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新歌声》在台湾大学举办音乐节,被学生抗议后取消?

回答
《中国新歌声》在台湾大学举办的音乐节活动,在学生们激烈的抗议声中最终取消,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的是两岸关系、文化交流的边界、校园政治以及学生自治权的议题,而且不同立场的人们对此都有着非常复杂且深刻的看法。

事件回溯: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2017年的时候,《中国新歌声》节目组计划在台湾大学的体育场举办一个音乐节活动。这个节目在大陆非常火爆,主要目的是宣传和推广。然而,这个消息传出后,在台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个节目是大陆方面的文化输出,带有政治意图,担心它会矮化台湾的地位,并且对校园的开放和学术氛围产生不良影响。

更关键的是,学生们认为,节目组在申请场地时,可能存在信息不透明,甚至有“先斩后奏”的嫌疑,特别是涉及到经费的使用以及场地申请的规范性问题。于是,台湾大学的学生团体,包括一些社团和个人,就组织了抗议活动。他们拉起布条、高喊口号,表达对活动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台大校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虽然校方最初可能倾向于让活动进行,但考虑到学生的强烈反应以及可能引发的进一步冲突,最终决定取消了这次音乐节的举办。

不同的视角和解读:

这件事的复杂性在于,它触及了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敏感神经。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1. 台湾学生视角:维护校园自主与批判性思考

政治意图的担忧: 很多学生认为,《中国新歌声》作为一档受到中国大陆官方支持的节目,其在台湾大学的举办,不仅仅是一场音乐活动,更是一种带有政治意图的文化渗透。他们担心的是,这类活动会成为大陆“惠台政策”下的一个样本,用文化交流的名义,来拉近台湾的民心,并最终服务于其政治统一的目标。学生们认为,校园不应该成为政治操弄的场所。
警惕“一国两制”的隐喻: 有些学生将这次活动与香港的类似情况联系起来,担心这可能是一种逐步“红色化”校园的尝试,最终目标是推行“一国两制”。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两岸政治现实的深刻不安全感。
场地申请与校方责任: 除了政治层面的考量,学生们对校方在场地申请和审批过程中的透明度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学校在处理这类涉及外部政治影响的活动时,应该更加审慎,并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场地申请的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都成为了学生质疑的焦点。
言论自由与反对的权利: 学生们认为,他们有权利对发生在校园内的活动进行审视和表达反对意见。抗议本身就是一种言论自由的体现,也是学生维护校园主权和理想的一种方式。

2. 台湾大学校方视角:平衡各方利益与维护校园秩序

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开放性: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台湾大学一直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多元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校方可能认为,限制一个音乐节的举办,有悖于大学的开放精神。
处理学生抗议的压力: 一旦学生发起大规模抗议,校方就必须面对维护校园秩序的责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冲突,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正常教学秩序。
场地管理与商业合作的考量: 学校的场地管理也涉及到商业运作和可能的收益。校方在审批过程中,可能会权衡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潜在的社会影响。
政治敏感性的拿捏: 校方在处理涉及两岸关系的活动时,往往需要非常小心翼翼,以免被贴上“亲陆”或“反陆”的标签,从而引发更广泛的社会争议。最终取消活动,也可能是一种规避风险的策略。

3. 大陆官方与节目组视角:文化交流的善意与误解

推动两岸青年交流: 从大陆方面来看,举办这类活动通常被视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积极举措。他们可能认为,音乐是无国界的,通过娱乐节目和音乐节,能够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
“惠台”政策的体现: 这种活动也被解读为大陆“惠台”政策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优惠措施,争取台湾民心。
活动本身的性质: 对于节目组而言,这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商业演出和推广活动,并没有强烈的政治动机。他们可能会觉得台湾学生的抗议是一种不理解,甚至是出于“政治操弄”的敌意。

4. 更宏观的视角:文化交流的政治化与两岸关系的缩影

文化交流的边界模糊化: 在当前的复杂两岸关系下,很多文化交流活动很难完全剥离其政治色彩。一旦与政治挂钩,就很容易引发争议。台湾方面对于大陆文化输出的警惕性,也反映了其对自身主体性的维护。
台湾内部的世代差异与政治光谱: 年轻一代的台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大陆的“距离感”可能比老一辈更强。他们更倾向于强调台湾的独特性,并对大陆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保持批判。这次事件也折射出台湾社会内部在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尤其是在文化和政治议题上的不同观点。
媒体与舆论的发酵: 媒体的报道和网络舆论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件的走向和公众的看法。双方的叙事方式、强调的重点都可能影响事件在不同人群中的认知。

