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女性消费能力强,舆论更愿意为女性发声。
乡村里的孤寡老人,一个月靠百来块钱的低保过活,地位低不低?
城市里的残疾人,走盲道都能带沟里,去商场有的专用厕所都找不到,地位低不低?
个别学校的学生,被一车车拉去电子厂干活还不给钱,地位低不低?
滴滴司机,一天工作12小时,扣掉滴滴抽成和租车费用,一个月几千块到手,地位低不低?
为什么你听不到社会舆论反复的,持续的为他们争取权益呢?
因为他们没有消费能力。为他们发声的人只能用爱发电。
"地位低" 和 "地位低的舆论" 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能意识不到,流量的价值有多高。
比如一个二十万关注的公众号,发一篇广告要收4000到10000。
也就是说,把一篇文章推送到二十万人手机上这件事,价值4000以上。
舆论也是一门生意,而生意是要赚钱的。
是什么能让舆论投入高昂的成本,反复的,持续的为一个群体发声?
大概是这个群体的商业价值高,消费能力强吧。
因为大部分中国女权的着眼点都在性别角度,但性别角度触及不到矛盾的本质。
职场歧视:很多女性强调男性陪产假,但如果企业严格遵守劳动法没有996福报,955工作制需要一倍的用工量,那么企业有何资格对女性挑三拣四?对女性职场歧视的本质在于企业主对劳动法的蔑视,正常节假日都不能休息的情况下,陪产假不过缘木求鱼。
人权才是女权的基础,人人平等才是男女平等的基础。
家务劳动:同一个经济体内体力劳动者的地位与收入和家庭主妇的地位正相关。一个厨师炒两三人份的饭菜的工钱有多少,是家庭主妇做饭的价值锚定。一周两次钟点工打扫卫生的工钱,是家务清洁的价值锚定。
一个专业厨师一天炒一百道菜工资只有两三百,钟点工一次大清洁只要一两百工钱的时代,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又能高到哪里?
绝大部分受教育女性成为家庭主妇是在孩子出生以后,看看月嫂的工资就知道这段时间工作强度相对于普通家务劳动有多大。家庭主妇的价值被计划生育所限制,如果生三四个孩子,劳动强度人所共知。如果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家庭主妇劳动强度同样变大很多。但现在普遍情况下,小两口独立生活只能生一个孩子才是常态(生不起第二个),但生育对女性职场的影响是长时间脱离工作状态打破连续性。如果谈论生育对女性职场的影响,以绝对值来说,第一胎影响最大。
这种制度使得家庭主妇地位尴尬。全力投入家庭,随着第一个孩子长大就没太多事做;照顾一两年孩子再去上班,已经被影响的职业生涯找不到满意工作。
现在造成男女对立的根本在于绝大多数国人的地位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保障,体力劳动收入低地位低。这道题目下的答案,女性在强调女性地位低,男性在强调女性不比男性地位低。
如果跳出性别视角:
实际上是劳动者的地位低!!
采矿专业不招女生,这简直是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强烈建议招收一半以上女生。
最讨厌这些概念争议,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你应该怎样定义?这种概念话术还是避开为好。
因为低的人几乎不上网,上网的几乎不低。又低又能上网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就演变成了你看见的极端信徒(不是带头羊)
大致上如此,总是有例外的。
是的,很低,地位低,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1,教育:女大学生占比才52%,排名才全球前三,足见女性受教育歧视之深:
二:职场:女CEO/高管占比,居然才全球第二,仅是全球平均4倍,足见职场地位之低:
女CFO占比才全球第六,只有全球平均的不到2倍,职场地位低:
女高管占比才全球第九,只有日本的四倍多,还是职场地位低:
3,创业与财富: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仅有63%来自中国,堂堂帝都,居然险些被美国超过,可见女性创业、财富地位之低:
就连德国的妇女保护研究学者都看不下去了,亲自到中国揭露这一事实,并警示全世界---How Chinese Women Rise!
4,婚姻保护:这个被喷的最多,也最惨不忍睹:
首先,在顶层设计就有“问题”;
新中国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宪法、不是民法,也不是刑法,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哪有这样的立法顺序!一点也不知道缓急轻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起草,不像其他欧美国家,是由男性大法学家起草的,而是由妇女保护组织----中央妇女委员会起草的,这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是让妇女保护组织而不是法学家起草婚姻法的!太不当回事了吧?
