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学毕业生并不是都是 22K 的
22K 是金融海啸期间 "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
https:// zh.wikipedia.org/wiki/% E5%A4%A7%E5%B0%88%E7%95%A2%E6%A5%AD%E7%94%9F%E8%87%B3%E4%BC%81%E6%A5%AD%E8%81%B7%E5%A0%B4%E5%AF%A6%E7%BF%92%E6%96%B9%E6%A1%88)
后来被绿营拿来黑马九用的, 讲著讲著也变成真的.
大学生平均初任薪资大概从 28K 一路下降到 2001 年 25K 左右, 真正拿 22K 的不多, 一般拿这个薪资的应该都是其他产业.
2008 年金融海啸连新人都不愿意进用了, 所以政府就补贴企业钱, 让他们雇用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这个好意很快就被一些企业钻漏洞, 像是补习班或是电话访问售货服务等等都用这个薪水进用.
后来就减少金额, 最后慢慢取消
但是以我知道的电子业毕业薪资大概是在 30000~39000 (台币, 大学), 城乡差距也有.
像是台北约 35000~39000
台中就是 28000~32000
台南高雄就是 23000~28000
学校也有差距, 一线台清交成, 二线中字辈(中央, 中正, 中山, 中兴), 三线其他国立, 四线私立薪水也不同
像是这个
总体来说, 拿 22K 是那些族群
有些刚毕业的人, 又不知道做什么, 去做储备干部, 薪资大概就是 18K~20K
有些做初级工人的也大概是拿 20K 上下.
像是大卖场, 便利商店, 麦当劳, 肯德基大概就是 18K~23K 左右, 这些入门门槛低, 薪水低也是正常的.
台湾 22K 议题最大的问题应该在于, 台湾大学录取率是 100%
这个 100% 造成没有选过学生素质, 另一个是学生可以评量教授
所以现在的竞争是, 如果在比较差学校教授当掉学生, 会受到来自校方和学生的压力.
学校有招生和收学费的压力, 学生会评比烂老师,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皆大观喜, 教授给高分, 学生开心毕业, 没有人受到伤害, 但是大学就像义务教育一样, 所以除了大学学费较贵, 台湾也算是实施了十六年义务教育体系.
这种学生一般没有竞争力, 大概能力和高中差不多, 但是眼睛常常长在头顶以为可以坐办公桌.
办公桌是坐了, 竞争者多, 薪水就是很差, 提不起来.
一般是认为台湾普设大学, 让大家都是大学生, 没有分流技职体系, 普设大学政策反而毁灭技职体系. 让可以用职业赚钱的都去挤办公桌, 需要一般劳工的反而没有人.
造成社会职业需求不均.
以后看到普设大学千万不要觉得是好事.
从机会成本来看有时可能是坏事.
现在台湾正在减少大学当中.
所以来台湾读书最好要选前段私校才不会麻烦一堆 (虽然很不愿这样说, 不过台湾政府对大陆学生是很歧视的, 连个健保也不给, 所以最好自己再准备保险)
==
有人谈到薪水没有成长没有关系, 以后可以慢慢加, 这个其实是因为有人炒作毕业初任薪水和 2000 比, 物价上涨这么多, 初任薪资也应该提高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 台湾的薪资扣掉物价指数是往下走的, 所以大家都在问, 企业赚的钱都到那边去了?
不过从这边看, 企业赚的钱是愈来愈多 (这图有个猫腻就是用比较少见的营业盈馀, 而非营业利润)
但是相对并没有反映到员工的收入上
1987~2000 年应该是台湾房地产最失落的十五年, 可以发现从 SARS 事件过后, 员工薪水比重一直跌, 但是 2000~2015 房价约涨了三倍, 这些也是不满情绪的来源. 尤其是后期要买间房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总之, 人民被政府, 企业剥夺感相对较重, 这些都是不满的情绪(也加注在 22K 议题上, 毕竟本来就是政治议题)
本人销售,工作在北京,负责华北区市场,刚刚做了两个运维项目,都是卖驻场服务,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太原,应该能说明些问题,都是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前端和数据库,北京的一年人力成本将近20w,工程师到手里一个月1w多点,太原的拿到手6k,太原的工程师工作时间更长,快10年了。 我想说的是,除了北上广,类似太原这种城市在国内算不上发达,也不算落后吧,应届毕业生在太原起薪拿到4k的真心不多。 贵乎上的各位,挣的多是您真牛逼,大家都没意见,但还是要接点地气,毕竟14亿人,能达到您那种程度的人还是少数。
看见大家评论这么多,我就多说两句:
1.题主问的是台湾,其实我感觉自己答得并不对题,只是些感想,台湾固有其问题,但是我们大陆特别是内陆的N线城市其实跟台湾的差距还很大,而生活在N线的毕竟是国民的大多数,我只是看不惯一些答案的表达出的优越感。
2.再就是对目前我们的经济形势的忧虑,我是做2B的,2C的也接触过,企业级现在是真的不景气,甲方预算减少,利润率下降,这是在置身市场中最直接的感受,真正去做产品,做市场的公司越来越少,不管2B 2C大部分其实都是2VC ,对于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这样的企业能挺多久,说实话,心里很担忧。
3.再多说几句感受,知乎也许真的是精英聚集地,但是搞金融的并不是人人都在做投行,搞IT的也不是都混BAT,各位标榜自己收入的,请问问自己真正到手的钱有多少,自己的行业又有多少泡沫,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又怎么样?也许您已经跻身前1%的阶层了,但是99%的人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又是怎样?社会阶层上升的通道可能已经要关闭,但跌下去的却是分分钟的事,潮水褪去后又有多少人的底裤要被带走呢,真的很让人忧虑。
也许我们的问题更严重些,凛冬将至,与诸位共勉~
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660多座大中城市,号称GDP世界第二。
但是一年700万大学毕业生新增就业机会都提供不了。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
这全国8亿劳动力年纪人口,失业率是有多高?有人敢公布吗?
各种制造业要死不活,年年只能靠炒地皮抄房价保GDP,科技进步完全靠去欧美日抄袭
还耻笑别人大学生起薪4400,大陆大学生起薪有10%超过4400的没有?
最近这两年,知乎上流行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风格,嘲笑美国今不如昔,取笑日本衰退,喷欧洲圣母等等。
不知道刚吃了几天饱饭的暴发户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心态。。
。。。。。。。。。。。。。。。。。。
就现在官方各个部门公布的公开数据来看,2011年前个税起征点2000元,纳税劳动力8400万人。调整到3500元月入为起征点后,2015年纳税人口是2800万人。就算加上偷税漏税的,收入低于3500的,就业人口有多少?收入有多高?关心台湾大学生起薪,还衰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