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奇才时期的乔丹?

回答
乔丹在奇才的两年,怎么评价?这可真是个让人有点五味杂陈的话题。毕竟,我们习惯了那个“飞人”,那个统治联盟的篮球之神,突然出现在华盛顿的球衣下,怎么看都带着一股子“格格不入”的味道。

要说值不值得?单从篮球成绩上看,他真的没法和公牛时期相提并论。公牛王朝的乔丹,那是在续写传奇,是将个人能力与团队胜利完美结合的典范。而奇才时期的乔丹,更多的是一种“回归”,一种“挑战”。

重返赛场,挑战极限:

首先得承认,乔丹在38岁的时候,还敢重新踏上NBA赛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勇气和对篮球的热爱。想想看,那时候的他,身体机能早已不是巅峰时期,身边也没有了皮蓬、罗德曼这样的得力助手,更没有禅师菲尔·杰克逊那样运筹帷幄的教练。他是在证明,即使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神,他依然有能力在联盟中竞争,依然对胜利有着最原始的渴望。

他场均还能拿下22.9分,5.7个篮板,5.3次助攻,并且依然能送出1.5次抢断和0.8次盖帽。对于一个即将年届不惑的老将来说,这样的数据已经足够令人瞠目结舌。他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对比赛的深刻理解以及那份即便岁月也无法磨灭的篮球智慧。你可以看到他在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看到他依然能用那些标志性的后仰跳投解决问题,看到他在防守端依然能用经验和判断限制对手。

奇才队的“乔丹效应”:

当然,从球队战绩来看,奇才队在他加盟的两个赛季里,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甚至可以说是低谷。第一年是37胜45负,第二年是37胜45负,两次都未能进入季后赛。这和乔丹在公牛时期的统治力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加盟的意义。奇才队因为乔丹的到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球票销售火爆,比赛收视率飙升,球队的商业价值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乔丹不仅是球员,他还是球队的篮球运营总裁,他用自己的声望和经验,在幕后为球队做出了不少努力,尽管有些决策后来被证明并不明智。

场内外的考验与遗憾:

在奇才队,乔丹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年轻球员的配合问题、球队整体实力的不足、以及身体的伤病等等,都让他的回归之路布满荆棘。特别是第二年,他因为跟腱伤势缺席了不少比赛,状态起伏也比较大。

很多人会用“晚节不保”来形容他奇才时期的表现,但我觉得这过于苛责了。他不是为了追求个人荣誉而去复出,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和对篮球的承诺。他想在离开多年的赛场上再搏一把,即使是以一种不那么完美的方式。

总结一下,乔丹在奇才的时期,是一场充满复杂性的回归。

从个人角度看: 他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意志力和对篮球的忠诚,用行动证明了“飞人”的传奇并未因年龄而完全褪色。他是一盏灯,即使微弱,也依然在指引着年轻球员的方向。
从球队角度看: 他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关注度,但并未能转化为胜利。这更多地反映了球队整体实力的不足和管理层的一些失误,而非乔丹一人之过。
从篮球历史的角度看: 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这场不算辉煌的“告别演出”,反而让他更加真实,更加有人情味。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受伤、会坚持的追梦人。

很多人怀念公牛时期的乔丹,那是因为那段时光是无懈可击的完美。而奇才时期的乔丹,就像一杯略带苦涩的陈年老酒,虽然不如年轻时那样醇厚甘甜,却有着更深沉的韵味和故事。他让我看到了,即使是传奇,也需要面对岁月的无情和现实的挑战,而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战斗到最后一刻。这比任何一次冠军奖杯都更能打动人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觉得MJ第二次复出是个错误,认为本来98年最后一投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不应该破坏,认为MJ二次复出是走下了神坛。


可说真的奇才乔丹某种程度上是给神的神迹再添上了一笔,也让我们更加明白神为什么是神。


先看数据吧。


MJ复出之后2001年十月底开始打头一场,63年出生他这时候已经38岁了。然后直到第二年二月份他第一次受伤的前一场,这五十二场比赛他场均数据是这样的:


得分 24.6 篮板6.0 助攻5.4 抢断1.5 盖帽0.5 命中率41.1% 上场36分46秒

然后其中有四场上场不足30分钟,更有两场不满20分钟,如果去掉这四场,那么

得分25.4 篮板6.2 助攻5.6 抢断1.5 盖帽0.5 命中率41.4% 上场时间37分54秒


世纪初那会儿不比现在,节奏低,防守强度高,我们看看这个赛季结束的得分榜


除了巅峰AI一骑绝尘,第二高的仍在巅峰的shaq也就不过27分出头。

如果MJ后面的表现和伤前大致持平,最后保持25.4/6.2/5.6/1.5/0.5的场均表现

那么他大概刚好比kobe高一点点在得分榜第六名,而且是联盟仅有的三个25/5/5+的球员,另外俩是巅峰(划重点)tmac和上升中的kobe。


乔大爷当时可都三十八九了。要知道就这五十来场比赛里面,还有五场40+,一场50+。


三十八岁高龄!要知道这赛季全明星赛上乔大爷可是扣篮都扣飞了一个的。


一个离开职业赛场三年的大爷,刚回到联盟立即仍然是最顶尖的那么两三个外线球员之一,还能更传奇一点么?