而且,中国还是少数法律承认男性入赘女方家庭的国家之一,是最先赋予女性冠姓权的国家之一,是最先允许女性自由堕胎的国家之一,是最先允许自由离婚的国家之一,还是最先基本根除妻随夫姓的国家之一----让媳妇跟自己不一个姓,这是不拿媳妇当自家人啊!
-----------------------分割线,下面是正经的------------------------
以下数据根据2015年国际劳动部的调查《全球工资水平报告2014-2015》 链接: Global Wage Report 14/15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2015)
中国女性就业率为64%,居于全球领先水平,其中男女就业率差距为14%,远低于22%的世界平均,与美国、欧洲国家均值类似,居于全球先进水平,远胜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
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男女雇员工资收入差距仅有10%不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相对比,韩国女性平均收入比男性低36%。
中国在“女性受高等教育比例”和“女性技术和专业工作者”两项重要指标上,均为世界前三名。中国女性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专业工作技能水平,在类似发展水平的国家中鹤立鸡群。
---------
根据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商业调查》,中国内地企业女性高管占比2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调查还显示,有17%的女性高管认为性别原因是阻碍女性职场发展的重要因素,2%的男性高管亦持此观点。也就是说,有83%的女高管认为性别原因并不是阻碍她们职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人因素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可以闭着眼睛猜到,非高管的女性中,持此观点的绝对远远大于17%这个比例。
有人说,彩礼是女性地位低的表现,有一定道理,彩礼的确早晚要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你要说国外没有彩礼所以女性地位高,大姐,您没听说过嫁妆么?男性出不起彩礼娶不到老婆,和女性没有嫁妆嫁不出去,您选哪个?嫁妆这个东西,反而更像是把女性当成了家庭负担和联姻的工具人吧?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看过吧,里面其中一位主角拉贾的姐姐,就是因为家里出不去嫁妆,没人愿意娶。
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中英文关于描述同类男性的词汇对照:
屌丝--loser 直译:失败者,不限于男女。
舔狗--flatterer 直译:献媚者,起码是人不是狗。
直男癌--mansplainer 直译:男人的说教,起码不是癌症患者。
其实严格来说这根本没办法对照,因为中文里面的比英语骂的狠的多得多。。。。而且这些英语词汇并不专指男性,中文里的这些词汇可谓是独门创新,冠绝全球,建议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拳头,早点输出外国,就像chinese dama、tuhao被牛津辞典收录一样,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见penis-silk、lick-dog、straight male cancer等词汇风靡世界了。
哦,蝈蝻、屌癌,这些被本国女同胞发明出来的超级狠的污名化词汇,好像也只有中国男性能享受到。。。。。。
emmm,我写这个回答,不是为了说中国女性地位有多高,我承认我们在男女平等方面还有很多要做的,我是想说明,中国女性的地位远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低,起码没有这么低: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后发国家、一个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刚刚70年的国家,能做到这一步,不值得骄傲吗?我就是想为中国鼓掌,为党和政府鼓掌,为中国的劳动妇女鼓掌。
有人问,中国有女权主义吗?我觉得,有,不光是有,中国还是把女权主义写进宪法的国家,还是把女权融入根本纲领的国家,不信?不信就去读读马克思,读读毛主席,你就明白了。
在上海,你去幼儿园托班看看,那些在厨房里烧饭的孩子,娃娃屋抱娃娃的孩子,绳梯上爬上爬下的孩子,不看衣服和发型,你根本没法区分哪些是男孩和女孩。
我常想如果男孩女孩能一直这么平等的长大,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现实是,大约到中班,幼儿园里就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是女孩子,别这么疯跑;你是男孩子,整天跟着女孩子抱娃娃像什么?
