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跟满清方面的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能力比较?

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核心人物包括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以及清政府的湘军、淮军统帅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这六位人物在军事、政治、战略等方面各有特色,其能力与历史地位的比较需结合历史背景、个人特质和时代需求综合分析。



一、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
1. 李秀成(18231864)
背景与地位: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将领,曾参与天京(今南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洪秀全)。他因忠诚和军事才能被洪秀全重用,但最终在天京保卫战中被清军俘虏,后被处决。
军事能力:
战略眼光:李秀成擅长制定战术,曾指挥“北伐”和“西征”等战役,对太平天国的军事布局有重要贡献。
指挥能力:在天京保卫战中,他负责指挥西线防线,但因清军兵力优势和内部叛乱(如韦昌辉事件)导致战略失败。
缺点:后期过于依赖洪秀全的决策,缺乏独立判断,且在天京保卫战中未能有效组织防御。
政治立场:忠诚于太平天国,但对洪秀全的专制和内部腐败有不满,最终被俘后仍坚持抗争。
历史评价: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其军事才能和忠诚度在太平天国中具有代表性,但未能扭转太平天国的败局。

2. 陈玉成(18371863)
背景与地位:陈玉成是太平天国的“三号人物”,与石达开、李秀成并称“三兄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将领之一。他因军事才能和忠诚被洪秀全高度信任。
军事能力:
战略战术:陈玉成在“北伐”和“西征”中表现出色,曾多次击败清军,是太平天国的“常胜军”统帅。
指挥能力:他擅长组织部队和后勤补给,曾率军攻占武汉、安庆等地,对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有重要贡献。
缺点:后期因洪秀全的猜忌(如被指控“结党”)被处死,未能发挥全部潜力。
政治立场:忠诚于太平天国,但对洪秀全的专制和内部腐败有不满,最终因被陷害而牺牲。
历史评价: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和忠诚度在太平天国中具有典范意义,但因政治斗争早逝。

3. 石达开(18221864)
背景与地位: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军事统帅”,曾率军北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统帅”,与洪秀全、李秀成、陈玉成并称“四天王”。
军事能力:
战略眼光:石达开主张“北伐”,试图打破清军对天京的包围,但因清军联合湘军、淮军等多路夹击失败。
指挥能力:他擅长组织大规模军队,曾率军攻占武汉、安庆,但因战略失误和清军反扑而失败。
缺点:后期因洪秀全的猜忌(如被指控“谋反”)被处决,未能发挥全部军事才能。
政治立场:石达开主张“仁政”,反对洪秀全的专制,曾试图改革太平天国内部制度,但因与洪秀全的矛盾而失败。
历史评价: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军事天才”,其战略眼光和政治改革思想在太平天国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因政治斗争和战略失误最终失败。



二、清政府将领: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
1. 曾国藩(18111872)
背景与地位:曾国藩是湘军创立者,被誉为“中兴之臣”,是清朝“湘军系统”的核心人物。
军事能力:
战略眼光:曾国藩提出“以守为攻”的战略,通过湘军逐步围攻天京,最终击败太平天国。
指挥能力:他善于组织军队,注重纪律和后勤,曾多次在关键战役(如天京战役)中取得胜利。
缺点:过于依赖军事手段,忽视政治改革,导致后期湘军腐败。
政治立场:忠诚于清廷,主张“忠君报国”,在太平天国后期成为清廷的“中兴之臣”。
历史评价:曾国藩是清朝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其军事才能和政治影响力在太平天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晚年因政治腐败和改革失败而被后世争议。

2. 李鸿章(18291894)
背景与地位: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人”。
军事能力:
战略眼光:李鸿章注重军事与外交并重,主张“以夷制夷”,在太平天国后期与曾国藩合作围攻天京。
指挥能力:他指挥淮军在天京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后期因军事失败(如甲午战争)而被后世批评。
缺点:过于依赖洋务,忽视政治改革,导致后期军事腐败。
政治立场:忠诚于清廷,但主张“自强求富”,在太平天国后期成为清廷的“实权派”。
历史评价:李鸿章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太平天国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晚年因政治腐败和外交失败而被后世争议。