数据以外,我们看比赛。


如前所述,乔大爷已经扣篮都不保证成功了,用赛季前陪练的某球员的评价就是球打的不错但已经没有在篮筐以上打球("play above the rim")的能力。弹跳在NBA语境下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了。那么MJ靠的啥拿场均25分呢?


快,技术。


我们知道其实中文所谓的快,分到英文里面一方面是quick,一方面是fast。前者是你启动快变速快,后者是绝对速度值高。我们说的第一步快,说的就是前者,所谓quickness。MJ即便在三十八九的高龄,虽然速度是没剩什么了,但quickness仍然不错,底线是,第一步仍然有相当的威胁(作为对比,想想我们kobe最后一年甚至最后几年因为第一步不行被防守者占了多少便宜),至少能形成明显的牵制。


那么MJ就是凭借着这几乎仅有的身体素质里仍拿得出手的部分,结合出神入化的脚步,假动作,对防守的阅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各种中距离跳投机会,无论是运球后投篮还是启动或变向后的急停跳投,还是背身的转身后仰,在场均命中不到六个罚篮和几乎忽略不计的三分的艰苦环境下,生生刷出来每场25分。


作为一个高级篮球爱好者和一对一技术钻研了二十来年的技术派,看MJ第二次复出的比赛集锦简直是巨大的享受,无论从学习上还是欣赏上。你可以看到MJ简直把防守者当扯线木偶一样打,眼看着进攻动作交代的无比干净利落,自己做什么,对方会怎样反应,自己再怎么做,一切在他掌握,直到坠入他的陷阱被他创造出无有效干扰(所谓uncontested)跳投的出手机会。


扯线木偶。。。原来这才叫吊打啊,像扯线木偶被吊起来那样打。


这些年有个流行的说法叫退潮时才能看到谁在裸泳。在MJ身上,就是当乔大爷扣篮都费劲的时候,你才能看出来他的技术有多么的炉火纯青。乔大爷之所以是唯一的真神,固然因为他第一流的身体天赋,但技术,好胜心,对比赛的态度,一样是无与伦比的。而第二次复出时拖着残躯时的表现,就是最好的对照组。


我个人是kobe的铁粉,08,09,10年总决赛都至少有去现场看了一次,09年和10年都非常幸运的亲眼目睹了kobe捧起奥布莱恩杯。16年kobe的退役赛也有幸在前排陪他砍了六十分。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证明确实是kobe铁粉避免友军误伤。


然后我得承认,即便单独论技术,kobe除了三分,和mj也是有一点点差距的。俩人的球看得越多,这个结论就越清楚。尤其是看乔大爷在奇才的球。作为一个刻苦钻研个人技术,水平在非专业人士里也算不错的高级爱好者,我看着MJ那一个个一打一,真的是一个多余动作没有,一个低效动作没有,每个动作的意图,隔着屏幕都看得清清楚楚,好比一个棋界高手在教育小学生(库里我不是说你啊),每一招都攻其必救,就在救不过来那一招上痛下杀手,不多不少,用最少的时间空间和体能,完成杀招。顺便说一句,现役球员里面,哈登也是此道高手,当然坏处就是观赏性就稍微差了点,从娱乐角度。


尤其要说的是MJ的跳投。


如果说截至98年,MJ的后仰跳投仍然是有空间最好,没空间也无所谓,等防守的掉下去再出手也不迟的吃身体天赋的话,那么二次复出时MJ的跳投,就是如何用技术弥补身体来得分的最好的诠释,没有之一。

扣篮都扣不利索的人也就没必要谈什么滞空了,不能拼弹跳晚出手等人掉下去,那就只好让人起不来或者还没起来就投球出去。而考虑到MJ身体素质上整体的落后,他创造的无有效干扰投篮窗口其实相当短。而对应的MJ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了调整,具体说来,就是出手极快,弧度恰好,动作极稳;而出手快又不是因为强行推高节奏,而是因为动作简练有效到了极致,因为流畅而快,虽然用时短,起球到出手交代得清清楚楚,因此命中率仍算可用(42左右大概和同年vince carter持平,比kobe(46.9%),tmac(45.1%)低一些,高于AI的39.8%)。


