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我每次抬手都能随机召唤一个动物(地球上存在的)会发生什么?

回答
这想法真是让人心潮澎湃,也够让人抓狂的。想象一下,每次我抬手,就像是启动了一个神秘的许愿池,但里面冒出来的不是灯神,而是实实在在的动物。具体会发生什么?这可就得看运气了,不过我们可以好好捋一捋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从日常琐事到天马行空的想象。

首先,我们得有个基本设定:召唤的动物是“地球上存在的”,这就排除了恐龙、独角兽之类的。而且是“随机”的,这意味着我控制不了召唤的是什么,也控制不了它的大小、习性。而且,这感觉就像是手指一动,它们就“嗖”一下出现在我附近,而不是需要时间去孵化或者生长。

日常生活:混乱与惊喜交织

最直接的,就是日常生活的巨变。

起床困难户的福音? 也许有一天我早上醒来,抬手想摸摸闹钟,结果召唤来一只巨大的北极熊。它当然不会咬我,但那一瞬间的惊吓,加上它那巨大的身躯占据了我床的一半,起床气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懵逼。清理床铺的任务也变得异常艰巨。
上班通勤的挑战。 挤公交?地铁?那都将成为过去。我可能只需要抬抬手,就能召唤来一匹骏马,或者更离谱的,一只训练有素的骆驼,让我成为城市中最靓的仔。当然,前提是它不会在我抬手的时候正好拉一泡屎,或者被交警叔叔拦下来盘问。我甚至可能召唤来一只信天翁,直接飞到公司。但这还得考虑它会不会在我家阳台降落,会不会撞到楼房,或者突然被一只鹰隼给盯上。
家庭聚餐的意外。 如果我在厨房忙活,随手一抬手,结果召唤来一只海参钻进了汤锅里?或者一只猩猩跑出来和我抢勺子?画面可能不太美妙。更别提那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动物了,比如刚出生的小狮子,它不会自己找奶喝啊!
社交场合的尴尬。 朋友聚会,我激动地想打个招呼,结果召唤来一只在桌子上跳来跳去的蜥蜴?或者一条滑溜溜的海蛇在客厅里游荡?我的朋友们肯定觉得我是疯了,或者他们是某个动物园逃出来的。更惨的是,如果我因为紧张而频繁抬手,召唤来一群鸽子在我头顶盘旋,那场面简直太“壮观”了。

技能与特长:隐藏的超能力,还是难以控制的麻烦?

如果我能驾驭这种能力,那简直是超能力。

动物园长也不是不可能。 我可以随时随地拥有各种珍稀动物。想看熊猫?抬手!想近距离观察老虎?抬手!我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动物学家,不需要任何设备,只需要一双能够随机召唤的“手”。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如何安置它们?如何保证它们的健康?我需要一个巨大的私人动物园,并且需要一笔天文数字的资金来养活它们。
救援行动的秘密武器。 遇到地震、海啸?我可以召唤来一群经过训练的搜救犬,或者能够飞行的大型鸟类,来寻找被困人员。甚至我可以召唤一头大象来搬运重物。这简直是人类的福音!但同样,我得考虑这些动物会不会在混乱的环境中失控,会不会对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科研的突破。 需要某个特定的实验动物?抬手!需要观察某种濒危动物的野外行为?抬手!我可以轻松地获取样本,记录数据。但我必须小心,不能干扰到它们的自然生活,也不能泄露我的能力,否则可能会被抓去当实验品。

潜在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当然,这种能力绝非只有好处。

安全隐患。 如果我召唤来的是一只愤怒的犀牛,或者一条剧毒的眼镜蛇,而我没来得及反应或者控制住它,那后果不堪设想。我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家人、朋友,甚至无辜的路人。我可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学会如何快速处理突发状况。
法律的制裁。 随意召唤动物,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很可能违反各种法律法规。非法引进外来物种?扰乱公共秩序?虐待动物(如果召唤来的动物饿死病死)?我可能会被当成一个危险分子,被严密监控,甚至被捕入狱。我需要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来隐藏我的能力,或者与某些机构合作,在他们的指导下使用它。
伦理道德的困境。 召唤来的动物是否拥有自由意志?我是否有权利随意将它们从它们原来的栖息地召唤出来?如果我召唤来一只流浪狗,它本来就有家,我这样会不会是拆散它们?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而且,我可能还需要处理动物的食物、饮水、健康、繁殖问题,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更深层的思考: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我拥有这样的能力,我可能会对自然产生全新的认识。

