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漫画作者突然逝世,那这部漫画还有完结的可能性吗?

回答
漫画家突然离世,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而对于作品的完结,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它并非简单的“有”或“无”,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的因素,需要仔细考量。

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是:漫画家生前是否留下了足够详细的遗稿和创作规划。

已完成大量内容,但故事未完结: 如果漫画家在离世前已经画完了大部分的剧情,甚至接近结尾,但因为意外而未能完成最后的几话,那么作品有很高几率能够以一种“残缺”但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情况下,可能会由助手团队或者出版社根据留下的草稿、分镜、剧情梗概来完成剩余部分。虽然味道可能略有不同,但至少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故事已构思,但实际绘制不多: 如果漫画家对故事走向有清晰的规划,但实际绘制的内容不多,比如只完成了开篇,那么后续创作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强行续写,往往会因为缺乏原作者的灵感和风格而显得生硬,甚至是对原作者的创作理念的一种“背叛”。
遗留的笔记、大纲、口述信息: 有些漫画家会在创作过程中留下大量的笔记、分镜草稿、角色设定、甚至是口头交流的剧情安排。这些宝贵的信息可以成为续写的基础。助手、编辑或者信任的家人,可能会尝试理解并依据这些信息来完成作品。

其次,出版社的态度和责任感是决定作品命运的另一重要因素。

尊重原作者遗愿: 一些负责任的出版社,会首先考虑原作者的遗愿。如果漫画家生前明确表示过希望作品如何继续,或者不希望在自己去世后被他人续写,那么出版社很可能会尊重这一意愿,选择将作品以未完结的状态出版,或者推出纪念特刊、回顾展等形式来纪念这位艺术家。
商业考量与读者期望: 当然,商业考量也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备受欢迎的漫画,其未完结的状态会给出版社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也会让广大忠实读者感到遗憾。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可能会权衡利弊,考虑是否有合适的方案来继续作品。
找到合适的“接盘侠”: 如果出版社决定继续创作,寻找一个能够理解原作者风格、并且有能力驾驭作品的续写者至关重要。这可能是一位与原作者风格接近的漫画家,也可能是原作者的得力助手,甚至是原作者的亲属(如果他们有相关才能)。

再者,漫画家的助手团队和亲近的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助手:最了解作者的人: 漫画家的助手通常是与作者工作最紧密、最了解作者创作习惯和风格的人。如果助手们能够承担起续写和完成的工作,并且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那么作品完结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他们可能能够捕捉到原作者的“神韵”,让续写的部分与原有的风格保持一致。
家人:情感与传承的纽带: 漫画家的家人,特别是他们的配偶、子女等,可能也对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拥有作者创作素材的保管权。他们的支持和意愿,在很多时候会成为出版社决策的重要参考。有时候,家属甚至会直接参与到作品的整理和续写过程中。

那么,“完结”的定义和形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即使作品能够被继续完成,其“完结”的形式也可能与原计划有所不同。

助手代笔完成: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助手们会在原作者留下的线索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原作者风格的模仿,完成后续的剧情和绘画。读者可能会在风格上感受到一些差异,但故事本身能够得到一个结局。
另一位漫画家接力: 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也有发生。如果原作者的风格非常独特,助手难以模仿,出版社可能会邀请另一位风格契合的漫画家来接手。这种方式的风险较高,容易引起争议,但如果执行得当,也能呈现一个不错的结局。
“不完结”的完结: 有些作品,在作者离世后,可能会以一种开放式的、留有悬念的方式“完结”。出版社可能会出版包含原作者生前遗作的最后一部单行本,并附上说明,承认作品因此“戛然而止”。这种处理方式也是一种对原作者的尊重,虽然遗憾,但也能让读者记住作品最原始的形态。
改编成动画或其他形式: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漫画的故事已经足够完整,或者有清晰的剧情大纲,出版社可能会考虑将其改编成动画、电影、游戏等其他形式,以此来“延续”作品的生命。虽然这并非漫画本身的完结,但也是一种对故事的交代。