性别塑造,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①有些人会说,男孩女孩不一样,就应该按照他们的性别来给予不同的扶养。坦白说,我没法反驳这样的话,只是麻烦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男孩不能抱娃娃,女孩不能爬绳梯。
到了大班,快要幼升小的时候,社会开始第一轮为未来的性别塑造分化男孩女孩。
我们家读外语学校,因为我们家是女孩,学不好理科。
这句话耳熟吧?在没有进入家长群的时候,我以为对女孩子的理科分化是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的,而事实是,因为上海的奥数外语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很多父母从幼儿园就开始认定女孩更适合外语而不适合数学。
这还只是开始,到了学龄,按照性别来区别对待男孩女孩会成为约定俗成的常态。
有些朋友好奇如果不这样教育孩子,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就性别教育。基本上面向儿童的性教育读本会写这个内容:认识性器官,男孩女孩性器官不同,隐私部位不同。最常见的是男孩短发,女孩扎辫子;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这是对孩子无害的性别教育。
学过奥数的家长应该知道,奥数的课程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就是提前学往深里学,听不懂或者听得懂做不来是常态。然后,女孩家长会觉得自己家女孩的确学不来;而男孩家长会觉得自己家娃学不来。
就这点儿细微的差别决定了我女儿奥数班里男女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了五年级,就只剩下一只手数得来得几个女孩了。
其实,我也不觉得女孩子理科一定比男孩强,也不敢认定男孩女孩统计平均就一样,我只是好奇,我们怎么才能客观评估男孩和女孩的理科能力?在这个女孩强就说女孩后劲不足,女孩弱就说你瞧她果然弱的大环境里。
和奥数班相比,我女儿小学校内,女生比男生数学平均成绩好。但是据说到了初中,男生会一夜变强。有数据证明的是上海初中名校理科班的男女比例远高于男女学生比例。这成为男女不同(男强女弱)的例证。
我跟着女儿混迹于幼儿群,小学群,准初中群。幼儿园时,我旗帜鲜明的反对性别刻板教育;小学时,我会弱弱的反对那些认为女儿不如男的说法;中学相关群,我已经沉默了。
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认定这是男女天生的能力差异决定的了男生女生的理科表现,而我已经没有直接例证来反驳了。
至于女孩父母为女孩做的选择及我们社会大环境对女孩能力的判断在这期间的影响?已经没有办法评估了。或者,我更准确的说,是没有人愿意去思考了。
②很多人坚持用社会表现来定义男女,不愿意去思考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这是男女话题,包括这个知乎问题没法深入讨论下去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家长有意识无意识的选择决定了高中文理分班男生理科女生文科。然后读IT、读机械、然后理工科的女生少。然后,各行各业,只要和风险、劳累、高薪相关,女生都比男生少。
都不用说女性的生育对职场的影响,很多女性,从她在中班开始,她的一生早已被决定。
为什么说中国女性地位低?不用说底层女性被流产(同样也能证明女性被选择性堕胎有其合理性),就算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大部分女孩子的命运都是被规划的。
小的时候玩娃娃,少碰绳梯这种需要体力的活动,少去钻山洞这种需要胆量的游戏;
读书时不擅长理科,读什么理科啊,何必用自己之短去博他人之长呢,听起来很正确啊;
毕业以后去做老师,会计,医生,去事业这种稳定的单位将来好顾家,好嫁人;
结婚后尽快生个孩子,生好孩子好好带娃吧;
于是,体力不如男生,胆量不如男生,那也是天生的,不怪女孩;以至于手无缚鸡之力,那还是女性天生的。
个别女生竟然还能换桶装水,天啦,你们家没男人吗?你长大的过程很辛苦吧?那怀孕的时候上班,遭遇邻居怜悯的眼神也是必然的(不能不适,因为人家关心你);结婚不要婚房,是未婚先孕吧?不要彩礼,那必然会被婆家看低啊.....
既然大部分女性都这么规划自己的人生,那女生职场没雄心也是常态啊,那么公司不招女生也是企业正当行为,所以,修改女生成绩以招聘更多男生当然也是合理行为。女生薪水赶不上同等条件的男生也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当我们说女性地位低时,并不一定说女性在家里要听男人的,而是说她丧失了很多自由选择的可能,她独立自主的能力被无形的削弱了,她尚失了自主幸福的能力……决定她幸福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和公婆了。
她更关注外貌,更关注情感,更关注孩子的教育,更愿意说家长里短咒骂婆婆,不是因为她天生如此,只是因为她的世界越来越小,最后只有家庭。
她的世界里家庭的比重过高,而社会经济政治宇宙的比重太小。这是我们说女性地位低的原因之一。
===================
补充1:
很多人在评论里说这世界才不管你是谁只会按照既定的规则选择优秀的人。嗯,很有道理,男人被鞭打,女人戴着镣铐,大家同台竞技,也不能绝对的说不公平或者不平等。
但是,我们明明可以不用鞭子不用镣铐。就因为传统定义了男女,我们就还要继续传统?