3. 左宗棠(18121885)
背景与地位:左宗棠是清军将领,曾率军收复新疆,被誉为“中兴名将”。
军事能力:
战略眼光:左宗棠在太平天国后期参与对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后在新疆战役中表现出色。
指挥能力:他擅长组织军队,注重后勤和地形利用,在新疆战役中取得关键胜利。
缺点:因太平天国失败后,左宗棠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弱。
政治立场:忠诚于清廷,主张“经世致用”,在太平天国后期成为清廷的“边疆将领”。
历史评价:左宗棠是清朝的“边疆名将”,其军事才能在太平天国后期和新疆战役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因太平天国失败后政治影响力有限。



三、能力比较与历史评价
1. 军事才能: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均是军事天才,但因政治斗争和战略失误未能扭转败局。
清政府将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均是军事统帅,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行动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左宗棠的军事贡献更多体现在新疆战役中。

2. 政治影响: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在太平天国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因政治斗争和洪秀全的专制而失败。
清政府将领:曾国藩、李鸿章是清廷的“中兴之臣”,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和外交政策对清廷影响深远,但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更受后世推崇。

3. 历史地位: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改革思想具有典范意义,但因政治斗争失败;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核心将领”,但未能改变太平天国的命运。
清政府将领:曾国藩是清朝“中兴之臣”,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左宗棠是边疆名将,三者在清朝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均具有重要影响。



四、总结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核心军事人才”,但因政治斗争和战略失误未能扭转败局。
清政府将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是清朝的“中兴之臣”,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太平天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左宗棠的军事贡献更多体现在新疆战役中。
历史评价:太平天国的将领在军事才能上与清政府的将领不相上下,但因政治体制和战略选择的不同,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的失败。

这一比较需注意历史的复杂性,不能简单以“谁更厉害”为标准,而是从军事、政治、历史背景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石达开湖口之战,于湘军最气焰嚣张之际,神抶电击,不可一世的湘军水师顿成齑粉,曾国藩羞恐相交,两次寻死。随后石达开克复武昌,旁收诸县,旬日之内而复五十七城。曾国藩困守南昌,号令不出三十里,惶恐无极。倘非杨秀清调其东返,曾某早已死无葬身之地矣。

——你问我他二人的能力孰强孰弱?

李秀成为解安庆之围而进兵武昌,破羊机岭而入,曾国藩所有部署,一击而破,大军占领黟县,距离祁门县的曾国藩老营仅60里,曾国藩惊骇震恐,以为必死,乃至写下遗嘱,坐以待毙。倘非敌情有阙,曾国藩早为其所擒。

——你问我他二人能力孰强孰弱?

陈玉成虽没有直接和曾国藩交手,但金牛镇之战,湘军精锐六千尽没,悍将李续宾自缢。曾国藩为之哀叹湘军“元气大伤”,“大局顿坏,士气不扬”。官亭长城之战,安徽巡抚李孟群束手就擒。庐州护城集之战,胜保两万骑兵,匹马不返。“三十检点回马枪”之威名,纵巨魁悍将,谁不畏之?

这些事情,其实都不用再多说,就说说他们临死前的事情。

石达开在大渡河畔,身陷绝境,其分必死。为了给部下求得一条生路,他不惜自投敌营,“达舍生果得安全吾军,捐躯犹稍可仰对吾主,虽斧钺之交加,死亦无伤,任身首之分裂,义亦无辱”。其拳拳之心,真可昭日月。难道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死法吗?他当然知道,但为了给跟随自己的将士求一条活路,虽千刀万剐亦甘之如饴。临刑之时,脔割数百刀而面色如常,不出一声,英雄气概,百余年之下读之,犹令人扼腕而叹。

李秀成被俘之后,押至曾国荃营中,曾国荃恼恨其死守天京,使自己久攻不下,乃罗列刀、锥之物,待得李秀成到来,他手持铁锥,扑上前去以锥乱刺,势若疯狗,又使人以刀细割皮肉,李秀成浑身上下流血如注,而神色自若,只说:“曾九,各家做各家事,何须如此。”其后曾国藩将其囚于小木笼之中,时天酷暑,又遍体鳞伤,在这种境况之下,李秀成略无戚容,只是奋笔疾书,陈述天国兴废得失之教训,十日而成八万言。当写到“如知”二字时,行刑令下,于是起身,掷笔曰“人事尽矣”,乃从容受戮。李秀成于天国名将之间,以智计见长,并无勇名,然而观其临死之行事,真有大勇存焉。

