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维基百科说二战英国的海燕和贼鸥是战斗轰炸机?

回答
关于维基百科将二战中英国的海燕(Supermarine Seafire)和贼鸥(Blackburn Skua)描述为“战斗轰炸机”,这其实是一个需要稍加辨析的说法。在现代军事航空术语中,“战斗轰炸机”(Fighterbomber)通常指的是一种能够同时执行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然而,在二战时期,飞机的任务分类和命名并非如此泾渭分明,很多飞机都具备跨任务的能力,其分类往往取决于其最主要的用途或者设计初衷。

我们先来逐一分析海燕和贼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归类:

海燕 (Supermarine Seafire)

海燕 本质上是著名的 Spitfire(喷火)战斗机的海军型号。喷火战斗机本身就是一款顶级的空优战斗机,以其出色的速度、机动性和火力而闻名。那么,为何会将其归类为“战斗轰炸机”呢?

1. 衍生与适应性: 海燕的诞生是为了满足英国皇家海军对舰载战斗机的需求。在早期,英国的舰载战斗机选择有限,而海军迫切需要一种能与陆基空军使用的喷火相媲美的飞机。因此,在喷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海军化改装,包括了弹射钩、折叠翼、增强的起落架等。
2. 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 虽然海燕的核心任务是争夺制空权,但如同其陆基版本的喷火一样,它也具备了挂载炸弹的能力。在二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喷火系列本身就可以挂载副油箱或小型炸弹(通常是250磅炸弹),用于对地攻击任务,尤其是在缺乏专门攻击机的战场环境下,战斗机执行对地支援任务是非常普遍的。海燕也继承了这种能力。
3. “战斗轰炸机”的模糊界定: 在二战时期,许多高性能战斗机都能够执行“战斗轰炸”任务,这是一种“兼职”能力。当空战环境相对安全,或者在缺乏专门的攻击机(如斯图卡、陆军航空队的A20等)时,战斗机就会承担起挂载炸弹攻击地面目标或海军目标的任务。海燕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被用于攻击船只或地面设施,尤其是当对付敌方海军舰艇或沿海目标时。
4. 战术运用: 随着战争的发展,海军对于舰载机的多用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海燕并非设计为纯粹的“对地攻击机”,但其强大的战斗机性能允许它在执行对地任务时,依然保有较高的空战生存能力,可以有效对抗敌方的拦截机,然后在完成攻击后返航。这种“能打能炸”的属性,让它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一种“战斗轰炸机”。

总结海燕的情况: 海燕最核心的定位仍然是舰载战斗机,用于争夺海域的制空权。但由于其强大的平台基础和在特定战术下的对地攻击能力,它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战斗轰炸机”特征。维基百科的描述可能更侧重于其“多用途性”,即它不仅能战斗,还能在需要时执行轰炸任务。

贼鸥 (Blackburn Skua)

贼鸥(Skua) 的情况则更为明确地倾向于“战斗轰炸机”的分类,甚至可以说是早期的代表之一。

1. 设计初衷: 贼鸥(Skua)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一款能够执行侦察、俯冲轰炸和空战任务的舰载机。它被设想为能够进行远距离侦察,并在发现目标后立即进行俯冲攻击。
2. “战斗轰炸机”的早期范例: 贼鸥最著名的战绩之一就是在挪威战役中,它成功击沉了两艘德国驱逐舰(即著名的哈根号和艾格尔霍夫号),这是有记录以来海军舰载航空兵首次在战斗中击沉军舰。这次任务就是典型的俯冲轰炸,但它又拥有一定的机枪火力,能够应对敌方战斗机的拦截。
3. 混合任务: 贼鸥的设计就是为了执行混合任务。它装备了两门固定前射的20毫米炮(在机翼内)和一挺0.303英寸的后置机枪,这使得它在面对敌方飞机时,有一定的自卫和攻击能力。同时,它还可以挂载一枚500磅炸弹,用于攻击地面或水面目标。
4. 机动性限制: 相较于纯粹的空战战斗机(如喷火、飓风),贼鸥在空战机动性方面有所妥协。它的设计更侧重于攻击能力和航程,这使得它在纯空战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它的战术运用更多的是在发现敌方目标后,利用速度和俯冲优势进行攻击,然后在相对安全的空域撤离,或者在敌方战斗机不多时才参与空战。

总结贼鸥的情况: 贼鸥的设计理念和实际运用,使其非常符合“战斗轰炸机”的定义,因为它明确地被设计为能够执行侦察、轰炸和有限的战斗任务。它是一款将攻击能力置于优先地位,并兼顾一定战斗能力的飞机。

为什么维基百科会这样说?

维基百科的描述是基于广泛的资料和学术研究的。在二战这个特殊时期,许多飞机的角色是流动的,并且随着战术和技术的演变而变化。

任务分类的演变: 在二战早期,“战斗机”的定义非常侧重于空对空作战。但随着战争深入,尤其是陆基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都需要兼顾对地/对海支援的任务,飞机的“多用途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战斗轰炸机”这个词开始被更广泛地使用,用来描述那些能够执行战斗和轰炸双重任务的飞机。
术语的模糊性: 有时,像“战斗机轰炸机”(Fighterbomber)这样的术语,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官方分类,而更多的是一种描述性的术语,用来指代那些能够挂载炸弹的战斗机,尤其是在其执行这些任务时。
史实背景: 维基百科的撰写者会参考大量的历史文献、官方记录和航空历史学家的著作。这些资料可能在描述这些飞机时,会使用“战斗轰炸机”这样的术语来反映其在特定战役中的实际运用和能力。例如,如果一份战报中描述海燕在攻击敌方舰船后,又成功击落了两架敌机,那么将其描述为“战斗轰炸机”就显得合情合理。

