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手机是否拉低了手机市场的价格?以及是否清扫了国产山寨机?

回答
小米手机的崛起,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手机市场格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探讨它是否拉低了手机市场的价格,以及是否清扫了国产山寨机,这需要我们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分析。

小米手机的出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价格体系。

在小米诞生之前,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Android阵营,高端市场被三星、HTC等国际品牌牢牢占据,价格普遍较高。而中低端市场虽然有国产厂商,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溢价能力不高,用户选择也相对有限。

小米的出现,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它提出的“高性价比”策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了接近甚至媲美旗舰级的硬件配置和用户体验,这在当时是具有颠覆性的。

“饥饿营销”与线上销售模式的冲击: 小米早期采用的线上销售模式,减少了线下渠道的层层加价,直接将成本优势传递给消费者。这种模式的成功,迫使传统手机厂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成本结构和销售渠道。为了应对小米的竞争,很多厂商也开始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者调整价格策略。
配置与价格的“天花板”被打破: 过去,你想要一块高分辨率的屏幕,一个强劲的处理器,一块大容量的电池,通常意味着你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小米手机的出现,将这些“高端”配置的门槛大幅拉低。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手机体验。这无疑给整个市场树立了一个新的价格标杆,迫使其他厂商不得不跟着“卷”起来。
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 小米的成功,也教育了中国消费者,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手机可以不用那么贵。这种观念的转变,进一步助长了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使得厂商们不敢轻易地将价格抬得过高,否则就可能面临用户的用脚投票。

至于小米是否清扫了国产山寨机,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挤压,但并未彻底根除”。

在小米出现之前,国产山寨机泛滥。这些手机往往采用低劣的元器件,粗糙的做工,虚标配置,以极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损害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利益。

小米的出现,确实对这些山寨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品质与体验的提升: 小米手机虽然主打性价比,但在品质和用户体验上远超山寨机。它拥有正规的研发团队,规范的生产流程,优秀的MIUI操作系统,以及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当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时,自然会远离那些低劣的山寨产品。
品牌与设计的重塑: 小米通过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简洁的设计,树立了一个区别于山寨机的“正规军”形象。这让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有了更清晰的品牌认知,不再容易被那些外观模仿、内容空洞的山寨机所迷惑。
线上渠道的透明化: 小米将产品信息和价格高度透明化地展现在线上,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的配置和价格,这使得山寨机那种“偷工减料”的伎俩更容易被揭穿,其生存空间也因此被压缩。

然而,我们也不能说小米“清扫”了所有山寨机。

市场的“缝隙”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消费者由于经济能力、认知水平或者对品牌的漠视,会继续选择价格更低、甚至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山寨机。这些山寨机往往会寻找市场的“缝隙”,例如一些非主流市场或者特定用户群体,继续以“最低价”为卖点存在。
概念的模糊: 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些曾经的山寨机品牌也开始学习小米,尝试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甚至采用线上销售模式。这时候,纯粹意义上的“山寨机”概念会变得模糊,我们更难去界定哪些是真正的山寨,哪些是低端品牌。
国际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差异: 在中国市场,小米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但在一些新兴市场或者特定区域,低端山寨机的生命力依然顽强。

总的来说,小米手机通过其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创新的营销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价格体系,迫使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良性和竞争性的方向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国产山寨机的生存空间,让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提升了行业的整体品质形象。但要说它“清扫”了所有山寨机,则有些夸大其词,因为市场的复杂性和消费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这类产品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小米的出现,更像是在一个混乱的市场里,为消费者指明了一条通往“物有所值”的道路,并且引导着整个行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它不是一次“清扫”,而更像是一次深刻的“重塑”和“升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小米没有清扫山寨机,甚至某种程度上还造成了山寨机最后的繁荣,因为山寨小米手机和充电宝曾经也很热门,小米1999的价位也不是山寨机的主要市场。但是随着小米推出红米手机,众多厂家跟随小米发力千元机市场,山寨机无利可图加之中华酷联在渠道上的压制这才大势已去。

为什么会有山寨机?