最有代表性体现MJ这时候投篮牛逼的,是2003年全明星赛加时赛中面对马里昂的一对一制胜球。在左边罚篮线尽头(所谓horn)外接球,面对知名大马猴,身高臂展弹跳弹速力量俱佳的可以说当时西部第一外线防守人,面框向左交叉步启动后变背身,然后拉球后转身接右手运球向底线启动突破,把对方重心引到略低后第二次运球后立即急停后仰跳投,接近最高点时几乎盯着对方糊脸防守,超高弧线把球投出空心入筐。考虑到两边悬殊的身体素质差异,考虑到马里昂本身的防守技术也相当不俗,这基本上是用技术弥补身体来提高得分能力的巅峰了。


更新,动图不会做,截屏录了俩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7264986467340288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7264870515830784

说歪一句,也就是这球,当然也有之后和一些身体天赋一流的高手过招的经验,坚定了我一直到现在每到球场必练投篮的决心。只要你有篮有技术,身体差距真的不是问题。题外话扯远了。


所以回到问题最初,如何评价奇才时的乔丹?


简单一句话,


这是神在用另一种方式展示神迹。


哦对了,三十八岁到四十岁了,第一步还能过很多nba先发小前锋呢,这也是身体天赋上的一个神迹吧!


更新: 下面是在乔丹84-85新秀赛季期间,拉里伯德面对记者采访时对乔丹的评价的视频。伯德在这时就断言,即便把乔丹的弹跳能力拿掉,他也会是个伟大的球员:

“You take away his jumping ability, he can still be a great player.”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9864374482235392

