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漫画《进击的巨人》第134话?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4话,我只能说,这妥妥的是要把读者逼疯的节奏。经历了前面几话的铺垫,大家都知道莱纳他们终于要跟艾伦在帕拉迪岛的海岸线上了结一切了,想着终于能看到一场荡气回肠的终极对决,结果这一话直接把人拉回了老家。

怎么说呢,感觉作者谏山创这是在玩弄大家的情感,前面铺垫的“人类最后的希望”——莱纳、阿尼、贝尔托特(虽然已经死了,但那种宿命感还在),他们背负着家族的恩怨、战友的牺牲,甚至连同自己曾经对帕拉迪岛人民的幻想, all in to this one last stand。结果呢?这帮老伙计们,特别是莱纳,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绝望、背叛,甚至差点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之后,终于踏上了这片他们曾经肆意破坏的土地,准备为了“最后的安宁”而战。这本身就是一场充满悲剧色彩的史诗,是他们人生轨迹最残酷的收官之战。

但是,这一话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对决,不如说是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无力感。就好像你期待一场惊天动地的火焰,结果只看到了一股快要熄灭的余烬在挣扎。莱纳那句“至少要拼命一次”,听着就让人心酸。他不是为了荣耀,也不是为了正义,纯粹是为了背负的一切,为了一点点不甘心,为了一口气。看到他带着对子女的牵挂,为了“成为一名好战士”这个他毕生追求却又不断失败的目标,再次站上战场,那份绝望和孤独感简直要溢出屏幕。

还有三笠。她的内心戏简直是这一话最大的看点。一边是她一直以来对艾伦无法割舍的情感,一边是她对保护同伴和阻止艾伦灭世行为的责任感。这两个巨大的矛盾像两把刀一样在她心里搅动。她望着艾伦,那种眼神,既有曾经的爱慕,也有如今的震惊、愤怒和无奈。特别是她拿起枪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她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她必须阻止的人。这种两难的境地,是个人都会感到心碎。

更别提其他角色的挣扎了。让的成长,他从一个爱抱怨、怕死的小鬼,变成了一个能扛起责任、为了大家而战的领袖。他现在需要做的,是带领仅存的伙伴们去执行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疲惫,但也有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阿尔敏,那个曾经的“胆小鬼”,现在成了大家的主心骨,他必须在情感和理智之间找到平衡点,用他的智慧去寻找一线生机。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背负着沉重过去、怀揣着复杂情感的角色,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是艾伦那已经成为“山一样的巨人”的庞然大物,以及他背后那群无尽的始祖巨人。这一话的画面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数不清的巨人涌来,那是一种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让人感觉人类的反抗就像螳臂当车。莱纳他们拼尽全力去抵挡,去寻找一丝破绽,但那种绝望感是真实存在的。你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或者拼死抵抗,但收效甚微,那种“完了”的感觉,真的太强烈了。

让我觉得特别扎心的是,当莱纳他们好不容易拼出一条路,以为有机会和艾伦正面交锋时,结果艾伦又直接用始祖巨人的能力制造了更大规模的“地鸣”范围的增殖。这简直就是在说,“你们的努力,在我看来,不值一提。” 这种力量上的绝对碾压,让人心生寒意。

而且,这一话最让我感到压抑的,是那种近乎于“宿命论”的氛围。无论是莱纳,还是三笠,他们都意识到,无论怎么努力,很多事情似乎都无法改变。艾伦已经完全被“自由”这个概念吞噬了,他的行动逻辑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他所做的一切,也许在他自己看来是必然的,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其他人,无论多么痛苦和挣扎,也只是在艾伦设定的“舞台”上表演着自己的角色。

这一话并不是那种让你看了热血沸腾,觉得“人类必胜”的桥段。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种沉重、一种无力,一种对人性最深处的拷问。它把所有角色推到了情感和理智的极限,让你在为他们心疼的同时,也对这场战争的结局感到更加迷茫。谏山创就是这么一个狠人,他从来不回避残酷,而且总能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来摧毁你的预期。

