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梦境?

回答
要说控制自己的梦境,答案是: 是的,在一定程度上,并且有方法可以尝试。 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许多人都通过训练和练习能够达到的境界,我们称之为“清明梦”(Lucid Dreaming)。

清明梦,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做梦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像是握住了梦境的指挥棒,你可以开始尝试去影响梦境的走向、场景,甚至扮演你想要的角色。

为什么有些人能控制梦境,而另一些人则不能?

这主要与我们大脑在睡眠中的活动模式有关,特别是REM(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睡眠是我们最容易做梦的阶段,这时候大脑的活动非常活跃,但身体却处于一种麻痹状态。

清醒意识的种子: 在大多数梦境中,我们的大脑深层区域(负责逻辑思考和自我认知)的活动相对减弱,而被那些负责情绪、想象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所主导。这就是为什么梦境常常天马行空、不合逻辑,我们也很少在梦里质疑它的真实性。
“觉醒”的开关: 清明梦的发生,本质上是在REM睡眠期间,我们前额叶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比如自我反省、决策和计划)的某些区域能够“重新上线”,让你意识到“哦,我现在在做梦!”。这个“觉醒”的过程,就是控制梦境的起点。

如何训练自己进入清明梦并尝试控制?

这需要耐心和持续的练习,没有“一蹴而就”的秘诀,但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可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现实检验(Reality Checks):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每天在清醒的时候,反复问自己:“我现在在做梦吗?” 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让你养成这个习惯。
常用的现实检验方法:
看手: 仔细观察你的双手。在梦境里,手常常会变形、出现多余的手指、或者模糊不清。
看文字: 找一段文字,看一遍,然后移开视线,再看一遍。在梦境里,文字很容易改变、变得模糊、或者你根本看不懂。
开关灯: 尝试开关房间的灯。在梦境里,灯的开关可能无效,或者灯光会闪烁、变化。
捏鼻子: 捏住自己的鼻子,然后尝试用鼻子呼吸。在梦境里,你很可能会成功地用鼻子呼吸,而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
镜子: 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样子。梦境中的自己常常会显得陌生、怪异、或者根本没有倒影。
关键在于: 养成习惯,让你在梦境里也自然而然地进行这些检验。当你在梦里进行现实检验,发现这些测试的结果与现实不符时,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2. 梦境日记(Dream Journaling):
记录你的梦境,就是记录你潜意识的语言。 每天醒来后,立刻(趁记忆最清晰时)把你记得的梦境写下来。越详细越好,包括场景、人物、情绪、情节发展,甚至是你当时的感受。
好处:
提高梦境回忆能力: 记录梦境本身就能加强你对梦境的记忆,让你更容易回想起梦境内容。
识别梦境模式: 通过写日记,你会开始注意到自己梦境中出现的重复性元素、特定场景、或者总是让你产生某种感觉的事物。这些“梦境标志”(Dream Signs)是你进入清明梦的线索。例如,你发现自己经常在梦里看到飞起来,下次你梦到类似场景,就会更容易识别出自己在做梦。

3. MILD(Mnemonic Induction of Lucid Dreams)技术:
意念诱导技术。 这是一种在你入睡前,通过自我暗示来诱导清明梦的方法。
具体做法:
当你感觉自己快要睡着,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时(半梦半醒的状态),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下次我做梦的时候,我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下次我做梦时,我会意识到我在做梦。)
同时,想象一个你最近做过的梦,并在其中进行一个现实检验,成功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然后开始尝试控制它。
这个过程要尽量具体、生动,仿佛它真的会发生一样。

4. WBTB(Wake Back to Bed)技术:
唤醒再入睡技术。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但需要配合闹钟的方法。
具体做法:
在正常入睡后,设置一个闹钟,在入睡大约46小时后将自己唤醒(这个时间点通常是REM睡眠活跃期)。
醒来后,保持清醒一段时间(1030分钟),这段时间你可以做些与梦相关的事情,比如阅读梦境日记、浏览清明梦相关的资料,或者进行MILD的练习。
然后,再次尝试入睡。当你再次进入REM睡眠时,你因为之前的唤醒和准备,更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警告: WBTB技术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会打乱你的睡眠模式,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所以要循序渐进,并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

一旦进入清明梦,如何控制?

