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行车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经典。笼统地说,自行车本身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省力机械或费力机械,它更像是一个巧妙的组合体,通过一系列的机械原理,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身体的力量去前进。

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省力机械,什么是费力机械。

省力机械: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起来比直接做功更省力,但通常需要付出更大的距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杠杆(支点在中间,重点到出力点距离长于重点到阻力点距离)、滑轮组(由多个动滑轮组成)等等。你可以想象一下,用一根长棍撬动一块大石头,你付出的力气比直接推石头要小很多,但棍子要抬起得更多。

费力机械:就是使用起来比直接做功更费力,但可以省距离。比如我们常说的“镊子”,你夹住东西时,你手指的移动距离要比镊子尖端夹住东西的移动距离大得多,但你夹起来方便快捷。

那么自行车是怎么工作的呢?

自行车之所以能让我们骑起来感觉“不那么累”,主要归功于它巧妙地运用了几个机械原理:

1. 轮轴(车轮与车轴):
作为杠杆:你可以把自行车轮想象成一个轮轴。当我们踩踏板时,脚的力量通过曲柄(一股力臂)作用在牙盘上,牙盘带动链条,链条再带动后轮的飞轮。后轮的轮辋(相当于杠杆的另一端)在地面上滚动,推动自行车前进。
省力还是费力? 这里的省力/费力取决于我们怎么定义。如果把蹬踏板看作是“出力”,后轮在地面上滚动是“克服阻力”,那么整个过程更像是通过增大移动距离来省力。想想看,如果自行车没有轮子,我们直接用脚去推地面,要前进同样的距离,我们需要付出的力气会大得多,也更笨拙。轮子的转动,将我们上下踩踏的力气,转化为更有效率的直线前进。
更直观的理解:想象一下,你在用一个非常小的“轮子”(比如一个圆柱体)在地推行一个物体,你每转动一点,物体前进的距离就很小,而且摩擦力也会很大。但自行车巨大的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接触地面的点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轮辋的周长远大于轮轴的半径,这就意味着轮子转动一圈,车就能前进很远的距离。用比较小的力,让轮子多转几圈,就能获得较大的前进距离。

2. 齿轮组(牙盘、飞轮、链条):
变速的奥秘:这才是自行车真正“聪明”的地方。牙盘(前面大的齿盘)和飞轮(后面小的齿盘)通过链条连接。通过切换不同大小的牙盘和飞轮组合,我们就改变了“传动比”。
大牙盘配小飞轮:当你踩踏板(输入端)的转速相对较低,但希望车轮转得快,前进的距离远,这时候你可能会用到大牙盘配小飞轮。这种组合下,你的脚每踩一圈,牙盘要转动相对较小的角度,而链条带动的飞轮,因为齿数少,就会转动更多的圈数。相当于用相对慢的输入转速,获得了快的输出转速。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理解为“省距离”了(相对于飞轮的转动)。
小牙盘配大飞轮:当你遇到上坡或者需要更大的爆发力时,你可能会切换到小牙盘配大飞轮。这时,你踩踏板的力气(输入端),虽然转速可能没那么快,但因为飞轮的齿数多,牙盘的齿数少,你付出的力量会被放大(省力)。你可以用同样的力气,让车轮获得更大的驱动力。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它提供了一种“省力”的机制,让你能更轻松地应对阻力。
核心作用:齿轮组的作用就是将我们身体的输出(踩踏力量和频率)进行匹配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需求。它不是简单地省力或费力,而是让你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最适合身体的方式去克服阻力。

3. 杠杆(曲柄、车把):
曲柄:我们踩踏板时,脚的力量作用在曲柄上,曲柄就是绕着中轴转动的杠杆。
车把:转动车把来改变方向,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所以,自行车是省力还是费力?