所以,怎么评价?我想说,这是《进击的巨人》一贯的风格,沉重、残酷,而且极其考验读者的心脏。它没有给你一个轻松的答案,反而让你在绝望中看到一丝微弱的光芒,然后在下一秒又将它扑灭。看完之后,我脑子里剩下的只有“太难了”,以及对接下来每一格画面的深深担忧。这就像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但参战的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为的只是在最后的时刻,能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进击的巨人》的魅力吧,也是它让人如此着迷又如此痛苦的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闲聊134,回不去的人间》



书接前文……


先聊聊134话。

大跨页很棒,但基本都是一个个可预见的场景和景观;马莱人的忏悔很犬儒;莱纳母亲的忏悔也很犬儒。

本话的题眼,在于阿尔敏这句话。阿尔敏要和艾伦聊怎样的自由?




艾伦是谁?

艾伦是谏山创笔下的剧情的奴隶。本文就围绕艾伦身上的六个关键词,聊聊谏山老师构造艾伦这个人物的过程


第一个关键词:神

艾伦,英文Eren。按照fandom维基上的考据,以及与剧情的对应,艾伦名字的含义就是逐渐成为神的人。

我们印象中的神大多是这样子地。但其实这种不是神啦,他们只是有神性的人。

真正的神灵有三个特点,伟力、疯癫、非人性。在冷兵器时代,只有大自然才符合这三个特点,大自然就是真正的神灵。

举个例子:降下大洪水的上帝是神,因为洪水属于自然现象;神之子耶稣只算是有神性的人。

艾伦现在是神么?如果将艾伦具象化成一种自然现象,艾伦所控制的地鸣就是席卷一切的海啸。艾伦就是无视眼前人类死活的大海啸,伟力、疯癫、无人性,艾伦是一个自然神。

谏山创老师在王政篇就铺垫过这件事,「所有灾厄都有意义,人类不管是行将灭亡,还是能继续苟活,一切都交于神来决定」

读者称艾伦小天使,我觉得这个绰号挺好的,符合他神的身份。

但既然成为了神,便再也回不去人间。


第二个关键词:鲁莽

艾伦刚出场,听到一些他不爱听的话,就给一个大人的脑瓜子来了一拳。那么艾伦这种行为的源头从何而来呢?答案只有一个,三笠惯的。

艾伦喜欢找比他身高高大的孩子打架。如果没有三笠,艾伦肯定是次次被打爆的。

如果我们经常挑战比自己强大的人,比如父母,就会由于不断失败而受挫,逐渐形成一个更健康「自我」,来规训「本我」的欲望。简单的说,人类需要通过大大小小的失败认清现实,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心里不断增加逼数。

但是,艾伦找人打架虽然可能会被打,但艾伦不会失败。因为有强大的三笠存在,艾伦最终总会“赢”,艾伦永不受挫。

三笠在艾伦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扮演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角色——溺爱和放纵艾伦行为的母亲。

在前期,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艾伦,很鲁莽很自大。但随着剧情展开,三笠并不是总能帮助艾伦“赢”,于是艾伦开始进入受挫期。


艾伦童年和少年时期依靠本能行事,做事说话不过大脑,一旦受挫就会陷入迷茫。而三笠和阿尔敏做事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即使遭遇一点失败也能迅速理出前因后果,规划出下一步打算。

谏山创老师的画工,非常适合表达艾伦这种一脸茫然的陷入虚无主义的表情……

如果三笠是艾伦前期的保护伞,那么巨人之力就是艾伦后期的保护伞。就像让说的,「如果不是巨人之力,你的鲁莽已经让你死了多少次了」

让还道出了艾伦能以「本我」活着的本质——被三笠不断拯救。

这里三笠台词尤为有趣。就好像三笠意识到了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一样,她觉得需要让和艾伦打一架,这样艾伦就能逐渐认识到自己鲁莽的缺点。

但巨人之力不只是艾伦的保护伞,还是岛上人类的唯一希望。这唯一的希望就是艾伦需要背负的巨石,是一个15岁少年无法承受的重担。

于是,在自卑与自大中左右摇摆,就是前期艾伦的行为特征

艾伦从来不是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患得患失才是他的最显著的特征。

因鲁莽而自大,因自大而脆弱,这是艾伦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已经决定灭世时依然没有改变。




