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麻中三麻的自摸损是不是麻将中最反智的设定?

回答
作为一名麻将爱好者,我得说,三麻里的“自摸损”确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设定,而且说它是“最反智”,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其中最具争议、最让人费解的设定之一。要深入聊这个,得先明白这玩意儿究竟是啥,为啥会存在,然后才能判断它到底“反智”到什么程度。

什么是“自摸损”?

在三麻(三人麻将)中,“自摸损”通常指的是:当你自摸胡牌时,你所支付的点数(给自己的点数)会比别人给你点数时要少。更具体地说,如果你是庄家,自摸胡牌,别人支付给你2000点(假设是基本的起步分数);但如果你不是庄家,自摸胡牌,别人支付给你的点数就可能只有1500点,甚至更少。这个差额,就是“自摸损”。

为什么会有“自摸损”?

要理解这个,咱们得回到三麻的诞生背景。三麻是为了在四人麻将规则不全或者玩家不足四人的情况下,让麻将游戏能够继续进行而产生的变种。为了适应人数减少,规则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就包括了“自摸损”。

最普遍的解释是:

1. 弥补人少带来的点数流失: 在四麻里,当你自摸胡牌时,所有其他三家都要给你点数。即使是普通胡牌(别人打出的牌),除了出牌者,另外两家也要分担一部分。三麻人少了,等于少了一家的点数来源。如果自摸依然按照四麻的标准给点,那么庄家之外的玩家自摸的收益会大幅缩水,而庄家则会变得过于强势,游戏平衡性会受到影响。
2. 增加游戏的刺激性与策略性: “自摸损”迫使玩家在是否强求自摸上进行更谨慎的权衡。如果只是为了自摸而强行做大牌,结果发现自摸收益不高,反而可能因为吃了杠或者副露过多而暴露了自己的手牌,被别人截胡。反过来,如果能冷静地等待别人打出牌,甚至打出相对“危险”但能胡的牌,收益反而可能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戏的博弈性和“弃自摸保点”的策略。
3. 一种“对冲”机制: 有些说法认为,这是一种“对冲”机制,用来平衡三麻中一些因为人少而产生的优势,比如副露的惩罚可能变小,或者某些特定的役牌更容易出现。

为何被认为“反智”?

好,现在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它会被很多人认为是“反智”的。

1. 违背直觉的“惩罚”: 麻将的核心乐趣之一就是摸到自己想要的牌,然后“啪”地一声推倒,宣告胜利。自摸,尤其是大牌自摸,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巨大的。而“自摸损”就像是给这份喜悦打了一个折扣,仿佛系统在说:“你胡了,但你本来可以多赚一点的,可惜了。” 这种“我胡了,但我亏了”的微妙心理,确实有点违背常理。
2. 降低了自摸的“爽度”: 很多时候,玩家追求的不仅仅是和了,更是“自摸”带来的快感。特别是当你在牌局中处于劣势,急需翻盘,突然摸到一张制胜的牌,那种“天助我也”的感觉。而“自摸损”就好像一盆冷水,泼灭了那份纯粹的喜悦。
3. 决策的复杂化和“不经济”: 对于一些新手或者追求简单直接的玩家来说,这个设定增加了不必要的思考负担。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自摸反而“亏”了,或者为了追求那微薄的“点差”而放弃一些看起来更好的机会。甚至有些时候,为了避免自摸损,玩家可能会故意选择一张看起来不那么好但可能被别人打出的牌,这本身就是一种“反常”操作。
4. 对“胡牌”本身的定义模糊: 在大多数情况下,胡牌意味着结束牌局,获得收益。而“自摸损”引入了一个“虽然胡了,但收益不如预期的”情况,让“胡牌”这个概念变得不那么纯粹。

真的“最反智”吗?