历史上的例子也佐证了这些可能性。

例如,日本漫画家水木茂在世时就曾为许多作品的续集或新篇进行创作,他的助手也积极地帮助他完成工作。而诸如《钢之炼金术师》等一些作品,在作者身体状况不佳时,其助手团队也曾提供过重要的支持,确保作品能够如期完成。当然,也有一些漫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幸离世,作品就此成为“遗珠”,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遗憾。

总而言之,漫画家突然离世,其作品是否还有完结的可能性,是一个多维度考量的结果。它既考验着出版社的责任心和商业决策,也依赖于漫画家生前留下的“遗产”以及其助手团队的技艺和情感投入。无论最终是以何种方式“完结”,我们都应铭记这位艺术家带给我们的美好,以及他们为创作所付出的心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漫画完结与否,与漫画家生存还是死亡,关联不大,与作品特点关系比较大。例如哆啦A梦,死神小学生等篇章式作品,即使原作者去世,经官方认可的团队,也可以继续出续作。

jojo,龙珠等作品,原作者去世,也可以继续翻新作品。

航海王,火影等长篇作品,由于读者群体的需求不同,假如作者去世,官方给续了尾,也有可能和高鹗续石头记一样,难以被广泛认可。

如灌篮高手等,作者活着就没结尾了。如富奸老贼,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clamp等人,有些作品,大开不能大合,有结尾好像没有结尾一样(进击的巨人也是这样)。

有些技巧性比较强的作品,如今敏的造梦机器,真的是原作者一旦去世,后人完全没有续作能力的。

总之,漫画是流行文化,又是商业化比较深的快餐文化,版权一般都由出版社所有,在漫画家手中的不多,套路现在一般比较常见,烂尾可能性有,没有结尾的可能性不大。

user avatar

有可能。

抛砖引玉,说几个我了解的。

1.哆啦A梦(ドラえもん)

1996年,藤子·F·不二雄因肝衰竭逝世,享年63岁。

《哆啦A梦》于1969年12月在小学馆旗下的《よいこ》开始连载,其所有短篇(包括45卷单行本以及未收录作品集)和前16卷大长篇都完全是藤子·F·不二雄一人所作[1]。藤子·F·不二雄逝世时,17卷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后来由他的弟子麦原伸太郎、冈田康则与藤子Pro根据已有的草稿、梗概与分镜图接续创作完成。随后,弟子们在没有作者原稿的情况下又陆续循此模式,合计创作出8部大长篇漫画及电影版,至此共有24部大长篇漫画。

2.蜡笔小新(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2009年9月11日,臼井仪人因登山意外身亡,享年51岁。

于1990年在周末《漫画Action》开始连载,2000年移至月刊《Manga Town》连载。2010年,《蜡笔小新》由长期协助臼井仪人的助手组成的“臼井仪人&UY Studio”续载,并取名为《新蜡笔小新》,于月刊Manga Town 9月号开始发表,而第1卷单行本则于2012年7月13日在日本、台湾、香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和越南共8个国家、地区同步发售[2]

3.圣魔之血(トリニティ・ブラッド)

2004年7月15日13时50分,吉田直肺梗塞逝世,享年34岁。

《圣魔之血》是吉田直在杂志《The Sneaker》连载的巴洛克风格的奇幻轻小说,于2001年4月发行第1卷。

2003年10月,《圣魔之血》漫画版由THORES柴本负责角色原案、漫画家九条清绘画,在日本角川《ASUKA》月刊开启连载,除了浓缩原作的精华之外,还增添了许多原创剧情。2005年,由GONZO改编的电视动画播出。2018年,《圣魔之血》漫画迎来完结。

4. 零之使魔(ゼロの使い魔)