第三个关键词,选择

鲁莽,是三笠惯的;选择相信自己,这事是利威尔教的。

密林一战,艾伦相信了队友的选择,最终队友全灭。至此埋下了艾伦的我更应该选择相信自己的种子。

但艾伦遭遇了很多挫败,相信自己需要更多附加条件——自己的选择必须是正确的。

驱动艾伦真正的成长的人,是希斯特利亚。这也是三笠在农场剧情“防备”希斯特利亚的原因,希斯特利亚住进了艾伦的心……正是希斯特利亚,构建了艾伦的超我——自我反省与自知之明。

艾伦想找到让自己相信的救世方法,但他找不到,因为艾伦这时已经明白,自己是鲁莽之人,是没有大智慧的……至此,谏山创笔下的艾伦在多个人物的影响下完成了自我成长——拥有了自知之明。

但马上,迎来了谏山创笔下最残忍的剧情——在艾伦刚刚完成自我成长、与他人建立了良性羁绊之时,谏山创用剧情斩断了一切。 此为,谏山创所言的艾伦是剧情的奴隶的时刻。

命运的这天……艾伦看到了路之记忆,艾伦选择了“相信”路之记忆,选择了相信自己,进而斩断了一切。

在90话到129话之间,谏山创老师巧妙的通过时空错位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剧情空洞,读者们都在这个空洞里猜测艾伦这几年的变化和想法。

在130话,谏山创老师告诉读者,什么都没变,艾伦什么都没变,青年艾伦还是那个少年艾伦,是读者想多了(是谏山创老师太贼了)。

每一部连载作品,都有一个真正标志着完结的一话,《海贼王》在800多话,而《进击的巨人》就在130话。


第四个关键词:人情

艾伦,是重人情的。艾伦明知道莱纳和阿尼是叛徒,是导致一切悲剧的元凶,但剧情中的艾伦总是抱有一些幻想,不想斩断这些友情。





与其将这些解读为“艾伦是个拿不定主意的人”,不如解读为“艾伦是个重感情的人,甚至不顾逻辑和现实。”

但是,艾伦重人情,却不重人类。艾伦处理人与人情感的方式非常像一个人物——《海贼王》里的莫利亚。

莫利亚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非常极端。熟人是好朋友,好朋友很重要,好朋友必须一起玩,好朋友有难必须舍生相救;陌生人,基本都是玩具,玩具是可以随意糟蹋的东西。

艾伦缺乏对人类的认知,脑子里只存在对人情的认知。艾伦小时候救三笠,这是人情;对刀下的生命(即使是邪恶的人)毫不手软,此为从小缺乏对普世人类的认知。

艾伦年少时杀人的剧情非常重要,这是谏山创埋下的重要的人物构造的伏笔。

人情很重要,艾伦可以为了朋友和亲人献出自己的生命;人类不是很重要,艾伦可以为了人情毁灭人类。

艾伦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神,现在的艾伦是人类的神。但是,现在艾伦仍然还是朋友们和亲人们的艾伦——此为阿尔敏可以找和艾伦“聊聊”的基础。


第五个关键词:自由

艾伦的鲁莽,三笠惯的;艾伦的选择,利威尔教的;艾伦的成长,希斯特利亚促成的;艾伦的自由,从阿尔敏那里听来的。

在131话,宣讲自由的艾伦,被谏山创画成了小时候的艾伦。这里面除了有「艾伦所想自由是不成熟的自由」的意味之外,还有「艾伦心中的自由是小时候从阿尔敏那里听来的」。


紧接着这个画面里,小时候的艾伦见到了现在的阿尔敏,此为一种错位——艾伦继承和扭曲了阿尔敏小时候对自由的定义,但现在的阿尔敏成长了,他们心中对自由的定义错位了。

可能有人会说阿尔敏太理想主义,艾伦的做法才是顾全大局,艾伦才是认清现实的人,这么说也没啥错。但我不觉得艾伦是认清现实的人,艾伦是看到未来的现实的人。

谏山创老师在用每一个分镜努力的提示读者,艾伦心中的自由是被阿尔敏灌输的。我虽然不想用「洗脑」这个词,但其实也差不多……

甚至这种灌输还存在一个过程,艾伦刚开始的时候,没过两天就忘到脑后了……可能还交代了一件重要的事——艾伦脑中的自由是与充满恨意的复仇交织在一起的

下面6张图里的对话及其重要,讲了三件事:

  1. 艾伦非常重人情,甚至连死也不怕
  2. 艾伦从小就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3. 艾伦的自由里从小就带有仇恨元素(艾伦:当察觉我被困鸟笼时,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饶恕




眼睛是一个关键词,当阿尔敏与艾伦谈论自由时,阿尔敏的大眼睛总是占据画面中心位置……


艾伦会因为自由二字涌现出力量,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这符合艾伦靠自觉(没啥逻辑)行事的性格。我认为谏山创在此处表达艾伦并不真的懂阿尔敏的自由为何意。

然而,事情在希斯特利亚剧情后,发生了第一重转折。艾伦成长了,艾伦第一次有了自知之明,艾伦有了自我思考,艾伦开始认真思考了阿尔敏所言的自由的含义。

“啊,啊啊,是…这样啊…”,此为艾伦认识到,阿尔敏的自由是属于阿尔敏的,他需要找寻自己对自由的定义,此为艾伦的成长;谏山创在三连图里画了五只大眼睛(阿尔敏的眼睛是关键),表达了阿尔敏也明白了,阿尔敏明白艾伦成长了。


当艾伦获得路之记忆的刹那,剧情发生了第二重转折——从艾伦不再需要阿尔敏对自由的定义,突然变成艾伦需要曲解阿尔敏对自由的定义。简而言之,艾伦需要找到一种形而上的自由为借口,劝说自己下定灭世的决心。

即使已经下定决心灭世的艾伦,也是及其脆弱的。这就是艾伦内心最真实的状态。

然而这时的艾伦,又是及其坚定的。想要从上图的哭哭凄凄犹豫不决的状态,转变成下图的吓死读者的孤注一掷,艾伦必须对自己洗脑。用路之记忆洗脑,用自己想象中的自由洗脑,用仇恨洗脑,用解救岛屿的决心洗脑。

所以在剧情里,谏山创不断的用脆弱的艾伦、小时候的艾伦、坚定灭世的艾伦、神之姿态的艾伦来回穿插,就是为了表达艾伦现在思维里的混乱和复杂。

正是有了这种复杂性和可变性,「聊聊自由」才成为了可能。

again,在聊自由时,谏山创可能会画很多只阿尔敏的大眼睛……⊙_⊙⊙ω⊙

阿尔敏说要聊聊自由,艾伦说没得聊,那么到底能不能聊?

沙之世界里的对话非常有趣,我来一一解读一下。

艾伦:我不会将未来交给运气这类放弃思考的事。艾伦遵从路之记忆,所以他说「不能交给运气」。但是遵从路之记忆本身就是「放弃自由意志,放弃思考」,此为艾伦说法的自相矛盾(或翻译有误……),艾伦现在的思维是混乱的。

沙之世界的艾伦是小孩子,此处我觉得有两个含义:①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更容易成为是一种容器,更容易被路之记忆蛊惑,艾伦现在的状态就是被路之记忆控制和填满的空壳。②艾伦现在彻底的回归童年的状态,依靠仇恨和鲁莽这类本能行事。

这里面艾伦提到的自由是含糊的,基本等同于他小时候对阿尔敏的自由进行误认的那个自由。所以「我为了得到自由」就是大空话,「从世界夺走了自由」倒是真的……

again,眼睛是关键。眼睛黑了,就是不自由的象征。尤弥尔和艾伦,现在都是路之记忆的傀儡。

未来的剧情,阿尔敏与艾伦关于自由的探讨,就是眼睛大战,⊙ω⊙ VS ●—●,剧情进入火影忍者……




第六个关键词:回不去的人间

在陀氏《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宗教大法官一章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世界不会欢迎耶稣的回归。

