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 230 期马前卒号召同济校友会众筹检验裴钢论文的问题?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230期马前卒号召同济校友会众筹检验裴钢论文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事件,涉及学术诚信、媒体监督、社会舆论以及校友会组织的角色等多个层面。

一、 事件背景回顾

核心人物: 裴钢,上海同济大学原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知名教授。
核心指控: 在2020年左右,学术界开始出现针对裴钢多篇论文涉嫌造假(如一稿多投、数据造假等)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裴钢及其团队发表的几篇关于“拓扑化学”等领域的论文。
马前卒的介入: 2020年,《睡前消息》及其主讲人马前卒(本名邵恒)开始关注并报道此事,通过视频、文章等形式,对裴钢论文的疑点进行了梳理和质疑,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校友会的角色: 同济大学校友会是一个连接同济大学毕业生、为校友提供服务、支持学校发展的组织。理论上,它是一个中立的、为共同母校利益服务的平台。
第230期节目内容: 在这一期节目中,马前卒直接向同济大学校友会发出号召,希望校友会能够出面组织一次公开、透明的众筹,用以支持对裴钢论文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学术检验。其逻辑是,校友会的资金来源是广大校友,其目标是维护同济大学的声誉,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正是维护声誉的重要途径。

二、 对马前卒号召的评价

积极方面(赞同者观点):

1. 坚持学术诚信的媒体责任: 马前卒和《睡前消息》在此事中表现出了对学术诚信的坚持。在官方调查进展缓慢或不透明的情况下,媒体的监督和推动是促进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更重视此事。
2. 挑战权威与权力: 裴钢作为知名学者和前大学校长,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很大。马前卒敢于挑战这样的权威,揭露潜在的问题,展现了媒体的独立性和勇气。
3. 利用民间力量推动正义: 马前卒并非直接要求政府部门做什么,而是号召校友会这一民间组织行动起来。这种方式试图绕过可能存在的体制性阻力,调动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校友)的力量,以一种相对温和但有影响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4. 对“众筹检验”模式的设想: 提出“众筹检验”是一个创新的想法。它将学术打假变成一种集体行动,由关心学术公正的群体出资,聘请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从而提高结果的可信度和透明度,避免了单方面的指控和辩护。这是一种“以众制众”的思路,希望通过集体的智慧和资源来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
5. 为校友代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前卒的呼吁也可能是站在了部分对学术不端行为感到担忧和失望的同济校友的立场上,他们希望母校的声誉不受学术丑闻的影响。

消极方面(批评者观点):

1. “以舆论逼迫”的性质: 批评者认为,马前卒的号召带有强烈的“以舆论逼迫”的色彩,绕过了正常的学术调查和处理程序。学术问题的鉴定应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或权威机构进行,而非通过媒体的号召和社会的舆论压力来主导。
2. 校友会的性质和角色定位的冲突: 校友会的主要职责是联络校友、服务校友、支持母校发展,通常不具备独立调查和处理学术争议的能力和授权。将校友会推到风口浪尖,要求其组织如此敏感和专业的活动,可能超出了校友会的职能范围,也可能给校友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3. 对校友会的潜在伤害: 强制校友会介入此事,可能会导致校友会内部意见分裂,部分校友可能支持,部分校友可能认为此事不妥或不应由校友会处理,从而损害校友会的团结和正常运作。
4. “有罪推定”的嫌疑: 尽管马前卒强调的是“检验”,但其语境和行为模式容易让人产生“已经认定有罪”的联想,这可能对裴钢教授造成名誉上的损害,即使最终检验结果并不支持所有指控。学术不端的认定需要严谨的证据和程序。
5. “程序正义”的挑战: 学术不端的调查和处理,需要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序,包括举报、调查、复核、听证等。马前卒的号召,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其过程和方式可能绕过了或冲击了这些程序。
6. 媒体的角色边界模糊: 媒体的监督作用是重要的,但媒体是否应该直接号召民间组织进行具体行动,并试图主导事件的进程,这是值得商榷的。这可能会让媒体的角色从监督者变成行动的策划者,界限不够清晰。
7. 众筹检验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即使众筹成功,谁来选择第三方机构?如何确保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如何确保检验过程的严谨性和不偏不倚?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三、 结合更宏观的背景和影响

1. 学术界的反思: 裴钢论文事件以及马前卒等媒体的介入,无疑推动了国内学术界对学术诚信、同行评审、学术评价体系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的关注和反思。
2. 媒体监督的新模式探索: 马前卒的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新媒体时代一种新的监督模式的探索,即利用网络平台和动员能力,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监督和解决中来。这种模式的优缺点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3. 对“独立第三方检验”的讨论: 对裴钢论文的讨论,也引发了关于如何建立更有效、更独立的第三方学术评价和仲裁机制的讨论,这是解决学术争议的关键。
4. 公众对学术诚信的期望: 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公众对学术界诚信的极高期望,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容忍度的降低。