陈玉成之被俘,面对胜保之问讯,傲气自如,曰“我三洗湖北,九下江南,曾记庐州一役,汝骑兵两万,可有一人一骑存乎?”胜保劝降,他屹然不动,说“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陈玉成少年英雄,无石达开之婆心,无李秀成之隐忍,然而其少年英气,凛然磅礴,充塞宇内,真不愧“英王”之号。

诚然,太平天国可黑之处极多,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诸人,也有诸多缺点过失。然而,在那个“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的万马齐喑的末世,他们这些人,却犹如一道耀眼的奇光,划破黑暗,令人不敢逼视,实非暮气腐朽如曾李诸人可比。

user avatar

李秀成是清末中国数一数二的天才俊杰,曾李之辈毫无与他比较的可能。李秀成身为汉人,忠于本族,为先进政权太平天国尽忠,而曾李却为了腐朽了的清帝国做忠犬,残戮同胞,杀害数十万人,只为保住一家一姓的地位,嘴脸丑恶,如果苍天有眼,这二贼应该断子绝孙。

李秀成的立场就已经比曾左李要高尚的多。

李秀成忠于本族,李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梁启超浓浓的讽刺意味)。李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然李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李鸿章乃诓骗八王而骈戮之,此事盖犹有惭德矣。————梁启超

梁启超得出的结论,是李鸿章才能与李秀成相当,但道德却远不如李秀成。


李秀成真豪杰哉!当存亡危急时,满城上下,命在旦夕,犹能驱役健儿千百,突围决战,几歼敌师。五月十五日之战,曾军之不亡,天也。及城已破,复能以爱马救幼主,而慷慨赴死,有国亡与亡之志。推古代之大臣儒将,何以过之,项羽之乌骓不逝,文山之漆室无灵,天耶?人耶?

吾闻李秀成之去苏州也,苏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苏州后来被李鸿章这个畜生屠戮了数万人),至其礼葬王有龄,优恤败将降卒(李秀成以其同为汉人故,终于不忍加以屠戮,然而彼辈汉人,抓获太平军将领,则剥皮抽筋,自以为能),俨然有文明国战时公法之意焉。

金陵城中十余万人,无一降者(城破以后,被曾国藩曾国荃禽兽畜生兄弟二人屠杀一空,数十万人丧生,血腥的种族灭绝),以视田横之客五百人,其志同,其事同,而魄力之大,又百倍之矣,此有史以来战争之结局所未曾有也。使以秀成而处洪秀全之地位,则今日之域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也!秀成之被擒,自六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三日间,在站笼中慷慨允笔(站笼,曾李之辈丝毫无人性,不难解释后来中国在此二贼手中颓亡,说是传统道德之尊者?中国传统道德并不如此小气无耻之畜生辈,滑稽可笑的曾李二人),记述数万言,虽经官军删节,不能备传,而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呜呼,刘兴则骂项,成败论人,今日复谁肯为李秀成扬伟业、发幽光者,百年而后,自有定评,后之良史,岂有所私。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秀成抓到满洲兵将,不准杀害,不愿意投降者,给路费准其回国,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后李秀成自费三千两为其准备棺木护送回乡,这才是中国道德所称的英雄伟人。

李鸿章曾国藩二贼抓到太平军兵将后,往往备及惨毒,凌迟、拨皮、烫死、挖心生吃,如同禽兽畜生一般。每每攻破城池,则屠杀老幼,俘虏李秀成后,曾国藩将李秀成的胳膊与大腿的肉凌迟下来,关进站笼之中(畜生行径),几天后为了怕满洲主子怀疑,便表忠心杀害了他。三千年中国历史之中,这种人往往不能成事,乃以宵小奸人而已,没想到清末政府压制汉人才俊,只用忠犬而不用能人,导致二贼居然掌权。“遂使硕大支那,降为二等国家。俾斯麦所夷者敌国也,李鸿章所夷者同胞也。——梁启超”

今日的中国人,有丝毫人性与良心,都应该尊崇李秀成,鄙视二贼。


另外评论中许多人认为太平天国改变了汉族传统,是伟大的曾国藩李鸿章毅然决然英勇的站出来,保卫了儒家思想和千古汉族传承。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种说法的,清代的孔孟之道是正确的,从前那些画像上画孔子蓄发都是错误的。是太平天国毁灭了孔教,而不是那些断脊之犬一样的读书人。