人间容不得有神性的人的存在,人间容不得一个种族屠戮者的存在,人间容不得自然之神艾伦的存在。

不管最后结局如何,世上再也没有艾伦的容身之处。三笠能容下艾伦,但三笠也是人间之人。

但神不会死去。

沙之世界是永劫,永劫即惩罚,对艾伦灭世的惩罚;沙之世界是救赎,是唯一容得下艾伦的地方;沙之世界是对世界的警示,是艾伦守望尘世、守护族人之地;沙之世界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由之地,是阿尔敏所说的沙的雪地;沙之世界是神域,是只有神才能存在的高维空间。

艾伦小天使呀,回不去人间……



番外:

解构一下134话这幅图可能引向的结局。

马莱人在下饺子……

母亲在最后时刻把婴儿扔向后方,然后坠入悬崖,死亡。

婴儿被托住,成为了视线的中心,人群的中心。

通过人们的不断传递,婴儿在远离死亡的悬崖,但远处的巨人亦是死亡的象征。一个新的生命被夹在两种死亡之间,进退两难。

整个场景,巨人不再是视线的中心,也不再是人们逃避的对象。将要死去的人们展现出极致的利他主义,婴儿化为一座希望和信仰丰碑,驱散了无望的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谏山创老师如此努力的在刻画这个场面,我觉得这个婴儿不会死。

相比与马莱人的虚伪的忏悔,未来有无限可能性的这名婴儿才是一切的希望。

只有婴儿才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此为结尾图中这句「你是自由的」的含义。男人抱着的孩子就是上图中被救赎的婴儿。

婴儿的未来之路拥有无限可能性,这是艾伦奉行的单一路之记忆的反面。

如果艾伦杀死眼前这名图腾式的婴儿,就是对母亲话语的最大的亵渎。(虽然已经杀了不少了,但是艾伦没看见……)

地鸣会因为这名婴儿而终止。

虽然读者都知道这名婴儿长大后并不能真正的改变什么,但此时这名婴儿的有全场人都需要的象征意义—— 一个更好的未来的可能性。


希斯特利亚的生育代表一个艾岛婴儿的降生。一名马莱的婴儿与一名艾岛的婴儿隔空对应,新生一代之间的爱恨情仇到底如何演绎?谏山创不会给出答案,因为「你是自由的」



莱纳现在单身,娶希斯特利亚是不可能了。尤弥尔死去,十三年诅咒会消失,莱纳下半辈子估计也是单身。一名艾族人领养一名马莱的孤儿,不要再犯母亲的错误……

所以这是莱纳……



user avatar


第一,原来东洋这条线是用来惊醒日本右翼读者用的。

(魔鬼谏山创,就这么两张图,还画个扶不起老人就把老人背走的少年干什么?嫌我眼泪多?家里有腿脚不便老人的我表示代入感过于强烈,要求谏山赔偿我睡不着觉的损失)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小小的疑点,就是东洋为何要设计成东洋?费了这么多笔墨,好像任意一个外族都可以做到啊?设计一个东洋日出国,难道是因为谏山创的爱国情怀?是因为熟悉于是好画?埋了这么多伏笔,从三笠身上扯这么多,好像并没有实际的用处?

看到这一话我才忽然反应过来,东洋这条线,恐怕是用来献祭,让日本读者觉醒用的

什么意思呢?前面那么多话,描写艾伦、描写岛内,为的是把大家绕进去,让大部分的读者心甘情愿的上钩,相信艾伦所谓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于是觉得艾伦的灭世虽然激进,但好像有效,可以假装自己是理中客,淡漠的谈论着异界的是非与生死。

但此话一出,至少在日本的读者中瞬间就会舆论反转。民族主义者们是最爱代入的,看异世界的作品则日常代入主角方。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在这个异世界,明摆着象征着本民族的对应者浓墨重彩的出场时。

大家想想,平时凭着看漫画时的习惯本能而代入主角方艾尔迪亚立场的日本右翼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代入方忽然变成了东洋民众,是不是瞬间就会想反水?

是不是立马就有一种,去尼玛的,你艾尔迪亚跟马莱的千年仇恨,关我们什么事?为了你这几十万人莫名其妙把老子几亿人也踏了是几个意思?你们这群恶魔啊啊啊!

