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来看,一层又一层的迷雾揭开的写法、逻辑上尽量追求闭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伏笔回收、明线背后的多条暗线同时前进的手法,以及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架空人类历史、一层层戳穿被设计的假历史而尽量接近全貌的的庞大叙事,是这20年的漫画中都很少有的。虽然和很多长篇作品一样,到后期也开始出现进度难以控制的状况,甚至作者在最终话中以一种接近虚无主义的手法来对相关方面表达了态度,但也不影响整部作品的地位。
谏山创曾多次承认自己是某些美剧的粉丝,整部漫画也确实更接近美剧的叙事方法。
作为一个刚从专门学校毕业出来就开始画这种级别的作品的年轻漫画家,能坚持十几年下来,打造了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谏山创已经在日本漫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整部作品也反映出了作者,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局限性。
首先,作品中宿命论色彩非常强烈。很明显,从尤弥尔获得了巨人之力开始,每个始祖巨人的继承者都在试图反抗命运,但最终都或多或少地向命运投降了。言必称“自由”的艾伦,却以始祖巨人或者进击的巨人的神力,操纵着自己的父亲、尚未获得巨人之力的他自己以及之前一代代进击的巨人继承者的记忆,让他们潜意识中听从他所认为的“宿命”。这其实是平成之后很多日本漫画和动画作品共同的问题,和日本二战战败史、战后经济从辉煌到泡沫破裂的落差等历史的行程有很大关系。
然后,作者设定了大量能引起读者兴趣、引发强烈后续关注的大型支线,但是最终有很大一部分,要么随着地鸣灭世而变得失去意义(如巨人化学会相关的各条线),要么作者无法在有限的篇幅内给出足够收起支线的信息(如智慧巨人的分化过程、无垢巨人的起源、阿克曼的诞生、145王建墙的完整背景、帕拉迪岛的特殊性来源)。
但总的来看,这部作品在平成到令和过渡期的日本漫画中,属于一股清流。
很多人说巨人“烂尾”,但是实际上这个“烂”从王政篇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巨人最开始吸引读者的是所谓王道热血,外加一般王道漫画相对欠缺的所谓黑深残。王道和黑深残的结合在那个时代很吸引人,毕竟前一话还着重描写的角色下一话就立刻领便当这种设计对于习惯于王道作品的观众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配合动画第一季的高质量,很快成为一部“出圈”的作品。
王政篇,当初很多人说看着无聊,原因就是这一章节脱离了原本的路线,开始大篇幅的描写政治。然而这部分政治描写其实很幼稚,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就靠“天降神力”来解决。这一章的政治描写完全是三流水平。但是为什么当时读者没有太大的反弹呢?两个原因,第一是动漫作品的政治描写基本都是三流水平,这个受制于载体和作者的限制,没办法,因此巨人的政治描写并不会“显著”的烂。第二,王政篇里加入了大量谍战之类的要素,而人与人的作战是此前没有的,加上兵长的过去等等,冲淡了政治描写的儿戏。
如果是一个优秀的作者,发现自己政治描写能力不足后,会选择缩回来或者干脆“降智”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突出其他特征。比如很多作品把矛盾聚焦在单一BOSS身上,把作品转换成单纯的打BOSS这样一个便于驾驭的主题。这样做的结果是作品深度不足,但是总体不会崩,最多是平庸罢了。
但是jsc不是这样,他沿着政治继续往下走,而且还把这一部分当成了重点。导致这种结果的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真的没有b数,被岛内外的“赞誉”冲昏头脑,觉得自己对政治的描写真的很棒。二是,他一开始就是为了写这些东西而创作了巨人。至于到底是哪种,就只有他知道了。
我兄弟看过,我跟着看了点。画风实在是无法接受。
讲一个高中复读时的事情。临近期末,班上晚自习基本都在看电影;然后不知道是谁下了个《进击的巨人》真人版电影来看。
看了不到十几分钟,全班同学都说:“赶紧的换个电影吧,真心看不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