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麻将中的推倒和,也就是最基本的打法,除了运气以外有哪些口诀或要领?如何避免点炮?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麻将里最基础的“推倒和”,这玩意儿可不是光靠手气就能赢的。除了那点天注定的缘分,我们还得讲究点门道。

推倒和的基本要领:

推倒和,说白了就是凑成一对将牌,再加上四组顺子、刻子或者杠子。听起来简单,但里面门道可多了。

1. 留牌不留生张,吃碰要慎重。
留牌不留生张: 咱们手里抓到的牌,总有那么几张是孤零零的,对面谁都没打过。这些牌,尤其是万、筒、条里那些数子比较大的,比如七八九,或者一二三,单独留着,将来很难配成对子或者顺子。如果能拆掉,换成有组合希望的牌,那就是进步。比如说,你手里有“七八九”,这是顺子,很扎实。但如果你有个“七”和个“九”,中间少了“八”,这“七”和“九”单独留着价值就不大,不如把它们拆了,看看能不能配成别的东西。
吃碰要慎重: 吃到对家的牌,碰出对子,虽然让牌型变“大”(从搭子变成刻子),但同时也暴露了你的牌,让别人知道你想要什么。特别是在没听牌前,轻易吃碰,可能会让你离听牌更远,也可能给别人提供更多信息。尤其是碰对子,有时候会拆掉自己手里本来不错的搭子,得不偿失。当然,如果碰了就能听牌,那就另当别论了。

2. 优先做大牌,别死守一手牌。
优先做大牌: 麻将嘛,总得有个目标。除了最基本的推倒和,我们还得想着凑七对、清一色、混一色、碰碰和等等。当然,这得看你手里的牌。如果开局就抓到好几张花色一样的,那自然要往清一色上靠。如果抓到好几个对子,就可以考虑碰碰和。但这不是让你死脑筋,而是说,在不影响基本成牌的前提下,往价值更高的牌型上靠。
别死守一手牌: 很多新手,抓了一手牌,就抱着不放,觉得这是“自己的牌”。结果呢?牌越抓越多,拆了又搭,搭了又拆,最后啥都没成,自己还没听。高手都是“见机行事”,手里的牌不合适,该拆就拆,该打就打。有时候,一张牌打出去,可能会让你少胡一盘,但如果留着,可能一盘都胡不了。

3. 算牌,看牌,知己知彼。
算牌: 这个说起来有点复杂,但最基础的就是算一下牌堆里还剩多少张你需要的牌。比如你手里缺个“二万”才能听牌,那就要看看对面出了多少“二万”,以及牌堆里还有几张“二万”。这样你就能知道听牌的几率有多大,有多危险。
看牌: 看对家打什么牌,听什么牌。这是最直接的“知彼”。对面打“五万”,可能他手里没有“五万”,或者他已经把“五万”拆了。如果他老是打“筒”,说明他可能在做“万”或者“条”。通过对面打出的牌,可以猜测他们的牌型,避免打出他们需要的牌。
知己知彼: 最终目标是,知道自己的牌型,也大致知道对面的牌型,然后结合起来,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4. 拆搭讲究策略,留“边张”和“嵌张”。
拆搭讲究策略: 什么是搭子?就是两张牌,中间差一张或者两张。比如“三四”,或者“三五”。“三四”是可以组成顺子的,比“三五”更有发展潜力。
留“边张”和“嵌张”: “边张”是指搭子的两边,比如“三四”里的“三”和“四”。“嵌张”是指搭子中间的牌,比如“三四五”里的“四”。一般来说,留“边张”比留“嵌张”更有发展潜力。举个例子,手里有“三四”,你缺“二”或者“五”就能成顺子,机会是两边都有。如果你手里有“三五”,你缺个“四”就能成顺子,机会只有一边。所以,当你不得已要拆牌时,优先保留那种更有机会形成顺子的“边张”。

如何避免点炮?