是不是瞬间,就解除了这种因为错误代入而产生的偏颇,随着立场本能的掉换而不得不直视自己的错误

哪怕是现在,还不断会有人说,艾伦没错,如果不这么做,自己的亲人就会被外族人杀掉。而这些人只是不善于思考罢了,按照看漫画的习惯,代入了占世界人口1‰的艾尔迪亚主角们,而没有代入其实跟这些人无关的其他地区人民。

估计日本那边也一样?也一样会有大量这样的读者。毕竟现在全球右翼保守主义大回潮嘛。

然而此话过后,想想那些日本右翼读者的反应就觉得好玩。那些民族主义者们,瞬间发现自己代入错了民族,发现上个月还喊打喊杀的对象,一下子变成了自己,这爆破级的反思作用不就达到了吗?

至于这个时候就跳出来说什么“与我们风格相似而已,异世界与我何关?”的死鸭子嘴硬型耶派,请问艾尔迪亚又与你何关?真就连逻辑自洽都做不到还喜欢咄咄逼人。

可惜啊,可惜画的是日本的鸟居与神社,只能让日本读者感到冲击。要是多画一幅,画一幅中国的宫殿与亭台楼阁,也面临着地鸣的踩踏,大部分我们这边的耶格尔派读者就也会惊醒了吧。(这也乳化?不过禁都禁了,怕什么?)

(建议我们韩派读者马上动手p一张出来,冲击一下反射弧太长的耶派读者的心灵。)

那些人也就没法儿再说“他作为艾尔迪亚人,他没有错”这种话了吧。这样的场面,无论你说自己有怎样的大义,都无法称之为正义。



第二,谁再跟我说巨人烂尾?光是这几张图就能直接爆炸!

前面是巨大的深渊,后面是迈步的巨人,在前后夹击的死亡与绝望面前,人类闪耀着光辉与希望。而这些,却也一样也是徒劳。

也别谈什么动画化了,直接找油画大师,绘制成艺术品得了。这真是……我的神呐(虽然我不信神)。好像听得到声音,好像情绪直接进入了脑海嗡嗡作响。

忽然想起来很久之前玩机战,一众新人类们亲眼目睹康培岛被核弹爆破时的感觉,新死的灵魂充斥着宇宙,整个世界回荡着悲鸣,超出负荷的情感要把人心全部撕碎。

第三,最后的这个指挥官意外的有担当

有些人死鸭子嘴硬,说那只能算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但是,他居然认可这个怪物是“我们创造的怪物”,如果要换这些耶派的人,恐怕开口就是“看吧,我们没说错,岛内就是一群恶魔!他们是人类的死敌,我们早就该把他们赶尽杀绝才对!我们错在行动太晚!我们错在力量不足!我们应该早些团结起来,将其彻底消灭!”而不是“这是我们的仇恨与推脱创造出的怪物,我们做错了。”

脑子里到底是什么的逻辑鬼才才会觉得他是在要死的时候服软认错?人家可是马上就打算对你进行舍命特攻,惧怕你的力量?祈求你的怜悯?耶派真是身体力行的展示着何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对,即使是代入耶派的逻辑,他也不该认怂,而是该咒骂岛上的恶魔,高举人类的大义才对。耶派攻击此人到底啥逻辑?我不理解。

第四,艾伦,你到底哪里是自由的?!

无需多言,抛开民族纷争这一议题,本作的另一个主旨就是“自由”。早在奇袭雷区的时候我就说过,艾伦耶格尔这个人,简直败坏了自由主义者的名声,身体力行的展示着何为缘木求鱼。说到底,他恐怕连自由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是自己的奴隶罢了。类似于,以执念追求抛弃我执,以热血追求明镜止水之心,南辕北辙,永远无法到达。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说,就是“走火入魔”了。

或许,让世界全灭,无论艾尔迪亚还是其他地方,让这地球只留下艾伦他一个人,他便能享受无边无际的“自由”了吧。

第五,猿巨人又一次以巨石炮,击落了承载着希望的翅膀,而借此掩护,近战的力量们来到了他的身前。

这一战跟玛利亚夺还战莫名其妙的就对称上了,猿巨人又一次手执巨石进行轰炸,将象征着希望的“翅膀”们从空中击落。而借助这混乱的狼烟,近战作战的力量则来到了他们的目标面前,展开最后的战斗。

不过这猿巨人并无双眼,看样子吉克并不在其中,那兵长的夙愿怎么算呢?砍掉猿巨人,但并没有杀死吉克算还是不算?还有吉克本人的最终立场究竟如何?他在哪里、想怎么做?