还看不明白,或者,不能理解的,你们随意。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反正有耐心,哈哈。
补充2:送给看到的女孩子和女孩的父母,勇敢做你自己!
RUN A GIRL
补充3:
男女当然有性别差异,但是,男女性别差异有多大?我们现在的性别塑造教育和男女天生的性别差异相比是适当的,还是失当的?
我以为这个问题不值得争议,有些人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自己的性别歧视找借口罢了。
我这个问题有几千评论,其中有三个学生朋友跟我说他们在自己的教材里看到了,或者心理学老师说男孩女孩天生是不同的,男孩天生理性,女孩天生感性,云云。。
那这其中感谢一个给我发了其中的一篇论文。(精选评论里有链接)
我觉得我必须要吐槽一下我们大学的心理学教材和心理学老师,也包括学生。更要吐槽我们可怕的逻辑教育
那这篇论文的起因是有个朋友这样评论:
希望大家关注这句话:“有些东西是刻在基因里的”。那这个所谓的实验能证明男孩子天生喜欢汽车而女孩子就喜欢娃娃吗?
这篇所谓的论文在评论里被各种群嘲。然后上面的那位朋友找到了原图:
怎么样? 熊猴子在玩汽车,雌猴子拎着娃娃。雄性激素指引着我们人类,男孩子玩汽车,女孩子抱娃娃。
是这样吗?
这篇论文本身的影响因子如何,学界对这篇论文的态度是什么?是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还是为了拿学位凑成果的论文?学界对他是推崇的还是不屑一顾的?这些我没能力证明。
我就拿这篇论文中的数据来说。这是论文中的数据图:
上图中百分数的计算方式:
percent contact scores equaled contact with each individual toy divided by total contact with any of the six toys × 100.
所以,数据只说明了,6个玩具里,雄猴子17%的时间用在了汽车身上,8%的时间用在了娃娃身上;雌猴子有7%的时间用在了汽车身上,22%的时间用在了娃娃身上。
这个数据能证明雄猴子比雌猴子更喜欢汽车吗? 抛开原论文统计样本、统计方法、数据选择上的种种,我们说可以吧。(更严谨的知友可以看原论文的基础数据,另外可以关注一下专业人士关于统计分析的文)但是,
但是,
这个数据,逻辑上能证明男孩子基因里就喜欢汽车吗? (你让毛绒狗怎么想?)
逻辑上能推论出男孩子只喜欢汽车,不喜欢娃娃吗?(17%时间是时间,8%的时间就不算时间?)
如果男孩子喜欢娃娃他就是娘炮?(喜欢毛绒玩具比汽车数据更高已经不好意思提了,只说逻辑吧)
如果男孩子喜欢娃娃,女孩子喜欢汽车,他们长大了就会有性别认同问题?
所以,我们社会就应该让男孩子喜欢汽车以训练他们的阳刚之气?坚决不让他玩娃娃,不让他碰毛绒狗。否则,男人长大后就不能打仗了,不能参军了,国将不国了?
站在我的角度,幸亏我也看很多严谨的文章。否则啊,看我们读过大学的朋友,还这么不严谨,我才觉得民族无望了。
补充4:
很多人都在评论区质疑我觉得想抹杀男女差异。我当然不反对男女差异,尤其是男女体力差异,但不能泛化这种差异。给大家看上海中考体育评分标准:
在长跑上男女采用不同的考核目标;在排球和跳绳上男女标准一致;立定跳远男女差异大,女生满分成绩如果是男生就不及格;50米跑女生满分的成绩如果是男生成绩才刚及格;足球运球男女差异小,女生满分成绩相当于男生90+。
所以我们教育部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承认男女差异,但是不是一刀切说男生就是比女生强,而是具体的来看每一项身体素质。反而是社会观念比较老旧,不管三七二十一,男生就是比女生强。
这是我理解的男女差异。绝对不是男女打架就是男生必须让着女生,但也不是男女必须完全一样,尊重统计规律,更尊重每一个个体。
2020-4-6
今天看到的帖子,楼主家有个牛娃,女孩,然后楼主说自己娃外貌不好看:
楼主说自家女娃运动,有人评论:
而这些觉得女孩后劲不足的:
中国女性地位太低了,这一点在微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凭什么微博只能搜男生不能搜女生?女孩子连被搜索的权利都没有,活在黑暗之中;男生却可以被阅读上亿次,活在聚光灯下。连微博都要抹消我们女孩子的存在,男女平等就这么难吗?女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原因很简单,很多中国女人在女权的蛊惑下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和良知,变得贪婪和无耻。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明明自己享受的特权,还要要求更多的特权。
要想男女平等也很容易呀,第一,我们可以呼吁男女同时退休,不能让女人早十年退休了。第二,我们可以呼吁取消彩礼和嫁妆,可以呼吁共同买房呀。甚至可以呼吁女人买房加男人名字。第三,遇到危险一起撤离,可以先让孩子先走,妇女同志们就留下,一起面对困难!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女人们总是忘记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古希腊罗马有投票权的根本要求是兵役,现在中国不需要每个人都服兵役,但是我们可以呼吁男女一起进行兵役登记呀,要是发生战争了,都得上!
