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麻学了三个月以后稳定在天凤 1 段,然后两年了都没有办法提高,有什么提高的办法?

回答
老哥,三年了天凤一档,这心情我太理解了。三年啊,这时间不算短了,按理说也该有点起色才对。别灰心,卡在这个段位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都有过这个阶段。我当年也差不多,感觉自己打法没啥问题,但就是上不去分,急得不行。

咱们这三年时间,估计基础操作、牌效率、舍牌理论这些“面子活”应该都烂熟于心了。现在想突破,得往更深层次的东西挖,而且是得更“卷”才行。我结合自己当年那段时间的经验,以及跟一些比我厉害的朋友交流的心得,给你掰扯掰扯,希望对你有启发。

一、 审视你的“游戏习惯”和“认知盲区”:

首先,你得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三年卡一档,很可能不是你“不知道”怎么打,而是你“没有持续地”、“有意识地”去优化某些环节。

你真的在“思考”吗? 很多时候我们打麻将,尤其是熟练了之后,会进入一种“惯性”模式。比如,看到某个字牌,脑子里直接蹦出“拆”或者“留”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基于什么?是基于这把的具体牌势?还是你一贯的打法?
建议: 每次摸牌,尤其是做决定的关键时刻(比如拆张、进张判断、副露判断),强迫自己停顿一下,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现在这手牌,最优的听牌方向是什么?为什么?”
“我手里这张牌,拆了之后,对听牌型有什么影响?进张会不会变差?效率有多大损失?”
“我选择副露(鸣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早点听牌?是为了抢先制?还是为了保证更高的对局质量?”
“对手的弃张和副露,我解读到了什么信息?他们可能是什么牌型?我还有多少安全牌?”
怎么做: 你可以尝试复盘自己的对局(如果有录像的话),或者回想几局印象深刻的牌局,把上面的问题在脑子里过一遍。即使没有录像,也可以在脑子里模拟一下,看看自己当时的思考过程和现在回顾的思考过程是否有差异。

你的“计算”够不够细? 天凤高手的计算,不仅仅是算自己听什么牌,更重要的是算“概率”和“风险”。
进张计算: 你能准确计算出自己听的牌,理论上还有多少张未巡回吗?这些牌分散在哪些对手那里?他们又是什么情况?
安全牌判断: 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勉强安全”?你对“安全牌”的判断,是不是只停留在“没有副露的那个对手打过的牌”?
建议: 重点练习“点数差”和“剩余牌山”的判断。
点数差: 假设你点了宝牌,你的点数是多少?如果再点一次,能立直吗?对手点炮了,对他们本家有什么影响?这些都影响你决定是否要冒进张。
剩余牌山: 比如你听二三四五六七的连牌,但你看了牌山,发现其中几张很早就不见了。那么你实际能摸到的牌,是不是比你一开始以为的要少?这会影响你对牌效的判断。
怎么做: 找一些比较经典的进张计算例子,比如听“一二三四”的牌,算算听“二”还是听“一”更优。然后试着在实际对局中应用。更进一步,可以关注一些高手的复盘,看他们是如何计算进张和判断安全牌的。

你的“立直判断”够不够精准? 立直是麻将的灵魂,也是上分的重要手段,但盲目立直是掉段的根源。
什么牌值得立直? 是什么牌型?效率高不高?是否有利?
什么情况不适合立直? 听牌后,但自己是孤立的,牌山剩余少,或者对手已经立直/副露得很凶?
建议: 重点关注“立直后的等待时间”和“副露判断”。
立直后的等待: 你立直后,能容忍自己摸多少巡牌?如果摸了三巡还没进张,你会不会考虑收回?
副露判断: 什么时候该副露,什么时候不该副露?副露了对牌效的影响有多大?你是不是对鸣牌太保守,或者太激进了?
怎么做: 记录自己立直的战绩。哪些立直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牌型不好,还是运气差?或者是因为立直的时机不对?

