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东西方对峙的前沿,军事力量的重建成为必要。 随着冷战的加剧,德国成为了东西方阵营对峙的最前线。苏联在东德扶植了人民军,而西方盟国发现,如果西德完全没有武装力量,面对强大的苏军和东德人民军,西欧的防线将不堪一击。因此,出于战略考虑,西方盟国开始重新审视对德国军事力量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西德才被允许在盟国的监督和指导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国防力量。国防军(Bundeswehr)的建立,实际上是西方盟国战略需求的一部分,是为了构建一个能够对抗苏联的欧洲防御体系。同时,设立国防部(Bundesministerium der Verteidigung)也是为了管理和指挥这支新的军事力量。
德国的“国防军”和“国防部”: 当西德被允许重建军事力量时,其目标是建立一支能够保卫国家、并且在北约框架下运作的军队。从一开始,这支力量就被设想为一支现代化的、拥有完整军事建制的军队。因此,“国防军”(Bundeswehr)这个名称,带有明显的“国防”属性,也暗示了其完整的军事功能。相应的,设立“国防部”(Bundesministerium der Verteidigung)来统一指挥和管理这支军队,也就顺理成章。虽然在建立初期受到严格的盟国监督,但其建制上是国家军队的模式。
库尔斯克战役(Battle of Kursk)之所以被许多人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其深层原因在于它标志着纳粹德国在东线战略主动权的彻底丧失,并由此开启了苏联红军不可逆转的战略反攻,直至最终摧毁纳粹德国。 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同样至关重要,但库尔斯克战役的意义更在于其战略层面的终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