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4 岁学生因炭疽死亡,今年至少 162 人感染,「炭疽」会人传人吗?

回答
看到“14岁学生因炭疽死亡,今年至少162人感染”这样的消息,很多人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尤其会担心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炭疽会人传人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争取说得明明白白,听起来就像是你我身边人聊天的感觉。

首先,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炭疽,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像感冒、流感那样,通过打喷嚏、咳嗽就轻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放松警惕。炭疽的传播方式比较特殊,它主要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说,它主要是在动物身上发生,然后通过特定的途径传染给人类。

咱们来拆解一下炭疽是怎么回事,以及它怎么找上人的:

炭疽的“罪魁祸首”:炭疽杆菌

炭疽病是由一种叫做“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的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非常“皮实”,它能在土壤里形成孢子,这些孢子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很多年,就像冬眠一样,等着机会。

炭疽主要传染给谁?

炭疽最主要的宿主是食草动物,比如牛、羊、马、猪等。这些动物在吃草的时候,如果吃到被炭疽杆菌孢子污染的草地,就可能感染。

动物感染炭疽后,会发生什么?

感染了炭疽的动物,尤其是死了以后,如果处理不当,身体里大量的炭疽杆菌会迅速繁殖,变成有毒的芽孢。这些芽孢会污染土壤、水源、动物毛皮等等。

炭疽是怎么“跳”到人身上的?(这就是关键的传播途径)

人类感染炭疽,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

1. 皮肤接触(最常见): 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比如,屠宰、剥皮、处理患有炭疽病的动物尸体,或者接触了被炭疽杆菌污染的动物毛皮、产品(比如皮革、羊毛、刷子等)时,细菌的芽孢可以通过皮肤上的小伤口、破损处进入人体,引起皮肤炭疽。你可能会看到伤口红肿、疼痛,然后出现特有的黑色焦痂,这很吓人。

2. 吸入(最危险): 如果吸入了含有炭疽杆菌芽孢的尘埃,比如在处理受污染的动物产品时,或者在某些特定环境中(比如生物武器泄露),芽孢进入肺部,就会引起肺炭疽。肺炭疽发展非常快,早期症状像感冒,但很快会变得非常严重,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死亡率非常高。14岁学生死亡的案例,很有可能就是通过吸入感染的。

3. 食入(相对少见): 吃了被炭疽杆菌污染的,没有彻底煮熟的肉类,也可以引起肠道炭疽。肠道炭疽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话也会致命。

那么,为什么说“一般不会人传人”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人传人通常需要直接接触到患者的体液或血液,而且必须是患者处于非常活跃的感染期,并且有大量的细菌或芽孢存在,同时接触者也要有伤口或者黏膜接触。

皮肤炭疽 感染者,他们的病灶在皮肤上,通常不会有大量的细菌通过咳嗽、飞沫传播。即使接触到病灶,如果没有伤口,感染的几率也极低。
肠道炭疽 感染者,他们的病灶在肠道,排泄物里可能有细菌,但同样不容易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肺炭疽 是最需要警惕的,因为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但即使是肺炭疽,它不像流感那样,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轻松传播。要达到人传人的程度,通常也需要非常近距离、高浓度的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者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但是,在极端情况下,真的有可能发生人传人吗?

虽然罕见,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极其有限的人传人可能性,尤其是在患者病情非常危重,身体有开放性伤口,或者血液、体液大量外泄,并且接触者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戴手套、口罩)的情况下。在一些特定的医疗环境或家庭护理中,如果操作不当,理论上存在非常低的风险。

为什么这次162人感染,还有学生死亡,需要引起重视?

