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自达号称很运动,为什么没有S档位?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确实是很多马自达车主或者潜在车主心里会犯嘀咕的一点。马自达一直标榜“人马一体”的操控乐趣,强调运动基因,但不少车型(尤其是老款)在自动挡上,却独独少了那个大家熟悉的“S档”。这事儿说起来,也算是个挺有意思的汽车文化和技术取舍的问题。

为啥没有S档?根源在于马自达对自动挡的理解不同。

首先,咱们得明白“S档”是个啥。S档的全称是“Sport Mode”(运动模式),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改变变速箱的换挡逻辑。通常情况下,S档会延迟升档,提高发动机转速,让车子在你踩油门的时候反应更灵敏,动力输出更直接,有点像把自动挡“模拟”成手动挡那种激进一些的驾驶风格。

马自达之所以没给你设置一个显眼的S档,并不是他们不想做运动,而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创驰蓝天”(Skyactiv)技术已经把自动挡的运动表现做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甚至认为它比很多传统意义上的S档还要好。

咱们把这个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说:

1. 创驰蓝天自动变速箱的“一体化”设计:
马自达的创驰蓝天系列技术,涵盖了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和底盘。在变速箱方面,他们并没有走主流的“多档位”或者“双离合”路线,而是坚持使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听起来好像落后了,但他们的设计理念非常特别。
更宽的锁止范围(Lockup Clutch Range): 传统的自动变速箱在很多档位之间都会有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来传递动力,这会损失一部分能量,影响效率和直接感。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变速箱,通过增加液力变矩器的锁止范围,让它在更多工况下都能直接“锁定”传动轴,减少打滑,就像手动挡直接挂挡一样,从而带来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直接的动力传递。你可以理解为,它在努力模仿手动挡那种“干脆利落”的感觉。
“锁止”的更早、更频繁: 在多数情况下,它会比你想象的更早地锁止,这意味着当你轻踩油门时,车子给你的感觉就已经很实在了,不像有些车那样,松开油门再踩,变速箱还要犹豫一下才去锁止。

2. 换挡逻辑的“智能”与“一体”:
马自达的工程师认为,把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做得足够智能,使其能够读懂驾驶者的意图,就比一个单纯的“S档”按钮更能体现“人马一体”的精髓。
油门踏板的深度和速度: 马自达的变速箱电脑会非常敏感地分析你踩油门的深度和速度。如果你只是轻柔地踩下油门,它会平顺升档,追求燃油经济性。但如果你突然深踩油门,或者猛地一脚到底,它的响应是非常迅速的,会立刻降档、拉高转速,提供充沛的动力。这种“即时”的反应,在很多情况下就已经达到了运动模式的效果,甚至因为它的逻辑更“懂”你,感觉更自然。
“驾驶风格学习”: 有些人认为马自达的变速箱会学习你的驾驶习惯。虽然马自达官方可能不直接这样宣传,但其调校思路确实是希望变速箱能够根据驾驶者的操作,在平顺和运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3. “手动模式”的可用性与“模拟感”:
虽然没有S档,但马自达的自动挡车型通常都配备了手动模式(M档),并且可以通过挡杆进行加减档操作。马自达的手动模式,配合上面提到的更直接的变速箱传动,也能提供不错的驾驶参与感。你想要什么转速,就自己控制升降档,这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方式。而且,这种手动模式的响应速度,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足够满足“玩乐”的需求了。

4. 避免“冗余”与“混乱”:
从设计的角度看,如果一个自动变速箱本身已经足够聪明,能够通过对油门踏板的理解来提供运动化的驾驶感受,再额外增加一个S档按钮,可能会显得有些“冗余”。而且,对于一些不太了解汽车的用户来说,S档的出现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惑:什么时候该用S档?用了之后到底有什么区别?马自达可能希望用一种更简洁、更“一体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所以,为什么没有S档?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核心理念: 马自达认为其创驰蓝天技术下的自动变速箱,通过精密的液力变矩器锁止控制和智能的换挡逻辑,已经能够主动适应并满足驾驶者的运动化需求,无需一个额外的S档来“强制”切换模式。
驾驶感受: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运动感,即在不增加额外操作的前提下,就能在需要动力时得到响应。
技术优势: 创驰蓝天自动变速箱在传动效率和响应速度上的提升,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S档的功能。
简化用户界面: 希望通过更直观的油门控制来代替按钮式的模式切换。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有了S档,驾驶者可以更明确地表达“我要运动”的意图,而且很多S档的设定会更激进,换挡转速会拉得更高,在某些极限情况下可能比马自达的“智能”逻辑更直接过瘾。这是一种技术取舍和设计哲学上的差异,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马自达选择了他们认为最能体现“人马一体”的那条路。

