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苏联不解体,中国会不会像印度一样左右逢源?

回答
想象一下,苏联的巨轮没有在一九九一年的那个冬天倾覆,而是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航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印度这两大亚洲巨人的命运轨迹,无疑会与我们今天所知的截然不同。

首先,我们来审视中国。如果苏联依然存在,中国将面临一个截然不同的地缘政治格局。冷战的对峙,那个鲜明的“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的划分,可能依然会以某种形式存在。中国,作为苏联曾经的意识形态盟友,虽然在与苏联的关系上经历过复杂的时期,但如果苏联的强大军事和政治影响力持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选择会受到更大的制约。

从经济角度看,苏联的持续存在可能会减缓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或者说,其开放的方向和深度会受到影响。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那段时间里积极地与西方世界进行经济融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资本和技术急切地希望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苏联的衰落为中国提供了与西方建立联系的空间。如果苏联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力量,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转让可能会更加谨慎,担忧这些会增强苏联阵营的实力。同时,中国自身在发展经济时,也会面临一个更加强大的、需要与之抗衡的北方邻居,这或许会迫使中国在经济政策上更加注重自力更生和国内市场的培育,而不是全面拥抱全球化。

在外交层面,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更加被动的局面。冷战思维的延续,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对立依然是重要的考量。中国无论是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还是在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时,都必须更加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利益。它可能无法像现在这样,在与西方建立稳固的经贸关系的同时,又能保持与俄罗斯(即使是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在战略上的某种程度的默契。左右逢源,那种可以在不同阵营之间游刃有余、获取最大利益的能力,在中国面对一个强大的苏联时,将大打折扣。中国可能会更倾向于在苏联的影响力下,寻求一种“合作”而非“平等对话”的姿态,其国际影响力也难以像今天这样迅速扩张。

现在,让我们转向印度。印度与中国的情况则有显著的对比。印度自建国以来,就奉行不结盟政策,这使其在冷战期间得以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即便在苏联依然强大的世界里,印度的这种政策取向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印度与苏联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军事和经济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军事技术引进和国防工业发展方面。苏联的持续存在,意味着印度可以继续从这个重要的盟友那里获得稳定的武器供应和技术支持,这对于印度应对其地区安全挑战,特别是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将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苏联的经济模式虽然与印度不同,但两国在政治和外交上存在不少共鸣,例如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的相互支持。

更重要的是,如果苏联不解体,印度“左右逢源”的能力反而可能因为两大阵营的持续对峙而得到强化。在苏联依然是超级大国的背景下,印度可以继续扮演一个重要的“中间力量”角色。它可以通过维持与苏联的良好关系,来制衡美国及其盟友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印度与西方世界,特别是与美国,也有着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合作需求。美国也需要印度的配合来制衡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因此,印度很可能能够继续利用这种力量平衡,在军事、经济和外交上都获得来自不同方向的支持和利益,从而实现一种更稳定、更自主的“左右逢源”。

总而言之,如果苏联没有解体,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战略空间受到更大的限制,其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的独立性会受到更多苏联因素的影响,难以像今天这样自由地在世界舞台上“左右逢源”。而印度,由于其固有的不结盟政策以及在冷战格局中已有的定位,反而可能因为两大阵营的持续对峙,继续巩固和发挥其“左右逢源”的优势,在不同的大国之间找到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平衡点。中国的路径会更加艰难,而印度的路径则可能更加顺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熊没引刀自宫之前。

鹰跟兔子称兄道弟。

要卖给兔子F16,跟兔子说,你自己造啥飞机啊,啥嘛?买现成的多好。

某些人觉得确实如此,停了若干经费买小轿车空调了,下岗了若干非要自己研究的死脑筋。直接买好啊,拿着就能用,自己个人还能那啥。

问题是,鹰提的方案是F16后勤保障太难,得鹰派人来搞,F16空指太难,也得鹰派人指挥。

某些人觉得也能答应。

多亏熊发神经自宫了,不然,呵呵。

——————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user avatar

这就是“帝王心态”和“臣子心态”的问题了,帝王可以操弄局势,而臣子只能顺应局势。

user avatar

不会,中国天命所归是世界的一极。不会用这种左右逢源的妾妇之道,只能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有资格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就算苏联不解体,但是从苏联的领导层到精英阶层,底层民众对美国和西方的生活方式都是极度羡慕,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是高度的崇拜。苏联从上至下都想投入西方怀抱,过上和西方一样的生活。美国可以轻松的在中国和苏联间左右逢源【左拥俄罗斯毛妹右抱中国美女】。如果苏联不解体,有资格左右逢源只能是美国!