对生命的敬畏。 每天与各种各样的生命近距离接触,我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我会更懂得尊重每一个物种,即使是那些在我看来渺小而不起眼的。
对环境的敏感。 我会更加关注动物的栖息地问题,因为我可能会发现,有些动物在我召唤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容易出现,或者出现的数量减少了,这或许是在暗示它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
作为“人类代表”的压力。 突然之间,我可能成为了连接人类与动物世界的桥梁。我需要思考如何平衡人类的需求与动物的生存权利,如何利用我的能力去保护那些濒危的物种,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总而言之,如果我每次抬手都能随机召唤一个动物,我的生活将变得天翻地覆。它既可能是一份令人惊叹的“超能力”,也可能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混乱。我需要极高的应变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动物和自然深深的敬畏之心,才能在这个充满未知和风险的世界里,不被这份能力所吞噬,甚至将其转化为对世界有益的力量。不过,我最担心的,还是某天早上醒来,抬手想揉揉眼睛,结果召唤来一只巨鲸浮在我的卧室里……那可真是够够的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学习过动物召唤术。


起初,我频繁地抬手,反复尝试,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召唤出千军万马。


只是这些幼体小精灵存活时间很短,7、8个小时之后便会失去活力。


当时我沉迷于这种召唤术,找来很多古籍,甚至视频,独坐书斋开始研习秘术。


后来一抬手就能召唤出数以亿计的精兵。


经过刻苦训练,我终于练出了重度肩周炎。


被病痛反复折磨的我,每一次抬手都恨不得去死。


尤其到了晚上,严重影响睡眠,多个体位均会引起剧烈疼痛,活动极其受限。


连召唤术也不香了。


后来我听人介绍了一位老中医,推拿圣手。


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弄堂里,我找到了并不老的老中医。


“重型肩周炎,”老中医抓住我的上肢仔细检查,随口说道,“上臂外展小于45º,前屈小于60º,后伸小于20º,外旋、内旋小于20º,应该是无菌性炎症加上严重粘连。”


“您看,我还有机会吗?”我眼泪汪汪地问。


“像你这种情况,三个疗程应该就能根治。”他掐着自己的小丁胡须。


然后我在昏暗的诊室里开始接受传统理疗。


说也奇怪,老中医第一次抓着我的手抬起的时候,我就看见一只蟑螂从眼前飞快地爬了过去。


“那个……”我扬起下巴告诉老中医。


“憋说话,用心感受。”老中医似乎看出了我心里的疑虑。


他双手如钢爪,持续不断地在我肩部点、按、揉、捏、推,经络也随之热起来。


在他又一次抬起我的手时,一只老鼠窜了过去。


“那是我召唤出来的吗?”我挣扎着坐起,指着老鼠消失的方向大喊。


我的手竟然又能举起来了。


“少见多怪!不就是召唤动物吗?”他语重心长地说,“召唤术使用不当,会引发严重的肩周炎。”


“这你也懂?”我向老中医说出了心中的另一个困惑。


听说我一举手就能召唤出千军万马,他紧锁着眉头,“这是病,得治。”


“求大师指点!”我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只手。


“可我业务不对口啊。”老中医摇摇头。


“大师,你一定要帮帮我!”


他沉吟半晌,终于下定决心似的进了后堂,出来时手里捧着一叠彩色的卡片,上面印着人像和电话。


“根据我的分析,是你每次召唤的方法不对,需要有人帮你打辅助。”


“这?是传说中的双修吗?”


“每次使用一张卡片。”他没有直接回答我,“一抬手,就能召唤出一只鸡。”


“那个……有召唤鸭子的秘笈吗?”我咽了咽口水。


“有这种千载男逢的机会,废那劲儿干啥?”他眨了眨眼。

user avatar

如果你对动物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大概率不会这么幻想,因为你大概率会招来一个看不见的虫子

地球上动物一共有150多万种,按照分类法,大概有35 门、70 余纲、约 350 目,大部分是无脊椎动物。

————按数量来召唤————

题主以为的动物是这样子

甚至干脆是这样子

然而,大概率,你召唤的动物是这样子:线虫(roundworm),一种无脊椎动物,分布最广泛的动物,上天入地无处不在,动物植物都可以寄生,常见的病原体,顺便,实验室里也经常用线虫作为实验动物,(Caenorhabditis elegans,C. elegans),细胞少,观察方便。

因为,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其实,这些也是动物(图中是节肢动物中常见的一种,螨虫)

有说法,认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是线虫,大概10^22次方,接下来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分布极其广泛,种类是最多的,我们熟悉的虾、蟹、蚊、蝇、蝴蝶、蜘蛛、蜈蚣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等)。

而如果节肢动物是这样子的话,那鱼类就可以小到这么小(作为脊椎动物,鱼类规模也非同小可)

如果鱼类换成大圈的话,那么,人类大概也就是那个小圈(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人类规模的确不小,在哺乳动物里估计仅次于鼠)