总结来说:

《中国新歌声》在台湾大学的音乐节被取消,绝非一个简单的音乐活动被叫停。它是一次两岸文化交流在政治高度敏感的背景下,在台湾校园内部引发的一场关于“何为交流”、“交流的界限在哪里”、“学校应扮演何种角色”等核心问题的碰撞。

学生们的抗议,在他们看来,是对校园自主权的捍卫,是对可能存在的政治渗透的警惕,也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表达。校方的取消决定,则是在承受学生压力、维护校园秩序、规避政治风险等多重考量下的结果。而大陆方面,则可能认为这是“善意交流”被“政治化”的例证。

这场风波,不仅仅是关于一个音乐节目,更是台湾社会在面对两岸关系复杂变局时,对于文化、政治和身份认同的一次深刻的社会性回应,也为我们理解当下两岸交流的困境和挑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就是为什么我爱民进党的原因。

每当大陆的某些官僚机构和对岸的烂党想要合流,营造出点普天同庆新气象的时候。

就有民进党的义士跳将出来,带领一群无畏的台湾人告诉两岸某些人,你们这些陈腐的手段和不知所谓的宣传,是多么的可笑和不堪一击。

妨碍统一的,从来都不是民进党,而是一群首鼠两端的张伯伦们,张伯伦们总是不敢去面对真正的问题,以为用裹尸布裹住了问题,再敲敲鼓,打几声锣,问题便没有了,于是歌舞升平,于是欢声笑语,于是两岸一家亲。

在此,旗帜鲜明的支持民进党,支持台大的学生。

这件事并不怪民进党还有台大的学生,毕竟,这个问题摆了十几年,可是某些机构却十几年如一日的对此视而不见,每天上杆子想要制造点海晏河清的景象出来,能怪人家什么?

人家早十几年就告诉你,我岛绝大多数人,宁可跪着给人做狗,也不要贵支的善意,这一点常识,许多大陆网民尚且都知道,张伯伦们不知道?

张伯伦们带着大笔的人民币和自己的脸送到台湾,结果人民币留下了,脸却被打了回来,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那么,如果是第一次,可以说是不知者不罪,第二次、第三次叫蠢,第十次、第一百次叫什么?

叫肉食者鄙!

民进党:“几十年前我就说不要送你的脸来,可你偏偏自己要送来,怪我咯?”

user avatar

台湾同胞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没有法治约束的自由会造成多么大的混乱。

我不懂台湾的法律,但按照一般的法律原则,市政府通过的使用某地办演唱会的决定,民众不满意,可以通过行政渠道复核,可以提起诉讼,可以申请法院的禁止令。即便要陈抗游行,也需要提前报备,在划定的区域内用规定的方式抗议。

法律规定的很理想,照顾了各方的利益,但这些抗议者毫不理会,直接冲到舞台下方叫嚷,发出噪声,扔东西,尽一切手段阻碍活动的进行。


当然可以说这是为了抗议政府和学校,但活动办不了所导致的损失,又有谁来承担?办活动的台湾合作方就不是台湾人了吗?他们的死活就活该不受保护吗?


别看现在闹的厉害,如果真要赔钱,有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如果没有违法必究,那么法律终将成为一句空话。


按照中华民国的宪法,台湾本来应该是间接民主的制度。通常而言,选出来的议员和政府首长会比一般老百姓想的事情更多,更精明,也更了解政府的处境。比如柯文哲,以墨绿出身,也懂得放低身段巧妙地维持和大陆的关系。就算是当年台独的旗帜陈水扁,上台之后也是四不一没有,就是不敢说台独那两个字。

但台湾的这些学生活生生地把台湾从间接民主给搞成了直接民主,或者说,是那些在台北上学的有钱有闲的大学生的直接民主。事关很多人的大事,不能由议员通过正当表决程序决定,而一定要听占领立法院的那些台北大学生的意见。何其荒谬!