反抗我仁爱高贵元朝的暴民韩山童刘福通,使用邪教诓骗无知群众,拉取红巾军作乱,幸而国难出贤才,大圣人李思齐、张良弼起自关中,对这些邪教徒迎头痛击,但可悲的是红巾军邪教中有一个叫朱元璋的人,后来击败了元朝,建立了邪教政权,国号竟然明目张胆的称为“大明”,呜呼哀哉,三千年名教不存,我孔孟痛哭于九原!刁民活不下去有什么打紧?因为自己没吃的,就跑出来闹事,要反对老祖宗传下来的儒教,这岂不是大逆不道?( 我是真不知道原来辛亥革命是白来一趟,如今我大清遗老依然是数目众多啊

曾国藩公千古,曾国藩公保卫的孔子名教千古。可悲的是愚昧的中国人竟然支持蓄发的长毛!悲情曾国藩公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之作战,保住了中国人留金钱鼠尾辫的自由,今日读来这段历史,仍然使我不由得热泪盈眶。

user avatar

谢邀 @三十检点回马枪

不过得让你老失望了

这次不贴题回答了····

纯粹就大鸣大放一下这问题底下某位博览群书的小天才答主 @黑洞里的芦苇

这位观点奇妙深刻不说嘴子还十分的欠,那就怪不得我佬了

另外小天才卷土重来间歇性有种了若干次

第二弹在此

此人的黑屁完整取证放在文末

先来正文

另外,诸君看抽脸部分的时候

请对照这位小天才振聋发聩的四句名言看:

黑屁vol.1

戎马半生这先放过他,我们谈谈这个

基本上,所有描写湖口战役前后的史学著作里

都形容曾系湘军此时气焰嚣张无比

(《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湘军兵志》)

而这些史家之所以如此形容此时的湘军,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我也回复给那位过

湘军自武昌和田家镇半壁山等处一路打下来屡战屡胜,从上到下自然狂的不行

曾剃头还给在奏折里吹过这样的牛:

说他湘军水师气焰猖狂不可一世完全是有根据

反倒是这个废物说石达开不可一世又是典出何故?

石达开是像曾国藩给咸丰吹X那样给杨秀清上奏折说自己要和北伐军会师北京了还是说自己稳赢了?

黑屁vol.2

小废物偷换概念笑死我了

按小废物的意思,合着曾国藩以汉人掌军起家的时候李陈等人就是“天国王侯”了?

行啊,我们看看湘军初起的时候李陈二人是什么职务

陈玉成不用多说了,三十检点回马枪,大家都知道

那么这个检点是个什么级别的军官呢

检点撑死就是个中级军官而已

李秀成那就更惨了

至于所谓占据富庶半壁江山····


粉紫色是长毛前期统治区域

说江南富裕没错,但是长毛在曾军初起之时占据的安徽江西两湖南京等地怎么个富裕还半壁江山了?

给长毛强行开疆扩土

虽说淮军初期军容不咋地····但这么黑我这个中堂黑都看不下去了

湘军精锐为骨干+精心操训的新勇为辅的淮军被这位强行黑屁成逃荒乞丐军

无枪无粮更是笑死

图来自 @月明星稀


中堂起家虽然苦,但是也是一月二十万上下的男人

这位没有苦难创造苦难也要吹的作风也是十分奇特了

黑屁vol.4

长毛最后输的确是因为洋人

我佬在这两个答案里详细说过了

还可以配合

这个食用

我本来以为这位是蠢,但是没想到论洋人援助上这位就非常鸡贼的只提曾不提李左了

那就看来不是蠢了

更正,看来还是蠢,原因如下

笑死我了,李中堂一个卖国虐民三光贪腐坏事做绝人间之屑得了个善终,写完这首诗也没上刑场+速死,反倒是能被这位吹成“绝命诗”