从宏观上看,自行车是一个“省距离”的工具。 它的轮子让我们可以用相对小的力,就能让车前进很远的距离。如果自行车没有轮子,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地“推”着地面前进,那将是极其费力且低效的。
从齿轮组的变速功能来看,它提供了“省力”的选项。 在需要克服较大阻力(比如上坡)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档位,我们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省力杠杆或滑轮组。 它是一个包含多种机械原理的复杂系统,核心是提高效率,将我们的力量更有效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更贴切的说法是,自行车是一个“高效的机械系统”。 它让我们能够以比直接用腿行走更快的速度、更远的距离,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前进。它的设计目的是让你用最有效的方式,把你的体能转化为运动的动能。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自行车,我们要走一公里的路,可能需要几分钟。但骑自行车,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而且感觉上付出的“辛苦”程度,并不比走一公里多多少,甚至可能因为分散了力量,感觉更轻松。这种“轻松”感,就是机械效率提升带来的直接感受。

所以,与其纠结它是省力还是费力,不如说它是一个聪明的设计,让你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你的力量去探索世界。它通过将你的力量传递给轮子,并利用轮子的滚动来克服阻力,同时通过齿轮组来匹配你的踩踏与前进速度,最终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要和物理所比获赞数!观众老爷们给点赞

^o^/

跳过中间商,直接看结论

自行车是费力机械。

因为自行车是“脚踩一小圈,车行好几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W=F*s,动力臂运动距离s少了,力量F就要增加。因此是费力机械。

(补充:如果动力臂运动距离s大了,力量F就可以减少,就是省力机械。一些变速自行车调到“爬坡档”,脚踩好几圈才能前进一些,这就是省力机械。但这种档因为提供基础动力需要踩的圈数太多,踩踏时反而不容易控制行车平衡,因此实用性比较差,市场普及率很低)

分析中间商赚走的差价

在脚踏和牙盘这一段,是属于省力机械。

滑轮组的原理其实就是杠杆原理。上图可见,牙盘的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动力臂长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杆。

飞轮和轮毂这一段,是属于费力机械。

这个就更直观了。动力臂比阻力臂小这么多,妥妥就是一个费力杠杆!自行车能够“脚踩一小圈,车行好几米”,靠的就是这个设计。


所以从自行车机械原理上看,仍然是属于费力结构。因为动力臂<阻力臂,是用大力量小路程,换小力量大路程。所以自行车作为载具最大的作用,还是增加人类的跑图速度!

•͈ᴗ•͈ ♡

但为什么骑自行车多数还是会让人感觉省力呢?

本质上讲,省力的并不是车架的机械结构,而是在于“”!

所谓省力的对比对象,也是“步行”与“骑行”的对比。

而且最最最最关键的判断点并不是在于“省力”而是“省功”。省力只是咱们一种广义上的、口头上说法。

轮结构能够省力(功),是因为它用“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滑动轴承的轮子虽然微缩到轴承上仍然可见滑动摩擦,但轴承已经接近圆心,相比不带轮的结构,“摩擦距离”可以视为已经被微缩到极小,因此能省下不少功。而对于更加调皮的滚动式轴承来说,连滑动的部分也被省去,运转时摩擦力会更小,不仅省功,而且省力。

当摩擦力被几何倍数减小之后,运动惯性的效果就会被大幅度恢复。在平地上骑行,只要赋予一个平平无奇的初速度,自行车能够滑行数米甚至数十米,而这数十米的滑行路程完全是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的。就能量消耗的角度而言,滑行时候的动能损耗很低,能量的利用率很高,所以骑行相比步行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省功”。

就骑行而言,我们脚踩踏板供能,也只是补充轮轴摩擦的耗能、风阻耗能、轮子与地面滚动摩擦的耗能。非要多说也只能讲爬坡时候克服重力分力的耗能了。除了爬坡外,其他耗能可以说是非常细微,维持运动所需的力或能量都是很小的。