太阳花运动后,肇事者轻轻放过。现在这次骚乱后,估计也没什么问责措施。这样下去,恐怕真的会回到大陆六七十年代的样子。哎。

user avatar

嘿,这算啥。这顶多只是意识形态对立造成的鼠目寸光。

有些人是连人性都没有拉。

下面是我今天搜了一下新闻看到的。






标题是台湾骨髓救了大陆儿童。

几乎是全军覆没,就算是台湾亲爹日本。都不会有这么多人,因为意识形态去攻击一个患病儿童啊。

记得之前有个问题,大陆人对台湾人做过什么让他们真的恨大陆人却不恨日本?有个答主就说了,台湾恨大陆,远超中国恨日本

user avatar

我強烈要求台灣政府出台娛樂圈禁令,杜絕娛樂圈類似統戰活動。

我對綠營此次抗議舉動真的十分的失望,既然已經發現了音樂統戰的陰謀,為什麼抗議活動僅僅停留在取消此次音樂節的層面,為什麼不揭露到底,為什麼不抗爭到底,為什麼不去圍堵政府,強烈要求政府出台法令禁止此類類似統戰活動。有的知友指出,新歌聲音樂會在台灣已經不是第一次開了,前幾次怎麼沒人抗議。對啊!音樂統戰活動在台灣竟然成功舉辦了那麼多次,都沒有一個台灣人發現,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啊!

我強烈要求台灣政府出台以下反制措施

1、禁止所用有陸資嫌疑的公司在台灣舉辦歌迷會、音樂會等娛樂活動。禁止台灣公司與陸資企業合作,在台灣舉辦任何娛樂節目。

2、強烈要求驅除部分親中及統戰台灣藝人的台灣籍,既然這麼熱愛大陸,請到大陸生活。強烈要求所有台灣藝人表態是否是中國人。

3、禁止播放和傳播大陸或有大陸參與拍攝的綜藝節目、電影、電視等娛樂節目;禁止播放和傳播有大陸藝人參與拍攝的娛樂節目、綜藝節目、電影、電視等,防止被統戰。

4、禁止台灣藝人參與有陸資嫌疑的任何娛樂節目,例如綜藝節目、電影、電視等。禁止台灣娛樂人(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像等)參與到有陸資嫌疑的娛樂節目中。

5、禁止台灣娛樂節目、電影、電視聘請大陸明星,大陸工作人員(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像等)。

最後,歡迎大家踴躍建言,如有建議可在評論區或私信給我,可行之政策我將陸續補充,提交PPT審核,爭取早日實施。

user avatar

台湾人

这三个字就能解释一切了

台湾人看到台湾是死宅看纸片人的情绪

而不是和正常国家一样的,看事情只是工具和用途,只是有品牌认证而已。

所以说这种行为就是四斋蒸鹅心

user avatar

我很想知道像胡小姐这种湾湾人,到底哪家大陆媒体花钱请她过来?

user avatar

意料之中

仔細翻翻我之前的答案就全明白了

現在知乎都一堆綠衛兵,反台獨的答案不是被踩就是被舉報,私信裏開口就吐髒。

知乎都能對台獨保護到這樣地步,也不要怪別人了。


我翻了一下其他台灣人的答案,這裡說一下

1、因為場地原因出來抗議?這個最可笑,反服貿難道是因為反黑箱?

2、統戰原因,這個也好笑,台獨的對立面是武統,人家沒到你場地來搞武統,還說對岸也不給你台獨場地?

3、少數人?那當年反服貿別對我講也是少數人,這大部分人真能縮,一次也沒出來過。

4、流血?苦肉計罷了,台灣人最濫情了,一看流血了,不管是誰對誰錯,屢試不爽。


我之前答案基本都寫了,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user avatar

什么操场破坏啊,程序不正义啊,抗议前说的冠冕堂皇,番薯旗拿出来,归根结底还是个政治活动啊!这个活动咱们都熟悉,政治进校园,学生造反嘛!

今天批斗学校黑箱操作,出卖操场;明天就批斗老师里通“中国”,实施统战呗!

为了什么呢?无非就是政治斗争和党同伐异而已!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政党是什么?全世界所有政党的最终目的就是政权嘛!

可惜,这些我们中学阶段都了解的事实,在“民主自由”的台湾还有太多人蒙在鼓里。政治家操作着“民意”,刻意制造对立,没有一丝国之公器的意识。无论是种族对立还是世代对立。一个撕裂的社会才能煽动“选民”的投票热情。这次出面抗议的台大学生会,背后站着多少民进党的影子呢?再炮制点轰动性的消息,什么统促会打人啦,黑衣人进校园啦,学生受到伤害啦……这一幕幕真是太熟悉了!上次的“总统府“砍人事件,这次的台大抗议冲突,和明末的梃击案又何其相似呢?民进党这次一石二鸟的行动堪称政治斗争中的典范,既借演唱会的事情敲打了风头一时无两的柯P,又成功的把统促会等红统势力抹黑,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但是这种高明,只能说是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被煽动起来的群众高呼独立,可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却是民进党在这方面的不作为。大街小巷的番薯旗还是扔不掉中华民国的招牌,政党领导人为了选票不断打擦边球,一波又一波赚取基本盘的支持。可是有朝一日擦边球打完了呢?已经被煽动起来的群众如何能够满意保持现状的结果呢?