所以,当你开一辆马自达,觉得它油门响应很快,升档的时机也很“懂你”的时候,这就是创驰蓝天技术在发挥作用。它没有S档,不是它不运动,而是它试图用另一种更“原生态”、更“智能”的方式来让你体验运动,就像一个人本身就很擅长某项运动,不需要刻意去“进入状态”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无意针对马自达聊,单纯就问题"号称运动却没有s档"来说两句,

车的运动与否,和s档关系不大,

市售的带S档的家轿,大多也都是“伪”S档,没拨片的就不说了,

哪怕随便找台有拨片的,号称运动的车,

挂上s档,

然后拨片降档,切换成手动模式,玩命踩油门,

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到转数也会给你直接升档,

这种运动档就是哄小孩玩的,

变速箱保护优先于发动机保护,这时候的S档无非就是替你把油门搞灵敏点,换挡逻辑变一变,

自己右脚狠一点都能当个S档用,要不要S档都没什么意义,你追不上的车,就算给你时间切成s档,你该追不上还是追不上?

真正的S档是少数变速箱够给力,或者纯电车,包括混动能切成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全扭矩输出的那种,背后的逻辑是整个传动系统能撑得住所有的动力,有多大力使多大力,大不了换个差速器,传动轴都有可能拧成麻花,这叫真·S档。发动机的保护是底线,

发动机说,老子只要不断油,你们全都给我顶上,随时准备为党国捐躯,

再高级点就是一键寡妇模式,超增压模式,动态模式等等,十秒真男人模式,

不管叫啥,是在马力优先的时候,还能顺便把悬挂和转向手感给弄得特战斗,

前提是已经真·S了。

如果假s档,再来个声浪补偿,切换运动仪表显示,氛围型s,把人当baby哄,那还不如没有。

只会让人在车里觉得自己巨运动,

外面往里看跟个带着耳机蹦迪的zz一样。

user avatar

国产马自达Skyactiv系列车型,“阉割”Sport模式是一个很让人费解的行为。

首先,根据国标GB 27999-201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以及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相关条款的要求,见下图:

图1:GB 27999-2019

GB 18352.6-2016

工信部测试油耗以及生态环保部测试尾气排放,对于自动变速箱来说都是使用D挡来跑工况循环。在这种规则下,对车企最有利的选择就是区分D、S挡:D挡逻辑标定完全卡着NEDC工况来,以取得尽量低的油耗和排放成绩;然后用S挡去展现车辆动力性能。

而国产马自达车型只有一个D挡,那么就要用D挡同时满足NEDC工况测试需求和消费者的动力需求。而这两者是跷跷板的关系,按下葫芦浮起瓢。所以这是一个让我不理解的点。

第二,国外Skyactiv系列自动挡车型都有Sport模式切换按钮,如下图:

国内“阉割”这个按钮的同时还要把换挡操作台的面板重新设计模具,额外增加成本。

以上两点,是我不能理解马自达做法的地方。

但是,至少马自达自动挡车型在D挡下的动力响应还是非常不错的。变速器并没有像2017年后的大众、通用车型那样,D挡模式下升档非常积极,不愿意降挡,车辆动力非常孱弱。即使是BMW匹配的8HP系列变速箱,在D挡模式下也是以经济性为首要追求,一个深油门的动力请求,变速箱根本不愿意配合执行降挡,除非你直接踩到底。

马自达D挡下,深踩油门降挡、踩到kickdown按钮后连降2挡等操作非常积极,车辆动力响应可以和单电机的锂电池车在市区较劲。实际上,这个D挡的控制逻辑和大部分车型S挡的控制逻辑差不多,只不过涡轮增压车型切换S挡后会提高怠速转速。

至于为什么在国内要阉割Sport模式,我个人判断和国内的发动机压缩比有关。为适应国内油品,马自达把国产车型的Skyactiv-G发动机的最大压缩比从14:1调整为13:1。而Skyactiv-G系列发动机是通过控制进气门正时来达到膨胀行程大于压缩行程,是可以动态调整的。

我推测国外车型在切换Sport模式后,最大压缩比也会从14:1降低到13:1。而国产车型已经标定为13:1了,干脆就重新标定了D挡控制逻辑,阉割了Sport模式。

最后说一下,在市区开车时,经常会碰到抢道、加塞的情况,D挡模式下动力响应快是真得强,毕竟省略了一个步骤,很多时候,等你切换到Sport,已经被人加塞或被人抢道了。而一直用Sport开车,油耗又明显得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