点炮是麻将里最令人沮丧的事情之一,但有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这个风险:

1. 不打“生张”,尤其是容易成对子的牌。
不打“生张”: 什么是“生张”?就是没人打过的牌。如果你手里的牌,对面已经有人打过了,那你再打出去,风险相对小一些,因为他可能已经有牌了。但如果是没人打过的牌,尤其是万、筒、条中间的牌,比如“四五六”,这些牌很可能被别人做成顺子,或者他们手里已经有其中一张。
容易成对子的牌: 比如“一对六万”,如果对面有人要“六万”来对对子,或者当将牌,你打出去,就很可能让他胡牌。所以,对于那些已经出现过的、而且在你手里不是特别关键的牌,如果没人打过,就要小心。

2. 观察对家打牌,尤其是出“危险张”。
观察对家打牌: 这是避免点炮的关键。当对家打出一张牌,而你手里也有这张牌,并且这张牌可能让你胡牌,那你就要非常小心了。
出“危险张”: 什么是“危险张”?就是那些你打出去,很容易被别人胡牌的牌。比如,你手里有个“七万”,你不知道对家有没有“六万”或“八万”来成顺子,也没有“七万”的对子,但对面已经有人碰了“八万”,并且还在打“万”。这时候,你手里这张“七万”,就成了“危险张”,打出去可能让他胡“六万八万”的顺子。或者,如果你已经听“三四五”,而对面已经打过“二”和“五”,但你手里还有个“三”,如果你手里有“三”是张“孤张”,并且你不知道对家会不会胡“三”来成对子,那打“三”就有风险。

3. 别把“孤张”当“安全张”,尤其是快听牌的时候。
“孤张”: 就是手里只有一张,但又不能立刻拆掉的牌。
快听牌的时候: 当你感觉自己快要听牌了,这时候手里的每一张牌都可能让你胡牌,所以每一张打出去的牌,都要谨慎。有时候,你觉得一张“孤张”没人要,打出去了,结果就点炮了。比如,你手里有“一对三万”,然后你摸了一张“七万”,你觉得“七万”没人要,就打出去了。结果对面刚好听“七万”,胡牌了。

4. 听牌后,尽量打“安全牌”。
听牌后: 到了听牌阶段,你的目标就是尽量不要让别人胡牌,同时等待自己胡牌。
尽量打“安全牌”: 什么是“安全牌”?就是那些基本上没人会要的牌,比如已经出现过的、而且你手里没有对子的、数子特别大的牌(比如九万)。或者,你已经知道对家要什么牌,然后打出这张牌,即使他要,也不能胡。最保险的是打“万子、筒子、条子”中,他家已经打出过,并且你自己手里没有对子的那种牌。

5. 别贪心,先求不输,再求胡牌。
先求不输: 麻将是个牌局,输赢是常态。如果你一味地追求大牌,结果就是点炮输得更多。有时候,一个最基础的“推倒和”,比什么都没有强。
再求胡牌: 在保证自己不乱点炮的前提下,再慢慢尝试做大牌。这样,即使运气不好,也不会输得太惨,一旦运气来了,就能抓到机会胡大牌。

几个简单口诀,帮你记牢:

“宁摸一张,不吃一碰。” (形容吃碰风险,能自己摸成牌最好)
“生张慎打,熟张可试。” (不熟悉的牌要小心,熟悉的牌可以试试)
“对对对,人不怕。” (对子,也就是刻子,比顺子更不容易被别人“卡”)
“听死不如听活,活听好过没听。” (听的牌越多越好,只要听了,就有机会)
“好牌不拆,烂牌不留。” (留着有潜力的,拆掉没前途的)
“对面一打,心中有数。” (观察对手打的牌,推断他们的意图)

总而言之,打麻将,既要讲究策略,也要随机应变。多练,多看,慢慢就会找到感觉。别怕输,输了总结经验,下次就能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脱离规则谈技巧,都是耍流氓。

2.1更新

楼下有人贴出了“十大麻将金句”,网上也搜的到所谓“麻将必胜法”

(喂喂喂!晒十大麻将金句的回答居然被折叠了,害我还得百度..)

答者很负责任的说,这些口诀要领统统都是胡扯。

先逐条剖(fan)析(bo)“十大麻将金句”:

第一句:“宁弃莫出铳”

看穿对手的听牌,并阻止他和牌,这是麻将影片的常见桥段,也是一般爱好者认为的麻将高手必备技能,然而现实却是:只要不使用作弊手段,看穿对手听牌几乎是不可能的,麻将高手压根不是靠看穿对手听牌取胜

例1:某人舍牌依次如下图(打5条后报听),透漏出了什么信息?麻将高手能否据此看穿对手听牌?