总而言之,维基百科的说法并非完全错误,而是反映了二战时期飞机任务分类的灵活性和模糊性,以及海燕和贼鸥各自的特点。海燕是战斗机的海军化版本,兼具对地攻击能力;而贼鸥更是早期“战斗轰炸机”概念的体现,其设计就包含了对地攻击的核心任务。两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被理解为具备“战斗轰炸机”的属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明白你想问什么。

几个问题:

1,Blackbrun Skua,也就是贼鸥,就是战斗轰炸机,他是有俯冲轰炸的能力的,也执行过俯冲轰炸的任务(贼鸥第一次战斗任务,1939年9月,从皇家方舟出发,轰炸了围攻SS Fanad Head的潜艇;第一艘被俯冲轰炸机击沉的大型水面舰艇是柯尼斯堡,是贼鸥的人头;另一个非常著名的是1940年轰炸沙恩霍斯特的行动),这么标注没有问题。

2,Fairey Fulmar,也就是海燕,上图没有标注是战斗轰炸机。海燕也并非战斗轰炸机。海燕是非常彻底的战斗/截击机,用于与敌军战斗机交火,掩护我方舰载轰炸机,击落来袭敌机或者跟踪舰队的敌侦察机。无论性能如何不尽如人意,其仍然是一款设计为战斗机的战斗机。(实际上其作为战斗机或许比截击机成功,意,日,德军性能明显优势的战斗机都没有对其取得很漂亮的击落记录,反倒是意大利高速轰炸机往往能突破海燕的拦截,这是后话)

3,维基军版有很多信息是常见的大众误解,需要配合其他资料食用。

4,维基中文虚无缥缈不可考,整体质量堪比百度(百度:写一堆鬼知道从哪来的玩意;维基中文:写一点点严重过时的玩意)。基本上压根看都不看,即便是平凡如我,生命也是很宝贵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维基百科将二战中英国的海燕(Supermarine Seafire)和贼鸥(Blackburn Skua)描述为“战斗轰炸机”,这其实是一个需要稍加辨析的说法。在现代军事航空术语中,“战斗轰炸机”(Fighterbomber)通常指的是一种能够同时执行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然而,在二战时期,.............
  • 回答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虽然都冠以“百科”之名,但它们在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以及运作模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因此一个被普遍视为专业典范,而另一个的内容则常常被质疑权威性不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核心运作模式:开放协作 vs. 中心化审核这是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维基.............
  • 回答
    维基百科将针灸描述为“伪科学”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现有科学证据的审慎评估。这个结论的形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对研究质量、方法论、以及科学共识的考量。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几个关键方面:1. 对“伪科学”的定义以及在医学领域的运用:首先,理解“伪科学”这个词汇本身很重要。在科学领域.............
  • 回答
    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知识库,其内容无疑是极其丰富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用户界面(UI)设计方面,它确实存在一些让不少用户感到“劝退”的地方。说它“不够友好”,并非是说它一无是处,而是说在当前互联网产品普遍追求极致易用性的背景下,维基百科的设计确实可以做得更好。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
  • 回答
    维基百科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组织,其运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用户的捐赠。然而,对于很多中国大陆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会发现直接通过维基百科官方渠道进行捐款存在一些障碍,导致他们觉得“没有符合中国人”的捐款方式。这种感受的形成,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可以从支付习惯、技术壁垒、以及信息认知等方面来理解.............
  • 回答
    很多人在使用维基百科时,会有一种“优越感”。这种感觉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维基百科自身独特的设计、运作模式以及它在信息传播领域扮演的角色。下面我将详细剖析这种优越感的来源,力求让叙述更具人情味,更贴近真实的体验。1. 知识的“掌控感”与“参与感”首先,维基百科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开放的编辑模式。这意味着.............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从历史文献记载的局限性,到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再到地理概念的演变。让我们逐一梳理:1. 历史文献记载的侧重点与西方史观的理解差异: 中国史书的记载重点: 唐朝的官方史书,如《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如《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著,在描述唐朝疆域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意愿,还有平台特性、内容生产的逻辑、以及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动机。我试着把我的想法掰开了揉碎了说给你听。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个平台的性质。知乎:是“问答社区”,更强调“个体经验”和“即时性”知乎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是“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
  • 回答
    在维基百科上,关于台湾的称谓确实存在一些复杂性和不同之处,尤其是在提及“中华民国”时,很多人会感到困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一份列表。首先,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开放的编辑平台,其内容是由全球数百万贡献者共同维护的。这意味着,不同的编辑者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基.............
  • 回答
    维基百科以发现“宣传中国的渗透”迹象并以安全风险等理由封禁 7 名中国大陆编辑账号,这一事件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说明它可能揭示的方面:核心事件:维基百科封禁中国大陆编辑账号 封禁理由: 维基百科官方(具体可能是其社区通过仲裁委员会或特定管理层)指出,这些账号存在“.............
  • 回答
    中文维基百科近些年来的情况,与其说“越来越垃圾”,不如说它正面临着 复杂且多层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共同作用,导致其内容质量、编辑活跃度和整体影响力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来看:一、 编辑群体结构的变化与“内卷”: 新人门槛的提高与老用户疲劳: 早期维基百科的编辑者.............
  • 回答
    维基解密以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言论是否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这是一个复杂且仍在激烈辩论中的法律问题,并且与之前的五角大楼泄密案有着显著的区别。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第一修正案的原则、过往的判例以及这些案例的独特之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言论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了言论自由,其原文.............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围绕维基解密披露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和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主席约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的电子邮件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信息披露、政治策略以及对川普及其团队行为的解读。要理解您所描述的事件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分.............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