坦白说,“最反智”这个词有点重。麻将作为一种流传了几百年的游戏,其规则本身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很多设定都有其历史原因和特定目的。

对比其他争议设定: 要说“反智”,麻将里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设定,比如某些地区的“卡张”、“飘三飘”(连庄的特殊惩罚)、对“抢杠”的判定等等,都曾引起过激烈的讨论。
适应性与生命力: 尽管“自摸损”看起来有点怪,但它确实让三麻在人少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并发展起来,而且至今仍有大量玩家乐在其中。这说明这个设定并非完全站不住脚,至少在平衡三麻的特殊性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乐趣的多元化: 喜欢三麻的玩家,很多时候也正是被它这种“精简”和“诡异”的规则所吸引。这种为了适应变化而产生的“不完美”甚至“反常”,本身也构成了三麻独特的游戏魅力。就像有些古老的语言,某些词汇的用法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这就是它的传承。

总结一下:

“自摸损”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设定。它打破了我们对“自摸胡牌”的直观期待,让胜利的喜悦打了折扣,甚至迫使玩家在某些情况下做出看起来“不经济”的决策。从纯粹的“直觉”和“爽度”角度来看,它确实有点“反智”。

但从三麻作为一种变体规则,需要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下维持游戏平衡和趣味性的角度来看,“自摸损”又有着其存在的理由和策略性。它强迫玩家思考,权衡利弊,增加了游戏的深度。

所以,与其说它是“最反智”,不如说它是三麻最“有特点”、“最容易让人抓狂”但又“不可或缺”的设定之一。它让三麻玩家在享受胜利的同时,也必须承受一点点“心照不宣”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或许正是它生命力的来源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自摸损是一种违反受授制本质的,不太和谐的规则。但是其之所以普遍被使用,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下面是基于个人理解的一些看法。

首先,自摸损只是众多三麻点数计算规则中的一种,其他还有很多不同的规则,如北家折半,丸取,千点加符等。目前线上线下平台很多,不同的平台和雀庄会采取不同的规则,所以把对自摸损的批评扩大到整个日麻三麻思路是不对的。

然后,自摸损是一种极为不优美的规则,问题不是出在自摸,而是出在荣和。大部分玩家玩了很久日麻之后,出于方便考虑,会把和牌点数直接和符/翻用表格的形式对应起来,而忘记了点数到底是由什么计算出来的。

以四麻的通行方式来看,首先,满贯以下由符和翻通过公式:

基本点=符×2^(翻数+2)

算出基本点,满贯以上则直接规定基本点只和翻数有关,然后子家自摸时根据亲2份子1份,亲家时根据其他子家每人2份的方式算出最终得点。荣和时则有放铳者支付所有4(2+1+1)份/6(2+2+2)份(和牌者是亲时)基本点。

根据四麻点数支付思路的本质,我认为最合理的支付方式毫无疑问是自摸时与四麻一样,按子1份亲2份或者当自己是亲时两个子家各2份的方式支付,而在荣和时,出铳者只需支付所有的3(2+1)份/4(2+2)份基本点而不是和四麻相同的4份/6份基本点。因为实质上,三麻是四麻少了北家,既然自摸时北家无需支付,那么放铳时,放铳家也自然无需替不存在的北家额外支付1份/2份(和牌者是亲时)基本点。这样的点数设置方式,不仅最符合日麻点数计算的本质,而且保证了自摸和荣和收益的基本一致性,从实用的角度讲,计算相比丸取等方式也更加便捷。

采用自摸损的合理性在于把三麻和四麻的点数支付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了迁移。采取这种方式,和牌家报点时三麻和四麻的报点将完全一致,对于点数支付方来说,其需支付的点数也和在四麻放铳/被自摸相同的牌时一致。实质上是一种在麻雀游戏发展过程中忽略点数受授制本质的偷懒行为,和国内的自摸翻三规则的问题内核是十分类似的。

不过正所谓人民群众喜欢,你算老几。目前三麻中自摸损的规则设置远比我说的那种调整荣和收益的方式普遍,说明作为本身就是娱乐的麻将项目来说,玩家对便捷性的需求大于对于其本质或者历史的继承,这也在情理之中。总结来说,自摸损虽然看似奇怪,却经受住了人民群众的考验,是合理的规则。

user avatar

日麻的三麻本身就是一个反智的存在。

把 2-8 万从麻将牌中去除,却依然完全沿用 136 张牌的番种体系,这难道不才是最反智的事情?