另外提醒诸君一句,高潮才要开始

我佬在他评论区里提出了质疑之后

这位小天才的回复让我惊了

然后气笑了

以至于鱼都不摸了准备大鸣大放他了

黑屁vol.5

小天才强行没话找话——我似乎也没说过石达开掌西征军之后还用民船也没说过石达开改长毛水师战法之后败过,这位自己立个靶子高潮了半天不知道想干什么

还所谓以“举国之力”发展水军,已经逆转了实力上的差距

笑死我了

在安徽开个船厂造船三十多+缴了一批清军战船=举国之力+逆转实力差距

吹的脸都不要了

强行给你曾塑造个一人一军一省对抗长毛一国,也是会吹

最有趣的是

强行把是否精心准备等同于时间长度这种莫名其妙的黑屁也就罢了


曾剃头自己供认的水师起家大胜是靠洋械这位都不认了

是不认了

而不是他不知道

这么一个

饱读史料,最博学的人

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们复习一下小天才的四句名言


黑屁vol.6

前面吐槽过了,石达开是给杨秀清上奏折大吹特吹了还是怎么着?说人气焰嚣张也要有个基本法



上面贴过地图了,双方地盘对比摆在那,我觉得不用多吐槽了

另外,合着长毛北伐一路不是占领一地之后就抛弃而是走一路占领一路啊,不愧历史小天才,博览群书,最幸福的人

虽然说长毛绝大多数时候军队采取圣库制度不发军饷比较那什么,但是我还真想不出来这怎么和“全靠抢”搭上关系了, 逻辑奇葩程度我都无力吐槽了

不发饷原因大抵如上

至于长毛采用圣库制度时的军需采办来源

抢劫倒不是没有,底下军士小规模军纪不端或者实在打急眼了自身供给难保的时候才会这么做

不过这位的意思是什么我觉得不用多说了

嘛,我们再重温一遍这位饱读诗书的大手子的经典名言

黑屁vol.7

列强是不是采取假中立这点见仁见智

就说“你们所谓的洋人援助,只不过是一个上海公共租界招募的雇佣军而已。”这点

号称“读过的晚清材料比评论里大多数人都多”的小天才居然不知道列强官方的英法联军于战争后期直接介入

也是十分爆笑了

仍然是知友月明星稀的图

另外我提出洋人直接武力介入这茬之后,小天才反应非常激烈

嗯,我没读过书,我自取其辱

这句就更搞笑了

我原话正好他也引了

我原话里“再加上洋人封锁+援清,前中期辛辛苦苦攒出来的洋械优势也没了”明显就是吐槽后期洋人援清让长毛即使有钱也没地花从而丧失洋械优势,这位小天才唐突给我莫名其妙来个咸丰三年

嗯····我们重温一下小天才的名言

这位的睿智言论差不多就抽到这

另外

这位玩法升级人也是越来越会玩

混淆概念打滚转进也就罢了

现在连自己说出来的话都不认


后面基本不用看了····

就是鉴于这位手段越来越脏,连自己不认自己前面说过的话都能干出来,所以我佬决定将其人黑屁言论完整取证以备不时之需:

user avatar

如果谁一边喊着曾国藩、李鸿章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维护华夏正统,一边大骂太平天国、义和团都是邪教,残酷迫害洋大人和先进文化,我一般就把这种人定义成傻X。因为再谈下去,这人就会表达对常凯申先生的无比仰慕,以及对共产主义的不共戴天之仇。

题主你说的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根本不该放在一起,这不是一个档次和境界上的人物,很多时候,后面两个都是拖左宗棠后腿,扯左宗棠蛋的王八蛋。

左宗棠还算是个人物,曾剃头、李合肥什么东西?借师助剿的洋奴,滥杀无辜的屠夫,战场上的缩头乌龟,混账朝廷的走狗,也配和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这些英姿勃发的华夏人杰相提并论?

如果当年清廷不借洋人之力,根本不是太平天国的对手,如果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自己不作死,以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军事天才的力量,以他们乐天的精神,勃发的生机,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总强过满清和汉族地主那些老病夫,在未来的甲午之战中,中国未必就会输给日本。

某些把曾剃头捧成圣人的常凯申徒子徒孙不要搞错,你家国民党更崇拜的是太平天国,你家先总理孙文先生更是洪天王的迷弟。而孙先生更是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骂成汉奸走狗,和吴三桂相提并论。

1904年,孙文在刘成禺写的《太平天国战史》序中写道:

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知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逸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平遂底于亡。