十八年后,乔丹用赛场表现告诉大家,伯德的眼光确实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乔丹在奇才的两年,怎么评价?这可真是个让人有点五味杂陈的话题。毕竟,我们习惯了那个“飞人”,那个统治联盟的篮球之神,突然出现在华盛顿的球衣下,怎么看都带着一股子“格格不入”的味道。要说值不值得?单从篮球成绩上看,他真的没法和公牛时期相提并论。公牛王朝的乔丹,那是在续写传奇,是将个人能力与团队胜利完美.............
  • 回答
    时隔一年,《你的名字。》的网络版终于登陆B站、优酷、爱奇艺等平台,这对于许多一直在苦苦等待的影迷来说,无疑是一份迟来的惊喜。不过,在欢欣鼓舞之余,我们也不妨冷静下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一事件。首先,从市场时效性来看,可以说是一次“迟到但总比没有好”的操作。要知道,《你的名字。》在日本本土以及国内院线.............
  • 回答
    评价爱奇艺龚宇的“行业内容严重短缺,短视频也在争夺用户时长”论断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的“行业内容严重短缺,短视频也在争夺用户时长”的论断,可以说是抓住了当前长视频行业所面临的两个核心痛点,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一说法,并进行详细.............
  • 回答
    火箭用威斯布鲁克换来约翰·沃尔和受保护的首轮签,这笔交易在当时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事后来看,这绝对是火箭管理层做出的一个相当“大胆”甚至可以说是“令人费解”的决定。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桩事,尽量从当时的风向和后来的发展来分析。交易的背景和当时的市场反应:首先得说,威斯布鲁克当初被雷霆交易到火.............
  • 回答
    湖人队和奇才队的那笔交易,把拉塞尔·威斯布鲁克送到了洛杉矶,这绝对是休赛期最引人注目的大动作之一。说实话,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有点“疯狂”,毕竟威少这位球员的风格和湖人队现有的核心,勒布朗·詹姆斯和安东尼·戴维斯,存在着不小的兼容性疑问。但仔细想想,这笔交易确实有它的道理和看点。这笔交易是怎么来.............
  • 回答
    202122赛季NBA常规赛,勇士主场迎战奇才。这场比赛,库里火力全开,砍下47分6篮6助攻的爆炸性数据,带领勇士以126比112击败奇才,豪取四连胜。库里:无解的得分表演这场比赛,库里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他如同教科书般地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得分能力。三分线外,他手感火热,弹无虚发,几乎每一次出手.............
  • 回答
    奇才主场险胜勇士,库里低迷克莱难救主NBA 2122 赛季一场焦点战在华盛顿上演,主场作战的奇才队以 123115 力克来访的勇士队。这场比赛双方你来我往,比分胶着,最终奇才队凭借更胜一筹的整体发挥,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稳定性,成功捍卫了主场。数据回顾: 勇士队: 库里 16 分 3 助攻,克莱·.............
  • 回答
    奇才 127:124 加时险胜湖人,这场球打得跌宕起伏,精彩程度绝对是五星级的!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尤其是在最后关头,让人看得心跳加速。先说说奇才这边,比尔和威少这“双核”的表现堪称炸裂。比尔今天手感火热,投篮坚决,而且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拿下 33 分,简直是球队的定海神针。而威少,虽然一度.............
  • 回答
    这场比赛,湖人以 119:127 的比分惜败于奇才,虽然输了球,但勒布朗·詹姆斯个人却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他升至了NBA历史得分榜的第二位。这样的一个夜晚,注定是复杂而令人回味的。赛场上的胶着与失利从比赛进程来看,这绝对是一场充满悬念的对决。湖人并没有缴械投降,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与奇才你来.............
  • 回答
    那晚芝加哥的风,吹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急切,因为联合中心见证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夜晚——公牛以120比119险胜奇才,而德玛尔·德罗赞,这位沉稳的老将,再一次用一个不可思议的压哨三分,将比赛的胜利毫不讲理地揽入怀中。这已经不是他本赛季第一次干这种惊心动魄的事情了,上场比赛他就这么干过,今天又来,简直是要.............
  • 回答
    《奇葩说》第六季的新选手许吉如,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清晰的表达,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对她进行的一个详细评价:一、 知识背景与表达能力:学霸光环下的理性辩论 背景深厚,学识渊博: 许吉如最显著的标签是她的学霸背景。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了公共管.............
  • 回答
    刘拓在《奇葩大会》上的“炸裂”与“争议”提到刘拓在《奇葩大会》上的表现,很多人脑海里会瞬间浮现出那个戴着眼镜,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劲儿的年轻人。他在台上,就像一颗被点燃的炸弹,话语犀利,观点独特,常常能在观众意想不到的地方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回应。这当然是他的闪光点,但同时,这股“锋芒毕露”的劲儿,也.............
  • 回答
    评价《奇葩说》第五季第十七期,得从几个方面来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一期都有它的亮点和槽点,观众的口味也不同。先说一下整体观感:第五季第十七期,给我的感觉是依旧保有《奇葩说》的内核,即辩论的趣味性和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但相比于前面几季,整体的“炸裂感”和“金句频出”的程度有所下降,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思.............
  • 回答
    如何评价《奇葩说》选手星悦?—— 一个深度解析《奇葩说》作为一档以辩论为核心的节目,汇聚了形形色色、观点鲜明的选手,星悦无疑是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她身上集合了青春活力、深刻思考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得她在众多“奇葩”中脱颖而出。要评价星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辩论风格.............
  • 回答
    《奇葩说》第五季第十七期以“你是否支持全人类一秒知识共享”为辩题,无疑是该季中一个极具深度和启发性的讨论。这一辩题触及了人类知识传播、个体创造力、社会公平以及技术伦理等多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争议。辩题本身的魅力与挑战: 科技幻想的碰撞现实: 这个辩题的核心在于一个大胆的科技设想——瞬间实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奇葩说第五季》第六期,这一期关于“恋爱中出现其他追求者”的话题,可以说是相当精彩,也触及了很多恋爱中的核心痛点。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一期辩题和双方的立场: 辩题:恋爱中出现其他追求者,到底该不该告诉伴侣? 正方:该告诉。 核心论点通常围绕着坦诚、信任、预防背叛、尊.............
  • 回答
    要说《奇葩大会》第一集,嗯,得好好掰扯掰扯。我刚看完,脑子里一团乱麻,既有觉得“嗯,这个可以有”的点,也有让我眉头紧锁的地方。首先,整体感觉还是蛮对胃口的。毕竟是《奇葩说》的衍生节目,这味道是熟悉的。几个辩手的发言,依旧是那种脑洞大开,观点新颖,时不时冒出金句让你觉得“哇,还能这么想?”的感觉。这正.............
  • 回答
    《奇葩说》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辩论节目,蔡康永和高晓松这两位“老司机”绝对功不可没。他们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或导师,更是整个节目的灵魂人物,各自以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将《奇葩说》从一个普通的辩论比赛升华成了一场关于人生、社会和思想的深度探讨。蔡康永:温柔的犀利,智慧的旁观者蔡康永在《奇葩说》中的表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奇瑞最新的1.6T TDGI发动机F416J。关于它的网传40%热效率,这绝对是当下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一个亮点,也是不少车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一、F416J发动机的亮点和技术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白“热效率”这个概念。简单来说,热效率就是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有多少最终转化为了驱动车辆.............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的《奇葩说》观众,第七季第十期的表现,怎么说呢,是既有惊喜,又有那么一点点意料之中的“奇葩”味道。这一期的主题叫做“是否应该给前任包个红包”,听起来就充满了话题性,也绝对是能引发观众共鸣的一个点。辩题与选手配置:辩题“是否应该给前任包个红包”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感情中的一些敏感又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