中国女人是因为自己没办法承担义务,所以说才不能享受到充分的权利。社会已经够惯着他们了,但是他们在女权的蛊惑下变得这么厚颜不知羞耻。要是真平等了,他们愿意吗?
ps.对于生孩子的问题,我想问一句,生孩子是强制的吗?生孩子是你卖给别人的吗?如果国家强制命令女人生孩子,那我也支持给予女人更多的权利。
中国,绝对是全世界女性地位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里有无数的码农,每天熬夜加班,不惜冒着过劳死的风险,也要保证各大消费网站能够有序的运作,以保证在双十一那一天,女人可以有效的败光老公所赚的钱。
这里有无数的自媒体,每天写出各种讨好女性,贬低男性的文章。他们深知只要跟随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一起跟着女人骂男人,就能收到百万+,千万+的爆款文。
这里有无数的农民,在阳光底下汗流浃背,用尽自己的体力,修筑了这个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住所,然后这些住所被奉献给女人居住。
这里有无数的产品经理和策划,每天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新产品,就为了能够满足女人的消费欲望,还美名其曰这叫做创新。
这里还有无数的商人,深知女人创造了绝大多数的消费,因此他们将全国各地的资源进行周转,将无数的工人,农民等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资,运送到女人面前,供其享用。
这里的男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一生都要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为了能够供养女人。还美名其曰,这叫做成熟。成熟的人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在他们眼中,供养女人,保护女人就是天塌下来都不容质疑的真理!
而这里的女人,犹如生活在神话世界中的天国一般。中国男人为了女人付出来犹如工蜂供养蜂后一般的劳作,任劳任怨。这里的女人不但毫无愧疚的接受了这一切,而且还可以丝毫不顾及的辱骂:“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而你,居然还认为中国女人地位低?
公众号:无名的思想空间
2020年5月3日,#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的节目里讨论拆迁补偿。这个节目由于包含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内容,这两天变成了微博热帖。
目前这个几个村落的补偿原则是:儿子能分到宅基地,女儿没有!下图是认定办法。
有位父亲想为女儿申请宅基地,想让女儿也能被当作儿子对待。
这个节目先讨论了宪法。说宪法里规定男女平等。
宪法第二章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然后,这个节目就奇葩地转向了宪法的背面。
它请的所有的专家和律师都觉得性别歧视在2020年是件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哪怕违宪也也是应该的。
专家说:“这就是一直以来的传统。” “男性是重劳动力”
一位律师嘉宾说,宪法是母法,但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法律来调整。具体到这个宅基地的分配,则要尊重公序良俗,不给女儿分地。
一位村干部则大言不惭地说,我们不给女人分地,是因为“我们就从来没有给女人批过宅基地”。
最后,这位要求给女儿平权的农民父亲面对满嘴性别歧视的律师专家们只得中途愤然离场。
这可是2020年的北京啊!