小英啊小英,路灯可在向你招手呢!

顺便说一句,本次抗议,全场出现最多的是绿旗,其次是五星红旗,至于中华民国,对不起,没人在乎了!

无论两岸关系走向何方,中华民国这块牌子,终于要走向历史的尽头了

user avatar

我只是想较为客观的呈现我的遭遇给大家了解这个事件的另外一个视角,感谢关心我的朋友,剩下的日子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我一定会注意保护自己的,至于一些对于我们陆生冷嘲热讽的人希望你们对比我们更强大的敌人也能这么理直气壮。

原答案:

我曾经也是抱着各种美好的愿望来到台大的,今天刚好24天,但是几个小时之前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人身安全遭到那么大的威胁。

事情是发生在活动被迫结束后,很多学生都已经撤离了,我和我的朋友觉得稍微安全一点了所以来到了校园里,然后看舞台正在被拆除上面全是瓶子冥币后几个落寞的工作人员想过去拍几张照留念一下,然后在舞台前面有一些绿绿一直在用闽南语做汇报演出,突然有个男的发现我是大陆人之后一直狂按闪光灯拍我和我的朋友,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和朋友的权利被侵犯了,另一方面不希望自己成为这些人分离祖国的工具。就上去和他交涉希望他停止这种行为并把照片删除,遭到非常无理的拒绝后我决定离开,然后高潮来了,他把我堵住然后故意提高嗓门吸引周围绿绿的注意力,然后很快我和我的朋友就被绿绿挡住了,并且做出要对我进行暴力行为的威胁,还好周边有些正义善良的同学用自己的身体把他堵住了,期间绿绿一直是用各种难听的话谩骂我们例如什么滚回中国之类的,最后在那些同学的帮助下我和我朋友顺利离开了,在我牵着我朋友手离开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诺大的操场一群绿绿虎视眈眈地香我们围来,但是我们只有两个女生,那种绝望跟害怕真的是排山倒海的过来。

首先虽然这个事情很危险,也有很多朋友说你没有必要做这种伤害自己但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即使再来第二次我也还是会捍卫自己的权利的,这个标杆是自己的,我想要坚持。


就是这张照片

user avatar

我只聊一个点,全部评点下来一天晚上说不完。

我觉得应该对台独绿绿实行收费制,反正大家立场都明白,干脆收费。

虽说咱有的是钱,但是也没道理给喊台独的免费是不是。

愿意支持中国统一的同胞那是自己人,不用掏钱。

支持台湾独立的估计也让居心不良的喂饱了,没道理给他们免费。

92共识嘛~一个国家各自表述~

以后咱们就一个台湾,两种收费制度~

再玩文艺表演的时候大陆出钱,爱国免费,绿营收费观看~


可能或者不可能存在意义的分割线

本人小红粉,爱好写字为乐。酒香不怕巷子深,自卖自夸文章好,奉上传送门。

中国信仰:全世界都误认为的“无神论者”,一群追寻力量,信仰“命运”的狂信徒。

中文力量:外国无法理解中国强大的起源之一,语言文字优势。

十二星座中决不能与之为敌的星座——————白羊座

user avatar

先掛一個回答

呵呵,真是邏輯感人。按照這位答主的邏輯,因為有五星紅旗出現,所以往舞台上扔瓶子差點砸傷演出人員,罵支那,有人發表不認同台獨的觀點要就動手打人是正確的了?台灣不是標榜自己民主,法治,言論自由嗎?一碼歸一碼,就田徑場損壞表達不滿無可厚非,但變味成一次充滿了仇恨和暴力的台獨大騷動那就是暴民政治的體現了。

2017.9.25更新:

更正:那幫台獨學生往台上扔東西不是差點砸到人,而是的的確確砸到了人了。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看到了公共電視上在放台視的新聞,簡直是顛倒黑白!