显然,就凭这几张牌推测对手的手牌是不现实的。

打麻将舍牌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孤张,周边区域内没有牌,是相对安全的区域,另一类是搭子中的浮牌,周边区域内有搭子,是相对危险的区域。这两类舍牌动机有着截然相反的意义,表现在牌河里却是完全相同的。

例1中比1条更早舍出的5饼,是否能认为它是孤张,周边区域就是安全区域呢?不能,因为当时对手的手牌完全可能是下图这样的:

听牌时打出的5条,是否意味着5条周边的牌一定是危险牌呢?也不一定,因为对手的手牌可能是这样

或者这样

是的,就算你在对手听牌前瞟到了他的全部手牌,在他摸进一张听牌的时候,你也无法确定他到底听的是47条还是36万,更别说仅凭牌河以及“察言观色”了。

我们无法看穿对手的听牌,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摸危险牌弃和防守的经典战例?——对于科学麻将打者来说,一切都是基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已知我369万听牌,小明369筒听牌,都不换牌时,我和小明实际上是在玩抽卡游戏,胜率是五五开

已知我369万听牌,小明也听牌了,根据听牌型的一般统计,我的胜率要比小明高25%以上,假设推倒和规则下大家和牌都是1分,那么我显然要和小明正面刚到底;反之,如果我是边3万听牌,3万还现过两张,摸到危险牌就没必要和小明继续玩了,如果凑巧我留下的危险牌就是小明要和的牌,等这局完了,我便会十分装B的告诉小明:我看破了你的手牌,留下了铳牌,小明顿时被吓尿,如果我留下的牌小明根本不要,我只需要把牌一推,深藏功与名。

所以 拆牌弃和不给你放铳的人,绝不是看破你的听牌,而是无差别地留危险牌而已。

如果他主动告诉你看破了你的听牌,那他一定是在不遗余力的装B

第二句:“人旺我乱碰”

如果一定要说存在“牌运”,那么牌运只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不是对未来的预兆。

说到对“运气”的理解,我在《K神传说的国标麻将教程》将“运气”定义为:一个或一组客观上没有必然性的事件发生了,由于牵动了利益,使得人主观上认为事件的发生存在某种必然性,并在心理上强化这种认识,进而影响其他事件。运气的作用于人,是概率——利益——心态的过程。

例2.

事件A.自己第一巡打单张北风,第二巡又摸到北风

事件B.自己三面听牌,到流局也没人打出过一张

哪个事件表示自己运气比较差呢?

即便我告诉你事件A的概率是2.45%,事件B的概率达到15%以上,你也会认为事件B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比较倒霉,因为事件B与筹码有关,更牵动人心,并且,当事件B发生了以后,如果紧接着又发生了事件A,或许你就会进一步进行自我暗示——“今天运气真差”。

当我们不断进行“今天运气真差”的心理暗示时,牌桌上的信息就会变得模糊,判断力显著下降,失误就会增多,这种状态下“运气”显然不会好。

说回“人旺我乱碰”,答者认为是完全无效的。首先,旺是对过去的牌局的总结,你刻意针对的对手本来就不见得会继续“旺”,以牺牲自家手牌为代价乱碰,只会损失自己的手牌让他人受益,其次,如果只是通过碰牌减少特定对手的摸牌,实际上影响几乎为零——一次碰牌只能过掉对手一手牌,而你又能碰几次呢?

既然乱碰是无效的,为何还能成为所谓麻将金句呢?这与乱碰实施者预设的目标有关:乱碰的心理预期,不是为了自己和牌,而是不让特定的某个对手和牌——小明连和了三把,很旺,为了不让小明和第四把,我开始牺牲自己手牌乱碰(尽管没什么卵用),2/3左右的牌局里,小明确实没和到第四把,比起让自己转运和牌这种1/4左右的概率,小明和不到牌这种2/3概率的事件显然更容易发生,所以目标定低一点,小明不和牌就好,输钱也开心,嗯。

第三句:“牌臭过三栋”

现在是机麻时代,还是没收遥控器吧

当然,从心理暗示的角度来讲,过三栋这种招数是有一定效果的。答者打麻将遇到下风期,会在打骰子之前用“传送带”的简单手法更改自己面前的牌墙,算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吧

(牌墙洗出来,新的一局开打之前,大家都会向右前方推牌墙,此时顺势左手向右用力,并用无名指小指将下层左起第一张带起来,右手手掌则将上层右起第一张压下去,一气呵成,面前牌墙所有牌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第四句:“牌尾吃卡窿”

电影《雀圣》将这句话解读为“牌尾没有人打生张,所以有多卡就叫多卡、有多绝就叫多绝。”影片中的案例是这样的:十三飞大妈听了嵌张2万,大胸师弟摸了生张7筒不敢打,看了看手中的111222333万,喃喃自语道“三张1万三张2万三张3万,没那么巧吧”然后打出2万放铳,事实上,从防守的角度来讲,大胸师弟应该打1万:

对于大胸师弟来说,13万各有1张没看到,

(1)如果2万是生张

A.2万会输单钓2万、13万、34万三种听牌组合

B.1万会输单钓1万、23万两种听牌组合

(2)如果2万已出过1张

A.2万会输13万、34万两种听牌组合

B.1万只会输单钓1万一种情况

无论如何打1万放铳的可能性都更低的场景,影片中大胸师弟却打了2万,显然是在卧底。

实际对局中,适用于牌尾吃卡窿的情况十分罕见

例3:牌墙所剩无几,手牌如下:

牌河已现3张1万、3张2万、3张3万,而456万较生,这似乎是教科书般的“牌尾吃卡窿”案例,然而,各位请冷静的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本着“宁弃莫出铳”的原则,留下中张生牌5万继续打更安全的1万呢?

打牌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选择:听别人意想不到,无论如何也留不住的牌,但只剩下一张(比如单钓出现了两张的字牌),或者听剩余张数多,但对手不大容易打出的牌

例4:牌河里东已出过2张,25万以及周边牌却没怎么出过

打东听25万,六张,打2万/5万听东,一张

在进行判断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几个事实

(1)东几乎一定在牌墙里

(2)处于进攻状态,特别是已经听牌的对手,舍出的牌是近似随机的

(3)自己摸的牌是随机的

基于上述事实,科学麻将打者会将计算模型大致简化为4家一起从牌墙里摸东vs2家从不可见牌里摸25万

下图为7巡时例4不同选择的和牌率对比,可见选择听25万(当有一家对攻时)11巡内的期望和牌率都是高于听东的,如果考虑对攻中对手和牌的因素,听25万将更加有利。

综上,“牌尾吃卡窿”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牌型,你拿到了,便有比较高的抓对手放铳的概率,然而正常的进攻状况下,一般还是考虑听牌的剩余张数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麻将里最基础的“推倒和”,这玩意儿可不是光靠手气就能赢的。除了那点天注定的缘分,我们还得讲究点门道。 推倒和的基本要领:推倒和,说白了就是凑成一对将牌,再加上四组顺子、刻子或者杠子。听起来简单,但里面门道可多了。1. 留牌不留生张,吃碰要慎重。 留牌不留生张: 咱们手.............
  • 回答
    关于日本麻将点棒图案的来由,这背后其实是一段融合了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实用考量的有趣故事。让我们深入地聊聊,试着剥去那些冰冷的人工痕迹,感受一下这些小小的竹片承载的意义。首先,得说,点棒的设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麻将文化的影响,但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万能的“万”字:.............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日本麻将里那个“借用万点棒”的学问。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棒子,用好了,能给你的牌局增添不少乐趣,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帮你扭转乾坤。首先,咱们得明白,万点棒在日本麻将里,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记录分数。一场牌局下来,分数涨涨跌跌,用点棒来记账是最直观方便的。而“借用万点棒”这个说法,其实就是指在.............
  • 回答
    日本麻将中的复合役,能否视作独立事件,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麻将策略和概率计算的核心。简单来说,不能将复合役完全等同于独立事件,但其中包含的许多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独立发生的概率事件。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得先聊聊什么是“独立事件”,以及麻将里的“役”。先说说“独立事件.............
  • 回答
    筋牌理论在日本麻将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战术体系,它为牌局的走向提供了很多有力的参考。那么,这种理论能否直接指导我们打国标麻将呢?这就像问一把日本刀能不能直接用来砍柴一样,答案是:有用,但需要调整和适应。我们先来聊聊日本麻将中的筋牌理论,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日本麻将的筋牌理论:基于“安牌”和“危.............
  • 回答
    立直麻将中的“立直收支”:不仅仅是点炮那么简单立直麻将,这款将策略、运气与心理博弈完美结合的游戏,其魅力之一就在于“立直”这个核心机制。而围绕着立直,玩家们经常会谈论到“立直收支”、“立直收入”和“立直支出”。乍听之下,似乎很简单,就是立直后和牌或点炮的得失。但深入探究,这背后蕴含着更复杂的计算、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立直麻将里“两杯口”改成“食下役”这件事,这在实际对局中可是个挺大的变化。我尽量把这事儿说得细致点,就像跟牌友们闲聊一样,你听听看,就知道有多大影响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两杯口”和“食下役”都是什么意思。“两杯口”,你懂的,就是你手牌里有两种不同的顺子,而且这两种顺子还都是“两面听”.............
  • 回答
    作为一名麻将爱好者,我得说,三麻里的“自摸损”确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设定,而且说它是“最反智”,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其中最具争议、最让人费解的设定之一。要深入聊这个,得先明白这玩意儿究竟是啥,为啥会存在,然后才能判断它到底“反智”到什么程度。什么是“自摸损”?在三麻(三人麻将)中,“自摸损”通常.............
  • 回答