在1947年。
对,1947年,七十三年以前。
邓颖超在《土地改革与妇女工作的新任务》表示:在农民与妇女群众中要更广泛地宣传和解释土地法大纲,并切实贯彻这个大纲,真正做到妇女与男子一样分得土地,并保有所有权。
然而2020年的北京卫视告诉我们,因为男女有别,所以女性没有土地分配权。
我不知道女人地位到底是怎么低的,在我所观察到的社会中层下层,女人的地位都远比男人高,
这个地位很好判断,谁掌握家庭话语权, 财产支配权。
在农村,由于大多熟小仙女 都跑城市里去了,小仙女极其稀缺,女的可以随便挑男的,要价水涨船高,没有城里房车+二三十万彩礼是找不到老婆的。
嫁过去过后也基本不干什么活,还做家务,想啥呢?这些活都是婆婆干。天天就是躺着刷抖音,被当太后供着,要啥婆家都得满足,因为只要女的不高兴会随时离婚再嫁,离异带孩子的都根本不愁嫁。
供需严重不平衡,这种情况下,男方家里人根本不敢得罪女的,只能当太后伺候着。
即使生了孩子也不安稳,离婚的不少,也有很多拿了彩礼结婚后生了孩子甚至没生孩子就跑的,孩子也不要,继续去骗下一份彩礼,现在农村有专门的一个词 叫妻跑族。
你还没法报警,打官司,一说就是感情破裂,你能咋办?
在城市里,大多家庭都是女的管钱,男的要上交工资,我了解到的几个同学都是上交工资卡,男人变成了彻底的工具人。
真正的女权:DF-17的主设计师是女性,研究新冠疫苗做出突出贡献的也是女性。
虚假的女权:
美欧白左文人,需要人为灌输一种观念:中国女人是受害者(地位低),中国男人是加害者,欧美男人甚至黑人男性是拯救者,来最终瓦解和分裂中华民族。同时制造大量的中国女性逆民,同时利用女权造成中国男女矛盾最终使中国出生率极度降低。
灭族不用战争,用文化洗脑就成了,让他们男女内斗,出生率下降就灭了未来的族;让他们的女性都变跪外的easy girl,注入别的民族的生物DNA和文化DNA,生出来也都是小逆民,也是一种灭族方式。
欧美白左文人40年对中国女性以及中国精神阳痿男的洗脑,其实已经初见成效。
比如,本次抗击疫情就炸出来太多女性逆民,其中有皈依者女性逆民,也有靠嫁给了欧美男人变成的女性逆民。
重点看下面几个链接的大量女性逆民:
比如中国的结婚率,出生率已经开始断崖式下降。
很多人崇拜犹太人,我就说一点,先把出生率超过犹太人再说,先把逆民率降低到犹太人水平再说。
【新词汇:婚驴】 女权对于想结婚想找伴…侣的女性,称之为:婚驴。
可以去那个俞敏洪和咪蒙的对比问题下看看,认为俞敏洪敢说真话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回答赞数都很高。
中国的很多女人,自己要工作,婚后要承担很多(可以说是大部分)的家庭责任,被家暴了诉讼离婚法官不承认是家暴,最后还要背上使中国堕落的骂名。
我想说人都是利己的,有一些女生在相亲的时候提出比较多的财产要求,是不是因为这种不尊重不保护女性家务劳动价值的现象普遍存在,采取的自我保护的手段呢?很多人吐槽女性婚前要求的财产过多,那么你们在对待女性的时候,有没有“家务劳动很辛苦,你们照顾家里不容易”的心态呢?有没有“女性也在职场上有同等的和能力相配的晋升机会呢?”你们有没有说过,女性不需要承担生活的重任,男的活着更不容易呢?有没有真正的体验过生育、家务、育儿的痛苦和艰辛?如果你们的另一半也在工作,你们有没有平等的分担家务呢?你们在听到别人说“女孩子长大一点就是学不过男生”“女生将来嫁个好男人就可以了,很多事情女生就是不如男生”的话,尤其是“很多事情“里,包括很多并不需要那么依靠体力,男女天生生理差异不明显的工作,有没有心里不舒服?
这种财产要求,是很多女性在社会大背景下的一种自保手段(当然也存在纯粹就想占便宜的,这种一定要反对,批评),所以男女都是这种想法趋势的受害者,我们要做的,是扭转这种情况,给男人女人平等的(充分考虑生理客观差异的)发展机会,现代社会了,科技也发展了,不要拿扛大包的水平来决定男女地位了好吗?不然挣得最多的应该是搬运工。不然,女性的权益无法保障,她们就会更多的努力给自己一些切实的利益,男性则会被迫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大家都是受害者。
一味的谴责女性的要求,是把这种落后氛围的害处强迫要求一个性别来承担,这是极端不负责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社会真的实现了男女平等,更多的女性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独立的奋斗生活,那一少部分只依赖别人、自私自利的女性就会被淘汰,不然只靠两性互害,那就永远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了。
中国女性(主要是城市女性)的地位是期望高,实际低。
从期望高来说,女性对标的是欧美女性,在职业与社会地位上与男性基本持平(当然,实际上欧美还是男权社会,只是女性地位越来越高)。
但实际情况是,女性的这种期望,造成了与男性,与商业社会的激烈冲突,结果导致现在女性的实际地位越来越低。还不如改开前城市女性的地位(妇女能顶半边天)。
原因?先分析女性这边的原因。
中国女性的这种期望是只占便宜不担责任。欧美女性平权的背后是其独立性,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以欧美IT业为例,男的干到晚上12点,女的也一样,既然平等,女的就别要照顾。性别特征在此被淡化。你能干就干,干得好升,干不好滚蛋,管你男女?