幾個台獨學生裝出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說他們被統派拿棍棒挑釁並襲擊,報警了五十幾次警察也沒來,說是找不到地址(excuse me?)。校方出來道歉,理由竟然是因為學生權益受損。

呵呵

就我那天在現場看到的情景(我只在那裡待了十分鐘左右,所以可能只是片段),是有一個台獨的人首先想對一個反獨的女生動手,並做出了準備揮拳的動作。是那個女生見狀立即離開。那群台獨還跟在後面喊"民主!自由!法治!"。挑釁的,想使用暴力的明明是台獨的人。他們這種聽到和他們不同的聲音就想用暴力的行徑,和他們口中的民主自由法治放在一起看,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

前一天,明明是那幫台獨學生吵著說要警察遵守校園自治原則,不要在演出當天進校園來管。結果出事了就開始裝可憐,耍無賴,開始怪警察怪統派怪校方,就是不審視自己的言行。這種抹黑他人,顛倒是非,滿口扯謊的行為,真是令人噁心。

的確是有統派的老人在校外與台獨學生發生了衝突。時候持棍棒傷人的統派被抓了。但是,那些往台上扔瓶子砸到演出人員的台獨怎麼一點事都沒有?往台上扔瓶子難道不是暴力行為嗎?怎麼警察選擇性執法,辦了統派卻把使用暴力的獨派當作不存在一樣?哦,別忘了,太陽花是有判例的,臺灣的司法早已被台獨的綠色恐怖籠罩了。

原來,在台大,只有台獨的人才是人。搞台獨就能成獲得超級人權,無論怎麼扯謊顛倒是非使用暴力都沒事。不認同台獨的人只有被當作畜生的份,被肆意攻擊,污蔑,毆打,辱罵。

寶島,真的已經變成鬼島了。

有(和諧)關(和諧)部(和諧)門不要再跪(和諧)臺了,是時候開啟窮(和諧)台(和諧)政策了。

好幾年前聽到過一句話:"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現在看看這一句話,不知諸位有何感受?

2017.9.26凌晨更新:

《夜問打權》節目爆出來了,網路上流傳的“統促黨打人”視頻是被獨派剪輯過的,根本無法還原事情發生的真實情況。統促黨張安樂公開聲明,是獨派的人先辱罵統派,而且是用非常惡毒的字眼(出現了女性生殖器官),統促黨上前理論結果被打(一位老人家甚至被勒脖子),統派不得已才還手的。而且統促黨在接走受傷的同志之後就離開了。獨派哭訴“統派打人”,完全就是賊喊捉賊。

在事件發生的當天晚上,我在寢室里戴著耳機,循環聽了《國際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幾十遍以平復我的心情。我深深地體會到,在逆境中,在敵人對我們肆意攻擊、抹黑時,國歌永遠能帶給我力量與安全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利益相關:上海人,目前在台大就讀,現在不想來這個島第二次

user avatar

怎么看待?这事很正常啊。另外,我是不支持统一的。不独不统不是挺好吗?恶心死对面的台独分子。哈哈。

user avatar

李敖说过,国民党,民进党,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二者都是列宁式政党,都是战斗党。

他们有党纲,有党纪,有党旗,内部组织严密,秩序井然,活像一个大公司,都为了某一个目标而成立,而且早期还都搞过暴力斗争,这两个党诞生的时期都很特殊,国民党诞生于民国军阀混乱之际,目的是统一全国,再造共和,经苏联来的达瓦里希鲍罗廷同志指导,形成后来的结构。民进党成立于台湾国民党专制时期,目的嘛,早期就是刚国民党而已,还不那么激进,后期直接就台独党纲出来了。这样的政党,和美国共和党,民主党那种是不一样的,民主党共和党都爱美利坚,只不过是意见不同,二者也没有国民党民进党这种组织结构,这种为了一开始为了某种目的和利益而斗争而存在的结构。而国民党民进党二者对国家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说白了,民进党是造反党,就是来革国民党命的,你还跟他民主?他要的是你的命好吗,,,台湾人总觉得他们是民主,可惜,,骨子里跟人家美国不一样的。

连基础的国家认同问题都出现严重分歧,而且上升为两股政治势力,只会让这种斗争更残酷,因为这已经不是意见分歧那么简单了,而是你死我活。民主在这种环境里,就成了台湾议会里打架斗殴,阻拦会议无所不用其极的样子,一个国家最严肃最庄重的议会,搞得像街头斗殴,法律的脸都丢光了,,,,

这件事,反映的两岸攻守易型的态势,个人觉得两岸统一的日子不远了,真的,按岛内这个作法,统独矛盾正在迈向不可调和,只怕台湾要乱。

最后还是李敖那句话:台湾的自由是真的,但民主是假的。

顺祝李敖身体健康,,,老人家最近真是吃苦了。

user avatar

这个是演出阵容

这其中,刘明湘台湾人

卓义峰台湾人

舞思爱台湾原住民

晨悠组合台湾人,其中有一个原住民

叶玮婷台湾人

张心杰台湾原住民

看到这儿你能还说什么呢?