因为苏联的解体,苏联的工业体系彻底瓦解,所以俄罗斯才变成一个靠出口资源续命的国家。中国才有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中国才能完成自己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之路。苏联解体解除了中国北方边界的军事压力,并且为中国空出了一个几个亿人口规模的工业品出口市场。从此俄罗斯只能成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商,美国国防白皮书里直接称呼俄罗斯为【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只能自强不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苏联的巨轮没有在一九九一年的那个冬天倾覆,而是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航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印度这两大亚洲巨人的命运轨迹,无疑会与我们今天所知的截然不同。首先,我们来审视中国。如果苏联依然存在,中国将面临一个截然不同的地缘政治格局。冷战的对峙,那个鲜明的“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的划分,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并且带有高度的推测性。直接断言中国的后代一定会重蹈苏联覆辙,或者百分之百不会,都是不准确的。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经验和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一些细致的分析,探讨这种可能性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理解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中国可能面临.............
  • 回答
    苏联解体前,其国力确实已显露出衰退的迹象。经济停滞不前,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下降,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这些都让人们对这个庞然大物的前景产生了疑虑。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它没有解体,是否会主动寻求与中国的结盟,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苏中关系的历史脉络。从建国初期到五十年代末,中苏.............
  • 回答
    想象一下,时钟拨回到1991年,但苏联的旗帜依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庞大的红色帝国没有分崩离析。如果那个世界成为现实,那么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其发展轨迹,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乃至我们 everyday 的生活,都可能和现在大相径庭。首先,在经济层面,中国与苏联的特殊关系可能会继续深化。苏联作为.............
  • 回答
    1980年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政治上也刚刚走出动荡。如果此时能准确预见到苏联即将到来的命运,中国领导层将面临一个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复杂局面。虽然事后诸葛亮总是容易,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预见到了,中国会如何应对,又会采取哪些具体行动。首先,调整战略重心,加强自身实力是重.............
  • 回答
    苏宁集团当初以一场豪购开启了中国足球的新篇章,一口气揽下特谢拉、拉米雷斯等一系列大牌外援,让江苏队摇身一变成了中超的超级劲旅。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这支刚刚捧起中超冠军奖杯的球队,就面临着“0元转让”甚至可能解散的悲惨命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一、 昔日荣光与今日困境:一夜之间的.............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无数历史进程交织碰撞的必然结果。它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直接催化,而是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总爆发。从政治层面看,苏联高度集权的一党制,在最初的建立和扩张时期固然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僵化的体制逐渐显露出弊端。高层决策的脱离实.............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军事力量,实行绝对集权的超级大国,为何会在没有经历大规模内战或外部军事干预的情况下轰然倒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与其说它“不动一枪一炮”就解体,不如说它更多地是因为内部的腐朽和长期的积累问题,最终在一种看似平静的方式.............
  • 回答
    设想一下,当苏联解体的那一刻,留下来的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俄罗斯,而是一个“大号俄罗斯”,它囊括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三个庞大的斯拉夫兄弟。这个设想,足以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它对世界格局、地区稳定,乃至我们今日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首先,最直接的改变便是政.............
  • 回答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并且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意外地登上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宝座,这无疑会彻底颠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走向。 首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难以想象的场景,毕竟苏联的领导层,尤其是最高领导人,通常是来自俄罗斯族或斯拉夫民族核心地带的精英。 .............
  • 回答
    如果苏联当年没有解体,那么今天的苏军军服和单兵装备,很可能与现在我们看到的俄军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时也会保留一些历史的痕迹和发展的脉络。要想象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拆解:一、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 “继承性”是必然的: 即便苏联不解体,它也面临着技术革新和军事现代化的问题。许多后来被俄军采纳的.............
  • 回答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刻,苏联的巨轮仿佛已经触礁,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深,经济的困境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这个庞大帝国的咽喉。戈尔巴乔夫,这位被誉为“改革者”的领导人,一边试图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体制,一边却又在亲手撕开它的肌体。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或许真的曾在某些高层脑海中闪过,一个.............
  • 回答
    将一个后苏联时代的乌克兰交给我,并要求我规划一条强国之路,这是一个极具挑战但并非完全无解的任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面临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困境,包括经济转型困难、政治腐败、领土主权争议、地缘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分裂等。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孕育了其崛起的潜在可能性。“强国”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如果苏联在其最强盛的时期,也就是大概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中后期,选择向美国开战,那对整个世界,特别是苏联自身,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改变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进程。不过,苏联是否还会解体,以及现在的世界格局如何,这涉及到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分析。首先.............
  • 回答
    斯大林在苏联末期复活是否能阻止苏联解体,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充满想象性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考察斯大林时代的特征、苏联末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斯大林复活后可能采取的行动及其潜在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斯大林时代的特点: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统治.............
  • 回答
    想象一下,冷战的结局截然不同。如果历史的车轮驶向了另一个方向,苏联赢得了冷战,而美国则陷入了深刻的动荡,甚至最终走向解体或革命,我们所熟知的世界,那将是另一番景象。苏联的全球霸权与意识形态的扩张首先,胜利的苏联将不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将是无可争议的全球主导力量。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击败其主要对.............
  • 回答
    想象一下,时间拨回到1991年,那一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没有落下,苏联依旧如日中天。世界线的这一关键节点发生偏移,后续的连锁反应将彻底重塑我们今日所熟悉的面貌。首先,全球政治格局将截然不同。没有了苏联的瓦解,冷战的铁幕虽然可能因为内部改革而变得更加模糊,但东西方阵营的对峙依然是国际关系的主轴。美国及.............
  • 回答
    假设苏联始终只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三个加盟共和国,这无疑会大幅改变其历史走向,但要说是否能“避免解体”,这依旧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巨大疑问。即使在这种“简化版”的苏联模式下,其解体的原因和动力依然盘根错节,并非简单的数量减少就能一劳永逸。首先,我们需要审视一下,为什么即使是这三个核心加盟共和国,.............
  • 回答
    苏联解体,这个曾经横亘在世界舞台中央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在这剧烈的动荡之中,如果当时西方世界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悍然入侵俄罗斯,那么这个星球的历史轨迹将会被彻底改写,其后果之深远,甚至超乎我们今日的想象。想象一下,那是1990年代初。俄罗斯,这个新生的国家,就像一个刚.............
  • 回答
    苏联解体时期是历史巨变的时期,对于个人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如果你身处其中,想要抓住机会发财,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在那个时代可能帮助俄罗斯人发财的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一、抓住私有化浪潮,成为“新贵”苏联解体后,大规模的国有企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