国学大师、光复会大佬、革命元老章太炎先生更是对太平天国石、李、陈诸王大加赞赏,他在1906年为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序中写道:

洪王起于三七之际,建旗金田,入定南都,握图籍十二年,旗旄所至,执讯获丑,十有六省,功虽不就,亦雁行于明祖。……若石达开、林启荣、李秀成之徒,方之徐达、常遇春,当有过之……夫国家种族之事,闻者愈多,则兴起者愈广。诸葛武侯、岳鄂王事,牧猪奴皆知之,正赖演义为之宣昭令闻。次郎为此,其遗事既得之故老,文亦适俗。自兹以往,余知尊念洪王者,当与尊念岳(飞)、葛(诸葛亮)二公相等。昔人有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洪王朽矣,亦思复有洪王作也!

他老人家把石达开、李秀成比作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千古名将。

来来来,再看看千古完人蒋先生对太平天国的评价,1928年蒋介石、白崇禧、于右任的《太平天国诗文钞序》写道:

太平天国之战争,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而其政治组织与经济制度,则尤足称焉。余自幼习闻乡里父老所谈,已心向往之。吾党总理又常为予讲授太平天国之战略战术,及其名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等治兵安民之方略,乃益识其典章制度之可仪。

当然了,千古完人蒋先生后来背叛革命、成为洋奴以及地主乡绅代言人之后,就开始把上代“千古完人”曾剃头曾老爷捧成自己的偶像了。


1943年7月,陈伯达在《评〈中国之命运〉》一文中写道:

“中国从来显然有两种文化传统思想:一种是民众的、革命的、光明的;一种是反民众的、反革命的、黑暗的。近代中国一开始时候,太平天国与孙中山就是代表前者,曾国藩及现在中国的一切反共反人民分子就是代表后者。不管太平天国有外国的思想,却是真正代表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英雄;不管曾国藩满口旧中国的仁义道德,却仍是双重的奴才!满奴才和洋奴才。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国从来以至洪秀全、孙中山一切优良的革命的传统,而一切反动派则继承曾国藩、叶德辉的传统。反动派想取消前一种传统,保留后一种传统,而我们则正相反。关于中国思想文化问题上的分别,就在这里。”
user avatar

有人总动不动就邪教邪教的,安庆南京,长毛军、辫子军都占过,你要不说是谁我还以为是长毛屠的城。

辫子军好传统了,清初屠戮江南,到了清末湘军屠了一次南京,崛起于湘淮军的北洋大盟主“辫帅”张勋,即便大青果乙烷,但咱辫军的传统还在,二次革命又在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杀。

