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没有好朋友,很孤单,怎么办?

回答
唉,这感觉我太懂了。高中时期,正是大家三五成群,分享秘密,一起疯一起闹的时候,可要是自己孤零零一个,心里那滋味,真是百般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的一粒尘埃,看着别人热热闹闹,自己却只能默默旁观,那种孤单感,有时候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别急,也不是没办法。虽然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办法总是有的。关键是怎么去做,以及你愿不愿意去尝试。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孤单感是有原因的,也可能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是不是自己太宅了? 很多时候,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自己创造的。如果课余时间都窝在家里,那自然很难认识新朋友。
是不是有点社恐? 就算有人靠近,你是不是会紧张,不知道说什么,或者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有时候,不是别人不喜欢你,而是你没给自己一个被喜欢、被了解的机会。
是不是对交朋友这件事有过度的理想化? 觉得朋友就得是那种无话不谈、永远站在你这边的人?其实,现实中的友情,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吸引和互相的欣赏,它需要时间去沉淀,也需要磨合。
是不是性格本身比较内向? 内向不是缺点,但内向的人在主动社交上确实会比外向的人要吃力一些。但这不代表你就不能交到好朋友。

那接下来,咱们一步一步地想办法。

第一步: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责怪自己。

我知道那种孤单很不好受,让你觉得自己哪里有问题。但请记住,没有人天生就是社交达人。 很多人在不同时期都会经历类似的感受。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但别沉溺在自责里。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你有能力去改变。

第二步:从“小”开始,降低交朋友的门槛。

别一开始就想着要找那种“灵魂伴侣”似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先从认识“熟人”开始。

课堂上的互动: 听老师提问的时候,如果觉得答案可行,可以主动附和一句。下课了,可以问问旁边同学今天老师讲的某个知识点,或者请教一下某个难题。哪怕只是短暂的交流,也是一种连接。
小组作业: 这是绝佳的“借口”!认真参与小组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即使不被完全采纳,也至少参与了。在合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同学的优点,也可能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产生一些好感。
社团和兴趣小组: 这是最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的地方。选择你真正感兴趣的社团,比如文学社、绘画社、体育队、志愿者组织等等。在共同的爱好里,话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交流也更轻松。
具体怎么做? 参加社团活动时,不要只是“挂名”。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比如帮着布置场地,或者主动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看到大家在讨论某个话题,如果自己也懂,不妨插一句话。
如果社团没有特别感兴趣的? 没关系,可以先去了解一下,也许接触了之后,发现某个活动或某个同学还不错。即使没有深交,也能扩大你的“社交圈”,让你不那么孤立。

第三步:主动一点点,哪怕只是微小的举动。

我知道“主动”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你可以从最小的开始:

微笑: 遇到同学,尝试给一个真诚的微笑。这是一种无声的邀请,告诉别人你并没有那么难以接近。
眼神交流: 和同学说话时,多看看对方的眼睛,这会让你显得更真诚和专注。
称赞: 看到同学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或者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可以适当地赞美一下。“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刚才那个回答特别棒!”一句简单的赞美,往往能瞬间拉近距离。
发起简单的对话:
“今天天气真好,不过好像有点热。”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电影呀?”(如果知道对方有这方面的爱好)
“这节课的内容有点难,你理解了吗?”
“下节课是什么呀?”
关键是,不要害怕对方不搭理。 就算对方只是简单回应,你也迈出了第一步。

第四步:利用好“共同点”。

找到和你有共同点的人,更容易建立联系。

共同的科目: 和那些在你不太擅长科目上帮助过你,或者和你一样努力学习某个科目的人,可以多交流。
共同的老师: 也许你们都喜欢某个老师的课,或者都觉得某个老师的要求很严格。
共同的偶像/爱好: 如果你发现有人和你一样喜欢某个明星、某个乐队、某个游戏、某个运动,那恭喜你,你找到话题了!可以聊聊你喜欢的点,也听听对方的看法。
共同的烦恼: 比如一起抱怨一下考试的难度,或者一起讨论一下食堂的饭菜。

第五步:学习如何倾听和回应。

交朋友不仅仅是说,更是听。

认真倾听: 当别人说话时,用心去听,不要打断,也不要心不在焉。
给出积极的回应: 用点头、微笑、以及简短的“嗯”、“哦”、“是吗”来表示你在听。
提问: 在对方说完后,可以根据对方说的内容,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这表明你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
分享自己的感受(适度): 在别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后,你可以适当地分享一些你自己的相关经历,但要注意不要“抢戏”,而是以一种“我也懂”或者“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的方式来拉近距离。

第六步:别怕被拒绝,那是常态。

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有些人可能因为性格不合,或者当时心情不好,回应不够热情。这完全不代表你不好。 就像你也不是会和遇到的每个人都成为朋友一样。把这些当成一次普通的社交练习,然后继续往前走。