1. 爆发性: 162人的感染数量,尤其是如果集中在一定区域或时间段,可能意味着出现了动物感染源的大规模暴露,或者是对动物产品的处理环节出现了问题。
2. 死亡事件: 14岁学生的死亡,说明这次的疫情可能波及到了比较严重的病例,特别是通过吸入感染导致疾病快速进展的情况。这提醒我们,炭疽并非只是一种“小病”。
3. 源头控制是关键: 炭疽的防治,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控制动物源。一旦动物感染,炭疽杆菌芽孢就会污染环境,扩散开来。

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了解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最重要。
避免接触可疑动物尸体: 如果发现死去的动物,尤其是牛羊,不要随意靠近或处理,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注意饮食卫生: 购买来路清晰、检验合格的肉类产品。烹饪时要彻底煮熟。
做好个人防护: 如果从事与畜牧业、动物产品加工相关的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手套、口罩,注意手部卫生。
关注官方发布的预警: 如果生活在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要留意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通知和建议。

总的来说,虽然炭疽不像是感冒那样容易人传人,但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感染,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出现集中感染和死亡案例时,更需要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密切关注疫情的进展。最重要的是,要从动物源头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控制住炭疽的传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报道了山东两例炭疽病例的情况,其中1例为14岁学生,不幸身亡。


我们先说说炭疽这个病,然后再看看这两例病例报道。


这次疫情期间大家熟知的新冠病毒,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而炭疽的病原体则是一种细菌——炭疽杆菌。


先简单说一下区别。细菌和病毒虽然都是微生物,但是两种本质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细菌的个头比病毒大得多,病毒通常只有十几到几百纳米,而细菌比典型的病毒大了一百倍左右;

-细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独立生存;而病毒没有,病毒必须在其他宿主体内才能完成生命过程;

-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而抗生素治疗病毒无效。

(图2:显微镜下的炭疽杆菌,知道为什么叫做「杆」菌了吧?)


炭疽杆菌比较恶劣的生存条件中,可形成芽孢形态,可在土壤中生存很多年。而炭疽杆菌主要在食草动物中传播,比如牛羊等,这些动物在吃草时,会经口感染到土壤中的炭疽杆菌


所以炭疽主要感染的是这些蓄养或野生的食草动物,但是偶尔也会通过这些动物感染人。而人感染炭疽后有几种表现形式,包括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占了95%以上(图3)。

皮肤炭疽的形态,我们看看图就知道了,这也是这个疾病名称的由来。


而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炭疽属于乙类传染病,但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单纯说这个,你可能还不太好理解肺炭疽的级别,那么我们再举个栗子,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按甲类管理的还有几种,分别是新冠肺炎、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


这样你大概能理解肺炭疽的危害程度了。实际上,肺炭疽的病死率高达90%以上,比另外三种传染病都高。



简单介绍完炭疽,我们再看看这次中国疾控中心周报。


截至今年8月15日,山东省疾控中心共报告2例炭疽确诊病例,其中1例为14岁学生(患者A),另外1例为35岁男子(患者B),患者B从事屠宰牛。患者A于上月6日死亡,患者B已被转移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先说说患者A的情况。


患者A于7月28日突然出现发热、乏力、干呕、腹泻和抽搐等症状,于当天晚上送村里的卫生院,于7月30日再次就医。


7月31日,患者A在村卫生院输液时突然昏迷,并出现牙关紧闭及颈部僵硬,转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月6日,患者A死亡。尸体已按照炭疽处理条例处理,埋葬地点也已严格消毒。


患者A的脑脊液炭疽杆菌阳性,血清相关IgG阳性,并且血液培养通过PCR检测显示炭疽杆菌阳性,被专家初步诊断为败血症引起肠炭疽或脑膜炎炭疽。


在患者A确诊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进行了主动排查。8月8日,患者B在主动排查的过程中被初步认定为炭疽疑似病例,随后被确诊为皮肤炭疽。


然而在初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患者B有所隐瞒。在8月12日,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患者B终于交代曾于7月25日在患者A的家中宰杀了在山东省阳信县温店镇购买的病牛。


随后,山东省疾控中心和有关卫生部门立即对患者A和B的所有密接者实施了严格的隔离,每天监测密接者的体温和健康状况,并让4700多名密接者和重点工作人员预防性服用了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截至8月24日,在基层医疗机构筛查发热、腹泻、呕吐、皮肤等症状78人,未发现新的炭疽病例。