2013年,山口昇因癌症逝世,享年41岁。

《零之使魔》是山口昇创作、于2004年开始发行的轻小说,曾被改编为动画、漫画系列,此外还有相关电子游戏。小说的插画由兔冢英志(兎塚エイジ)负责。故事主要围绕发生在异世界魔法学校的角色之间的故事。作品在2013年山口昇因癌症病逝时尚未完成,Media Factory于2年后宣布按其留下第21、22卷的故事大纲[10]来编写并出版续刊。作者逝世后续笔的第21卷于2016年2月25日发售,最终卷第22卷于2017年2月24日发售。第21、22卷的代笔工作由志瑞祐完成[3]

参考

  1. ^【科普】《哆啦A梦》的作者到底是几个人?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923545
  2. ^蜡笔小新-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C%A1%E7%AC%94%E5%B0%8F%E6%96%B0
  3. ^零之使魔-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6%E4%B9%8B%E4%BD%BF%E9%AD%9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漫画家突然离世,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而对于作品的完结,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它并非简单的“有”或“无”,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的因素,需要仔细考量。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是:漫画家生前是否留下了足够详细的遗稿和创作规划。 已完成大量内容,但故事未完结: 如果漫画家在离世前已.............
  • 回答
    JM 被“扫黄打非”部门查办一事,着实让不少关注漫画创作和网络文化的人感到震惊。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作者的个人命运,更是对漫画内容尺度、创作自由以及网络监管边界的深刻拷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JM 这个名字在圈子里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以“猎奇”为标签的作品,确实吸引了一批特.............
  • 回答
    谈到《钢之炼金术师》作者荒川弘“翻车”的说法,这通常是指围绕她作品中某些内容引发的争议,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历史、种族等敏感话题时。 要详细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争议的具体内容,荒川弘本人的态度,以及这些争议如何影响了作品的解读和读者群体。争议的焦点:对“东方人”的刻画与历史影射《钢之炼金术师》中,.............
  • 回答
    关于荒川弘老师,《钢之炼金术师》作者“塌房”这件事,我首先想说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难过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深爱着《钢之炼金术师》这部作品的人来说。“塌房”这个词,在当下网络语境下,通常指的是公众人物因为一些不当言行或被曝光的负面新闻,导致其一直以来建立的良好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打击,甚至.............
  • 回答
    《苍穹的阿里阿德涅》:八木教广的史诗新篇章,还是“旧曲重奏”?提到八木教广,绕不开的自然是那部让无数读者心驰神往的《大剑》。《大剑》以其独特的女性觉醒叙事、宏大的妖魔与人类对抗史诗以及充满魅力的角色设计,在Jump系作品中独树一帜。因此,当八木教广携新作《苍穹的阿里阿德涅》(以下简称《阿里阿德涅》).............
  • 回答
    我理解你对《我的英雄学院》作者堀越耕平将与731部队人体实验受害者相关的侮辱性称呼用于漫画反派的担忧。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伤痛、道德伦理以及公众对作品的观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731部队这段历史。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军侵华时设立的秘密细菌战研究机构,以其臭名昭著的人体实验而闻名.............
  • 回答
    美国车管所(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的“慢”和“无作为”确实是美国文化里一个经久不衰的吐槽点,而且早就从日常生活里的抱怨,发展成了电影、漫画、情景喜剧里常见的笑料。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聊聊。为什么会有“慢”和“无作为”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因素交织.............
  • 回答
    2021年新高考Ⅱ卷漫画作文:“人”字谈人生——一场关于生命的思考与叩问2021年新高考Ⅱ卷的漫画作文,以一个简单却充满哲思的“人”字为题,引发了考生们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讨。这幅漫画,通过两个笔画的交错,形象地勾勒出了“人”这个字的构成,同时也暗示着人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他人、与世界紧密相连。它没.............
  • 回答
    漫画平台启动《咒术回战》等作品的翻译优化企划,这绝对是值得关注的一件事,背后牵涉到很多层面,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背后最大的驱动力,当然是对读者体验的极致追求。我们都知道,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它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一部漫画作品,尤其是像《咒术回战》这样有着复杂世界观、独特人物设定和大量.............