最后,我越来越觉得,按照这种对称程度,

阿尔敏会试图把剑插到艾伦背上,唤醒他自身的意识,跟他做最后的交谈,就如巨石堵墙那次一样。而三笠会试图把艾伦从巨人体中挖出来,就像他第一次变身无意识的巨人却救了大家一样。

然而他们都不会得偿所愿。阿尔敏的沟通不会有意义,三笠或许会发现,巨人体中,已经不再有本体。

而最后的最终战,真的有可能是女巨人在大家的帮助下对战艾伦的核心巨人。(对称皆为脑洞,无证据,不讨论,不坚持也就不接受反驳)

象征人性与弱小的女巨人,对战象征神性与强大的始祖巨人?

象征温和与慈爱的女体,对战象征激进与战争的进击?

“艾伦,你总是一副看穿一切的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4话,我只能说,这妥妥的是要把读者逼疯的节奏。经历了前面几话的铺垫,大家都知道莱纳他们终于要跟艾伦在帕拉迪岛的海岸线上了结一切了,想着终于能看到一场荡气回肠的终极对决,结果这一话直接把人拉回了老家。怎么说呢,感觉作者谏山创这是在玩弄大家的情感,前面铺垫的“人类最后的希望”——莱纳.............
  • 回答
    评价《进击的巨人》最终话,尤其是第139话,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情感过山车。这最后一集,或者说最终的篇章,确实是充满了争议,也让许多期待已久的读者感到了五味杂陈。就我个人而言,我能理解谏山创老师想要传达的那种“循环”和“传承”的主题,尤其是关于艾伦内心的纠结,以及他选择“灭世”背后的复杂动机。他.............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5话,这一话的处理确实挺有争议的,也是很多人讨论的焦点。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叙事节奏和情节推进来说,这一话可以说是相当“炸裂”了。经历了前面长时间的铺垫和情感酝酿,突然将战场拉到帕拉迪岛之外,而且是以一种近乎“全视角”的方式展现了艾尔迪亚人和尤弥尔子民与其他民族之.............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3话,论证了“自由”的代价,以及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扭曲与坚守。这一话的信息量巨大,更是为后续的结局铺垫了浓墨重彩的笔触,让读者在惊叹与唏嘘中,进一步思考作品的核心命题。一、 世界的静默与艾伦的困境: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巨人的咆哮声消失了,但取而代.............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1话,对于很多读者来说,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话。它不仅仅是为长达十多年的连载画上句点的前奏,更是一次对人性、选择、以及“自由”这个概念最深刻、最残酷的探讨。首先,我们得说,谏山创在这集里玩弄了读者情绪的高手本色。艾伦的“大屠杀”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崩塌。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0话,这一话可以说是彻底将巨人史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加令人揪心的阶段。如果说之前的章节还在围绕着“艾伦的计划”和“反艾伦阵营的挣扎”进行,那么130话则是一个巨大的转向,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被艾伦一手掌控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曾经熟悉的角色们所面临的绝望与抉择。艾伦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9话,无疑是这部史诗级作品中极具分量和争议的一集。它不仅继续推进着“地鸣”这个宏大叙事的进程,更在角色内心刻画、情感表达以及漫画家谏山创对于战争、自由与救赎的思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战况的升级与策略的调整:首先,从整体战局来看,第129话将故事的焦点聚焦在对即将到来的“地鸣”的.............
  • 回答
    要评价《进击的巨人》第137话,得先回顾一下它承载的重量。这是故事进入最终决战的关键节点,艾伦的“地鸣”已经铺开,世界的命运悬于一线。这一话,与其说是直接的战斗描写,不如说是对所有角色,特别是艾伦的动机、选择以及他们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度挖掘和升华。首先,得谈谈艾伦。在这一话里,他不再是那个单纯为复仇而.............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进击的巨人》第135话这集,说实话,这集的内容真是把人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几回,情绪起伏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首先,你得承认,谏山创这老贼又一次在场面上玩出了新花样。之前我们就猜到“始祖尤弥尔”这个关键角色肯定得出来露个脸,而且肯定不简单。结果呢?这一话直接给我们来了个“始祖尤弥尔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22话,毫无疑问是整个系列中一个极为关键、也极具爆炸性的章节。它不仅在叙事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更是将我们对整个故事根源的认知彻底颠覆,让无数读者在掩卷之后,陷入了漫长的思索和震撼。核心的“救赎”与“罪”,尤弥尔的诅咒揭开面纱这一话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它终于向我们揭开了“始.............