    在淘宝上购买的那些日本麻将牌,特别是大洋化学(Onyx)出品的,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赤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宝牌”)上面,通常是没有点数的。这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涉及到日本麻将的一些规则和牌具的传统。首先,我们得明白赤牌在日本麻将里的作用。赤牌,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牌,通常是五万、五筒、五索这.............
  • 回答
    麻将里的万、筒、条,这三个花色,我们常说的“老头牌”,指的就是它们各自牌面上的“一”和“九”。为啥叫“老头牌”呢?这说起来,其实是有讲究的,不光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包含了对牌局的一种理解和运用。1. 数字的“大小”与“开头结尾”咱们想想,万、筒、条,这三个花色,每种都有“一”到“九”这九张牌。数字,天.............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麻将中“搭子”和“听牌张数”之间的那点数学上的联系,尽量讲得透彻些,也让它听起来像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首先,咱们得把“搭子”和“听牌”这两个概念理清楚。什么是搭子?在麻将里,“搭子”是指我们手上差一张就可以组成顺子、刻子或对子的牌。顺子我们知道是三张花色相同、点数相连的牌,比如“一.............
  • 回答
    在日本麻将中,摸到听的牌却选择暗杠,会不会导致舍牌振听(立直后摸到一张对子,但选择暗杠,然后打出另一张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并且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规则和玩家的判断。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振听”。在日本麻将中,“振听”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最常见的两种是:1. 副露振听(浮牌振听): .............
  • 回答
    麻将这玩意儿,说起来千变万化,但真要说起“最容易做”的番种,那绝对是有门道的。要我说啊,这就像炒菜,有些菜谱简单,手艺不怎么也能炒出个八九不离十;有些菜就复杂了,讲究火候、调料,还得看食材好不好。国标麻将里,也有这么一些“家常菜”,随便搭搭手,就能碰出点花样来。我这人吧,对麻将这玩意儿有点研究,也总.............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桌面上,你会看到玩家们将打出的牌整齐地摆放在自己面前,形成一道道牌墙。这可不是单纯为了美观,它背后蕴含着相当多的策略和信息传递。这其中的考虑,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 “兼顾信息透明与策略隐藏,优化游戏流程”。让我们来细细掰扯一下。1. 信息公开与推断的基石: 牌山(河牌): 最直观.............
  • 回答
    在日本麻将中,关于“立直宣言牌的周边牌(即打出的牌的下一张、上一张,也就是同巡打出的牌)是铳牌的概率比其他牌大”的说法,我不能说它是完全“科学”的,但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在实战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咱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日本麻将是一个概率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博弈游戏。.............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世界里,六倍役满,这个在许多牌手心中如同神话般的存在,确实在不作弊的情况下被和出过。虽然它极其罕见,但并非不可能。理解它为何如此难以出现,以及历史上那些惊鸿一瞥的案例,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麻将的魅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六倍役满”的概念。在许多日本麻将规则中,役满是最高的牌型,例如国士.............
  • 回答
    咱们聊聊最近那个新上线的国标麻将线上平台,特别是它里头那个“错和”功能。这玩意儿一出来,不少老玩家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觉得是不是平台为了增加难度或者恶心人?其实,这背后考量的东西还挺多的,而且是为了让咱们玩得更舒服、更公平。首先,从“提升用户体验”这个大方向来说。咱们玩麻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牌局中,确实存在一种情况:在进行“吃”牌(通常指明刻、明碰、大明杠)之后,手牌中的剩余牌张组合起来,没有一张牌是你愿意主动打出去的。这是一种比较少见但又确实可能发生的情境,处理起来需要一些细致的考虑。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日本麻将中,没有“不能打”的牌,只有“不应该打”或者“不值得打”.............
  • 回答
    日本麻将中,暗杠需要展示所杠牌,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和多方面的考量,并非随意为之。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规则”的字面要求,更是为了维护牌局的公平性、策略性和观赏性。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障牌局的公平性。 防止作弊和误判: 在日本麻将的牌局中,虽然没有像中国麻将那样将暗杠牌横.............
  • 回答
    国标麻将规则中,关于庄家“天和”的判定,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简单来说,在国标麻将规则下,庄家天和时,第14张牌(也就是庄家起手拿到的第14张牌)是算作他所和的那张牌的。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天和”的定义和国标麻将的流程。什么是“天和”?“天和”是麻将中最高等级的番种,指的是庄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