第七步:利用好社交媒体(适度)。

如果线下实在难以打开局面,可以尝试在学校的论坛、班级群里,或者一些你加入的社群里,发表一些观点,或者参与一些讨论。但注意,社交媒体只是辅助,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的真实互动。

第八步:审视自己的“朋友圈”理想。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孤单,是因为我们内心对“朋友”的定义太高太严苛了。

什么是“好朋友”? 是不是你觉得只有那种可以分享一切秘密、永远无条件支持你的人才是好朋友?其实,朋友有很多种。有些人可能只是和你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有些人可能在某些方面给你带来启发,有些人可能只是在你需要时给你一点点帮助。
“损友”也是朋友。 有些人可能和你开玩笑,甚至有点“损”,但那也是一种亲密感的表现。关键在于,这种“损”是否让你感到真正的受伤和不被尊重。

更重要的一点:关注你自身成长,成为一个更有趣、更独立的人。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爱好、特长上,并且做得越来越好时,你自身会散发出一种吸引力。一个有趣、有内涵、有自己追求的人,本身就更容易吸引到同样优秀的人。

培养自己的爱好: 无论是阅读、运动、音乐、绘画,还是编程、写作,当你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你会发现世界的广阔,你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充实。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即使偶尔感到孤单,也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积极的心态会让你在与人交往时更具吸引力。

最后,给你一个超级具体的建议:

从明天开始,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

每天主动和至少一位同学进行一次简短的交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或者一个简单的问题)。
参加一个你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即使只是旁观,也要在结束后找机会和组织者或旁边的人说一句话。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提问,尝试举一次手(即使没被点到,或者回答错了也没关系)。

循序渐进,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高中生活是短暂的,这段经历也会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想要去改变,去尝试。

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迷茫。加油!一点点来,你会找到属于你的那份温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最压抑的日子就是在高中,到目前为止。

我考入了我们省区最好的中学,本来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可是当我第一次上自习课的时候,我彻底失望了。

没有老师监自习,班上闹哄哄宛如菜市场:班长玩游戏,男生讲黄段子,女生也嘻嘻哈哈;还有个捣蛋鬼在班里踢球,班委们熟视无睹,没有人觉得自习是学习的时间。别的班安安静静,整个楼道里只有我们班最吵。最好的学校就是这种鬼样子???

我和班长说这样子不太好吧,班长只是笑了笑,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看我像傻子,然后继续低头玩游戏。无奈,下课后我和班主任说了这件事,我也说了班长不作为打游戏的事情,我打了小报告,可是我并不觉得对不起他。班主任后来换我做班长,把前班长换了下去,不出意外,他果然从此对我怀恨在心。

前班长是“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他身体结实,面相可靠有担当,人缘极好。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我觉得我会和他成为朋友。得罪他一个人也不要紧,可是得罪他等于得罪了半个班。我很快感觉到了被孤立,我常常听到有人在背后笑我,我上课回答问题也会被带节奏嘲笑,不过我并不在意。

然后最艰难的时刻到了——自习课。我如果不能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那我和前班长又有何区别?我绝对不可以不作为。

黔驴技穷的道理我知道,我只是希望延长对这些老虎的威慑时间。班里确实安静多了,除了前班长以及几个怀有敌意的同学。他们似乎想要激怒我,不断地踩线,让我与之争吵,这样他们就会说:「看!班长带头说话,只许州官放火!」我只能忍,不理睬,他们时间长了自觉无趣,也就安安静静地干自己的事情了。

我完全不讲情面,谁说话就直接制止。我最讨厌一句话:

「别人都说话,你怎么只管我?」

如果这位同学不眼瞎,我谁都管。但是大部分同学都会这么说。想要建立任何秩序,需要每个人牺牲一点自由。你不是法官,你不是警察,你甚至没有任何把柄,对方为什么要听你的呢?我才深刻地意识到,做秩序的维护者,不可避免要与所有人为敌,因为你在剥夺别人的自由,尽管你的出发点是为了他们,但无人领情。

知我者为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如此一来,我不仅得罪了前班长一派,我也得罪了更多同学。我开始越来越怨恨,其实只要大多数人能站出来维持秩序,我又何苦如此?我也想做一个透明人,安安静静去研究数学。明哲保身谁不会啊,可是大厦将倾,焉有完卵?

每次上自习,我如临大敌,牙关颤抖,我孤立无援,也被人威胁,害怕哪天被人来一闷棍……有个同学准备了一盒粉笔头,不停地朝我丢,他也不说话。我一忍再忍。下课了,连我身后的黑板都出现了人形……

有一次我当面批评一个班委,因为她上自习课讲话,她下课不停地踹我的腿骨,她学过跆拳道。她哭了,好像很委屈似的。我并不觉得作为班委就有自习课说话的特权,班委不以身作则,那秩序荡然无存。

如果你每天在这种环境中,被人讨厌,被人威胁,被人嘲笑,你会作何感想?