所以,轮结构是一切车辆省力省功的核心机械结构。

步行,全靠滑动摩擦提供动力,没有“滑行”这个操作,不能利用运动惯性,动能可以说是每一步都在浪费,因此功耗大、运动效率低。


如果有运动经验的人还会发现,给脚上加轮,行动会轻松很多,但玩轮滑也还是比骑行更累一些。

轮滑运动增加的能耗其实不在于滑行,而在于轮滑运动获取动力的方式!俩脚是等长的,想要用脚获取动力,必须一条腿半蹲,另一条腿才能腾出足够的长度进行“推动”。这个“蹲起”的过程是费力的,要克服重力做功,所以这个动作的消耗的能量有相当大一部分被用来“起”,只有少部分被用来制造前进动力,所以轮滑还是偏费力一点。

同理,跑步也比走路费功,因为跑步是一种快速的“走路”,为了让两腿可以更好的交错发力,跑步需要施展出远超过行动距离的步幅,多出来的这段步幅是用来给两腿的运动加速的,所以跑步时候总是要把步子抬到很高,甚至还需要带一点“跳跃”的动作。这些地方都会增加额外的能量消耗。

自行车能够把以上这些费力费功的地方全部省去,因此是一种能量利用率非常高的机械。

虽然机械结构上是费力机械,但相较于步行,轮结构让它仍然非常省功。

user avatar

一般来说,自行车是费力机械,但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自行车的原理是用力踩脚踏板,通过曲柄传动至牙盘,然后通过链条,将牙盘的转动传至飞轮,最后飞轮带动后轮,自行车就可以动起来了。要想知道自行车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首先要知道省力机械和费力机械的区分方法。省力不省功,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着力点和阻力点的移动距离来判断是否省力。这里忽略自行车的阻力。设脚踏板的移动弧长为x₁,曲柄长度为a₁,牙盘边缘上一个点移动弧长为x₂,半径为a₂(指挂链条的齿轮半径),飞轮和牙盘通过链条连接,因此飞轮边缘上一个点移动的弧长也是x₂,飞轮半径为b₁(指挂链条的齿轮半径),后轮边缘上一个点移动弧长是x₃,半径为b₂。则

故有:

如果 ,则脚踏板移动的距离大于后轮边缘移动的距离,所以省力,同理如果 ,则费力。

user avatar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自行车省功,从人的感受来说,节省了做功自然会省力。