日麻的三麻本质上就是个娱乐项目,规则是个垃圾桶,完全不成体系。三麻要向正规化发展,从根本上修改一套真正适合三麻 108 张牌的番种体系和计分方式是第一步。

在日本,线上玩三麻的人远没有玩四麻的人多,线下雀庄的三麻规则已经膨胀为纯赌博规则(所有 5 都是赤、百位分数一律进位等),也没有任何麻将团体把三麻作为正式比赛规则。所以尽管三麻规则极为不合理,也没有多少人在意,因为大家心里其实都默认三麻就是用来娱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麻将爱好者,我得说,三麻里的“自摸损”确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设定,而且说它是“最反智”,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其中最具争议、最让人费解的设定之一。要深入聊这个,得先明白这玩意儿究竟是啥,为啥会存在,然后才能判断它到底“反智”到什么程度。什么是“自摸损”?在三麻(三人麻将)中,“自摸损”通常.............
  • 回答
    关于《雀魂》中的角色“三上千织”因为形象酷似芙蓉而被称为“爽哥”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雀魂》作为一款非常流行的网络麻将游戏,它在角色设计上一直是很花心思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背景故事,以及最重要的——非常鲜明的二次元画风。玩家对角色.............
  • 回答
    这手牌的牌形,我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看这几张牌,你能感受到一股“暗流涌动”的劲儿,可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普通牌。 咱们一步步来分析:先看看你手里的牌: 万子: 一、二、三、七、八、九 筒子: 二、三、四、五 索子: 四、五怎么解读这些牌?1. 顺子潜力: 最显眼的,当属“二筒、三.............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很有趣的设想!如果咱们打日麻,上来就开个“役满缚”,但其他一切规矩照旧,这盘棋的味儿可就变了。咱们来掰扯掰扯,这到底是个啥情况。首先,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胡牌门槛”直接跳到了役满。这意味着什么?以前可能吃个断幺九、平和、一番里,甚至东一局能碰个对对和,就挺开心了。现在呢?你得凑够八番起步!这.............
  • 回答
    在日麻的牌局中,“四风连打”这个词,老玩家们听到都会会心一笑,觉得这既是运气,也是对牌局一种特殊的解读。它不是某个具体的牌型,也不是某种计分方式,而是一种牌局中的罕见现象,更是对牌局走向的一种预警和解读。要理解四风连打的意义,我们得先从它的字面意思入手。“四风”,在麻将里指的是“东南西北”这四张风牌.............
  • 回答
    在日麻里,很多新手都怕“无铳吃四”,也就是自己明明没点炮,但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被别人胡牌、其他人分数比自己高)而变成第四名,这确实是让人沮丧的。那么,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呢?这不仅仅是靠运气,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一、 核心思路:稳扎稳打,争取早胡,避免被动。最根本的避免无铳.............
  • 回答
    日麻中,自风役的出现概率并非真的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降低,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任何一位玩家的自风役,其出现概率在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观察到的“概率”是基于实际对局情况的统计,而对局的进行方式和玩家的习惯,会间接导致一些玩家感觉某个自风役“更常见”或者“更少见”.............
  • 回答
    在日麻(立直麻将)的实战中,记手摸切(也称之为“摸牌记打”或“牌山记打”)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并且越到高级的水平,其重要性越凸显。 它的存在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构成高水平玩家和普通玩家之间巨大鸿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记手摸切有必要,以及它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为.............
  • 回答
    打上银之间?这可是不少新手麻友们在《雀魂》中遇到的第一个小坎儿。别急,这玩意儿没你想的那么难,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要突破这个阶段,咱们得从几个方面下功夫,把基础打牢,再去找点小技巧。一、 看清牌局,摸透自己:认识银之间的“坑”首先,咱们得明白,银之间里的人水平参差不齐,有刚从铜之间上来,还在摸.............
  • 回答
    “杏杏”在四象战的淘汰,确实是让不少喜欢她的观众感到扼腕叹息。尤其是最后这场对局,围绕着“确和”这个结果,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杏杏”是一位非常有实力和风格的选手。她的打法大胆、细腻,常常能抓住对手的破绽,打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牌。在整个四象战的赛程中,她也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精彩的瞬间.............