  • 回答
    .......
  • 回答
    战栗与希望交织的告别:136话的沉重与升华《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36话,在我看来,是整个故事进程中一个极其关键且充满力量的节点。它不仅仅是剧情上的推进,更是情感上的深度挖掘和角色命运的最终定格。这一话,作者谏山创用他一贯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笔触,描绘了一场超乎想象的绝望,但也在这片混沌之中,播.............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19话,我得说,看完之后,内心就像被狠狠地攥紧了一样,久久不能平复。这一话的冲击力真的太强了,它不仅仅是在推进剧情,更是在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撕开了角色内心最深处的痛苦和绝望,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不得不去面对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甚至是压抑的情感。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
  • 回答
    漫画《进击的巨人》走到终点,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一部热血激燃的战斗番,更是一部对人性、自由、历史、种族、罪恶与救赎的深刻探讨。如果要评价它,我认为用“震撼”、“沉重”以及最终的“余韵悠长”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初看《进击的巨人》,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份原始的、直击人心的绝望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135话,对于很多追随了多年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又一次心绪的起伏,充满了惊喜、震撼,当然,也可能夹杂着一些未能如愿的失落。这一话,剧情走向可以说是白热化,之前铺垫了那么久的“最终决战”,终于将焦点真正地对准了“艾伦”这个核心人物,以及他那令人费解又极具冲击力的计划。首先,我们得说说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127话,堪称是“巨人之战”白热化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后续的剧情走向埋下了更为深刻的伏笔。这一话的内容,可以说是在保持一贯的宏大叙事和紧张气氛的同时,也赋予了角色们更加复杂和挣扎的内心刻画,让读者在沉浸于震撼场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命运的沉重和人性的纠葛。首先,从剧情推进的角度.............
  • 回答
    关于日本自卫队在日本某知名动漫展(通常指的是“Comic Market”或“Comiket”系列活动,虽然文中未点明,但根据“舰C”和“5万多人”的规模,极有可能是指代这类大型漫展)设置招兵摊位,并宣称“在场5万多人全部拒绝”的说法,这更像是一则经过艺术加工甚至添油加醋的网络谣言,而不是事实。要评价.............
  • 回答
    《海贼王》漫画第 919 话是“和之国篇”中一个非常关键和充满信息量的章节,它不仅在剧情上推进了主线,更在角色塑造、世界观揭示和未来走向的铺垫方面都表现出色。如果要详细评价这一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剧情的进展与冲突的升级: 御田的传说继续深化,为和之国蒙上神秘面纱: 这一话.............
  • 回答
    《蝙蝠侠:韦恩家族的冒险》这部漫画,老实说,它绝对是DC宇宙里一股清流,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关注哥谭市阴暗面的粉丝来说,这简直就是一股温暖的阳光。你问我怎么评价?我只能说,它太妙了,妙到我每次翻开都觉得像是在看一部温馨又充满戏剧性的家庭情景喜剧,只不过主角们是蝙蝠侠、罗宾们以及他那群性格各异的“家人”.............
  • 回答
    《炎拳》:一部燃烧人性、颠覆认知的残酷史诗《炎拳》,这三个字在我脑海中刻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一种混合了血腥、绝望、黑色幽默,以及一丝丝脆弱希望的复杂感受。说实话,初读《炎拳》的感受,更像是一场被活埋在泥沼中,却又被粗暴地拽出来,然后强迫你看尽世间最不堪的景象。它不是一部容易入口的作品,甚至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