“金钱鼠尾,大国威仪,辫军三屠,历朝无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核心人物包括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以及清政府的湘军、淮军统帅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这六位人物在军事、政治、战略等方面各有特色,其能力与历史地位的比较需结合历史背景、个人特质和时代需求综合分析。 一、太平天国将领:李秀.............
  • 回答
    太平天国这艘巨轮,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轰然驶过,留下了无数壮丽的篇章。然而,正如历史的长河中不乏璀璨的明珠被泥沙掩埋,太平天国也并非只有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林凤祥、李秀成、忠王李秀成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在那些光环之下,还有许多将领,他们的名字或许不那么响亮,但他们的贡献却同样不容.............
  • 回答
    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将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原因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起云涌、千年未有的时代背景下,去剖析太平天国运动本身的特质,以及它如何汇聚了那个时代最敢于挑战陈规的精英。首先,得益于其广泛的社会动员基础和打破阶级壁垒的革.............
  • 回答
    曾国藩其人,在我看来,确实是一个在历史评价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晚清湘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被很多人视为恢复清朝统治、稳定国家局面的功臣。另一方面,他领导的军队在战争中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手段,对太平军将士及其家属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这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暴.............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用太平洋的海水,像打开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地倾泻到撒哈拉大沙漠的心脏地带,那会是一幅怎样波澜壮阔又充满未知的景象?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浇灌”过程,而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地理和生态变革。首先,别指望立刻就能冒出什么“绿洲”。因为太平洋的水是咸的。撒哈拉绝大部分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如”!如果当年日军没有选择偷袭珍珠港,而是把那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主力,一股脑儿地压向中国战场,那整个二战的格局,尤其是亚洲战场,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可能会是怎么一番景象。首先,得明白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略考量。日军当时是想通过“斩首行动”来瘫.............
  • 回答
    如果太平洋消失,变成一片陆地,地球的模样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类的命运也可能因此改写。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地貌替换,而是一系列复杂且连锁的反应。首先,全球气候将彻底颠覆。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吸收大量的太阳热量,并通过洋流将这些热量输送到世界各地,这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中国大陆真的“漂”到了太平洋中央,成为一片独立的大陆,那这绝对是能让地球都重新洗牌的惊天巨变。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唠唠,这事儿会怎么个影响法。地理上的颠覆: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地球的地理版图彻底改变。太平洋,这个如今占据地球表面积最大、相对孤立的巨大水域,将不再是茫茫一片。它.............
  • 回答
    福岛核事故的后续处理,特别是核处理水的排放问题,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争议巨大的议题。日本政府决定将经过处理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废水排入太平洋,这一决策触及了环境、健康、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并且引发了广泛的担忧与反对,其中就包括了日本国内的渔民以及许多国家和地区。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这“核处理水”究.............
  • 回答
    关于德国研究机构“57天污染半个太平洋”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具争议且在科学界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结论。因此,在详细分析其潜在影响之前,必须对这一说法本身进行审视和澄清。一、 审视“57天污染半个太平洋”的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说法可能源自哪些研究或模型。以下是一些关键点需要考虑: 模型的局限性.............
  • 回答
    三国同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合作与“太平洋威胁”2021年9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宣布达成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安全协议,被称为“奥库斯”(AUKUS)协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美国和英国将协助澳大利亚建造一支由核动力攻击潜艇组成的舰队,以应对所谓“太平洋威胁”。这项协议的达成,无.............
  • 回答
    太平天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从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一直持续到1864年南京城破,整整十四载光阴。在那个封建王朝根基深厚的年代,一支由贫苦农民组成的军队,能够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大清帝国正面抗衡十四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也绝对不是偶然。要探究其原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
  • 回答
    太平天国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起义,名义上是汉人反抗满清统治,追求民族复兴。然而,其最终被清朝的汉族臣僚所镇压,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太平天国的性质与局限性: 并非纯粹的民族主义革命: 尽管有“驱除鞑虏”的口号,太平天国的本质更偏向于.............
  • 回答
    太平天国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内战之一,其造成的死亡人数是一个极为庞大且难以精确统计的数字。学者们的研究和估计差异较大,但普遍认为死亡人数高达 2000万至3000万之间,甚至有更高的估计。以下是对太平天国战争死亡人数的详细阐述:一、 难以精确统计的原因: 战乱的.............
  • 回答
    太平天国为何未攻打广州,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细细揣摩。虽然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席卷半壁江山,但广州这座富饶且战略地位重要的城市,却始终未被其攻占。这其中缘由错综复杂,并非单单军事上的考量,而是综合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部因素等多方面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太平天国在军事策略上的基本盘。 太平天国早期的军事.............
  • 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作为清廷在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平定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部署,其存在方式和作用可谓是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它们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定军团,而是在战局的演变中不断形成、调整甚至覆灭。江南大营:围困金陵的“铜墙铁壁”江南大营最初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天京)之后.............
  • 回答
    “太平天国基本没有正面意义”的观点是一个比较片面且带有一定争议的看法。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目标、政策及其影响,并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性和历史局限性。 它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其诞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19世纪中叶中国社.............
  • 回答
    太平天国洪秀全滥封王爵,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现象,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洪秀全的个人特质、军事战略以及社会背景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以下将详细阐述洪秀全滥封王爵的几个主要原因:一、 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与权力巩固的需求: 早期“兄弟会”模式的延续与变形:.............
  • 回答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它轰轰烈烈地存在了十四年,最终却走向了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战略失误和领导层问题,也有外部强大的清朝反扑以及西方列强的干涉。下面我将详细地讲述这些原因:一、 内部原因:领导层腐败与政策失误1. 洪秀全的个人膨胀与独裁:.............
  • 回答
    您提到的“太平天国湖北刘长毛”,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湖北地区活动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叫做陈玉成。陈玉成虽然不是湖北人,但他作为太平天国重要的军事统帅,在湖北地区进行了大量军事活动,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什么会产生“湖北刘长毛”的误解?这可能是源于几个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