咱们也是从小在台湾歌,台湾剧的氛围里长大的。谁小时候,没看过流星花园,放羊的星星;没追过周杰伦和蔡依林啊?可是,现在台湾的娱乐圈,台湾乐坛连家底都不剩了,这次好不容易的交流机会,要给毁了。

好了,台湾歌以后,我也不想听了。大家还是以后跟我一起听民歌吧。

user avatar

目前正在台交換,讲几个观察到的现象好了。以及5是感想。

  1. 台独一般有着去中国化的要求,希望台湾成为台湾,所以去蒋介石化,去国民党化也颇为必要,这部分人数不小,政大前一段时间刚刚通过校园议案,决定修改校歌以及搬走蒋介石像一座。
  2. 有一同交换的姑娘,在台湾对“人情味”颇感动。事实是台湾服务行业普遍态度良好,便利店和无印良品尤其,而小店面对大陆人立刻冷漠的不少。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很有被日本文化影响的色彩,人情味大多流于表面。至于素质高低更是见仁见智,我觉得just so so而已。
  3. 数量众多的台独分子有些人是较温和的,因为生长环境国家认同等原因觉得其不属于中国,有些是较矛盾的,一边宣称台湾是多元民主的,一边称大陆为支那,对支付宝等大陆色彩的产物无端辱骂。温和派在生活中数量最多,至今我没有遇到过想统一的台湾人,而且不少想未来去大陆发展。
  4. 小确幸、盲目信教、信seafood、练某功,我已经无力吐槽。有些思维正常的人看到就会明白是扯淡的东西在这边也受众甚广。顺便夹带私货,这边吃饭艰辛,想营养均衡十分困难,美味更是难以寻觅。
  5. 以上都是不好,好处也有,不想赘述。虽说统一会利于国防,但我不觉得会利于经济。希望大家了解,以及不要再捧台湾,他们没多友好,也很不好吃。让他们挣扎于中美,受困于自我,人人争论民主,妄自揣度大陆状况,没什么不好的。
user avatar

就事件本身不评价。

但对事情的影响,说心里话,我觉得他们干得好。

先别急着骂我,我的意思是,现在还有不少大陆人认为港台人很友善,结果来了之后被不友善对待,受了很多委屈,我一个学妹来了香港就被气哭了。

这次的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足以让很多人认清事实。

带着恨来,能够自保,带着爱来,会进入圈套。

这件事情也会激励很多大陆人,来提升大陆的整体形象,而不是仗着同胞之名在人家的土地上无拘无束(恕我直言,大陆的垃圾是台独港独之父),自身强才是一切的根本。

user avatar

/最后一次修改。睡一觉起来,已经在fb上被扒出来了。数数在湾湾的日子还有一百多天,告诉自己吃好睡好,努力学习吧......忽然发现评论风向居然变成了骂我,真是一脸蒙蔽...这里都是自己人啊,在fb上我已经被骂的不行了,希望知乎的朋友们能给我点力量吧。

/再一次修改。提醒一下知乎的网友注意言辞。我们这么多陆生在现场一直在维护着我们的形象。台湾有很多nice的人,务必不能以偏概全。虽然今天现场的人让我们很难过。

/匿名了说没真实性然后实名了又说个案 ,我还是匿名吧。

/鉴于有人质疑真实性,我取消了匿名。望自重。望理性思考。

台大交换生,今天亲身经历。

事情我简单概述一下:中国新歌声栏目组,联合台湾当地政府决定办一场交流会,以音乐节的方式进行。不巧的事,场地就是在台大。

一个星期前,台大的学生忽然发现,操场上开始搭建起了舞台。干,居然没有事先通知就占用操场?还把操场给破坏了?