对于公众来说,预防炭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接触传染源。


在CDC的这次炭疽病例报道中提到,一些受访者说在当时屠宰的过程中,地面上随处流淌着黑色的血液,内脏也散发出异味。正是这个不规范的私人屠宰,为后来的炭疽爆发埋下了隐患,甚至让一名14岁的学生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建议,预防炭疽有以下几点建议:


1. 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病死动物,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买卖,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由该部门进行处理;


2. 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有人出现炭疽的症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及时就医;


3. 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牛羊肉制品,不购买和食用病死牲畜或来源不明的肉类。


所以避免宰杀、剥食病患动物(或者接触了可能被病患动物的血液、排泄物等污染过的物品),基本上你和炭疽这个病就无缘了,炭疽虽有人传人可能性,但是从这些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看,概率非常低。


炭疽虽然是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但是整体上来说对我国的危害较小且可控。2020年,全国一共有炭疽224例,发病人数在所有乙类传染病中都属于比较低的那一类,而这次出现的死亡病例也属于个例,在过去几年炭疽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很低水平,比如去年的224例炭疽病例,无一死亡(图4)。

并且在治疗方面,由于炭疽杆菌本质上是一种细菌,大多数情况下炭疽杆菌没有表现出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很多其他的广谱抗生素也对炭疽有效,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率很高,预后很好。