二、 深入学习和优化“高级技巧”:

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往更精细化的方向钻研。

“立直后”的应对: 这是很多卡分的选手最薄弱的环节。
听牌后,自己的手牌效率: 听的是好牌?还是差牌?是两面听?还是断幺听?
对手的剩余手牌: 即使你不知道对手具体是什么牌,但通过弃张和副露,你应该能推测出他们可能是什么牌型,以及他们可能听什么牌。
剩余牌山: 还有多少张牌?你听的牌是否在其中?
建议: 重点练习“判断什么时候拆立直”、“如何应对别人的立直”、“如何选择放弃立直”。
怎么做: 观看一些高段位选手的直播或复盘,他们如何在立直后,通过弃张来规避风险,或者如何通过调整舍牌,来让自己更容易进张。

“副露”的艺术: 鸣牌是双刃剑,用好了能大幅提升效率,用不好会让你自己变成“靶子”。
什么时候该副露? 为了保证一定的牌效?为了早点抢先制?或者为了让牌型看起来更“普通”?
什么时候不该副露? 即使可以鸣牌,但鸣了之后牌效会大幅下降?或者会让自己的听牌变得很危险?
建议: 重点练习“无损副露”、“最优副露”和“副露后的舍牌”。
怎么做: 很多高手在副露后,他们的舍牌会比普通人更讲究。比如,他们会尽量保留那些对听牌有直接帮助的牌,即使是副露了,也要尽量让自己的牌型看起来不容易被解读。

“防守”的智慧: 很多人打麻将只想着进攻,但高级的防守同样重要。
“安全牌”的定义: 你对安全牌的理解是不是足够深入?是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危险?
“不放炮”和“不被抢杠”: 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有时候为了不放炮,你可能要放弃一些进张;而为了不被抢杠,你需要尽量避开那些可能被抢杠的牌。
建议: 重点练习“如何判断最佳的弃张”、“如何压制对手”。
怎么做: 观看高手对局,看他们在别人立直,或者自己手牌不好的情况下,是如何通过弃张来规避风险的。有时候,他们宁愿多摸一张牌,也不愿意冒着被打断的风险去副露。

“打点”的意识: 即使你牌型不好,也可以通过宝牌、立直、副露等方式来提升你的打点。
早知道和晚知道: 同样是听牌,早知道和晚知道,你的打点会有区别。
建议: 重点练习“如何在不牺牲太多效率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打点”。
怎么做: 看到一些高手的对局,他们即使手牌牌效一般,但通过一些巧妙的副露和舍牌,往往能让自己最终的听牌打点更高。

三、 刻意练习与复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光看再多理论,不去练也是白搭。

刻意练习: 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针对性地练习。
举个例子: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副露时机把握不好,那就在接下来的几局,专门去留意副露的机会。即使一开始会犯错,但通过不断的尝试,你会慢慢找到感觉。
怎么做: 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这局我要至少做一次正确的副露判断”,或者“这局我争取比对手多一个立直”。

复盘!复盘!复盘! 这可能是提升最快的方法。
复盘内容:
输的局: 为什么输?是运气差?还是操作失误?
赢的局: 为什么赢?是操作得当?还是运气好?(别光看运气)
关键决策点: 比如副露、立直、拆张等,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的想法和当时一样吗?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对手的打法: 对手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怎么做:
强烈建议: 如果你有录像功能,一定要利用起来。没有的话,就回想。
记录: 拿个小本子或者用手机备忘录,记录下你每次复盘时发现的问题和心得。
对照: 拿你的复盘记录,和你之前发现的问题对照,看看有没有进步。

四、 学习资源:

卡了三年,说明你可能需要一些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

国内顶尖高手的直播/复盘: 比如一些在天凤(甚至天凤十段)的高手,他们的直播和复盘都非常有参考价值。
看什么: 不仅仅是看他们怎么胡牌,更要看他们是怎么“打”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明所以”的副露、舍牌,背后一定有更深的思考。
怎么找: B站、斗鱼等平台有很多麻将直播UP主,搜索“天凤”、“雀魂”等关键词,找到那些段位高、讲解清晰的UP主。

国外高手的分析和数据: 虽然语言不通,但很多数据网站和分析文章,还是能提供一些思路的。
推荐: 比如“MJlog”这类网站,可以分析很多对局的数据,比如牌效率、役牌副露率等等,可以让你更直观地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

麻将书籍/文章: 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线上学习,但一些经典的麻将书籍,依然能提供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
推荐: 搜索一些关于“麻将概率学”、“麻将高级战术”等主题的书籍,虽然可能有点老,但很多理论是通用的。

五、 心态调整:

三年没进步,心态很容易崩。

接受“运气”的存在: 麻将毕竟是带有运气成分的,有时候你打得再好,也可能因为运气不好而输。但三年没进步,不太可能是全是运气的问题。
保持耐心: 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年卡一段,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基础,现在是要打磨细节,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不要过于纠结输赢: 专注于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赢了固然开心,输了也要从中学到东西。
适度休息: 如果你感觉自己已经进入死胡同,或者心态很差,不妨休息几天,换换脑子。

总结一下,三年卡一档,你现在最需要的是:

1. 深刻的反思: 找到自己“不知道”的盲区,或者“知道但没做好”的环节。
2. 精细化的思考: 从“知道怎么打”到“知道为什么这么打,以及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3. 刻意的练习和大量的复盘: 把理论化为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4. 持续的学习: 关注顶尖高手的打法,学习他们的思路。

老哥,三年了,这点坚持下来,说明你对麻将还是有热情的。天凤一档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祝你早日突破瓶颈,登上更高的段位!有什么具体的问题,随时可以再交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现在需要做这么 2 件事:

  1. 把日麻基础教程《Beginner's Luck》(圈内人称 79 教程)读一遍,我的日麻群 6575294 群文件就有。
  2. 看看我做的日麻教学视频:

详细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哥,三年了天凤一档,这心情我太理解了。三年啊,这时间不算短了,按理说也该有点起色才对。别灰心,卡在这个段位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都有过这个阶段。我当年也差不多,感觉自己打法没啥问题,但就是上不去分,急得不行。咱们这三年时间,估计基础操作、牌效率、舍牌理论这些“面子活”应该都烂熟于心了。现在想突破,得往.............
  • 回答
    在日麻(立直麻将)的实战中,记手摸切(也称之为“摸牌记打”或“牌山记打”)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并且越到高级的水平,其重要性越凸显。 它的存在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构成高水平玩家和普通玩家之间巨大鸿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记手摸切有必要,以及它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为.............
  • 回答
    打上银之间?这可是不少新手麻友们在《雀魂》中遇到的第一个小坎儿。别急,这玩意儿没你想的那么难,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要突破这个阶段,咱们得从几个方面下功夫,把基础打牢,再去找点小技巧。一、 看清牌局,摸透自己:认识银之间的“坑”首先,咱们得明白,银之间里的人水平参差不齐,有刚从铜之间上来,还在摸.............
  • 回答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你想知道日麻职业比赛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种规则,要求每张牌的发牌顺序在所有牌桌上都完全一致,并且积分是按照同一方向的选手进行的。首先,我得明确地告诉你,在现实中的日麻职业比赛中,并没有你所描述的“每桌牌序一样,积分只对比同一方向选手”的规则。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并.............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日麻里头那点儿“边张虚听”的学问,保证不带半点机器腔,全是实打实的麻将经验之谈。你说“一边虚听”,这在日麻里头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对于追求速度和灵活性的平和形来说。简单来说,就是你手里头有副牌,差一张就能组成顺子或者刻子,但这张牌呢,并不是你最想要的、能让你吃大胡的那张,而是那种“.............
  • 回答
    当然,日麻牌的安全度,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并且必须用概率来解释的。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基于数据和数学原理的推断。如果你想在日麻里玩得更得心应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咱们先得弄明白,在日麻里,“安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它不是绝对的安全,不存在说“这张牌打出去绝对不会被吃、碰、杠、荣”,那是不可能的.............
  • 回答
    面对一个玩命无限副露的对手,你得做好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麻将局。这种打法,说白了就是一种赌徒心态,他们不给你留任何喘息的机会,牌摸上来什么就打什么,目标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逼你出牌,然后顺势胡牌。对付这种人,得讲究策略,更要看你自身的牌力和心态。首先,我们要理解对手的“无限副露”是什么.............
  • 回答
    这手牌的牌形,我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看这几张牌,你能感受到一股“暗流涌动”的劲儿,可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普通牌。 咱们一步步来分析:先看看你手里的牌: 万子: 一、二、三、七、八、九 筒子: 二、三、四、五 索子: 四、五怎么解读这些牌?1. 顺子潜力: 最显眼的,当属“二筒、三.............