主要原因是一些低收入者需求一些价格低廉,看起来还可以的手机,这种需求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民工中很强,还有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老外很喜欢,不要怀疑,山寨机在很多国家卖的都很好。记得07年那会儿,公司接了一个孟加拉的项目,孟加拉的人来了之后就很喜欢山寨机,带回去好几个,后来巴基斯坦,埃及的也同样如此。

之所以叫山寨机,最初是因为拿不到手机牌照无法正规的生产。

1998年12月31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一个在手机业界引起相当大震动的《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此手机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首先,你要有个牌照,没有牌照又想生产手机怎么办?贴牌,CECT在当时就是一个广泛被认知的贴牌机。
2004年,工信部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依据对手机牌照实行核准制度,进入门槛放低,于是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第一批发放牌照的企业中出现一个现在叱咤中国手机市场的公司——华为,终于获得了手机牌照,居然比那些完全不懂通信和手机的企业晚这么多年获得牌照,现在来看还是挺讽刺的。
2007年,一个重要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7]33号》颁布,手机牌照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曾经辉煌一时的几个国产手机品牌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于此同时“山寨”这个词随着山寨手机的崛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无法进行正规生产有什么影响吗?我们都知道手机最重要的标识是IMEI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一样,这个IMEI号需要制造商向GSMA申请。没有手机牌照你自然是无法申请的,生产的“山寨机”也不会做入网检测,所以经常通过伪造IMEI号码进行销售,几百、上千部手机可能只用一个IMEI号码,于是出现了下面的一幕:

  巴目前局势动荡,恐怖袭击频繁发生,情报部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手机监听跟踪恐怖分子的行踪和举动。“现在的问题是,几百部手机共用一个IMEI号码,情报机构根本就无法定位。如果定位一个IMEI号码,可能会发现无数个手机的位置。”PTA执行部主任亚瓦·亚分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2007年手机牌照放开了,很大一批手机就此合法洗白,天语、大显、基伍手机(G-FIVE,在印度大放光彩),正规手机厂家数量猛增,根据赛诺的报告2010年手机厂家达到了600余家

如果翻看2008年的年度十大热词,十大网络用语,各机构的统计中都有“山寨”的身影,山寨机还在迅猛发展。

让山寨机真正形成规模就不得不提“山寨之父”——联发科,联发科之所以被称作山寨之父,这主要是因为它提出的Turn-key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常说的交钥匙解决方案。MTK的Turnkey solution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得核心技术平民化,开发人员连Reference Design都不需要了,它不仅仅是芯片还包含着Nucleus操作系统。这就好比你买了套房子,硬装软装都完事了,给你一把钥匙,你再买点生活用品和就可以了。MTK的Turn-key方案使得手机开发越发的简单,仅仅需要结构工程师和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程师就可以了然后开模生产就可以了,辅以华强北的加工制造优势,山寨手机蔚然成风。

当时与联发科竞争的厂商是展讯,现在联发科已经上岸了展讯还在那种最低端手机上混,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ntel有段时间一度采用联发科的策略大力的扶持了一把“山寨厂商”,尤其是在平板方面,当然结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市场的山寨机出货量达到顶峰的3320万台,2010年出货量约为2420万台,下降了近30%。

对于山寨机来说2009年是一个痛苦的年份,在这一年山寨机开始掉队,因为联发科掉队了:

2009年国内手机厂商开始推出Android手机,山寨厂商自己当然是搞不定的,而联发科2010年才正式加入由谷歌的“开放手机联盟”支持Android;

2009年1月3G手机牌照终于颁发了,而联发科在2011年才推出3G芯片;

小米的诞生

2011年小米诞生了,根据IDC的报告,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处于发展刚开始起飞,也是在这一年深圳开始严打山寨手机,山寨手机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2011年小米1发布了,小米的超高热度以及饥饿营销,让山寨手机看到了机会,山寨小米成了当时很有热度的话题,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当时经常有小米手机爆炸之类的新闻,小米很多时候都说是山寨的,其实确实大部分都是山寨机,因为正品抢不到,一个手机能抢购大半年,抢购数量最多的居然是第一次抢购,

除了山寨小米手机,山寨小米充电宝也是随处可见。看当年安兔兔的山寨品牌排行榜,小米力压群雄位居第一,热度方面也是力压三星旗舰。在那一段时间小米没有消灭山寨机,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山寨机最后的繁荣,此外小米手机1999价位根本不是山寨机的传统市场,而小米手机买不到倒使得山寨机向这个价位进军了