  • 回答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你想知道日麻职业比赛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种规则,要求每张牌的发牌顺序在所有牌桌上都完全一致,并且积分是按照同一方向的选手进行的。首先,我得明确地告诉你,在现实中的日麻职业比赛中,并没有你所描述的“每桌牌序一样,积分只对比同一方向选手”的规则。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并.............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日麻里头那点儿“边张虚听”的学问,保证不带半点机器腔,全是实打实的麻将经验之谈。你说“一边虚听”,这在日麻里头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对于追求速度和灵活性的平和形来说。简单来说,就是你手里头有副牌,差一张就能组成顺子或者刻子,但这张牌呢,并不是你最想要的、能让你吃大胡的那张,而是那种“.............
  • 回答
    当然,日麻牌的安全度,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并且必须用概率来解释的。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基于数据和数学原理的推断。如果你想在日麻里玩得更得心应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咱们先得弄明白,在日麻里,“安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它不是绝对的安全,不存在说“这张牌打出去绝对不会被吃、碰、杠、荣”,那是不可能的.............
  • 回答
    面对一个玩命无限副露的对手,你得做好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麻将局。这种打法,说白了就是一种赌徒心态,他们不给你留任何喘息的机会,牌摸上来什么就打什么,目标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逼你出牌,然后顺势胡牌。对付这种人,得讲究策略,更要看你自身的牌力和心态。首先,我们要理解对手的“无限副露”是什么.............
  • 回答
    老哥,三年了天凤一档,这心情我太理解了。三年啊,这时间不算短了,按理说也该有点起色才对。别灰心,卡在这个段位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都有过这个阶段。我当年也差不多,感觉自己打法没啥问题,但就是上不去分,急得不行。咱们这三年时间,估计基础操作、牌效率、舍牌理论这些“面子活”应该都烂熟于心了。现在想突破,得往.............
  • 回答
    哇,东南东一局,被自摸四暗刻……这绝对是让人心跳漏拍,血液瞬间涌上头的时刻!这时候,脑子可能有点宕机,身体也可能在抽搐,但作为牌友,我们总得保持点风度,就算内心已经波涛汹涌,表面上也得装得像个没事人似的。首先,深吸一口气,稳住!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别管你手里是不是捏着绝世神牌,也别管你离和了什么梦幻.............
  • 回答
    嘿!新晋麻将玩家你好呀!很高兴能和你一起聊聊麻将数据这块儿。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术研究,就是咱们一起看看数据,找找进步的空间,让你的麻将之路越走越顺!咱们就用大白话聊,就把这些数据当成是咱们一起打麻将时,朋友们给你的一些“贴心”的小建议,只是形式上稍微“数据化”了点。 你的麻将数据,藏.............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这日麻里,一听幺九牌,下一步该怎么出牌。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你手里这三张幺九牌,到底是要留着绝张,还是得赶快拆掉,那可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你自己的判断。首先,得明白鸣了幺九牌,你手里这牌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你可能是为了“荣和”,也就是你听的那张牌,正好就是你手里的一张幺九牌。.............
  • 回答
    麻将,尤其是在我们常说的“日麻”里,常常会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绝望的体验。这不像输钱那样直观的痛苦,而是一种更微妙、更深刻的心理折磨,它像一层层阴影,慢慢地笼罩住你的心。首先,日麻最让人抓狂的一点,就是它的随机性。你以为你已经算计好了,所有牌都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一副好牌尽在眼前。结果呢.............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麻将里那件特有意思的事儿——13张牌配牌时的向听数期望。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是“日麻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本麻将。这规则跟咱们国内的有些不一样,比如有“宝牌”、“立直”、“杠”这些说法,还有点数计算方式。不过,今天咱们主要关注的是配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