中国企业会照顾女性,女性也甘之如饴,承压能力不如男性的零头,企业凭什么要招女性?
以上是说统计意义的大部。中国当然有独立的女性,只是统计意义上量太少。
在心理独立上,中国女性差得更远。本人是70后,我那个年代的女性是相对保守的。在国外的发现令我大跌眼镜:如果夫妻一方出国,男的有不少能守住自己底线的,而女的没有一例不出轨。
女性出轨绝大多数不是因为性(相反,男出轨是为了性),而是因为独立性,换个灯泡,通个马桶,搬个家。。。全得找人帮忙。国内有班级,有班主任,辅导员,无处不在的组织。。。无处不在的有人关心你帮你。国外?自由的本意就是没人管你。宝宝苦啊。。。
在欧美,绝少女人离开男人就活不下去。
在中国,绝大多数女人,离开一个男人,还得扑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才能生活。(扑入,并非光指结婚,而是依赖另一个或几个男人)
所以,从女性来说你想做个金丝雀被男人绅士一样宠着,就别怪有一天男人把你像只鸟一样玩弄与丢弃。
男性这边的恶,是几千年不变的:仗着自己对资源占用的强势,去交换女性独有的性资源。
什么时候,中国女性与男性共同加班共同买房买车了,女性地位才能真正提高。
什么?女性还要生孩子,养孩子,做家务?别激动,现代社会承认女性家庭活动的价值。离婚平分财产,男方向女方支付赡养费。实际上,现代男性也在逐步走入家务。
有人说过,
男性最大的幸运,就是他靠身体交换走捷径的可能性极低。
女性最大的不幸,就是可以走捷径。
sssssssssssssss
再补一个男性影响女性地位之恶:
对女强人,对大龄剩女的极度不友善。宽容度之低,令人乍舌。
再补一个女性之恶:
丈母娘要求男方有房有车。也就是说一开始就导致了女儿经济上的高攀,之后还谈何平等?这批人才刚结婚,等着后面问题爆发吧。。。男人婚前对女人如何低三下四的追求,婚后一定会补回来,哪怕女人是真女神。
另外,这里只谈了城市。农村女性地位之低,农村男性大男子主义之强令人无语。可能是教育的原因。可能是改开后,zf彻底放弃了农村。不能理解女性不能上桌的文化,不能理解打女人的文化。也不能理解彩礼文化(男人付了长期piao资,把女儿领走?)
每当有人拿中国新生儿118:100的性别比说事,我就要出来反对一下。
反对 @麦烧同学 答案中引用的性别比。
这里要澄清一个情况:中国人口普查中,未成年组的性别比严重失真,只有成年组的性别比是接近实际情况的。比如说,2010年6普,各年龄组的数据是
0-4岁:119.13
10-14岁:116.24
哇……好可怕对不对,可是看看20-24岁的:100.95
这说明什么,2010年的20-24岁人口可都是85后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85后已经是非常平衡了。
直觉告诉我们,性别问题只有一代比一代好,哪有一代比一代差的?
别急,我们再来看看,这“平衡的不得了”的这一代人,在十年前是什么水平——
2000年5普,10-14岁人口的性别比是:108.81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在这十年间,有几百万的未成年男生死绝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我们仔细看会发现,
2000年,这个年龄段中的女性人数为60051894,
2010年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变为了63403945 。
凭空增加了340万女性!
凭空增加了340万女性!
凭空增加了340万女性!
