”,看看其核心究竟有什么吸引人之处。首先,让我们聊聊音乐本身的力量。重金属,特别是死亡金属,往往以其.............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普遍的。咱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一看起书来,那是津津有味,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但你要让他写点啥,那可就挠头了,字句堆砌,逻辑不清,读起来费劲。这背后的原因,细琢磨起来,倒也挺有意思,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得说说 “看”和“写”的根本差异。看书这事儿,就像是欣赏一幅画,或者听一.............
  • 回答
    “炫穷”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点悖论的意味,穷,通常是我们极力想摆脱的困境,是需要遮掩、羞耻的事情,怎么会有人去“炫耀”呢?但你仔细观察,或者回忆一下身边的人,确实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这背后,原因可就复杂了,绝不是简单的“想博眼球”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拆解一下“炫”这个字。炫耀,通常是对自己拥有的、令人羡.............
  • 回答
    有人喜欢自言自语,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我身边也有朋友偶尔会这样。它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好像是精神出了什么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甚至是很有益的行为。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拆解一下,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这样呢?1. 整理思绪,梳理逻辑: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信息,处理各种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