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恐怖谷理论对奥特曼不适用?

回答
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或非人类事物产生情感反应的理论,核心观点是:当非人类事物与人类的相似度逐渐增加时,人类的好感度也会随之增加,但当相似度达到一个临界点,即将接近或完全像人类时,好感度会突然下降,形成一个“恐怖谷”。只有当非人类事物与人类相似度超越这个临界点,再次接近或达到人类的程度时,好感度才会回升。

然而,对于奥特曼来说,恐怖谷理论似乎并不适用,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1. 奥特曼的本质定位与人类期望:

非人类的生物设定: 奥特曼的设定本身就不是模仿人类,而是来自宇宙的、拥有超凡力量的巨人。他们虽然拥有类人的形态,但其起源、生命形式、生活方式、以及拥有的能力都与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观众在观看奥特曼时,并没有期望看到一个“超级逼真的人类”,而是期望看到一个“来自宇宙的、拯救地球的英雄”。
英雄的象征意义: 奥特曼承载着正义、勇气、希望和守护的象征意义。观众对奥特曼的喜爱,更多的是基于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和带来的情感共鸣,而非对他们“逼真度”的评价。我们喜欢奥特曼,是因为他们打败怪兽,保护人类,而不是因为他们长得像人。
程式化的表现手法: 奥特曼的变身、战斗方式、语言表达等都具有高度的程式化和戏剧化特征。这些程式化的表现方式本身就形成了与现实人类行为模式的区隔,让观众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在看特摄剧”,而非一个试图冒充人类的机器人。

2. 视觉表现的差异与观众的接受度:

夸张的面部特征: 奥特曼的面部设计通常是高度风格化和夸张的,比如巨大的眼睛、鲜明的线条、以及标志性的彩色计时器。这些特征在视觉上就与人类面部存在显著差异,反而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为一种独特的“英雄脸谱”,而不是因为“不够逼真”而引发不适。
非写实的光影和材质: 奥特曼的服装材质通常是具有明显反光效果的橡胶或特殊材料,其光影表现也与真人皮肤的细腻光泽不同。这种非写实的材质和光影处理,本身就将奥特曼与真实人类区分开来,使其更像是一种“造型艺术品”或“超级英雄装扮”,从而避免了恐怖谷的陷阱。
动态捕捉和特效的运用: 虽然现代奥特曼的制作越来越精良,使用了动态捕捉和更先进的特效,但其目的更多是为了展现奥特曼的超凡力量和动态美感,而不是为了达到“逼真到难以分辨”的程度。观众知道这是特效,是对奥特曼角色的塑造,而不是在试图欺骗他们。

3. 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特摄剧的传统: 奥特曼系列作为日本特摄剧的代表,其视觉风格和表现手法已经传承了数十年。观众在接触奥特曼时,已经习惯了这种非写实的视觉语言,并且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恐怖谷理论更多是在我们面对“试图模仿真人但又有所瑕疵”的事物时才会产生,而奥特曼从未试图模仿真人。
怀旧与情感连接: 许多观众对奥特曼有着深厚的情感连接和怀旧情怀。这种情感上的认同,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奥特曼的形象,甚至超越了对其“逼真度”的考量。我们喜欢的是童年时的英雄,而不是一个逼真的假人。

4. 恐怖谷理论的适用范围:

恐怖谷理论的触发点: 恐怖谷理论的出现,通常是因为非人类事物在模仿人类时,在某些细节上出现了不自然或“错误”,这些细节上的偏差会放大其非人类的本质,从而引发心理上的不适和排斥感。例如,僵硬的面部表情、不自然的肢体动作、过于完美的皮肤纹理却缺乏生命力等。
奥特曼的“非人”感是明确的: 奥特曼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成为“逼真的人类”。其巨大的体型、独特的头部设计、身体的比例、以及战斗时的动作,都清晰地传达了其“非人”的本质。这种“非人”感是明确的,不会让观众产生“它应该像人,但做得不好”的错觉。

举例说明:

试想一下,一个穿着高科技战甲,但面部表情僵硬,肢体动作迟缓的机器人,如果它的设计目标是模仿人类,那么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因为我们觉得它“不够像人,而且这种不对劲的地方很可怕”。

但是,奥特曼的设计就没有这个问题。它的头部本身就不是人脸,身体比例也与人类不同,战斗方式更是充满爆发力。即使在某些场景下,奥特曼的动作可能不如真人自然,观众也不会因此感到恐惧,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超凡力量的表现,是一种风格化的艺术设计。

总结来说,恐怖谷理论之所以对奥特曼不适用,是因为:

奥特曼的本质定位是“来自宇宙的英雄”,而非“逼真的模仿者”。
其视觉设计是高度风格化和非写实的,明确地与人类区分开来。
观众对奥特曼的喜爱更多基于其象征意义、价值观和情感共鸣,而非其“逼真度”。
特摄剧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塑造了观众对其形象的接受度。

奥特曼的设计恰好避开了恐怖谷理论的核心触发点——那些介于“完全不像”和“几乎难以分辨”之间的、不自然和令人不安的细微之处。观众从一开始就将其视为一个充满力量和正义感的非人类英雄,这种明确的定位使得恐怖谷效应无法产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句实话:奥特曼并不如那些触发恐怖谷效益的形象像人,恐怖谷效益总应该是越来越像人的过程中触发的吧。

奥特曼根本就不像人。


更多的话:

因为奥特曼的面部线条柔和,尤其是眼睛,后期多以鹅卵石形状为主,而且也抛弃了赛文雷欧那时候的黑色小眼珠(注意是小眼珠,如果变成正常人类比例的眼珠就会有点不适)。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睛是温柔的纯暖黄色,显得表情端庄或坚毅。同时脸上不掺杂过分夸张的成分,比如过度放大的眼睛,凌厉扭曲的线条之类。

非常非常多的恐怖谷效益,其实都是把形象的眼睛扭曲了,比如对比色强烈或者不成比例的眼黑和眼白,或者变异的眼睛形状。奥特曼对于眼睛的设计非常重要,稍大的椭圆使得奥特曼更幼龄化,比如迪迦,就很像一个小孩子。或者是一些个性的眼睛设计,捷德、赛罗那样特别帅气,但我们不会把他们的眼睛当作人眼,会感觉更像眼镜。

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把奥特曼的眼睛涂白,再加上黑点,那就会很恐怖。

早期奥特曼面部的设计里就含有佛像的渊源,气质便会沿袭过来。现在的奥特曼有点趋于假面骑士,就使人更多地联想到盔甲或者是机器人,那么就会进一步削弱这种感受。

当然除开面部,身体细节的极度简化也是一点,多是以线条状的色彩凸现曲线,或是与人形相异的指示器。这使得奥特曼趋于卡通化,自然偏离了这一效益。

除了对人形特征或元素加以柔和化、抽象化、卡通化外,奥特曼的形象还删去了许多人类特征,使得我们(或者起码是我)完全不觉得奥特曼像一个生物(当然这可能背离了最开始的原意,网上有一个视频是很像生物的,那就会有点点不舒服)

比如塑料感强的皮肤,这样奥特曼没有毛发,毛孔。比如就像金属制成的五官,奥特曼没有鼻孔、嘴部的牙齿、舌头。比如极简的身上没有生殖器。。。

最后,奥特曼是正义的化身,除了在我们心中引导出正向的情绪外,对于创作者而言,选取更适应审美的形象无疑是必然的。你可以看一些早期的设计稿,其中有一部分想法可能是会导致一点点恐怖谷。

奥特曼剧集里也不是没有恐怖谷,我记得雷欧奥特曼里的怪兽就好多长得像人又特别可怕的。

user avatar

因为“恐怖谷理论”只是一个假说,不是真的“理论”。

要不然你告诉我,为什么xx娃娃和xx杯能形成如此大的一个产业?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群都不是人类?

user avatar

因为恐怖谷理论就是错的

别以为这个理论是日本砖家说的我就不抽你。

恐怖谷理论极为反智,属于先射箭后画靶。

就恐怖谷理论几个典型案例:

洋娃娃

小丑

塑料、蜡像人偶模特

这些事物在有关他们的恐怖片诞生之前,极为受欢迎,属于一般常见事物,当时的人也没觉得有什么恐怖,如果恐怖谷理论是正确的,是一般规律,那么为何之前人们不会觉得恐怖?反而大张旗鼓地摆在街边路旁?麦当劳更直接把小丑当标志?而且难道不怕销售暴跌吗?难道当时所有人眼都瞎了么?

这些事物成为恐怖标签并不是所谓的“恐怖谷理论”、使人们感到恐怖,而是影视剧对人们反向输出了“恐怖观念”:

鬼娃恰吉(1988年开始的电影系列)


小丑惊魂(1986年小说,原版电影1990年)


恐怖蜡像馆

很多观念,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有些观念也许都不如你年龄大,是后来人们发明的,比如《缘之空》,穹妹的造型本就是设计成可爱、宅、无害、柔弱、需要人照顾的形象:


但是我看缘之空的时候只感到她的造型非常恐怖,为何?因为我之前先看了以穹妹为参考的恐怖漫画《砸扁你》:


为什么一些恐怖片要以洋娃娃、人偶、小丑作为主角?因为恐怖片、鬼故事一个核心元素便是“反常识”把平常生活中认为是无害、弱小的事物变成恐怖元素,强调“反差”,比如为什么鬼片、鬼故事里,猫多于狗,并不是所谓的“猫阴性大”,而是猫相对于狗来说更弱小更娇柔,所以用这种常见宠物做鬼故事鬼片的素材,比如为何恐怖片里女鬼多于男鬼、女鬼比男鬼恐怖、女鬼为何多留黑长直,原因也在这儿。

一般现实中,

女人相对来说比男人弱小,所以恐怖片里渲染女鬼。

黑长直被认为更老实、更柔弱、更传统,所以恐怖片里渲染长发白裙女鬼。

如果恐怖片里女鬼,穿着背心热裤,头染黄发,剃个板寸,双臂纹身,钉着鼻环耳钉,嘴里吊着烟,手里拿着弹簧刀,你会觉得恐怖吗?不,你会觉得好笑,可现实中真有这么一个大姐拦路,你肯定绕着走。

当然,随着女权运动,人们发现,传统的女性也不再是柔弱对象,所以电影里女鬼减少,小鬼们反而越来越多了,小孩儿的鬼怪也通过“反常识”“反差化”越来越激发人们的恐怖。

鬼来电


咒怨


静寂岭


为什么没有奥特曼?

因为奥特曼版权意识很强,没有鬼片恐怖片导演拿来做鬼怪,否则你肯定也会问

“为什么奥特曼那么恐怖,怎么也曾作为特摄主角?”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