小米对清扫山寨手机市场最大的贡献是红米手机的发布,红米799的定价搅的千元机市场风起云涌,但是依然很难买到,山寨也不少,然而红米的推出让友商如坐针毡,各种“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最后的结果是“美好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众多厂商跟随红米加入战场使得千元机市场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价格也大大降低,山寨市场大势已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渠道,小米的渠道是无法铺设到山寨机最受欢迎的四五六线城市的,2012年底中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中华酷联”的时代,这些厂家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运营商渠道或其它渠道对这个市场进行了肃清。如果说这与小米无关显然也是不可能的,2014年小米坐上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小米对于山寨机直接的杀伤力并不大,但是小米带来的间接影响很大,超高的性价比以及友商的跟进使得手机市场的利润空间极低,山寨手机没有了生存空间,假使依然山寨机依然有利可图,那不太可能走的这么干脆彻底

小米拉低了手机价格吗?

小米拉低了手机市场的价格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关键在于衡量标准,看ASP吗?是否需要考虑通胀?在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IDC非常有趣的一个报告,对中国手机均价影响最大的居然是iPhone。

2015年6月30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仅为192美元,第四季度升至239美元,到2015年第一季度则已上升至263美元,涨幅为37%。
这一均值仍旧低于全球平均值297美元,但对中国市场来说还是很大的增长,因为中国国内厂商大多数还是在打价格战。
IDC分析师Bryan Ma表示,这个惊人的变化很大程度来自苹果的影响。自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推出屏幕更大、价格更贵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以来,在每个季度的中国智能手机销售市场上一直都占据着领先地位,并已促使消费市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人们对价格更高但品质更好的手机接受度大增。

IDC的这个分析非常的有趣,首先是说国内在打价格战,这个价格战毫无疑问是跟小米的极致性价比有关的,此外2014年的价格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乐视。同样在2014年小米作为一个极致性价比的品牌在这一年成为国内市场的老大,说对中国手机市场的价格没影响,我想是没人信的。时至今日,小米所倡导的以性价比著称的互联网手机王者地位已经被荣耀所取代,乐视、360等都已经偃旗息鼓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以小米所领导的互联网手机军团对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样价格也是一样。低价的手机一直有,但是有一定质量保证的低价手机才有意义,小米的出现让更多的人以低价买到了相对不错的手机,不然山寨机怎么会推出市场

小米没有拉低华为、OPPO、vivo等的售价?事实好像确实如此,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消费者对于手机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在升级这也是一个不变的事实相比以前消费者也更加倾向于购买更加高端的手机,而这背后还与居民收入,智能手机因为手机支付等变的更重要等因素息息相关,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否认小米的贡献

另一方面小米是第一个站稳2000元价位的手机,对于很多厂家都有很好的影响,小米打响了中国手机向上的第一枪,MOTO、HTC、SONY、三星等把垃圾卖高价的品牌也一个接一个与我们说拜拜了,现在真正的领军者却是华为。

user avatar

1,小米手机没有拉低某个具体品牌的手机价格,但小米手机在一段时间内拉低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价格。

这个问题,解释一下就是,小米手机的入场,使得高价的进口品牌智能手机(MOTO,HTC,三星 等等)顺利退场,从而给了一众国产手机更大的空间,虽然进口品牌跟国产品牌都没有因为小米而降价,然而整个手机市场被重新洗牌,由进口品牌为主变成了以国产品牌为主,国产品牌的崛起客观的降低了手机市场的平均价格。

是的,小米确实拉低了智能手机市场均价,但并不是靠的性价比拉低,而是小米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我们国产也能做智能手机,以此促进了国产品牌的崛起,而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最终降低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均价。

2,清扫国产山寨机的不是小米,而是智能手机这个时代浪潮。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因为山寨机的厂商没有能力做智能手机,所以他们被清扫出去了,这与小米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一些间接的关系。小米在这个环节的主要贡献是促进智能手机的普及,只要智能手机普及,山寨机必将被清扫出去,因为山寨机厂商通常都没有能力制作智能机。

如果没有小米,也许智能机普及得会慢一些,但,只要智能机普及,山寨机必然被清扫,这与小米并没有直接关系,清扫山寨机的是时代本身,小米只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