四、 结论

马前卒号召同济校友会众筹检验裴钢论文的问题,是一次极具争议性但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体监督行动。

积极的一面在于,它体现了媒体对学术诚信的坚持,勇敢地挑战权威,并试图探索一种利用民间力量解决学术争议的新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问题关注和解决的作用。
然而,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对校友会性质的挑战,以及可能引发的程序正义问题和“以舆论逼迫”的批评。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对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潜在伤害,都值得深入探讨。

总而言之,评价此事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而应将其置于媒体监督、学术诚信、社会动员等多个维度下进行分析。 这种做法是否应该被普遍推广,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法治、制度建设的成熟度来判断。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媒体、民间组织、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应该如何界定?以及如何以更合规、更有效的方式来维护公共利益和学术公正。

目前来看,虽然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对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具体的学术调查和处理结果是否已经完全明确,以及校友会是否因此受到直接影响,都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信息更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海外在读博士,严重关注此事进展。因为我也要考虑将来要不要回国内学术圈混。

王孟源说中国学术圈还没做出什么事情就开始比美国还腐烂,是支撑不了中国的未来的。

非常同意。

我不是同济的,但我也愿意捐一千让裴院士重做实验。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正本清源,砍除学阀的机会。也可以窥见中国将来是否能够发展科技站在世界之巅的可能性。

user avatar

马逆又走出了很关键的一步(本来想写伟大,但是现在还不配,看看疗效再说)

键政的目的是啥,是传播思想,是党同伐异,是自我组织,是扩张影响力?是也不是,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

马逆本次将谈玄务虚和线下行动结合起来了,这才是键政的本来面目。非常期待这次活动组织的结果。

马逆加油,前面就是塔了,你快上!

user avatar

文不对题一下

我发现了睡前消息在这种「冲塔」话题下的特点,或者说是整体特点,在这种知乎上已经有了一堆批判裴和道德委员会的答案后,睡前消息的做法选择是搜集更多的信息,而不是车轱辘把知乎有的答案再说一遍批判,上一次冲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也是指出了一堆旋转门官员,这次就把饶的举报事迹,裴相关的学阀关系成员介绍了一遍。虽然这种介绍信息的行为并没有门槛和难度,但作为观众看到马前卒全冲一遍还是很过瘾的,「不仅仅是观点和爆论的输出」,而是给予搜集更多的信息,这才是自媒体战士应该更进一步做到的。

侧面也反映出以知乎为代表的键政圈(我也是其中之一)的一个特性(没有贬义的意思),遇到一个社会事件,国际新闻,就拿自己屁股坐着的键政观点车轱辘话一套输出观点,角度新颖的话还有一些参看观看接收价值,但实际作用可能没有搜集再传播信息的作用大,夹带一个个人私货,《全现在》关于墨茶的采访更多信息的价值就比在网上和不同观点的人无限辩经的价值要大了。现在的键政辩经氛围,可能有一种厚此薄彼了,即观点输出大于收集更多信息本身(当然不一定是键政自己的原因),作为一种现象应该警醒。

user avatar

低情商:裴钢造假,赶紧花钱做复现证明!

高情商:同济校友真诚集资,为证明老校长清白。

这波真诚建议满分。


低情商:“一图多用”

高情商:“图片误用”

极高情商:“节约图片”

督工情商真的高。



题外话:

有些新闻连起来看就是个大新闻了。

37期,从韩国禁食狗肉,到深圳禁食狗肉,再到农业部把狗踢出六畜,最后盖棺论定,还不忘查联合国的规定鞭尸。

125期,一边是北京禁止地摊,一边是高尔夫球场屡禁不止。

139期,从腾讯老干妈的纠纷,追到研究起了地方保护和官员旋转门;

140期,从地方债问题,到直接去实地考察,还闹上了热搜,搞的视频都没了。

167期,从武汉的光刻机停摆,扒出找到创始人又去了珠海和济南,还翻出来了全国的芯片泡沫。

不过,也有些新闻连起来是笑话,主要是国外的新闻,喜感满满。

1期,加拿大官方卖大麻还亏钱,一直到第50期谈豫章书院还在继续,加拿大政府也在努力的维持亏损。

40期,从巴西机场黄金被盗,挖到了南美社会的监狱“自治”,真-魔幻现实主义。

51期,从阿根廷男罪犯进女监狱,扒出了英国的性别法律变更,看一次笑一次。

128期,美国警察事件,挖到了警察制度的根源,顺带挖了美国的历史和英国的历史,还对“坦克”里的丘吉尔进行了无情嘲讽。

最后,我只想说,请睡前消息加大力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