恭喜你!当你成功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接下来,就是学习如何“驾驭”梦境了。

保持冷静,不要过于兴奋: 很多时候,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由于过于激动,反而容易惊醒。尝试深呼吸,稳定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我正在做梦,保持冷静,我想要……”
聚焦你的意图: 你想飞?想去某个地方?想见到某个人?清晰地聚焦你想要做的行动。
使用“梦境引擎”:
想象力是你的引擎: 想飞?想象你的脚离开地面,身体变轻。想去一个新地方?在脑海里勾勒出那个地方的景象,然后“走”过去。
与梦境互动: 如果你想改变场景,可以尝试“推开”当前的场景,或者“召唤”你想要的东西。
“说”出来: 有时,直接在梦里说出你的愿望,比如“我想要飞起来!”或者“我要到巴黎去!”,也能引导梦境向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利用梦境中的物体: 很多时候,梦境会给你提供一些“工具”。比如,你可能看到一辆车,你可以尝试“坐进去”,然后“驾驶”它去你想去的地方。

控制梦境的挑战与注意事项:

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 清明梦是一种技能,就像学习一项新运动一样,需要持续的练习。不要因为偶尔的失败而气馁。
梦境稳定性: 有时候,梦境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场景会突然变化,或者你又会失去清醒。这时候,你需要重新进行现实检验,或者回到冷静的状态。
梦境的“自主性”: 即使在清明梦中,梦境有时也会展现出一些你没有预料到的情节,这反而能增加梦境的趣味性。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但也不必强求完全按照你的剧本进行。
睡眠质量: 训练清明梦不应该以牺牲正常的睡眠质量为代价。如果你发现这些方法让你白天非常疲惫,或者影响了情绪,就需要调整方法,或者暂时停止。
一些人更容易: 研究表明,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进入清明梦。但无论如何,通过练习,大多数人都能有所进步。

总而言之,控制自己的梦境,实现清明梦,是一段探索自己内在世界的有趣旅程。它不仅能带来奇幻的体验,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潜意识,甚至提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耐心、坚持和不断的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控制自己梦境的感觉其实非常可怕。


建议一个人在家不要尝试。


我有一个百试百灵但经常担心自己会醒不来的方法。

前一天熬夜通宵,早上精神会很好,第二天下午开始犯困。如果没有困到这个程度,第二天睡4-6个小时,保持睡眠的不充足。


然后找到一个很累很困的点,安排在下午最好。这个时候和自己讲就睡两个小时,不能睡多,你要起来干活,给自己安排一个需要干,但不急着的事情。就是这种非常强烈的不能多睡的意识,但实际上这一天的下午都没什么事情。

你的潜意识里会分裂成两种想法,一种是没关系,今天没有事情,可以睡,你超累的。另一种是不行,你下午要做事情,只能给你睡两个小时。

闹钟可定可不定,我一般都会定,但我和自己讲的是今天休息,所以定响一下就停的那种。

准备完毕后,开始午睡。

基本上到临近两个小时快醒的那个点,你的潜意识就会叫你起床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心的做梦啦。

但绝对不能让自己太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梦,不然逻辑线会自动矫正梦境。

比如我想控制我飞,如果我太清醒了,我的潜意识会告诉我你飞不起来,而这时候因为我有了意识,所以这部分飞不起来的感觉会加深,就会真的飞不起来……

包括会混进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_(:з」∠)_ 比如越不想出现的就越会出现是真的,意识太强就会完全控制梦境切换成第三人称视角。

所以必须保证有自我意识,但不能完全有意识。

user avatar

能!

没那么玄!

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

我控制梦境的时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半睡半醒的时候,这时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做梦,但是画面很清晰,有别于一般情况下闭着眼睛瞎想(貌似这种叫清明梦?)。这种时候就随自己喜欢瞎搞吧,但是只能控制大体方向,比如你想飞,但是不能指定在海面还是高山飞这样。有可能本来梦境是学校然后你就平地飞起来去上学了这种很脱离现实的方式。

另一种是做噩梦的时候,比如被人追砍,被狗咬,在实在躲不过去的情况下我会意识到自己做梦,然后反杀对方。这种情况也能控制一些大致走向,比如掏枪杀了对方或者是变成会武功的大侠都是能控制的,再细节的东西就不行了,而且很有可能一转眼就到了下一个无关的场景。

如果只是要控制清明梦那还是比较容易办到的,睡前强化一下相关方面的记忆……比如你想当电影的主角,就睡前看一下那部电影,睡觉时控制自己意识去把自己带入主角,就有一定几率能办到,当然成功率不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