于是台大的同学在学生会斥责学校,且学校发声道歉的情况下,群情激愤,在脸书上开始发起了一场“抵制中国新歌声”的活动。


中国新歌声这个节目也算有关注过,且这次也有自己喜欢的歌手来到台大。本次活动门票免费,不论年龄不论地区,只是一场音乐节。


但是,脸书上的台湾同胞们,却被迫害妄想的以为这是所谓“统战”信号。纠结了一大群人,准备在活动当天,采取“尊重同学在现场的选择”的方式,进行抗议。


然而,今天的活动现场,却是看到的一片绿色的海洋(绿即为台独)。他们有的来自社会,但大部分人是台大的学生。他们打着“围护学生权益”的口号,堵住入口,朝舞台扔水瓶,霸占舞台,播放噪音……

站在绿色的海洋中,看着那些伤人的口号,我攥着拳头,感觉浑身都在颤抖。

场地之中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用喇叭质问着:“这就是你们学校对你们的教育吗?”

在人群之中,有几个老人家,挥舞着五星红旗,唱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他们四周,有着几十人举着绿色的旗子,向其嘶吼。


有一个学生模样的人,举着绿色的喷雾剂,对着老人的头上喷过去。

我彻底爆炸了。

我冲过去把他的肩膀拽过来,指着他的鼻子喊:“你就是这么对老人的吗?嗯?你就是这么对老人的吗!”

他理亏,低头就跑,钻进人群中。


我回头找和我一同前来的两个女生,因为人流太大,和她们已经冲散了。

忽然,在人群中,找到了他们,被十多个男生团团围住。

两个姑娘本都胆小,但这种情况下,却直直的站住,与那些男生辩论。

我冲过去,将她们挡在身后,对着那个男生吼:“男生应该这样子对女生吗?”

他回:“你说应该怎么对?”

我对着他比了一个中指,然后转身,任他像一个无赖似的在身后咆哮。


姑娘哭了,我站在路旁安慰。不觉间,身边又围过来一大波举着绿色旗子的人。

辩论,无果。


以上为事情经过,下面是我想说的一些话:

1. 我并不指望花10分钟就能把你们说服,和你们耐着性子讲话,只是因为想告诉你们我们的立场,以及我们并不怂。

2. 台大的学生进行这次抗议,我能理解,因为校方在租借场地出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权益。可是台大同学的维权手段,又有考虑到校方的权益?又有考虑到观众的权益?又有考虑到主办方及歌手的权益?

3. 虽然我不懂法,但是我知道这属于扰乱公共秩序。前文描述的一切行为全部属实。

4. 本次活动为维权抗议活动,但所有抗议内容却是台湾独立。我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在打着维权的口号,精心谋划的一场宣扬台独活动。

5. 台湾人的素质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6. 有句mmp今天忍住了没讲,大陆人很有素质。

