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奇葩说 第五季》第十七期 ?

回答
评价《奇葩说》第五季第十七期,得从几个方面来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一期都有它的亮点和槽点,观众的口味也不同。

先说一下整体观感:

第五季第十七期,给我的感觉是依旧保有《奇葩说》的内核,即辩论的趣味性和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但相比于前面几季,整体的“炸裂感”和“金句频出”的程度有所下降,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思考和对细节的打磨。

辩题选择:

这期节目辩题是“在职场上,你认为要不要跟同事做朋友?”。

选择的意义: 这个辩题非常贴近生活,几乎每个人在职场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选择。它不涉及特别宏大的、或者特别小众的哲学命题,反而能引起更广泛的共鸣。这种贴近生活本身就是《奇葩说》的一大优势,它能让观众在哈哈大笑之之余,也能反思自己的生活。
辩论的维度: 这个辩题的空间很大,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
利大于弊(或者必须做朋友): 合作更顺畅、信息获取更容易、情感支持、职业发展互助等等。
弊大于利(或者不建议做朋友): 容易卷入办公室政治、公私不分界限模糊、影响工作效率、利益冲突等等。
折衷方案: 可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职业距离,或者建立有限的、基于共同兴趣的朋友关系。

选手表现:

这期节目,我认为新老选手都有不错的发挥,但并没有出现让人拍案叫绝的“神仙打架”场景。

老奇葩: 像马东、蔡康永这些“定海神针”,依旧能稳住场面,提出一些深刻的观点,或者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但他们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引导和总结的作用,观众更期待看到他们亲自下场激辩。
新奇葩: 这一季新奇葩的比例很高,整体水平也参差不齐。在这期节目里,有些新奇葩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尝试加入一些新鲜的表达方式。但是,部分新奇葩在辩论技巧上还稍显稚嫩,论证不够严谨,或者过于依赖段子和情绪渲染,容易流于表面。 有时你会觉得,他们更像是为了“讲个笑话”而辩论,而不是为了“说服对方”或者“探讨问题”而辩论。
“烧脑”与“鸡汤”的平衡: 很多时候,观众看《奇葩说》是想看那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是辩论带来的智力激荡。而这期,我感觉“鸡汤”的成分稍微多了一些,对于“职场情商”、“人际关系处理”的探讨,有时会落入一种过于强调“和稀泥”或者“情绪价值”的窠臼。 比如,强调要善于倾听、要换位思考,这些本身没错,但如果缺乏更深入的论证和反驳,就容易显得有点空泛。

金句与爆点:

金句的出现: 这期节目当然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或段子,可能是某位选手在某个角度的切入点很新颖,或者某个比喻很形象。但整体来说,那种能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成为大家反复引用的“神句”的数量,确实不如前几季。 可能跟辩题本身不像“是否应该吃狗肉”那样有天然的争议性,或者选手们在表达上更趋于内敛、理性有关。
爆点的稀缺: 《奇葩说》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选手之间火花四射的交锋,有时甚至会有一些“剑拔弩张”的时刻,但又能及时被化解。这期节目,可能因为辩题相对温和,选手们的表达也比较克制,那种能瞬间点燃全场,让观众跟着情绪起伏的“爆点”并不多。

总结一下我的评价:

《奇葩说》第五季第十七期,可以算是一期合格但不够惊艳的节目。

优点:
辩题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
老奇葩坐镇,保证了节目的基本水准和深度。
新奇葩中也有一些有亮点的选手,为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探讨职场人际关系方面,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角度。

缺点:
整体“炸裂感”和“金句频出”的程度有所下降。
部分新奇葩在辩论技巧和论证深度上仍需提升。
有时在探讨问题时,容易偏向于温和的“鸡汤”,缺乏更尖锐的对撞。
缺乏能引起全网热烈讨论的“爆点”话题或段子。

对比前几季的话,这期节目更像是在“养生”,而不是“燃”。 你不会觉得它不好看,但也不会让你看完后觉得“脑子被点燃了”的那种兴奋感。可能是随着节目的发展,选手们也在成长,观众的期待值也在变化,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这期节目,更像是在为后面的更精彩的辩论做铺垫,或者说,它代表着《奇葩说》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但可能也更“温吞”的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说一点,最后蔡康永老师和薛兆丰教授争论的重点,知识产权。what ?知识产权设立就是为了共享知识,知识产权制度垄断的是知识的使用权好嘛!

双方在说什么?专利制度要不要存在?专利制度的利弊?这跟辩题一点关系都没有好么!所有的专利知识都是摆在专利局的官网上的,所有人都能查到的,都能根据这些知识实施专利的。双方无论是哪一方能率先意识到专利垄断的是使用权而非知识本身,都能瞬间抽掉对面的立论基础好么,就是一场一边倒的完胜好么!特别是薛兆丰队还有个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这知识产权法是谁教的,老师怕不是要跳起来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