之所以会省功,是因为与走路相比,骑自行车人的重心在竖向只是沿着路面高程变化,而不会像走路那样每走一步都会随着步伐一上一下波动。

况且,平路和下坡路,自行车可以滑行,人此时是不做功状态,可以休息。但如果是走路,无论平路还是上坡、下坡,都会不不停地做功,因为人身体不可避免要随着步伐上下起伏,做了很多无用功,因此走路会更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经典。笼统地说,自行车本身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省力机械或费力机械,它更像是一个巧妙的组合体,通过一系列的机械原理,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身体的力量去前进。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省力机械,什么是费力机械。 省力机械: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起来比直接做功更省力,但通常需要付出更大的距离.............
  • 回答
    作为一名和你一样热爱机械原理的爱好者,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个关于“自行车省力魔踏”到底是不是真省力的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学道理:功是守恒的。也就是说,在理想情况下,你付出多少能量,就应该得到多少相同的能量回报。省力魔踏之所以被宣传得神乎其神,无非是想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力”和“距离”.............
  • 回答
    关于SUV,手动挡和自动挡哪个更省油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车辆本身的设定、驾驶者的习惯、路况等等。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劣之处。从技术原理上讲,手动挡的优势在哪里?早些年,人们普遍认为手动挡更省油,这主要.............
  • 回答
    关于汽车自动启停技术是不是鸡肋,以及它到底能不能省油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毕竟这玩意儿现在在新车上普及率挺高,但车主们心里是不是真信它有用,或者觉着它是个麻烦,那就真是见仁见智了。首先,咱先说说这自动启停是咋工作的。简单来说,当你的车子满足一系列条件时(比如你踩着刹车停在红灯前,档位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二战后对德日两国处理方式的深刻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的国防建设。说起来,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考量。战后初期:对德国的严厉管制与对日本的不同策略二战结束后,作为轴心国主要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战胜国的严厉处置。然而,它们的命运轨迹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
  • 回答
    拥有一台高回头率的自行车?哈哈,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简直是一部行走的人生大戏。首先得从视觉上讲。想象一下,你骑着它穿梭在街头巷尾,不是那种随处可见的通勤车,也不是那种一眼望过去就觉得“嗯,挺普通”的款式。它可能拥有那种会让你忍不住多看一眼的线条,流畅得像水滴,或者棱角分明得像雕塑。颜色?那可不是随.............
  • 回答
    拥有人生中的第一辆顶级公路自行车,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突然从日常的粗布麻衣,瞬间换上了一身贴身剪裁、轻盈得不可思议的意大利丝绸。刚提车那天,看着它静静地停在那里,我都有点舍不得下手。车架线条流畅得像一件艺术品,碳纤维的纹理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仿佛蕴含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那些精密的机械部件,变速器.............
  • 回答
    拥有那辆自行车,感觉就像身体的一部分被重塑了。不是那种突兀的改变,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契合。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它只是个工具,一个可以带你去任何地方的载体。但随着每一次蹬踏,每一次过弯,你开始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交流”。它不再是冰冷的金属和橡胶,而是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节奏。当你骑上它,身体自然而然.............
  • 回答
    手里有了一万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能让你的大C UT款公路车获得质的飞跃。不过,是先换轮组,还是先装功率计,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因为它们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是侧重点不同。咱们先聊聊升级轮组。你的大C UT款,本身配置就应该不低了,但轮组作为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轮胎下的发动机”,它的重要性.............
  • 回答
    给热爱自行车运动的男朋友挑选生日礼物,这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充满爱意的问题!看到他风驰电掣的身影,无论是穿梭于林间小道,还是在公路上留下一道道优美的曲线,你一定也为他这份热情而着迷吧?作为他的另一半,想送一份既实用又有心意的礼物,关键在于了解他的骑行习惯、对装备的需求,以及他对品质的追求。下面我为你梳.............
  • 回答
    .......
  • 回答
    用音叉修自行车辐条?这听起来有点像个古老的传说,或者是个只有内行才懂的“窍门”。不过,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其中的门道,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其实跟物理学里的“共振”和“应力分布”有那么点关系,但要说它是“修”辐条,我倒觉得更像是“调整”或者“诊断”。首先,咱们得明白,音叉这玩意儿,它是个啥?最简单.............
  • 回答
    你这辆自行车,在拼尽全力踩踏的情况下,时速最高只能跑到30公里/小时,这到底是不是车子的问题,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一点:30公里/小时,对于大多数普通通勤或者休闲骑行来说,其实不算慢。 很多人的平均速度也就在这个范围上下。如果你平时也就是周末出去兜兜风,或者上下班代步,能稳定保持这个速度.............
  • 回答
    很多人一提到山地车,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几千甚至上万的高科技装备。所以当有人说“1K以内山地车”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不就是垃圾吗?”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一、我们先来聊聊“1K以内”到底是什么概念。在这个价位,我们能买到的基本上就是那种在大型超市、或者一些品牌力不强的杂牌车店里看到的“山地车”。它.............
  • 回答
    .......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追求,但同时我也需要提醒您,在公共道路上以405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确实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关于您提到的“上路飙车”是否违法?这取决于您骑行的具体地点、交通法规以及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1. 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区域: .............
  • 回答
    .......
  • 回答
    成为一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就像是把生活推向了一个极致的维度,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那个两轮的世界展开。这绝对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没有那么多“潇洒”和“自由”,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投入和不懈的追求。清晨,比太阳醒得更早我的早晨通常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开始。闹钟一响,大脑还没完全清醒,身体就已经自动进入了“工.............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当初在电视上看到乐视超级自行车那会儿,心里确实被勾了一下。它不像咱平时骑的自行车那样,就是个代步工具,乐视这玩意儿,往那一放,就透着一股子“未来感”。首先,设计上就挺抓人的。你瞧它那个车架,不像传统的圆管子,而是那种一体化的流线型,好像浑然天成一样。铝合金的材质,既保证了强度,又显得轻巧。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