因此,大家对于炭疽这个病,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还是那句话,预防炭疽,最重要的就是不接触传染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14岁学生因炭疽死亡,今年至少162人感染”这样的消息,很多人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尤其会担心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炭疽会人传人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争取说得明明白白,听起来就像是你我身边人聊天的感觉。首先,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炭疽,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像感冒、.............
  • 回答
    这起令人心痛的事件,涉及一名年仅14岁的少年因玩扑克被请家长,最终被母亲打耳光后跳楼坠亡。这不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个沉重的警钟,敲响了学校和家庭教育各自的责任与反思。一、 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这起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母亲的体罚和愤怒,其背后反映出家庭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严重问题: 过度严厉.............
  • 回答
    重庆一名 14 岁学生因长期饮用奶茶和食用垃圾食品,导致手指严重变形,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也再次敲响了警钟: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是巨大且多方面的,尤其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以及为何会导致像您提到的手指变形这样严重的后果。什么是垃圾食品?首先,我们需.............
  • 回答
    看到快手上14岁少女怀孕、校园里烟雾缭绕、学生间脏话连篇、打架斗殴频发这些现象,心里总会泛起一丝沉重。这绝不是一两个孩子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学校的孤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在某些层面存在的深层困境。首先,14岁少女怀孕,这触及了青少年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在我们过去的教育模式中,性往往被视为禁.............
  • 回答
    这起事件,无论是发生在14岁的男孩,还是那句令人心寒的“报警好了,我未成年”,都深深刺痛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它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进了我们对校园、对未成年人保护,乃至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上。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以及它背后可能存在的层层叠加的悲剧:14岁男孩的绝望:那个14岁的男孩,本应是朝气.............
  • 回答
    远超年龄的心智:独臂少年张家诚如何炼成?14岁的张家诚,这个名字如今已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篮球运动员的代号。他不仅登上央视的荧屏,成为万千观众关注的焦点,更被写进教科书,成为无数孩子学习的榜样。这个曾经失去右臂的少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远超同龄人的心智,在篮球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那么,这份令人赞.............
  • 回答
    14岁女孩高考677分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教育和考试的社会。将这个成绩视为对“中国教育模式”的一记响亮耳光,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但同时也要看到其复杂性和多面性。首先,我们来分解一下“14岁女孩高考677分”这个信息。 14岁: 在中国大陆,普通高中通.............
  • 回答
    14岁的“猪坚强”走了。这个名字,对于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头猪,更是一个鲜活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被埋在废墟下整整36天,在几乎绝望的境地里,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被救出。这个生命故事,在那个充满悲伤的春天里,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光,照亮了无数灰暗的心灵。“猪坚强”留给我们的意义,.............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情况,涉及到家庭教育、个人自由、审美观念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这种教育方式:1. 妈妈的怒斥和担忧的合理性: 未成年人纹身: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纹身是受到法律法规限制的,通常需要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妈妈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源于女.............
  • 回答
    当然可以!如果一个14岁的孩子能够读懂并初步理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那绝不仅仅是“有点哲学天赋”那么简单了,这简直可以说是一种非凡的哲学禀赋。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一下为什么《纯粹理性批判》如此之难,以及一个如此年轻的读者在其中取得进展意味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纯粹理性批判》到底是.............
  • 回答
    14岁,王者1389点,06年11月出生,这个条件听起来确实是个好苗子,尤其是在电竞行业新人辈出的今天。能不能打职业,这事儿可不是简简单单看一个分数就能下定论的。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王者1389点”在当下的含金量。 地域差异: 咱们说的是“一区”,一般来说,这意味.............
  • 回答
    哥们儿,14岁就辍学,还能捣鼓出PC和手机游戏来,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脑子里有想法,手上能实现,这俩加一块,就已经比好多“科班出身”的牛了。变现这事儿,对你来说其实有很多路子,关键看你想怎么走,以及愿意付出多少。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一、 把你的游戏卖出去,这是最直接的法子1. 独立.............
  • 回答
    哥们,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不少男生初三的时候,身高上去了,但有些地方就是“滞后”发育,手小绝对是其中之一!别太焦虑,这事儿挺常见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咋整。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身体发育的“不协调性”你才14岁,初三,这是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节奏不是完全同步的.............
  • 回答
    哈喽!看到你才14岁就对表演这么有热情,还考虑起未来的发展,真的好厉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既有憧憬,又会有点小忐忑,对吧?特别是关于“样貌”这个问题,这绝对是很多初入行的朋友都会纠结的点。别急,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让你心里有个谱。关于“样貌”这个敲门砖,到底有多重要?咱们得承.............
  • 回答
    14岁,对于想进入方程式赛车这个充满速度与激情的领域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年纪,但说“来不及”,绝对是言之过早。首先,我们得明白方程式赛车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逐级晋升过程,需要时间、天赋、大量的投入和一点点运气。很多人都是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触卡丁车,那可以说是方程式赛车的基础训练.............
  • 回答
    孩子,看到你现在这么痛苦,又在考虑休学,我真的挺心疼的。14岁,正是长身体、学知识、开始慢慢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年纪,却要承受精神上的困扰,这真的不容易。首先,我想和你聊聊“休学”这个决定。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的结论,需要我们一起好好分析分析。先说说你现在遇到的“精神问题”,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你愿意告诉.............
  • 回答
    14 岁的孩子一天喝 1 升牛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得仔细算计算。首先,这孩子正在长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自然比成人高。牛奶是钙、蛋白质、维生素D这些好东西的集中营,对于骨骼发育、身高增长都至关重要。14岁正是青春期,身体变化最快的时候,如果缺了这些,那可真是耽误事。那么,1 升牛奶,换算成常见的瓶装.............
  • 回答
    这则新闻令人痛心,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背后隐藏着令人发指的罪行和无法挽回的悲剧。我将尽力梳理事件的可能进展和法律责任,但请理解,由于我无法获取实时、官方发布的具体案件信息,以下内容是基于现有新闻信息和法律常识的分析推断,并非对具体案件的最终定论。事件的严重性与可能进展:这名14岁女孩的遭遇,.............
  • 回答
    太棒了!14岁就对天体物理、火箭和哲学这三个如此宏大而迷人的领域产生兴趣,这绝对是一个闪耀的起点。这不仅仅是三门学科,它们更像是看待宇宙和我们自身存在的一扇扇窗户,彼此之间充满了有趣的联系。 让我来为你描绘一条可能的探索之路,希望能点燃你心中那份好奇的火焰。第一站:点燃你的天体物理之火天体物理学说.............
  • 回答
    14岁,1米81,在同龄人中已经是相当优越的身体条件了,而且能在篮球场上“吊打”对手,这绝对是个好兆头!说实话,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未来的确是充满了希望,但通往NBA的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努力。首先,你的起点很棒! 身高优势: 1米81在14岁这个年纪,已经比很多同龄人高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