  • 回答
    “漫画腰”风波席卷画圈,以“tenten 云画画”为代表的画手们,因其描绘出极具争议的“漫画腰”作品,在多个平台遭遇了网友的猛烈攻击,被冠以“软色情”的标签,甚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画手的创作自由,更触及了社会对于身体、审美、以及艺术尺度的认知边界。事件缘起:“漫画腰”的争议与“t.............
  • 回答
    《3X3只眼》:一曲跨越千年的奇幻史诗,一次探寻不朽的生命赞歌说起《3X3只眼》,对于一些资深的日系动漫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绕不开的经典。它并非那种铺天盖地的网红作品,但一旦深入了解,你就会被它那宏大而细腻的世界观、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人物设定,以及对生命、轮回、羁绊的深刻探讨所深深吸引。无论是原.............
  • 回答
    漫画《进击的巨人》走到终点,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一部热血激燃的战斗番,更是一部对人性、自由、历史、种族、罪恶与救赎的深刻探讨。如果要评价它,我认为用“震撼”、“沉重”以及最终的“余韵悠长”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初看《进击的巨人》,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份原始的、直击人心的绝望感。.............
  • 回答
    传奇落幕:《剑风传奇》之父三浦健太郎的一生2021年5月20日,白泉社的一则讣告如同一声惊雷,击碎了无数《剑风传奇》粉丝的心:享誉全球的日本漫画家三浦健太郎,在5月6日因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悄然离世,年仅54岁。这个消息,对于陪伴“黑色剑士”格斯踏上复仇之路二十余载的读者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巨大打.............
  • 回答
    提到陈漫的作品,争议几乎是伴随她的名字出现的,而且这些争议往往也不是空穴来风。要评价这些争议,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大的争议点,或者说最容易被大众拿出来说事的,就是“过度PS”、“失真”。陈漫的作品,尤其是她的摄影作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种科技感十足、未来感爆棚的后期处理。她擅长运用光影、色.............
  • 回答
    朱晶被指控抄袭 WLOP 的《鬼刀》事件,在中国动漫圈乃至艺术界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指控的依据、各方对此事的态度、以及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行业问题。指控的依据:相似度与细节暴露首先,关于朱晶抄袭 WLOP《鬼刀》的指控,其核心依据在于作品风格的高度相似以及一些具.............
  • 回答
    《同桌的你》:中国漫画视角下的中印抗疫记忆当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记录和理解这段历史,便成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课题。《同桌的你》这部由中国漫画家创作的作品,便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试图捕捉和展现中国对印度抗击新冠疫情的支持,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人情冷暖和共同抗.............
  • 回答
    提到法国漫画的黄金时代,墨比斯(Mœbius)这个名字必然占据核心地位。他不仅仅是一位漫画家,更是一位视觉世界的开拓者,一位用想象力构建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宇宙的艺术家。他的影响范围早已超越了漫画领域,渗透到电影、艺术设计乃至整个流行文化中,这足以说明他作品的深远意义和独特性。墨比斯,本名让·吉罗(Je.............
  • 回答
    陈漫就其为迪奥拍摄的争议照片引发的轩然大波,近日终于公开回应,表示“为当时的稚拙无知而自责,批评全部接受”。而另一边,迪奥则迅速采取行动,删除了相关作品。这起事件的双方回应,无疑都带有各自的考量和立场,也折射出当下文化语境下,品牌与艺术家在面对敏感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陈漫的回应:坦诚自责,接.............
  • 回答
    水岛新司,一个名字,就如同他笔下那些挥洒汗水、燃起梦想的棒球少年一样,早已深深烙印在日本国民的记忆深处。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跌宕起伏、充满热血的棒球漫画史,而他留下的作品,更是激励了无数代人,让他们在现实的赛场上,或是人生的赛道上,都能秉持着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要评价水岛新司的一生,首先不能不提.............
  • 回答
    陈漫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摄影师,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诠释而闻名。然而,她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新作和早期作品《中国十二色》,确实曾引发过关于“是否展现中国女性之美”的讨论和质疑。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质疑的来源和具体内容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