至此,基本可以下结论了:我过未成年年龄段,有大量女孩的信息未被统计(最直接原因是不上户口),而一旦到了成年组,也即领身份证和工作,这些女性的信息就会补录。
因此,中国新生儿人口比例失衡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实际情况非常乐观,我研究了这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24岁的性别比是依次下降的,2010年已经下降到100.95了,比认为的正常水平(102)都低,所以有理由相信,2020年的统计,20-24岁的性别比,女性人数会大于男性(这也符合观测)。
所以啊,不要听风就是雨,中国的人口从计划生育以来一直非常平衡,不存在什么3000万光棍这种情况!
参考资料:
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五次人口普查
来,再给大仙介绍一个名人,这就是所谓的欧美的女性离婚保障,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直接照搬欧美法律的!
韦唯为他生下了3个儿子,可是生活却并不像她想的那么如意,后来听说这个老外丈夫结婚后,并不工作,一直在吃韦唯的老本,对她还不好,韦唯想离婚都离不了,历经千辛万苦,韦唯最终净身出户带着3个年幼的儿子终于回到了国内,可是她一个人不仅要养3个儿子,还要赡养前夫,到目前为止,韦唯已经养前夫15年了,想想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第四十五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七条 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第四十八条 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第五十一条 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自由!
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条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另外法律也对彩礼嫁妆有着双标规定,彩礼钱属于女方个人财产或女方父母的财产。彩礼一般在婚前赠与女方,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
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
第四十四条 国家保护离婚妇女的房屋所有权。
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协议解决。
夫妻居住男方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女方无房居住的,男方有条件的应当帮助其解决。
这就是赡养费,中国法律也有赡养费,而且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如果小美承认普通女性特别是婚育年龄的普通女性的地位不低,至少不会大规模地低于同属无产阶级的普通男性。
那就意味着小美通过婚恋系统来索要额外的物质/精神补偿,会失去道德正当性的掩护,直接暴露出剥削和压榨的本质,进而遭到大规模抵抗。
小美当然要说中国女性地位低了,这和中国女性实际地位低不低有什么关系?
你这个小同志,政治觉悟还是不行,居然开始讲事实和道理,非常幼稚。
唉,谁知道呢,这个问题好尖锐哦,哼,都是我们国男不好了啦,哭唧唧( •̥́ ˍ •̀ू )
女性地位低?别搞笑了
犯同样的法律女性判的比男性轻的多,男性大多干脏累差的活,当兵需要男性顶上(别跟我扯女兵,投个手榴弹能给自己投出去,女兵那点比例忽略不计了),男性寿命比女性少5~7年,退休年龄却又长5~10年,女人要彩礼房车自己却不是个处,灾难发生女人小孩先走男人随便死
这tm是地位低?男性才是被压迫的
那是因为有人睁眼说瞎话。
我曾见过因为丟失一半斤棉花把自己老公骂的无地自荣最后自杀的;
我曾见过一个女汉子将一男人拳打脚踢而男人不敢还手的;
也曾见过因妻子不让照顾公婆丈夫不敢见父母的;
更甚的是妻子提出离婚,丈夫跪地求饶的。
之所以这个观点在知乎上还有人赞同,是因为知乎上的大咖们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大众体验的人。
请问,你下班后和一群人在酒店胡混,接到你老婆电话“再不回来,这日子别过了”时,你是否立刻马上打车回家?你可能说不会,但90%的已婚男人会。
你敢告诉你老婆今晚独自要到夜店玩而不是说在公司加班。
你结婚为什么要承诺给你未来的老婆买车买房、彩礼、三金。
当然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都是结婚后的男性,那么结婚前或者没有结婚的女性,在几乎所有的方面地位都没有比男性低的现象出现。普工方面,像北上广深女性找工作比男性要好找N倍,有很多工厂甚至规定一块招聘十个女工才可以带一个各方面附合条件的男工。
不管你相不相信在工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女性的比例也高于男性。在当今之中国,只有煤矿工、基建工、高空作业这三个工种里女性较少或没有,这是由于女性的身力决定的,并不代表女性的地位低下。而且在这三个行业里冒着生命危险拼命挣钱的男人,家里都有一个奉为主子的妻子。即使现在没有,也在拚命地挣钱以后会有。
不然他们那么拼干嘛?
小儿候父母总教育不要和女学生抢玩具;
成年后总把女士优先作为绅士风度;
谁敢和女人动手从此就没有了朋友并且遭到所有人鄙视。
如今还有人说,中国的女性地位不高。
没天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