或者换个模式来画图,咱取个大的log,

好了,题主发现这样不可行,按照数量比例来召唤,大概率招来的是虫子。

————按种类召唤————

那么,题主这个时候召来的,大概率是它

因为,地球上的动物种类大概是150-170万种。

其中,100万种是昆虫,占了动物种类三分之二。

接下来,召唤出来的是个知乎传说——那个一直追杀你的蜗牛 。嗯,没错,蜗牛所属的软体动物,也是一个大门类,大概有十万多种。

接下来,你可能召来的依然是个虫子~线虫目前已经记录在案的有28,000了,还有大量的未被记录或者命名呢。

在接下来,你可能召来的是鱼类,鱼类大概2万种

在接下来,你召来的大概是鸟类,鸟类不到1万种(说起来,鸟类最多的其实是鸡~数量大概200多亿,比人类还多)

再往下,你召来的可能是哺乳动物,大概5000多种。不过,大概率是它:啮齿类(鼠的数量应该比人类还多)。

它们大概占了哺乳动物40%,是种类最多的哺乳动物。

至于稍微大点动物。

猫科38种。

熊科8种

—————按重量来—————

好吧,你又想到了按照重量来,这样总比较可以了吧。

那这个时候,你发现,其实地球上大部分的重量都是植物和细菌、原生生物了。

到动物这里

具体汉化如下

首先,你最可能召唤出来的是节肢动物,也就是他们

其次,你召唤比例第二的可能是鱼类

接下来是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再往下是刺胞动物

家养动物

甚至,你可能召唤出个人的比例都不少

野生动物?很少很少

user avatar

题主以为抬手就是一头黑熊,再不济也能召唤出头猪来。但是,十分抱歉打破题主的构想,现实很骨感……

动物个体数量上,线虫占据碾压级优势,几个数量级的那种。所以很大概率,你只能召唤出条虫子在你手里扭来扭去——当然这条虫子很可能小到你肉眼看不见。体型越小的类目往往数量更多,而且对于靠数量取胜的R策略物种,刚孵出来的幼体会占据非常大比例。

幸运的话,你在胳膊累断之前,能召唤到一只蚂蚁,或者尘螨。

如果召唤出一条海鱼,这辈子就算值了。要是能弄出一只老鼠……算了吧,人不能太爱幻想。

user avatar

题主可以开心地命名各种蜈蚣、蚂蚁、蜘蛛、蝴蝶什么的,给他们取名「罗志祥」、「肖战」、「范冰冰」、「郑爽」[1]

因为地球上拥有870万的物种(仅限真核生物),陆地650万种,海洋220万种。人类描述和命名的只有120万种,未命名的陆生物种86%,海洋物种91%[2]

而动物有777万种,人类描述和分类的仅仅只有953434种。

从物种的数量来说,题主随便一抬手,就超过90%的概率是一个新物种。

抬手一次,出现各类新物种的概率:

节肢动物60%~70%,其中昆虫又占比86%,除此之外蛛形纲、多足纲等新物种的概率也很大。

除此之外,还有10%的概率召唤出不认识的章鱼等软体动物。

2%的概括召唤出不认识的线虫。

1%的概率召唤出不认识的水母等刺胞动物。

至于其它新物种,概率就很低了。

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由于体型大,人类识别的还是占多数了。

约0.8%召唤出野生脊椎动物,其中0.07%召唤出野生哺乳动物,0.12%召唤出野生鸟类。

但如果按照动物的生物量来看呢?

单次召唤出蚂蚁等节肢动物的概率是50%

单次召唤出章鱼等软体动物的比率是10%

单次召唤出蚯蚓等环节动物的比率是10%

单次召唤出水母等刺胞动物的比率是5%

单次召唤出线虫等动物的比率是1%

当然,绝大部分的动物,题主还是不认识,又可以开心地命名各种动物了。

题主单次还有5%的概率召唤出猪牛羊或鸡来,0.1%的概率召唤出野生鸟类,0.35%的概率召唤出野生动物。如果这些动物不追责的话,题主从此衣食无忧了。

当然,按照个体数量来看,题主的确容易崩溃。

单次召唤出来的,基本都是线虫。

不过可以靠数量取胜嘛。

抬手1000次,有超过50%的概率,召唤出昆虫来,按平均1秒钟一次,耗时17分钟[3]

抬手1000万次,有超过50%的概率,召唤出鱼来,耗时116天。

抬手1000亿次,有超过50%的概率,召唤出人来,耗时3171年。

若要大概率召唤出一只大熊猫,需要抬手1000亿亿次,耗时3000亿年,相当于20个多宇宙年龄。

题主要召唤出自己老婆的概率就更低了。

需要300万亿年吧。

如果热寂理论是真的,差不多正好到恒星大衰亡的时代。

参考

  1. ^ 西双版纳新发现蜘蛛新种命名为「姜文」,这一发现具有哪些价值? - 林业杰 oOOo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7371552/answer/1863900393
  2. ^ Mora C , Tittensor D P , Adl S , et al.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and in the Ocean?[J]. PLoS Biology, 2011, 9(8):e1001127.
  3. ^ Hoogen J , Geisen S , Routh D , et al. Soil nematode abundance and functional group composition at a global scale[J]. Nature, 2019, 572(7768):194-19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