  • 回答
    哇,东南东一局,被自摸四暗刻……这绝对是让人心跳漏拍,血液瞬间涌上头的时刻!这时候,脑子可能有点宕机,身体也可能在抽搐,但作为牌友,我们总得保持点风度,就算内心已经波涛汹涌,表面上也得装得像个没事人似的。首先,深吸一口气,稳住!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别管你手里是不是捏着绝世神牌,也别管你离和了什么梦幻.............
  • 回答
    嘿!新晋麻将玩家你好呀!很高兴能和你一起聊聊麻将数据这块儿。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术研究,就是咱们一起看看数据,找找进步的空间,让你的麻将之路越走越顺!咱们就用大白话聊,就把这些数据当成是咱们一起打麻将时,朋友们给你的一些“贴心”的小建议,只是形式上稍微“数据化”了点。 你的麻将数据,藏.............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很有趣的设想!如果咱们打日麻,上来就开个“役满缚”,但其他一切规矩照旧,这盘棋的味儿可就变了。咱们来掰扯掰扯,这到底是个啥情况。首先,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胡牌门槛”直接跳到了役满。这意味着什么?以前可能吃个断幺九、平和、一番里,甚至东一局能碰个对对和,就挺开心了。现在呢?你得凑够八番起步!这.............
  • 回答
    在日麻的牌局中,“四风连打”这个词,老玩家们听到都会会心一笑,觉得这既是运气,也是对牌局一种特殊的解读。它不是某个具体的牌型,也不是某种计分方式,而是一种牌局中的罕见现象,更是对牌局走向的一种预警和解读。要理解四风连打的意义,我们得先从它的字面意思入手。“四风”,在麻将里指的是“东南西北”这四张风牌.............
  • 回答
    作为一名麻将爱好者,我得说,三麻里的“自摸损”确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设定,而且说它是“最反智”,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其中最具争议、最让人费解的设定之一。要深入聊这个,得先明白这玩意儿究竟是啥,为啥会存在,然后才能判断它到底“反智”到什么程度。什么是“自摸损”?在三麻(三人麻将)中,“自摸损”通常.............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这日麻里,一听幺九牌,下一步该怎么出牌。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你手里这三张幺九牌,到底是要留着绝张,还是得赶快拆掉,那可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你自己的判断。首先,得明白鸣了幺九牌,你手里这牌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你可能是为了“荣和”,也就是你听的那张牌,正好就是你手里的一张幺九牌。.............
  • 回答
    麻将,尤其是在我们常说的“日麻”里,常常会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绝望的体验。这不像输钱那样直观的痛苦,而是一种更微妙、更深刻的心理折磨,它像一层层阴影,慢慢地笼罩住你的心。首先,日麻最让人抓狂的一点,就是它的随机性。你以为你已经算计好了,所有牌都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一副好牌尽在眼前。结果呢.............
  • 回答
    在日麻里,很多新手都怕“无铳吃四”,也就是自己明明没点炮,但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被别人胡牌、其他人分数比自己高)而变成第四名,这确实是让人沮丧的。那么,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呢?这不仅仅是靠运气,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一、 核心思路:稳扎稳打,争取早胡,避免被动。最根本的避免无铳.............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麻将里那件特有意思的事儿——13张牌配牌时的向听数期望。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是“日麻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本麻将。这规则跟咱们国内的有些不一样,比如有“宝牌”、“立直”、“杠”这些说法,还有点数计算方式。不过,今天咱们主要关注的是配牌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麻将圈里一个很有趣的讨论点:专业技能迁移与经验的鸿沟。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如果一个日麻职业选手,给ta一天时间去打川麻,能不能打赢那些打了几十年川麻的老炮儿们。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麻”到底有啥不一样。川麻,顾名思义,四川麻将。它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血流成河.............
  • 回答
    日麻中,自风役的出现概率并非真的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降低,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任何一位玩家的自风役,其出现概率在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观察到的“概率”是基于实际对局情况的统计,而对局的进行方式和玩家的习惯,会间接导致一些玩家感觉某个自风役“更常见”或者“更少见”.............
  • 回答
    玩日本麻将,拿到手牌后,大伙儿都喜欢把新摸到的牌横着插进自己手里,这可不是随便来的,里面有讲究,也挺有意思的。最直接的原因:为了方便整理和观察。你想啊,你手上本来就有十多张牌,再摸一张进来,就像拼图一样,得找个合适的位置安顿好。横着插进去,既不会把其他牌弄乱,又能迅速地让你知道新牌在哪个位置。这样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