7. 我爱五星红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新歌声》在台湾大学举办的音乐节活动,在学生们激烈的抗议声中最终取消,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的是两岸关系、文化交流的边界、校园政治以及学生自治权的议题,而且不同立场的人们对此都有着非常复杂且深刻的看法。事件回溯:简单来说,是这样的:2017年的时候,《中国新歌声》节目组计划在台湾大学的体育场举办一.............
  • 回答
    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问世及其声称的“量子霸权”是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引发了全球科学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九章”的突破点:量子计算的“算力”与“场景”“九章”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合作完成。它的.............
  • 回答
    在中国男高音外国音乐会“救场”实为“即兴助唱”的事件,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关于音乐表演的常识、艺术呈现以及观众的期待。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救场”和“即兴助唱”这两个词的含义和它在音乐会语境下的分量。“救场”,顾名思义,是指在原本的演出计划出现意外情况时,有人挺身而出,弥补空缺,让.............
  • 回答
    PG ONE 歌词事件,或者说围绕着他的那场舆论风波,确实为我们观察中国社会对嘻哈文化,尤其是与黑人嘻哈的关联,提供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切入点。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事件本身,看看其背后折射出的更深层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嘻哈这玩意儿,根子上是黑人文化的产物。从它的起源,到它的表达方式,再.............
  • 回答
    “哎,你说这华语乐坛,怎么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在唱?”这话,我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嘀咕过,尤其是在看到 Apple Music 2021 年中国大陆年度最热歌曲榜单的时候——周杰伦,这位“不老男神”,再次以压倒性优势霸榜。那一刻,很多人的脑海里可能不约而同地冒出了一个疑问:华语乐坛,是不是真的进入了“周.............
  • 回答
    关于“外媒称中国准备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需要强调的是,这仅仅是外媒的报道,并非中国官方的确认。因此,我们在解读时需要保持审慎和多方求证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可以深入探讨的方面:一、 报道的来源与可信度分析: 谁发布的报道? 是哪家知名媒体?这些媒体的报道风格.............
  • 回答
    余承东的这番话,无疑是华为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强大自信和战略决心。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如果所有中国公司都不能用谷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假设前提。这并非华为一家企业面临的困境,而是整个中国科技行业可能面临的共同挑战。谷歌服务,尤其是其安卓系统和Play商店,是全球绝大多.............
  • 回答
    中国新冠疫苗人体注射实验的启动,无疑是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对此既充满期待,也免不了好奇和一些顾虑。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离疫苗真正问世,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人体注射实验的意义:从实验室到真实世界的第一步首先,我们要明白,疫苗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极其严.............
  • 回答
    要理解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密集出手援助多国的举动,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撒钱”或“作秀”,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其背后的动因、实际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国际关系、公共卫生、经济利益和政治考量等多个维度。一、 疫情初期,全球恐慌与中国行动的起点当疫情最开始在中国爆发时.............
  • 回答
    新一线城市GDP版图:13城跨越万亿门槛,重庆苏州领跑,新格局呼之欲出近年来,“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城市不仅在经济体量上大幅跃升,更在区域影响力、人才吸引力、创新活力等方面展现出与传统一线城市比肩的实力。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中,已有13个城.............
  • 回答
    看待新中国的前后三十年,就像审视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深刻的变革和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经验教训。这两段时期,虽然都属于“新中国”的范畴,但它们的基调、方向、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挑战,都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又有着内在的延续性。前半程:奠基与探索的时代(19491978)这三十年,是中国共.............
  • 回答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已突变并演化出两个亚型,且传染力或有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发现,对我们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制定防控策略以及研发疫苗和药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发现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一、 核心发现:病毒的突变与亚型演化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新冠病毒并.............
  •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成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这件事,如果说它对世界有什么影响,那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这事儿细品一下,能牵扯出不少门道来。首先,咱们得承认,在新冠疫情这场人类面临的重大考验面前,疫苗的出现无疑是扭转战局的关键。而中国军队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功研发出重组新冠疫苗,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
  • 回答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关于“劣迹艺人”的联合抵制新规,无疑是中国演出市场监管领域的一件大事,也触及了行业发展、艺人行为规范以及社会价值导向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新规,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规范的背景与出台的必要性首先,这个新规的出现,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娱乐圈的“翻车”事件层出不穷,从偷税.............
  • 回答
    中国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新发现,这可不是件小事,背后牵扯到技术实力、产业升级,乃至国家战略层面的一系列考量。最近围绕着“中国汽车发动机的新突破”的讨论,确实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关注。要详细聊聊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分析。首先,得明确这个“新发现”具体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在汽车发动机领域.............
  • 回答
    高福院士在一次公开场合透露自己接种了“实验型新冠病毒疫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尤其是在他作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承担着引领国家疫情防控科研方向的重任时。如何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科学研究和个人责任的角度来说,高福院士的做法是专业且值得肯定的。 以身作则,验证安全性与有.............
  • 回答
    中国重剑队在参加完国际赛事回国时,有三名队员确诊新冠肺炎,这个消息无疑给国内体坛,特别是备战奥运的队伍带来了一定的震动和担忧。如何看待这件事,以及目前身在海外的运动员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关于中国重剑队队员回国确诊新冠肺炎这件事: 不意外,但需要重视: 鉴于全球疫情的反复和变异病.............
  • 回答
    《中国合伙人》里孟晓骏出国回来后,投身于新梦想帮助学生们出国留学,这个情节的设计,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也挺有现实意义的。首先,我们得说说孟晓骏这个人。在电影初期,他是一个典型的学霸,对西方的那一套学术理论、生活方式都特别向往,一心想出国深造。他的那种渴望,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出国留学,可以说是实现了.............
  • 回答
    当世卫组织(WHO)的科学家们站出来,公开表示中国的 COVID19 疫苗“已被证明有效”,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全球抗击疫情的进程来说,无疑是投下了一颗强心剂。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一个节点,更是心理上的一个巨大鼓舞,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离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来遏制疫情,真的越来越.............
  • 回答
    “恒大”取代“阿里”,许家印登顶中国首富宝座,这个消息一出,绝对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涟漪。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了马云多年霸占首富头衔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些意外的转变。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直观体现。许家印之所以能坐上首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