我都有点PTSD了,如今在图书馆、地铁以及各种安静场所,突然有人大声说话,公放音乐,甚至有一点点吵闹,我都会莫名焦躁,无法专心……直到最近我才发现了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为什么自己那么焦虑、愤怒呢?别人没有恶意啊!谅解,放松……我只能戴上耳机,完全摒除噪音,才能专心学习。

我高中同班有朋友吗?有,只有一位。

他是文理分班后来到我们班的。他是我们班的第一名,后来是我的同桌。其实他有一次想和我们班另一个姑娘坐同桌,后来被我强行拆开了……当然经过女生的同意。

他很欣赏我,人又很睿智幽默,他总是很体谅别人,他知道我不容易。他很刻苦,可以不睡觉通宵学习,他说他不困;他经常督促、指教我学习,我要是女生真想嫁给他,哈哈哈哈哈……(我俩都是直男)

这是我唯一在班里觉得很温暖的人。

我后来学习不太好也怨不得别人,考到云南大学也很幸运了,至少是211。当时我妈的朋友,一个阿姨还担心我连211也考不上,我当时觉得她太小看人了。当然她的女儿真的很优秀。

那位好朋友为了和喜欢的女生考到一个学校,语文愣是放弃了50分的题目,可惜那个女生没有报考事先约定的学校……当然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tm的还是985。

我其实觉得我本应该是985的料,后来通过考研考上了北师大,但是这份证明有些迟了。当然,这些功利与世俗我并不在乎,只要我能学到真的学问,我别无他求。

我们现在还有联系,可惜难得一见。


我在如此压抑的日子里,平复我心情的是数学。我在高中阶段自学了微积分,看了射影几何的内容,还学了点抽象代数。我不是竞赛生,完全凭自己兴趣学,但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



我们班并不是学校的重点班,班上有一半的「条子生」。这也怪我没考到重点班。其实我也并非没有机会。我在考这所中学之前,还参加了艺考,并且通过了书法考试。后来我的文化课成绩也直接过线,如果再算上艺考,应该可以进入好一点的班级。但是我的名额不知被谁占用,学校并没有任何通知,最后默默接受了安排。这件事对我而言确实不公,一位老师和我说,分班已经结束,没用了。

其实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我觉得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不公和不太顺遂的事情,再说只要好好学习,在哪里都一样。

可是,我的人生轨迹发生的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见的,如果有平行世界,那一定是一个重大的分岔点。

后来我成绩很差,我妈一度认为我连一本都考不了,于是拾起小时候学的绘画,让我高三参与艺术集训……不过最后我还是只用了文化课的成绩,算是白折腾了……


不过我不怨天尤人,我现在还是很快乐,虽然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公和不幸,但是我比同龄人更懂得坚强和隐忍。不过,我对人性不再抱有乐观的看法。

从小到大,我受了委屈也不和人说,我父母也不知道,这些经历我和少和人提起。当然我记性不好,不会把这些事挂在心上。

我不指望那些人感谢我,我只想对他们说,qnmd!


我这个人大度,但很记仇,哈哈哈哈,很矛盾。

那个前班长在高三时“打”了我。他女朋友问我为什么没穿(校服)裤子,那个前班长跟着就哂笑。我当时刚从画室回到学校,哪有时间换校服?我说,你别问了。然后他就说,你怎么说话呢?我莫名其妙,本来就被人嘲笑了一上午「没穿裤子」,我很不高兴,我说别问了已经很克制自己了,他还倒是急了。

然后就在楼道里要追着我动手,他一拳抡过来直冲门面,我一侧身,以为躲了过去,但还是眼镜被打飞了。我很气愤,当即给班主任打电话(哈哈,又打了一次小报告)。在我们学校,打架是三大高压线,我要是真闹大了,够他喝一壶的。最后班主任罚他跑操场。家长会班主任说要让他和我道歉,我提前离开了。

总之,我不原谅。

那些伤害我的人,最终都会大度地遗忘,或者「恭喜你,你成长了」。

恶心。

但是对我好的人,我永远都记得。


我最后当了班长,班里风气好些了吗?

我只能说好了一点吧。虽然自习课还是难免有人讲话,但基本上大家都是在讲题之类的,纯粹闲聊的很少了。除了几个飞扬跋扈的纨绔子弟,大部分人都开始默默学习。

其实我什么也没做,就是上自习课的时候坐在讲台上,埋头研究数学(和课业无关,其实是在玩),但在别人看来我就是在学习。

就是做个样子。

其实后来帮助我管理班级的同学逐渐多了起来起来,大家开始自觉维护安静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后来到了高三,在那种紧张的氛围之下,就不需要去管理了。那个时候我也已经卸任班长之职,先后让副班长、纪律委员接任。班长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谁当谁受罪。我很感谢他们两位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